一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0659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涉及一种高镍锍由转炉倒出后,选矿之前进行缓慢冷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地坑,砌于凹型地坑下底上的耐火砖层,覆于地坑内侧壁和耐火砖保温层上的耐热混凝土层,侧壁是倾斜的、上大下小的由耐火砖砌筑、捣打料或用耐热铸铁铸成的浇铸模,能将浇铸模上开口覆盖的上盖。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位于埋于地表以下的部分散热可控,可视为一个常数,能将高镍锍的冷却至390℃以下过程,控制在50小时以上。工艺设备简单、金属回收率高、环境污染小、劳动条件好,能有效满足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要求。
【专利说明】一种处理高镜琉的缓冷装置【技术领域】
[0001]一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涉及一种高镍锍由转炉倒出后,选矿之前进行缓慢冷却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高镍锍是闪速熔炼系统最终产物,主要是镍、铜和硫的化合物,还会有少量的铁、钴、氧、微量贵金属及其它杂质。冷却时铜以硫化亚铜(Cu2S ),镍以硫化高镍(Ni3S2)的形态存在于高镍锍中。人们从自然界岩石有很多分相结晶的例子中得到启示,若要将高镍锍中硫化亚铜和硫化高镍分离,必须将出炉后熔融状的高镍锍进行缓慢冷却,使各种组分分异成具有不同化学相的可分离的晶粒。高镍锍的缓慢冷却,使相分离并促进晶体长大,特别是它能使类共晶体和后类共晶体从固体硫化镍基体中扩散出来,分别与已存在的硫化铜及金属相晶粒相结合,从而使铜镍互含指标降低到很低的水平,因此,控制从927°C到371°C之间的冷却过程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共晶点575°C和类共晶点520°C之间,若此阶段冷却速度过快,硫化镍基体中会产生硫化亚铜和金属相的极细颗粒,妨碍细磨及浮选的分离效果。
[0003]为了保证缓冷工艺制度执行和满足生产的要求,不能进行“热起热铸”。“热起热铸”现象不但造成岗位工劳动强度加大和工作环境恶化,同时高锍模子损坏频繁。
[0004]现有的高锍坑装置的结构在坑底铺筑耐火砖,在耐火砖和模子之间的侧面采用砂石进行填充。上述装置高镍锍模子更换困难和不稳定,在更换其中一个模子时由于沙石滑落,其周围的模子必须停运;同时在新安装初期的浇铸过程中,模子基础的不稳定,容易造成模子开裂、变形, 影响高镍锍模子的正常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工艺设备简单、金属回收率高、环境污染小、劳动条件好的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0007]—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
[0008]地坑,该地坑为低于地面的凹型地坑;
[0009]耐火砖保温层,该保温层为砌于凹型地坑下底上的耐火砖层;
[0010]耐热混凝土保温层,该保温层为覆于地坑内侧壁和耐火砖保温层上的耐热混凝土层;该耐热混凝土层上部居中设有斜壁的、上大下小的凹型槽;
[0011]浇铸模,该浇铸模为侧壁是倾斜的、上大下小的由耐火砖砌筑、捣打料或用耐热铸铁铸成的浇铸模,其外壁与耐热混凝土保温层的凹型槽内壁相配合;
[0012]上盖,该上盖为由耐火砖砌筑、捣打料或用耐热铸铁铸成的、能将浇铸模上开口覆
盖的盖板。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铸模垂直断面为梯形或圆截锥体形。[00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铸模侧壁的倾角为 45。?60。。
[00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为帽形盖。
[00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铸模侧壁上沿处开有有凹型缺口。
[00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位于埋于地表以下的部分散热可控,可视为一个常数,能将高镍锍的冷却至390°C以下过程,控制在50小时以上。工艺设备简单、金属回收率高、环境污染小、劳动条件好,能有效满足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一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其结构包括:
[0020]地坑I,该地坑为低于地面的凹型地坑;
[0021]耐火砖保温层2,该保温层为砌于凹型地坑下底上的耐火砖层;
[0022]耐热混凝土保温层3,该保温层为覆于地坑内侧壁和耐火砖保温层上的耐热混凝土层;该耐热混凝土层上部居中设有斜壁的、上大下小的凹型槽;
[0023]浇铸模4,该浇铸模为侧壁是倾斜的、上大下小的由耐火砖砌筑、捣打料或用耐热铸铁铸成的浇铸模,其外壁与耐热混凝土保温层的凹型槽内壁相配合;
[0024]上盖5,该上盖为由耐火砖砌筑、捣打料或用耐热铸铁铸成的、能将浇铸模上开口
覆盖的盖板。
[002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所述的浇铸模垂直断面为梯形或圆截锥体形,其浇铸模侧壁的倾角为45°?60°,所述的上盖为帽状盖。
[0026]实际应用时,可以由耐火砖砌筑、捣打料或用耐热铸铁铸成浇铸模,其容量根据高镍锍的产量而定,形状可为方梯形、圆截锥体形等,铸模的竖壁倾角为45°?60°,内表面光滑,其高度根据铸锭大小、保温缓冷曲线要求及破碎条件而定,一般为600_左右。现场铸模均埋于厂房地表以下,可视为地坑,且坑的大小一定,埋于地表以下的部分散热可视为一个常数,5t以下的铸锭可在高镍锍熔体铸入模内并稍许冷却后,在其中心插入用耐火料裹住的圆钢吊钩,使其与高镍锍一起冷却,便于冷却后起吊。大的铸模应设豁口,浇铸高镍锍前用黄泥封死,起吊时取开,以便用夹钳起吊高镍锍块。在此条件下冷却至390°C以下大致需要55?60h,在72小时内完成高镍锍缓冷环节。
【权利要求】
1.一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 地坑,该地坑为低于地面的凹型地坑; 耐火砖保温层,该保温层为砌于凹型地坑下底上的耐火砖层; 耐热混凝土保温层,该保温层为覆于地坑内侧壁和耐火砖保温层上的耐热混凝土层;该耐热混凝土层上部居中设有斜壁的、上大下小的凹型槽; 浇铸模,该浇铸模为侧壁是倾斜的、上大下小的由耐火砖砌筑、捣打料或用耐热铸铁铸成的浇铸模,其外壁与耐热混凝土保温层的凹型槽内壁相配合; 上盖,该上盖为由耐火砖砌筑、捣打料或用耐热铸铁铸成的、能将浇铸模上开口覆盖的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铸模垂直断面为梯形或圆截锥体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铸模侧壁的倾角为45°?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为帽形至JHL 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高镍锍的缓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铸模侧壁上沿处开有凹型缺口。
【文档编号】C22B1/26GK203613240SQ201320819151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3日
【发明者】康汝信, 吴中生, 张西海, 徐宾, 古秀琼, 刘世和, 殷双英, 吴忠华, 范国锋 申请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