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炉及应用其的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7162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保温炉及应用其的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铜的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温炉及应用其的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在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系统制造铜杆的过程中,保温炉是整个生产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铜在熔炼炉内熔融后在进入铸机内进一步加工之前,所得到的高温铜液一般需流经保温炉,保温炉主要起到在为铸机补充铜液之前的铜液补充缓冲及均化的作用。一旦保温炉出现故障,将会造成整条生产系统停运甚至更大的损失,因此,确保保温炉正常、高效运转是确保生产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现有技术中的保温炉,可以包括炉体、设置在炉体一端的进液口、设置在炉体另一端的出液口,出液口设置在炉体一端偏离中心的位置、能带动炉体沿周向旋转的转动支架、驱动转动支架沿周向旋转的蜗轮蜗杆机构,蜗轮与气动马达相连接,通过储气罐给气动马达的第一进气口或者第二进气口供给压缩空气,气动马达可以驱动蜗轮蜗杆机构运转,使得蜗轮蜗杆机构推、拉转动支架沿周向旋转,从而带动炉体沿周向旋转。

由于控制储气罐给气动马达供给压缩空气的控制器与一备用电源相连接,在停电时,可以自行控制储气罐给气动马达供给压缩空气,促使蜗轮蜗杆机构驱动转动支架带着炉体旋转,使出液口位置升高,以避免铜液流出损坏下游铸机等设备。

但是,当遇到突发停电时,工人由于处理其他的事情可能不能及时关闭储气罐上的给气阀或者忘记关闭给气阀而导致气动马达不能及时停机,进而造成蜗轮蜗杆机构损坏的情况,使得现有技术中的保温炉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好的保温炉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炉及应用其的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温炉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炉,包括:炉体、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的两个转动支架、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架底部的滚轮支架、驱动装置、用于向所述驱动装置发出停止信号的第一限位装置和用于向所述驱动装置发出停止信号的第二限位装置,其中,

所述转动支架与所述滚轮支架之间通过滚轮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储气罐,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动马达、蜗轮蜗杆机构和控制器,所述气动马达和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与所述滚轮支架之间相对固定,所述蜗轮蜗杆机构与所述转动支架之间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架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固定安装在与所述滚轮支架相对固定的支撑杆上;

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包括第二限位开关、调节机构和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上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调节机构安装在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底部;

所述气动马达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二限位开关及所述储气罐通过第一气管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气管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开关和所述储气罐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且所述控制器连接有备用电源;当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关的其中之一被触发时,所述气动马达停止运转。

具体地,所述气动马达的驱动轴与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联轴器与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转动支架设置在所述炉体两端的下部,两个所述转动支架的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蜗轮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蜗杆穿过所述通孔,且与所述连接杆的中间位置铰接,所述蜗轮外套设有保护壳,所述调节机构的调节杆安装在所述蜗杆的底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滚轮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转动支架上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

其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和设置在所述调节杆上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限位板位置的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卡件与所述第二卡件之间。

具体地,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第一卡件、所述第二卡件螺纹连接。

实际生产制造时,所述气动马达上还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储气罐通过第二气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转动支架的下沿为弧形,所述转动支架放置在两个或者多个所述滚轮上,所述滚轮固定在所述滚轮支架上,且所述转动支架在所述滚轮上能够自由转动。

优选地,所述转动支架的下沿为弧形,所述转动支架的下沿沿弧线均匀设置有所述滚轮,所述滚轮支架上设置有一滑槽,所述转动支架通过所述滚轮能够在所述滑槽内自由转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炉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温炉上设置有用于向驱动装置发出停止信号的第一限位装置和用于向驱动装置发出停止信号的第二限位装置。由于第一限位装置的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装置的第二限位开关均设置在气动马达与储气罐连接的第一气管的管路上,因此,当转动支架旋转到一定角度,使转动支架内壁上的第一限位板触碰到第一限位开关时,气动马达即停止工作;同理,当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底端被气动马达驱动至底座下方,使蜗杆底部的第二限位板触碰到底座底部的第二限位开关时,气动马达也会停止工作。

当停电时,控制器自动控制备用电源给第一电磁阀供电,第一电磁阀打开,储气罐内的压缩空气经第一气管输送至气动马达,使气动马达驱动蜗轮蜗杆机构运转,蜗杆推动转动支架沿周向旋转,从而带动炉体沿周向旋转,使得炉体上出液口的位置被旋转至较高位置,从而阻止铜液流出,以保护下游铸机等设备的安全。随着气动马达继续运转,当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的其中之一被触发时,气动马达即可以停止运转,从而确保在停电时炉体能够沿周向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出液口升高到较高位置以阻止铜液流出的同时,也能够避免由于工人未及时关停气动马达造成蜗轮蜗杆机构损坏的情况。

