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台横动型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8313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工作台横动型磨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工作台横动型磨床。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砂轮座横动型磨床,砂轮座在磨床上沿工件W的轴线方向(Z轴方向)移动,来进行工件W的轴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的磨削加工。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7-152534号公报。并且,作为其它类型的磨床,存在一种工作台横动型磨床,将设有主轴台的工作台设为能够在床身上沿Z轴方向往复移动,通过工作台的移动来进行主轴台所支承的工件W的移动,从而来进行工件W的轴线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的磨削加工。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8-161961号公报。

并且,在上述的磨床中,具备进行工件W的磨削、并且同时对工件W的外径进行计测的尺寸控制装置(处理装置)。而且,通过在计测出的工件W的外径达到所希望的尺寸的时刻停止加工,来得到高精度的加工结果。此时,在日本特开2007-152534号公报记载的砂轮座横动型磨床中,需要使尺寸控制装置与砂轮座一同移动,从而支承尺寸控制装置的支承部被固定于砂轮座。该情况下,支承部从砂轮座侧跨越工件W而延伸至砂轮座的相反侧(磨床的近前侧),并在延伸出的支承部的前端部固定尺寸控制装置。由此,能够在砂轮的磨削加工的同时对工件W的外径进行计测。

在日本特开2008-161961号公报记载的工作台横动型磨床中,砂轮座不会向切入工件W的方向(X轴方向)以外移动。因此,支承尺寸控制装置的支承部被固定在比工作台靠近前侧的床身上,并配置为总是夹持工作台地与砂轮对置。由此,能够在砂轮的磨削加工的同时实施工件W的外径的计测。这样,在工作台横动型磨床中,能够将尺寸控制装置的支承部直接固定在床身上。因此,能够使尺寸控制装置的支承部的长度相对于砂轮座横动型磨床中的尺寸控制装置的支承部的长度相对较短,从而在尺寸控制装置相对于支承部的位置处产生的力矩也能够较小,进而容易确保支承部的刚性。

然而,为了使主轴台、尾座所具有的各设备(控制马达、气缸、液压缸等)工作,需要电线、液压缸配管或者空气配管(将它们统称为连接部件)等。在日本特开2008-161961号公报记载的工作台横动型磨床中,由于主轴台、尾座设于能够移动的工作台,所以连接部件以能够追随工作台或者各设备的移动而移动的方式具有松动地配置。并且,一般而言,使用收容连接部件的线缆拖链(ケーブルベヤ:注册商标)。

但是,为了供这些连接部件移动,应确保的空间的体变得非常大。因此,以往,连接部件例如有配置于搭载比较容易、与砂轮座邻接的位置即比工作台靠里侧的情况。而且,通过连接部件的这样的配置,无法搭载于砂轮座周边的其它部件有配置于比工作台靠近前侧(相对于工作台的砂轮座的一侧的相反侧)的床身上的情况。

但是,作业者为了进行主轴台的操作、以及工件W的更换等,而有无法过多扩大工作台的近前侧的纵深的制约。由此,对支承尺寸控制装置的支承部进行配置的空间受到限制。而且,在该受到限制的空间内,例如有在床身上立设板状的金属板、且向上方弯曲的倒L字状的方式形成支承部的情况。该情况下,在向上方弯曲形成的弯曲面的上表面固定尺寸控制装置。也就是说,有仅能够低刚性且低强度地配置悬臂的支承部的担忧。

并且,在磨床中,在工作台的近前侧,除尺寸控制装置以外,有时还配置止振装置、工件的搬入搬出装置等。止振装置、搬入搬出装置等尺寸控制装置以外的处理装置也产生相同的不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工作台横动型磨床,在工作台的近前侧的床身上具备对尺寸控制装置等处理装置进行支承的高刚性的支承部。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工作台横动型磨床具备:床身;工作台,其设置在上述床身上,并相对于上述床身往复移动;主轴台,其设置在上述工作台上,将工件支承为能够旋转;砂轮座,其设置在上述床身上,在与上述工作台相对于上述床身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往复移动;砂轮,其能够旋转地支承于上述砂轮座;处理装置,其安装于上述床身,并进行针对上述工件的规定处理;支承部件,其将上述处理装置支承在上述床身上;以及连接部件,其是相对于上述工作台配置在上述砂轮的相反侧、一端与上述床身连接,另一端与上述工作台连接或者与和上述工作台一起移动的部件连接、并且伴随上述工作台相对于上述床身的移动而变形的挠性的布线或者配管,其中,上述支承部件具备:第一脚部,其相对于上述工作台配置在上述砂轮的相反侧,且竖立设置在上述床身之上;第二脚部,其竖立设置在上述床身之上的上述第一脚部与上述工作台之间;以及连结部件,其连结上述第一脚部的上端和上述第二脚部的上端,来供上述处理装置安装,上述第一脚部以及上述第二脚部配置为,上述连接部件的一部分能够在上述第一脚部与上述第二脚部的对置空间内移动。

