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打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419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打磨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打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产品时,如塑料筐等产品,需要对产品外壳进行打磨处理以去掉产品表面的应力痕等痕迹。现有的操作方式是工作人员一手拿产品,一手拿打磨工具,在产品上反复打磨,从而达到去应力痕等痕迹的目的。然而,这种操作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增加了人工成本;且打磨时间过长时,易造成工作人员疲惫,会出现打磨不干净的现象,影响产品外观美观,且可能会由于握持不稳,出现产品滑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塑料筐打磨的新型打磨机构,该新型打磨机构结构简单,夹持稳固,能够对塑料筐边缘进行很好的打磨,且残渣不会四处散落,能够保证现场的清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打磨机构,用以打磨塑料筐,包括具有支腿的打磨台,所述打磨台的相邻的侧边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打磨台中开设有落灰孔,所述落灰孔下方连接有导灰漏斗,所述导灰漏斗正下方设置有收集框,所述打磨台上还设置有顶紧机构,所述顶紧机构包括顶紧支座,所述顶紧支座通过顶紧弹簧连接有顶紧台,所述顶紧台通过拉杆穿入顶紧支座之中,所述顶紧台和塑料筐相接触的顶紧面设置有缓冲垫。

进一步的,所述顶紧台包括至少4个顶紧爪,所述缓冲垫设置在顶紧爪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夹持稳固,能够对塑料筐边缘进行很好的打磨,且打磨后的灰尘残渣能够落入到收集框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顶紧台的结构示意图。

1、打磨台;2、顶紧支座;3、挡板;4、导灰漏斗;5、顶紧台;51、缓冲垫;6、支腿;7、顶紧弹簧;8、收集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图4的一种新型打磨机构,用以打磨塑料筐,包括具有支腿6的打磨台1,所述打磨台1的相邻的侧边分别设置有挡板3,所述打磨台1中开设有落灰孔,所述落灰孔下方连接有导灰漏斗4,所述导灰漏斗4正下方设置有收集框8,所述打磨台1上还设置有顶紧机构,所述顶紧机构包括顶紧支座2,所述顶紧支座2通过顶紧弹簧7连接有顶紧台5,所述顶紧台5通过拉杆穿入顶紧支座2之中,所述顶紧台5和塑料筐相接触的顶紧面设置有缓冲垫51。

本发明在使用的时候过程如下,先通过拉杆将顶紧台5向外拉伸,然后将塑料筐放置在打磨台1上,塑料筐和挡板3相接触,然后放开拉杆,在弹簧的作用下,顶紧台5向前移动,开始压紧塑料筐,待塑料筐被压紧以后,开始对塑料筐的边缘进行打磨,在打磨的过程中,残渣便开始往下掉落,由于有导灰 漏斗4的设置,所以残渣直接掉落在收集框8之中,所以残渣不会四处散落,能够保证现场的症结,当打磨完成以后,再次将拉杆向外拉伸,将塑料筐拿出来,整个打磨过程完成。为了保证塑料筐不会被压坏,在顶紧面设置缓冲垫51。由于该打磨机构采用顶紧弹簧7进行顶紧,而顶紧弹簧7具有收缩性,所以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塑料筐。

进一步的,所述顶紧台5包括至少4个顶紧爪,所述缓冲垫51设置在顶紧爪上。为了保证顶紧更加稳固,所以顶紧台5包括至少4个顶紧爪,所述缓冲垫51设置在顶紧爪上。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