并且,当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的其中一个出现故障时,另一限位装置也可以确保气动马达能及时停机,且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同时出现故障的概率比较低,从而能够大大地提高保温炉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系统,所述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系统中包括所述保温炉。

所述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系统与上述保温炉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炉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炉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炉中调节机构和第二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炉体;11-第一盖体;111-出液口;12-第二盖体;13-喷火嘴;2-转动支架;21-连接杆;22-第二档板;3-滚轮支架;31-滚轮;32-第一挡板;41-气动马达;411-储气罐;412-第一电磁阀;4121-第一控制开关;413-第二电磁阀;42-蜗轮蜗杆机构;421-蜗轮;422-蜗杆;43-底座;44-控制器;45-备用电源;5-第一限位装置;51-第一限位开关;511-支撑杆;52-第一限位板;6-第二限位装置;61-第二限位开关;62-调节机构;621-调节杆;622-第一卡件;623-第二卡件;63-第二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保温炉的具体结构为:在炉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盖体11和第二盖体12,第二盖体12上设置有用于铜液流入的进液口、第一盖体11上设置有用于铜液流出的出液口111,出液口111设置在第一盖体11上偏离中心的位置。炉体1的径向并排分布有两个喷火嘴13,两个喷火嘴13可以共用一个混合气管路,从而确保炉体1内的铜液始终处于熔融状态,以满足下游铸机的使用需求。气动马达41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从气动马达41的第一进气口进气时,气动马达41驱动炉体1从第二盖体12方向观察时顺时针旋转,使出液口111位置不断升高,从而可以减小出液口111流出铜液的流量;从气动马达41的第二进气口进气时,气动马达41驱动炉体1从第二盖体12方向观察时逆时针旋转,使出液口111位置不断降低,从而可以增大出液口111流出铜液的流量。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炉,包括:炉体1、设置在炉体1上的两个转动支架2、设置在转动支架2底部的滚轮支架3、驱动装置、用于向驱动装置发出停止信号的第一限位装置5和用于向驱动装置发出停止信号的第二限位装置6,其中,转动支架2与滚轮支架3之间通过滚轮31连接;驱动装置连接有储气罐411,驱动装置包括气动马达41、蜗轮蜗杆机构42和控制器44,气动马达41和蜗轮蜗杆机构42安装在底座43上,底座43与滚轮支架3之间相对固定,蜗轮蜗杆机构42与转动支架2之间传动连接;第一限位装置5包括第一限位开关51和第一限位板52,第一限位板52设置在转动支架2的内壁上,第一限位开关51固定安装在与滚轮支架3相对固定的支撑杆511上;第二限位装置6包括第二限位开关61、调节机构62和设置在调节机构62上的第二限位板63,第二限位开关61设置在底座43的底部,调节机构62安装在蜗轮蜗杆机构42的蜗杆422底部;气动马达41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一进气口、第一限位开关51、第二限位开关61及储气罐411通过第一气管依次连接,第一气管位于第二限位开关61和储气罐411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12,第一电磁阀412与控制器44相连接,且控制器44连接有备用电源45,当第一限位开关51和第二限位开关61的其中之一被触发时,气动马达41停止运转。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炉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炉上设置有用于向驱动装置发出停止信号的第一限位装置5和用于向驱动装置发出停止信号的第二限位装置6。由于第一限位装置5的第一限位开关51和第二限位装置6的第二限位开关61均设置在气动马达41与储气罐411连接的第一气管的管路上,因此,当转动支架2旋转到一定角度,使转动支架2内壁上的第一限位板52触碰到第一限位开关51时,气动马达41即停止工作;同理,当蜗轮蜗杆机构42的蜗杆422底端被气动马达41驱动至底座43下方,使蜗杆422底部的第二限位板63触碰到底座43底部的第二限位开关61时,气动马达41也会停止工作。

当停电时,控制器44自动控制备用电源45给第一电磁阀412供电,第一电磁阀412打开,储气罐411内的压缩空气经第一气管输送至气动马达41,使气动马达41驱动蜗轮蜗杆机构42运转,蜗杆422推动转动支架2沿周向旋转,从而带动炉体1沿周向旋转,使得出液口111的位置被旋转至较高位置,从而阻止铜液流出,以保护下游铸机等设备的安全。随着气动马达41进一步运转,当第一限位开关51和第二限位开关61的其中之一被触发时,气动马达41即可以停止运转,从而确保在停电时炉体1能够沿周向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出液口111升高到较高位置以阻止铜液流出的同时,也避免由于工人未能及时关停气动马达41造成蜗轮蜗杆机构42损坏的情况。