这样,支承部件以门形形成。因此,支承部件相对于存在以悬臂方式形成的情况的以往的支承部件,更容易得到较高的刚性。其结果,得到处理装置的稳定的动作结果。其中,仅将支承部件设为门形,会带来空间的扩大。

因此,利用支承部件的第一脚部与第二脚部的对置空间作为连接部件的移动的区域。因此,不扩大工作台的近前侧的纵深就能够确保支承部件的刚性。另外,通过将连接部件配置于工作台的近前侧,能够在砂轮座的周边等配置其它装置。作为结果,实现磨床的小型化。而且,站在比工作台靠近前侧的作业者的对工件以及主轴的作业性不会受到损害。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其中:

图1是从上面侧观察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工作台横动型磨床时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从前面侧观察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工作台横动型磨床(除砂轮座以外)时的整体结构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向矢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线缆收容部件的配置的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说明处理装置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的磨床是工作台横动型磨床(以下,仅称作磨床1)。如图1、图2所示,磨床1具备作为基台的床身10、工作台20、主轴台30、砂轮座40、砂轮G、处理装置50、对处理装置50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60、控制装置70、连接控制装置70和马达等各设备的连接部件80、以及收容连接部件80的线缆收容部件90。其中,以下,线缆收容部件90也有被称作线缆拖链(ケーブルベヤ:注册商标)的情况。

此外,以下的说明中,为便于说明,首先简单地对控制装置70、连接部件80、以及线缆收容部件90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70具备第一控制装置71以及第二控制装置72。第一控制装置71以及第二控制装置72固定地配置于图1中的磨床1的床身10的左右。

第一控制装置71是主要进行与主轴台30以及主轴31相关的各设备(后述的伺服马达30a、主轴用伺服马达31a等)的控制的控制装置。并且,第二控制装置72是主要进行与尾座32相关的设备(尾座用伺服马达32a等)的控制的控制装置。

连接部件80例如是将固定于床身10的控制装置70(第一控制装置71、第二控制装置72)与上述所说明的各设备连接的具有挠性的布线、或者经由床身10将气缸、液压缸等动力源与各设备连接的配管。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80具备第一连接部件8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82。

第一连接部件81是将第一控制装置71与上述的各设备连接的电线(相当于布线)。并且,第一连接部件81也是将被第一控制装置71控制的各设备与气缸、液压缸等动力源连接的配管。第二连接部件82是将第二控制装置72与各设备连接的电线(相当于布线)。并且,第二连接部件82也是将被第二控制装置72控制的各设备与气缸、液压缸等动力源连接的配管。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未示出配管。

并且,线缆拖链90(线缆收容部件90)是收容连接部件80(第一连接部件8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82)的部件。如图3所示,线缆拖链90由具有长方形截面形状、且具有挠性的筒状部件形成。线缆拖链90具备第一线缆拖链91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2。第一线缆拖链91主要将第一连接部件81收容在长方形截面内。并且,第二线缆拖链92将第二连接部件82收容在长方形截面内。

工作台20设置在床身10上。通过驱动螺纹进给装置21,来使工作台20相对于床身10沿Z轴方向往复移动。此时,Z轴方向是与主轴31的旋转轴线方向平行的方向。螺纹进给装置21具备:两端轴支承于床身10的进给丝杠22;固定于床身10且驱动进给丝杠22使之旋转的进给马达23;以及设于工作台20且与进给丝杠22螺纹卡合的滚珠螺母21a。

