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加热装置及其应用的钢管加工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1053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钢管加热装置及其应用的钢管加工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加热装置及其应用的钢管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钢管的生产过程中,抛光工序之后还需要一道热加工处理工序。

目前,公开号为CN20457472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管加热烘干炉,它包括炉体和炉门,炉门设在炉体正前方,炉体两侧之间设有钢管支架,钢管支架上设有圆环,炉体上端设有加热喷火装置,炉体两侧设有加热块,钢管支架之间设有加热棒。

这种钢管加热烘干炉虽然起到加热作用,但是:由于加热喷火装置、加热块、加热棒均设置于炉体内,这些加热部位的温度最高,炉体内的温度自这些加热部位起,逐渐向远离这些加热部位的空间降低,造成炉体内的温度各处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加热装置,其具有能够提高炉体内加热温度的均匀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管加热装置,包括用于容纳钢管的箱体,所述箱体侧边设有用于提供热能的供热箱,所述供热箱包括外壳、位于箱体内的燃烧器,所述供热箱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将热能导入箱体内的导热管道组件、用于将热能从供热箱内吹入导热管道组件的鼓风机。

如此设置,当钢管被送入箱体内后,燃烧器工作,鼓风机将燃烧器所提供的热能吹入导热管道组件内,再经由导热管道组件进入箱体内,由于热能进入箱体时,带有鼓风机所提供的力,故而能够将箱体内原有的常温气体通过导热管道组件吹出箱体外。由于带有热能的气体保持流动,且气体所带有的热能均匀,故而在鼓风机吹动一段时间后,整个箱体内的温度趋于一致;若将加热部件设于箱体内部,则运作时间越长,加热部件处于其他区域之间的温差随加热部件越来越热而温差变大,将供热箱设置在箱体外能够减小温差对钢管热处理效果的影响。

进一步设置:所述供热箱的外壳包括与鼓风机相连的第一壳体、与第一壳体通过连接筒密封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燃烧器。

如此设置,第一壳体内充满空气,防止第二壳体内的燃烧器温度太高影响鼓风机的运转,同时连接筒和第一壳体内的空气给燃烧器点燃可燃气体时提供足够的氧气。

进一步设置:所述燃烧器的燃烧筒的开口方向与鼓风机的进风方向相反。

如此设置,若是燃烧筒的开口方向朝向鼓风机的进风方向,则易将燃烧筒处排出的热能或火焰吹回燃烧筒处,造成安全隐患。燃烧筒背离鼓风机的进风方向能够防止鼓风机送出的风对燃烧筒的影响。

进一步设置:所述供热箱上还连接有用于供能给燃烧器的燃气管,所述燃气管通过支撑架固定贴设于箱体上。

如此设置,燃气管在输送燃气时,支撑架将其固定,防止燃气管因其内的燃气的流动而造成管体的晃动,保证燃气管的稳定性,以便保证燃气在管体内能够顺畅流动,保持对燃烧器的稳定供给。

进一步设置:所述导热管道组件包括将热能导入箱体内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供热箱外壳和箱体顶部,所述导热管道组件还包括位于箱体底部的出气管。

如此设置,进气管将带有热能的气体导入箱体内,使用后的气体中的热能通过热传递过程传递至钢管上,此时气体中所带的热能减少,温度降低的气体从箱体底部的出气管流出。由于温度高的气体向上升,温度低的气体向下降,故而新进入箱体的气体相较于使用后的气体不易从出气管排出。

进一步设置:所述出气管包括自箱体内部向外引出的若干分支管,所述分支管汇集至鼓风机的进风口处。

如此设置,分支管将使用后温度降低的气体均匀导出,导出后的气体仍带有余温,汇集至鼓风机的进风口处,使得鼓风机输送至燃烧器处的气体自身温度高,加热至预期温度所需的热能减少,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所耗能量。

进一步设置:所述箱体包括外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和内层之间填设有用于保温的隔温层。

如此设置,隔温层能够有效减少箱体内热能的散失,又由于燃气管固定连接于箱体表面,若是没有隔温层,箱体温度太高易影响燃气的状态,产生安全隐患。

进一步设置:所述箱体包括箱门,所述箱体靠近地面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箱门抵触的门槛,所述门槛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穿设有用于引导运输车的轨道。

如此设置,当运输车从轨道上运动至箱体内时,运动过程中经过门槛时,运输车从门槛上经过,由于轨道设在门槛上的凹槽内,故而在运输车从轨道上经过时,轨道始终贴于地面上,运输车的运输过程始终保持平稳,防止运输车上的钢管掉落。

