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表面抛丸清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1213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处理零件外表面的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件表面抛丸清理设备。



背景技术:

热处理件、铸件、锻件、铸件等在生产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清理,去除表面氧化,达到光滑、去除灰尘的效果,现在工厂加工完成后一般采用人工清理,来达到效果,但这样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且不能保证清理的质量。因此,急需一种铸件效率高的抛丸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抛丸效率高的抛丸设备,以代替人工对铸件进行表面清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铸件表面抛丸清理设备,包括机架、用于夹持铸件的夹持器、钢丸、滚筒和扇叶,所述夹持器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滚筒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滚筒的筒壁上设有若干出丸孔,所述钢丸容纳于滚筒内,所述扇叶与滚筒同轴连接。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将铸件固定在夹持器上,则铸件可在机架上转动。转动滚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钢丸从滚筒中飞出,撞击到铸件上,从而将粘附铸件表面的杂质或铁锈除去。同时,滚筒转动时,会带动扇叶转动,扇叶转动产生风力,从而将清理下的杂质吹走。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铸件在机架上转动,可使铸件的筒壁全方位的进行清理,仅需设置一个方向的清理设备即可。扇叶和滚筒同轴连接,无需单独为扇叶设置一个驱动装置,并且,扇叶可和滚筒联动,当滚筒停止扇叶即停止,滚筒工作则扇叶工作,节约电能。与传统的手工清理铸件的方式相比,本方案采用机械设备对铸件进行清理,大大的提高了清理的效率。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罩设在滚筒外。防护罩对从滚筒中飞出的钢丸有良好的阻挡作用,避免钢丸飞出打伤工作人员。同时,由于钢丸被阻挡,不会飞出太远,也更方便收集钢丸。

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滚筒、夹持器相向转动。一方面,该设计可使得铸件与钢丸之间的动量更大,清理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夹持器朝着滚筒的方向转动,夹持器上的铸件会将钢丸朝着滚筒的方向带动,避免钢丸飞出太远的距离。

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扇叶为铸铁扇叶。铸铁制成的扇叶强度高,耐撞击性强。

方案五: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钢丸的收集器,所述收集器呈漏斗形。漏斗形的收集器可方便的对钢丸进行收集,操作方便。

方案六: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滚筒转动,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相对于手动操作,采用电机来带动滚筒更加方便省力。伺服电机则可方便的正、反转,转速也更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铸件表面抛丸清理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0、防护罩20、夹持器31、摩擦轮32、滚筒40、收集器50、铸件60。

如图1所示,铸件表面抛丸清理设备,包括机架10、电机、用于夹持铸件60的夹持器31、钢丸、滚筒40和扇叶。机架10上安装有摩擦轮32,摩擦轮32通过皮带轮连接在电机上。夹持器31可采用传统的锁扣结构将铸件60锁紧。夹持器31夹持在铸件60的两端,避免挡住过多的铸件表面。夹持器31与摩擦轮32摩擦传动。滚筒40转动安装在机架10上,并与电机通过传送带连接。滚筒40的筒壁上设有若干出丸孔,滚筒40内设有钢丸。扇叶与滚筒40同轴连接,当滚筒40转动时,扇叶也跟着一起转动。铸铁制成的扇叶强度高,耐撞击性强。

另外,本方案还包括防护罩20,防护罩20罩设在滚筒40外。防护罩20对从滚筒40中飞出的钢丸有良好的阻挡作用,避免钢丸飞出打伤工作人员。同时,由于钢丸被阻挡,不会飞出太远,也更方便收集钢丸。滚筒40、夹持器31相向转动。一方面,该设计可使得铸件60与钢丸之间的动量更大,清理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夹持器31朝着滚筒40的方向转动,夹持器31上的铸件60会将钢丸朝着滚筒40的方向带动,避免钢丸飞出太远的距离。机架10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钢丸的收集器50,所述收集器50呈漏斗形。漏斗形的收集器50可方便的对钢丸进行收集,操作方便。电机用于驱动滚筒40转动,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相对于手动操作,采用电机来带动滚筒40更加方便省力。伺服电机则可方便的正、反转,转速也更容易控制。

具体操作时,将铸件60固定在夹持器31上,则铸件60可在机架10上转动。启动电机,电机带动滚筒40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钢丸从滚筒40中飞出,撞击到铸件60上,从而将粘附铸件表面的杂质或铁锈除去。同时,滚筒40转动时,会带动扇叶转动,扇叶转动产生风力,从而将清理下的杂质吹走。与传统的手工清理铸件60的方式相比,本方案采用机械设备对铸件60进行清理,大大的提高了清理的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