在工作台20上设置对主轴31进行支承的主轴台30。若通过固定于工作台20的伺服马达30a(设备)的旋转来驱动图略的螺纹进给装置,则使主轴台30相对于工作台20沿Z轴方向往复移动。伺服马达30a经由第一连接部件81(连接部件80)而与第一控制装置71(控制装置70)连接,被第一控制装置71控制旋转。此时,第一连接部件81是具有挠性的电线。

并且,主轴31通过固定于主轴台30的主轴用伺服马达31a而旋转。主轴用伺服马达31a经由第一连接部件81(连接部件80)而与第一控制装置71(控制装置70)连接,被第一控制装置71控制旋转。此时,第一连接部件81是具有挠性的电线。

并且,图1、图2中,在工作台20上的右侧设置尾座32。主轴31的旋转轴中心与尾座32的中心对置,各中心轴同轴配置。若通过固定于工作台20的尾座用伺服马达32a(设备)的旋转来驱动图略的螺纹进给装置,则使尾座32相对于工作台20沿Z轴方向相对移动。

尾座用伺服马达32a经由第二连接部件82(连接部件80)而与第二控制装置72(控制装置70)连接。此时,第二连接部件82是具有挠性的电线。而且,通过各控制装置71、72的控制而主轴台30和尾座32相互向接近的方向移动,利用尾座32的轴的中心(图略)和主轴台30所支承的主轴31的中心(图略)来夹持圆柱状的工件W的两端面,从而来支承工件W。并且,通过主轴31的旋转,两端被主轴31和尾座32支承的工件W与主轴31一体地绕旋转轴线旋转。

砂轮座40设置在床身10上,具备能够被驱动而旋转的砂轮G。砂轮座40相对于床身10沿与工作台20的移动方向(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亦即X轴方向(图1中上下方向)往复移动。在砂轮座40中,经由图略的电线,将固定于床身10的砂轮座用伺服马达40a与固定于床身10的控制装置70(第一控制装置71或者第二控制装置72)连接。

通过基于第一控制装置71的控制的砂轮座用伺服马达40a的正反转,来使图略的进给丝杠机构工作,从而砂轮座40能够沿X轴方向前进以及后退。通过砂轮座40沿X轴方向往复移动,而砂轮G能够向工件W切入(磨削加工),并且在工件W的磨削加工后,能够使砂轮G从磨削点退避。

并且,在砂轮座40中,通过固定于砂轮座40的砂轮用伺服马达40b的旋转工作,来控制砂轮G使之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砂轮用伺服马达40b与固定于床身10的控制装置70(第一控制装置71或者第二控制装置72)经由图略的电线而连接。此外,由于与砂轮用伺服马达40b连接的电线伴随砂轮座40的移动而移动,所以以具有挠性并且其长度具有若干富余的方式进行布线。

接下来,对处理装置50进行说明。处理装置50是对工件W进行规定处理的装置。如图1~图3所示,处理装置50经由支承部件60而安装于床身10。作为处理装置50,能够应用各种装置。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处理装置50,设置对被砂轮G磨削后的工件W的被磨削部Q的外径(相当于尺寸)进行计测的所谓的尺寸控制装置亦即尺寸测定装置51(相当于测定装置)。此外,也可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砂轮G对工件W的磨削加工中同时测定工件W的被磨削部Q的外径并且,也可以在工件W的磨削结束后测定工件W的外径

尺寸测定装置51是公知的技术。因而,省略详细的说明,仅进行简单的说明。图3示出尺寸测定装置51(处理装置5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尺寸测定装置51由从两侧抵接于工件W的外周的一对触针51a、和将该触针51a的机械式的位移变换为电信号的差动变压器等位移检测器51b构成。而且,若一对触针51a向工件W方向前进,而与作为工件W的测定部的被磨削部Q卡合,则触针51a的开度由位移检测器51b检测,从而测定被磨削部Q的外径

尺寸测定装置51的信号线与控制装置70(第一控制装置71或者第二控制装置72)连接,在与控制装置70之间经由信号线来进行信号的授受。此外,使一对触针51a朝向工件W方向前进的机构、或者为了使它们从工件W离开而使它们后退的机构也可以任意。例如,也可以供给或者切断液压、马达、空气等的动力而使一对触针51a能够前进以及后退。此外,液压、空气等从图略的各动力供给源经由床身10而与各设备连接。

