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铁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5016阅读:10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铁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铁模。



背景技术:

铸铁模是生铁生产中的主要易损易磨件,它的表面质量的好坏和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铸铁块的表面质量以及由此产生的附加经济效益。铸铁模直接与高温铁水重复接触,既要承受氧化烧损和熔损,还要承受冷热疲劳应力,工况条件十分恶劣。铸铁模的材质是普通灰口铁,由于灰口铁(球磨铁)中的石墨以片状析出,增大了与基体的接触面积,为氧渗入基体加剧氧化和生长创造了不利环境;灰口铁的热疲劳强度由于石墨尖端的应力集中效应而特别低。因此铸铁车间有许多铸铁模的底部使用不到一天就产生了裂纹。早期裂纹的产生既加速了铸铁模的失效,又降低了铸铁块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裂纹的铸铁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铸铁模,包括模体1,模体1上平行设有多个铸铁模单元2,相邻的铸铁模单元2之间设有模壁21,相邻的铸铁模单元2的整体在垂直方向上有距离d。

所述铸铁模单元2设有四个,中间的两个铸铁模单元2整体高于另外两个;或者第一个、第三个铸铁模单元2整体高于另外两个。

所述距离d为8mm。

所述模壁21的上部向上凹凸起。

所述铸铁模单元2设有出口嘴25,出口嘴25的出口嘴底面26的斜度为8.5°。

所述出口嘴底面26底面的厚度加厚到40mm。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将多个铸铁模单元整体在垂直方向稍有距离,这样改铸铁模的底板会显得凹凸不平,相当于给其增加了加强筋,其在同样压力的工况下能减小形变,能减小对底板的撕裂,底板就不会出现裂纹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铸铁模单元的右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一种铸铁模,包括模体1,模体1上平行设有多个铸铁模单元2,相邻的铸铁模单元2之间设有模壁21,相邻的铸铁模单元2的整体在垂直方向上有距离d。

铸铁模单元2设有四个,可以中间的两个铸铁模单元2整体高于另外两个;也可以第一个、第三个铸铁模单元2整体高于另外两个。

距离d最为8mm,因为铸铁模粗加工,该距离对加工件不会产生影响,但是,这样改铸铁模的底板会显得凹凸不平,相当于给其增加了加强筋,其在同样压力的工况下能减小形变,能减小对底板的撕裂,底板就不会出现裂纹了。

现有技术中,模壁21的上部向下凹陷,铁液外溅的液珠容易粘在模壁21的上部,影响铸造。为此,模壁21的上部向上凹凸起。该设计使模壁21的上部表的斜度(坡度)变大,同时,使该液珠重力在沿模壁方向的分力增大、给模壁的正压力减小(其之间的摩擦力也减小),更容易回到铸铁模单元内,减小了度铸造的影响。

铸铁模单元2设有出口嘴25,出口嘴25的出口嘴底面26也容易出现裂纹,为此,出口嘴底面26的斜度由原来的4.8°改为8.5°,出口嘴底面26底面的厚度加厚5mm增加到40mm,使铁水在底面通过的时间变短,能改善溢水口裂纹出现。

经过一系列的改良,现在制作的铸铁模比原来使用寿命提高了三倍有余。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

1.影响铸铁模使用寿命的因素,由于铸铁模直接重复与高温铁水接触,因此材质的导热性能、热疲劳强度、高温抗氧化性能以及高温机械性能均是新材质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并且直接影响使用寿命。

2. 铸铁模现有的材质经行对比分析,灰铁、球铁、蠕墨铸铁还有ZG35,我们根据多次的研究、分析、实验。发现ZTSi4这个材质相对于其他材质有较理想的表现,其导热性能、热疲劳强度、高温抗氧化性能以及高温机械性能均有良好的表现,其化学成分为:C:3.0-3.8 Si:3.5-4.5 Mn:0.3-0.8 P<0.05 S<0.03 AL<0.3。

3.我根据ZTSi4化学成分进行改良,中频炉冶炼加入,C:3.3-3.8 (生铁、废钢、增碳剂) Si:1.5-2.0 (硅铁) Mn:0.3-0.8 (锰铁) P<0.05 S<0.03 加入Cr:0.2-0.6(铬铁),Cr的加入可以有效的加强铸铁模的耐热性与耐热疲劳性。

4.出炉控制温度1450℃±5℃,浇包内提前加入0.5KG的稀土-Mg合金,可以有效的细化铸铁模的内部晶粒,杜绝溢水口的裂纹出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