进一步设置:所述箱门采用卷扬机活动连接于箱体上,所述卷扬机的主体固定连接于箱体底部,所述卷扬机的钢索绕经箱体顶部的定位件与箱门连接。

如此设置,当卷扬机将箱门吊起时,其钢索绕经定位件与箱门连接,起到定滑轮的作用,改变钢索的转向。卷扬机的主体固定连接于箱体底部能够提高卷扬机与箱体的连接强度,使得卷扬机钢索上的力能够通过卷扬机传递至箱体上,降低卷扬机由于受力而影响其运转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加热装置,其具有能够对钢管通过钢管加热装置均匀加热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钢管加工生产线,带有如上述的钢管加热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钢管各处在箱体内受热趋于均等,使钢管的金相组织均匀,提高钢管的质量。轨道嵌设于门槛内的设置能够保证箱门在落下的过程中与门槛尽可能地提高密封性,减少箱体内的热能散失。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钢管加热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箱体和外壳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外层;1-2、内层;1-3、隔温层;2、供热箱;21、外壳;211、第一壳体;212、第二壳体;213、连接筒;22、燃烧器;221、燃烧筒;3、导热管道组件;31、进气管;32、出气管;33、分支管;4、鼓风机;5、燃气管;6、支撑架;7、箱门;8、门槛;9、凹槽;10、轨道;11、运输车;12、卷扬机;121、钢索;13、定位件;14、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钢管加热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容纳钢管并对其加热的箱体1,在箱体1侧边设有用于向箱体1内部供热的供热箱2,在箱体1的前后两端还设有用于将钢管输送至箱体1内的设备,包括贴设于地面上的直线型轨道10,轨道10上滑移连接有用于运输钢管的运输车11。

如图1所示,轨道10贯穿整个箱体1,箱体1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箱门7,箱门7与箱体1靠近地面的一侧之间设有门槛8,门槛8上开设有凹槽9,凹槽9一直开设到地面,便于铺设于地面上的轨道10能够从门槛8上穿过。

如图1所示,箱门7与箱体1通过卷扬机12连接,卷扬机12的设备本体固定连接于箱体1上,卷扬机12固定连接于地面且靠近箱门7,卷扬机12的钢索121自卷扬机12主体上引出后,向上引出至箱门7顶部,在箱门7顶部绕经定位件13后,再与箱门7的中间部分固定连接。定位件13包括设于箱体1顶部的“冂”形架体,在架体的两端折角处设有定滑轮,钢索121即绕经定滑轮,再由定滑轮处绕经架体中间部分的定滑轮,最后向下延伸至箱门7处,与箱门7固定连接。在箱体1背离卷扬机12的一侧设有配重块,配重块上设有钢索121,钢索121的两端固定连接于配重块和箱门7,钢索121同样绕经位于架体折角处的定滑轮、位于架体中部的定滑轮。为了保证配重块能够保持上下直线运动,在配重块外设有立体矩形的保护罩14。

当天车将钢管安放至运输车11上后,运输车11向箱体1方向运动,此时卷扬机12工作,将箱门7吊起,运输车11连带车上的钢管进入箱体1进行热处理,处理结束后,另一侧的箱门7打开,运输车11带着钢管从轨道10上滑出箱体1。为了防止轨道10和运输车11受热后受损,运输车11和轨道10均采用碳钢制成。

如图1和2所示,对箱体1进行加热的部位即为供热箱2,供热箱2贴设于箱体1上,包括外壳21和外壳21内的燃烧器22。供热箱2的外壳21包括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第一壳体211和第二壳体212之间通过连接筒213密封连接。第一壳体211内仅充斥有空气,第一壳体211背离第二壳体212的一端设有鼓风机4。第二壳体212内设有燃烧器22,燃烧器22的燃烧筒221的朝向背离第一壳体211。在第二壳体212的顶部设有导热管道组件3中的进气管31,进气管31至第二壳体212顶部引至箱体1顶部,与第二壳体212、箱体1密封连接。

带有热能的气体从箱体1顶部进入箱体1后,从箱体1底部的出气管32导出。出气管32包括位于箱体1底部线性阵列的分支管33,分支管33面向箱体1外侧的一端通过一根管道贯通连接,将使用过后的气体导出,并引导至鼓风机4处,为了让鼓风机4尽可能地吸收带有残余热能的气体,在管道靠近鼓风机4的一端设有风罩。

如图1和2所示,箱体1包括内层1-2和外层1-1,内层1-2与外层1-1之间填充有隔温层1-3,隔温层1-3采用石棉填充。分支管33从箱体1内部与内层1-2连接,贯穿隔温层1-3后,在外层1-1靠近隔温层1-3的一侧通过管道连接,再引出箱体1,如此在箱体1外无法看到出气管32,减少出气管32内热能的散失,使得再利用时节省更多能量。

如图1所示,在箱体1上还设有支撑架6,支撑架6设置为直角三角形,其一条直角边与箱体1固定连接,另一条直角边上贴设燃气管5,斜边起受力作用。支撑架6用于固定燃气管5,燃气管5的一端与外界的供气管道连接,另一端贴设于箱体1上后引至第二壳体212处,对第二壳体212内的燃烧器22供能。

实施例2:一种钢管加工生产线,带有上述的钢管加热装置。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