此外,处理装置50并不限定于尺寸测定装置51,是对于工件W进行规定处理的装置即可,可以任意。例如,处理装置50也可以是不对工件W的外径进行计测、而仅对工件W的规定的端面位置进行计测的测定装置(未图示)。

并且,处理装置50也可以是通常以支架的名称而公知的用于对工件W的磨削加工时的绕轴线的振动进行抑制的止振装置(未图示),也可以是向磨削加工的磨削点供给冷却液的冷却液装置。另外,处理装置50也可以是搬出磨削加工后的工件W的搬出装置(未图示)。虽均未图示,但这样处理装置50是对于工件W进行规定处理的装置即可,也可以是具有任意形状以及构造的装置。

如上所述,尺寸测定装置51(处理装置50)经由支承部件60而支承在床身10上(参照图1~图3)。为了在具有规定重量的尺寸测定装置51测定工件W的外径时能够以良好的精度进行测定,需要支承部件60是能够稳定地支承尺寸测定装置51的稳固的构造体。

因此,如图3所示,支承部件60具备均形成为板状的第一脚部61、第二脚部62以及连结部件63。如图3所示,第一脚部61的下端的折弯部的下表面例如通过焊接等而固定地在床身10上的相对于工作台20处于砂轮G的相反侧竖立设置。详细而言,图1中,第一脚部61竖立设置于床身10上的下方的端部。此外,此时,第一脚部61配置为,板状的部件的平面部与Z轴方向大致平行。

如图1、图3所示,第二脚部62竖立设置在第一脚部61与工作台20之间的床身10上。第二脚部62与第一脚部61以平面部彼此对置。而且,以对置的平面部彼此大体平行的方式下端的折弯部的下表面例如通过焊接等而固定地竖立设置在床身10上。此时,在第一脚部61与第二脚部62之间的对置空间内,如图3所示,收容上述的连接部件80(第一连接部件8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82)的线缆收容部件90(第一线缆拖链91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2)的一部分形成为具有能够不与第一脚部61以及第二脚部62干涉地移动的宽度。此外,对于线缆收容部件90而言,在磨床1的运转中,弯曲成U字状的弯曲部位V1、V2根据工作台20的移动的状况,而在第一脚部61与第二脚部62之间的对置空间内随时沿Z轴方向往复移动。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线缆收容部件90。

如图3所示,连结部件63是具有平面部的板状部件,例如通过焊接等连结第一脚部61的上端与第二脚部62的上端来形成连结部件63。而且,尺寸测定装置51(处理装置50)固定地安装于连结部件63的上表面。具体而言,尺寸测定装置51以一对触针51a朝向工件W的方向的方式安装。并且,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件63的上表面设于比支承于主轴31(主轴台30)的工件W的旋转轴线CL靠下方的位置。

此时,在由第一脚部61、第二脚部62以及连结部件63围起的空间内,收容连接部件80(第一连接部件81以及第二连接部件82)的上述的线缆收容部件90(第一线缆拖链91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2)的一部分能够不与空间的内表面干涉地在空间内移动。

控制装置70在图1、图2中的磨床1的床身10的左右具备第一控制装置71和第二控制装置72。第一控制装置71主要进行与主轴台30以及主轴31相关的各设备(伺服马达30a、主轴用伺服马达31a等)的控制。并且,第二控制装置72主要进行与尾座32相关的设备(尾座用伺服马达32a等)的控制。

其中,上述只不过是一个例子,第一控制装置71以及第二控制装置72所控制的各设备并不限定于上述中说明的内容。并且,也可以不利用两个控制装置71、72来控制各设备,例如利用一个控制装置来控制所有的设备。并且,各设备也可以通过液压、空气等电气以外的动力源来工作。

如上所述,连接部件80是将固定于床身10的控制装置70(第一控制装置71、第二控制装置72)、或者各动力源与上述说明的各设备连接的具有挠性的布线或者配管。此外,此处,主要以连接部件80是布线来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连接部件80的一端与固定于床身10的第一控制装置71或者第二控制装置72连接。而且,连接部件80的一部分在相对于工作台20的与砂轮G一侧的相反侧配置,另一端与工作台20或者和工作台20一起移动的各设备(相当于部件)连接。也就是说,连接部件80将控制装置70与和工作台20一起移动的各设备连接。

但是,连接部件80的另一端也可以与固定于工作台20的端子24、25连接,之后通过与端子24、25连接的工作台20内部的图略的布线来与各设备连接。并且,控制装置70与各设备(相当于部件)也可以直接连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连接部件80的另一端与设于工作台20的具有导电性的端子24、25连接,并经由端子24、25而与各设备电连接。

并且,连接部件80(第一连接部件81、第二连接部件82)例如以大致弯曲成U字状、且长度具有富余的方式配置,以便对因工作台20与床身10之间的相对移动(参照图1中箭头Ar1)而位移的连接部件80(第一连接部件81、第二连接部件82)的移动进行吸收。

此外,如上所述,连接部件80不仅是电线。连接部件80也可以是用于向通过液压、空气等电气以外的动力源而工作的各设备从各动力源供给动力的具有挠性的配管。

接下来,如图3所示,线缆拖链(线缆收容部件)90由具有长方形截面形状、且具有挠性的筒状部件形成。如图1、图2所示,线缆拖链90具备第一线缆拖链91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2。第一线缆拖链91将第一连接部件81收容在长方形截面内。并且,第二线缆拖链92将第二连接部件82收容在长方形截面内。

在从相对于工作台20的砂轮G的相反侧观察的情况下,第一线缆拖链91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2分别配置为在工作台20的移动方向上开口的U字状。详细而言,第一线缆拖链91在图1、图2中配置于左侧,且配置为向左方(相当于工作台20的移动方向的一方)开口的U字状(参照图2)。并且,第二线缆拖链92配置于工作台20的移动方向的另一方(图1、图2中右方),且配置为向右方(相当工作台20的移动方向的另一方)开口的U字状(参照图2)。

而且,如图4所示,第一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1、92的各U字状的各弯曲部位V1、V2配置为,各U字状的各弯曲部位的顶点T1、T2彼此对置。并且,第一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1、92的各U字状的各弯曲部位V1、V2配置为,均能够在形成于支承部件60的第一脚部61与第二脚部62之间的对置空间内移动(参照图3)。

第一线缆拖链91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2的各U字状的各一端的部位91a、92a例如通过图略的螺栓等固定于床身10。并且,第一线缆拖链91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2的U字状的另一端的部位91b、92b例如通过图略的螺栓等在设于工作台20(或者和工作台20一起移动的部件)的端子24、25上固定。

并且,此时,第一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1、92的U字状的一端的部位91a、92a配置为相对于U字状的另一端的部位91b、92b位于下方。并且,如图4所示,第一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1、92的U字状的上缘Umax1、Umax2的高度配置为比支承部件60的连结部件63的下表面63a低。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磨床1中,当使工作台20相对于床身10沿Z轴方向移动、并且利用砂轮G进行工件W的磨削加工时,与工作台20与床身10之间的相对移动对应地第一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1、92和在其内部穿通的连接部件80(电线以及配管)也移动。

也就是说,如图4的双点划线所示,与工作台20与床身10之间的相对移动对应地,第一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1、92和连接部件80(第一连接部件81、第二连接部件82)的弯曲成U字状的各弯曲部位V1、V2的位置以不相互干涉的方式朝向相同方向(图4中右方)卷曲变形。而且,其一部分在支承部件60的第一脚部61、第二脚部62、以及连结部件63之间的空间内穿通并且在Z轴方向上移动。

此时,由于各弯曲部位V1、V2的移动方向、以及移动量相同,所以各弯曲部位V1、V2的顶点T1、T2彼此之间的距离Lm总是一边保持恒定一边反复进行与工作台20的往复移动对应的移动。因此,收容在第一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1、92的内部的连接部件80(第一连接部件81、第二连接部件82)不会产生不合理的动作、不合理的力。由此,不会有因工作台20与床身10的相对移动而连接部件80被切断的担忧。

而且,每当利用砂轮G来进行工件W的各被磨削部Q的磨削时,使经由支承部件60而在相对于工作台20而与砂轮G对置的位置处固定于床身10的尺寸测定装置51(处理装置50)工作。详细而言,通过控制装置70的控制,一对触针51a向工件W方向前进。此时的触针51a的动力以及前进机构也可以任意。

若一对触针51a夹持工件W并与被磨削部Q卡合,则触针51a间张开。而且,触针51a的开度被位移检测器51b检测,并由控制装置70的图略的运算部基于开度来运算被磨削部Q的外径若运算出的外径成为所希望的值,则控制装置70停止砂轮G对工件W的磨削。之后,控制装置70控制一对触针51a,使它们后退至初始位置。

此时,在图1、图2所示的位置处,尺寸测定装置51经由支承部件60而支承在床身10上。如上所述,支承部件60利用第一脚部61、第二脚部62以及连结部件63而形成为门形。因此,可以说支承部件60是作为基座而稳固的构造。而且,尺寸测定装置51在稳固地形成的支承部件60的连结部件63的上表面固定。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一对触针51a容易到达工件W的被磨削部Q,而在连结部件63上以靠向工件W侧的方式固定有尺寸测定装置51(参照图3)。但是,支承部件60形成为门形,在工件W侧也具有第二脚部62。因此,尺寸测定装置51能够被第二脚部62支承。因而,在连结部件63上,能够稳定地保持偏向工件W侧固定的尺寸测定装置51。利用尺寸测定装置51能够高精度地测定工件W的外径。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工作台横动型磨床1具备:床身10;工作台20,其设置在床身10上,并相对于床身10往复移动;主轴台30,其设置在工作台20上,将工件W支承为能够旋转;砂轮座40,其设置在床身10上,在与工作台20相对于床身10的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往复移动;砂轮G,其能够旋转地支承于砂轮座40;尺寸测定装置51(相当于处理装置50),其安装于床身10,并进行针对工件W的外径的计测(相对于规定处理);支承部件60,其将尺寸测定装置51支承在床身10上;以及连接部件80(第一连接部件81、第二连接部件82),其作为在相对于工作台20的砂轮G的相反侧配置、一端与床身10连接且另一端与工作台20或者和工作台20一起移动的部件连接、并且伴随工作台20相对于床身10的移动而变形的挠性的布线或者配管。支承部件60具备:第一脚部61,其在相对于工作台20的砂轮G的相反侧配置,且竖立设置在床身10上;第二脚部62,其竖立设置在床身10上且第一脚部61与工作台20之间;以及连结部件63,其连结第一脚部61的上端和第二脚部62的上端,来供尺寸测定装置51(处理装置)安装。并且,第一脚部61以及第二脚部62配置为,连接部件80(第一连接部件81、第二连接部件82)的一部分能够在第一脚部61与第二脚部62的对置空间内移动。

这样,支承部件60门形形成。因此,支承部件60相对于存在以悬臂方式形成的情况的以往的支承部件,更容易得到较高的刚性。其结果,得到尺寸测定装置51(处理装置50)的稳定的动作结果。其中,仅将支承部件设为门形,会带来空间的扩大。

因此,利用支承部件60的第一脚部61与第二脚部62的对置空间作为连接部件80(第一连接部件81、第二连接部件82)的移动的区域。因此,不扩大工作台20的近前侧的纵深就能够确保支承部件60的刚性。另外,通过将连接部件80配置于工作台20的近前侧,能够在砂轮座40的周边等配置其它装置。作为结果,实现磨床1的小型化。而且,站在比工作台20靠近前侧的作业者H的对工件W以及主轴31的作业性不会受到损害。

并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工作台横动型磨床1具备线缆收容部件90(第一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1、92),该线缆收容部件90收容连接部件80(第一连接部件81、第二连接部件82),形成为U字状,且U字状的一端的部位91a、92a与床身10连接,U字状的另一端的部位91b、92b与工作台20或者和工作台20一起移动的部件连接。而且,支承部件60的第一脚部61以及第二脚部62配置为,线缆收容部件90(第一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1、92)能够在第一脚部61与第二脚部62之间的对置空间内移动。

由此,连接部件80(第一连接部件81、第二连接部件82)能够在收容于线缆收容部件90(第一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1、92)而被保护的状态下稳定地移动。因此,布线、配管不会因在移动中被其它部件勾住等而损伤。

并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线缆收容部件90(第一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1、92)在从相对于工作台20的砂轮G的相反侧观察的情况下配置为在工作台20的移动方向上开口的U字状,线缆收容部件90(第一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1、92)的U字状的一端亦即与床身10连接的部位91a、92a相对于U字状的另一端亦即与工作台20或者和工作台一起移动的部件连接的部位91b、92b而位于下方,支承部件60的连结部件63设于比U字状的上缘更高的位置。由此,线缆收容部件90(第一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1、92)在支承部件60的第一脚部61、第二脚部62、以及连结部件63之间的空间内能够不与第一脚部61、第二脚部62、以及连结部件63干涉而顺畅地移动。

并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线缆收容部件90具备:第一线缆收容部件(第一线缆拖链91),其配置为向工作台的移动方向的一方(图1中左侧)开口的U字状;以及第二线缆收容部件(第二线缆拖链92),其相对于第一线缆收容部件而位于工作台20的移动方向的另一方(图1中右侧),并配置为向工作台20的移动方向的另一方(图1中右侧)开口的U字状。而且,支承部件60的第一脚部61以及第二脚部62配置为,第一线缆收容部件(第一线缆拖链91)的U字状的弯曲部位V1、以及第二线缆收容部件(第二线缆拖链92)的U字状的弯曲部位V2能够在第一脚部61与第二脚部62的对置空间内移动。

这样,即使向工作台20的移动方向的左右(一方以及另一方)分配布线或者配管,通过使左右的第一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1、92的U字状的弯曲部位V1、V2均在支承部件60的第一脚部61以及第二脚部62之间的对置空间内移动,也能够使工作台横动型磨床1紧凑。

并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支承部件60的连结部件63设于比支承于主轴台30的工件W的旋转轴线靠下方的位置。由此,就算不以不合理的姿势来对安装于连结部件63的上表面的尺寸测定装置51进行安装,利用一对触针51a、51a就能够简单地计测工件W的外径。并且,在站在支承部件60以及尺寸测定装置51的近前侧的作业者H操作主轴台30以及更换工件W等情况下,即使越过尺寸测定装置51进行作业也难以成为阻碍。其中,连结部件63也可以设于比工件W的旋转轴线靠上方的位置。由此,得到除针对主轴台30以及工件W的作业性以外的足够的效果。

并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处理装置50是对利用砂轮G而被磨削加工的工件W的外径(尺寸)进行计测的尺寸测定装置51(测定装置)。这样,通过应用需要以高精度进行外径尺寸测定的尺寸测定装置51作为处理装置50,所得到的效果例如与应用止振装置作为处理装置的情况相比较高。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缆收容部件90(第一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1、92)的U字状的一端亦即与床身10连接的一端的部位91a、92a设为相对于U字状的另一端亦即与工作台20或者和工作台一起移动的部件连接的另一端的部位91b、92b而位于下方(参照图2、图4)。但是,并不限定于该方式。线缆收容部件90的U字状的一端和另一端也可以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也就是说,线缆收容部件90也可以在从上方观察的情况下呈U字。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缆收容部件90以及收容于线缆收容部件90的连接部件80具有第一线缆拖链91(包括第一连接部件81)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2(包括第二连接部件82)这两个,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线缆收容部件90也可以仅具有第一线缆拖链91(包括第一连接部件81)以及第二线缆拖链92(包括第二连接部件82)中任一方。作为一个例子,也可以将尾座设为手动式,去掉第二线缆拖链92(包括第二连接部件82)。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尺寸测定装置51(处理装置50)直接固定在支承部件60的连结部件63上。但是,并不限定于该方式,作为变形例,尺寸测定装置51也可以经由图5所示那样的托架160而固定在连结部件63上。该情况下,将尺寸测定装置51以及托架160统称为处理装置150。这样,容易将处理装置50配置于所希望的位置。但是,此时,托架160成为悬臂的支承部,需要设置为不损害处理装置150的稳定的形状。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主轴台30、主轴31、以及尾座32等的构造并不限定于所说明的内容,也可以任意。例如,主轴31以及尾座32的轴也可以具有通过气缸或者液压缸而伸缩的构造。该情况下,经由床身10而分别通过配管连接空气或者液压的动力源、主轴31以及尾座32。而且,主轴31侧的配管作为第一连接部件81收容于第一线缆拖链91。并且,尾座32侧的配管作为第二连接部件82收容于第二线缆拖链9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