而且,当第一限位装置5和第二限位装置6的其中一个出现故障时,另一限位装置也可以确保气动马达41能及时停机,且第一限位装置5和第二限位装置6同时出现故障的概率比较低,从而能够大大地提高保温炉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并且,将第二限位板63设置在调节机构62上,可以通过调节机构62调节第二限位板63离蜗杆422底部的距离,从而调节第二限位装置6限制炉体1沿周向可旋转的角度,确保在停电时,第二限位装置6能够限制炉体1沿周向旋转到一定角度,当出液口111恰好位于最高位置时使炉体1停止转动,以阻止铜液的流出,从而保证下游铸机的安全。

具体地,为了使气动马达41可以驱动蜗轮蜗杆机构42较好地运转,从而推、拉转动支架2,使炉体1能够沿周向旋转,进而调节出液口111流出铜液的流量大小,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炉中,如图1-2所示,气动马达41的驱动轴与联轴器传动连接,联轴器与蜗轮蜗杆机构42的蜗轮421传动连接。

通过气动马达41的驱动轴与联轴器传动连接,联轴器与蜗轮421的从动轴的一端传动连接,可以确保气动马达41能够驱动蜗轮蜗杆机构42较好地运转,从而使蜗轮蜗杆机构42可以较好地驱动炉体1沿周向旋转,进而控制出液口111流出铜液的流量大小,以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使蜗轮蜗杆机构42能够较好地驱动炉体1沿周向旋转,从而控制出液口111流出铜液的流量大小,以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炉中,如图1-2和图4所示,两个转动支架2设置在炉体1两端的下部,两个转动支架2的一端通过连接杆21固定连接,蜗轮421固定在底座43上,底座43上开设有通孔,蜗杆422穿过通孔,且与连接杆21的中间位置铰接,蜗轮421外套设有保护壳,调节机构62的调节杆621安装在蜗杆422的底部。

将蜗轮421固定在底座43上,且底座43与滚轮支架3之间相对固定,底座43能够给蜗轮蜗杆机构42一个较强的支撑力,确保蜗轮蜗杆机构42可以较好地驱动转动支架2旋转;将两个转动支架2的一端通过连接杆21固定连接,且蜗杆422与连接杆21的中间位置铰接,可以确保蜗轮蜗杆机构42能够更加平稳地驱动炉体1旋转;将蜗轮421外套设保护壳,可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外界对蜗轮421造成损坏的情况。

更进一步地,为了便于人工对蜗轮蜗杆机构42进行维修、更换,防止蜗轮蜗杆机构42脱离连接杆21后导致转动支架2带动炉体1在滚轮31上自由旋转,造成安全事故,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炉中,如图3所示,滚轮支架3上设置有第一挡板32,转动支架2上远离连接杆2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板22,从而确保在对蜗轮蜗杆机构42进行维修、更换,将蜗杆422从连接杆21上取下时,也能通过滚轮支架3上的第一挡板32抵住第二档板22达到限制转动支架2带动炉体1在滚轮31上自由旋转的目的,从而确保设备的安全。

其中,为了能够调节停电时控制器控制气动马达驱动炉体1旋转的角度,如图1-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炉中,调节机构62包括调节杆621和设置在调节杆621上用于调节第二限位板63位置的第一卡件622和第二卡件623,第二限位板63设置在第一卡件622与第二卡件623之间。

将第二限位板63设置在第一卡件622与第二卡件623之间,通过移动第一卡件622和第二卡件623在调节杆621上的位置,可以调节第二限位板63相对于蜗杆422底部的距离,从而调节第二限位装置6限制炉体1沿周向可旋转的角度,确保在停电时,第二限位装置6能够限制炉体1沿周向旋转到一定角度,当出液口111恰好位于最高位置时使炉体1停止转动,以阻止铜液的流出,从而保证下游铸机的安全。

优选地,为了确保调节机构62可以较好地调节第二限位板63相对于蜗杆422底端的距离,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炉中,如图4所示,调节杆621与第一卡件622、第二卡件623螺纹连接。

调节杆621可以为螺杆,第一卡件622和第二卡件623可以为螺母,将第二限位板63安装在两个螺母之间,通过螺母在螺杆上旋转,以移动第二限位板63在螺杆上的位置。调节杆621与第一卡件622、第二卡件623螺纹连接,不仅可以通过旋转螺母在螺杆上的位置实现对第二限位板63位置的调节,而且可以将第二限位板63锁紧在第一卡件622和第二卡件623之间的位置,从而确保保温炉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实际生产制造时,为了使炉体1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以沿周向旋转,从而较好地调节从出液口111流出铜液的流量大小,进而符合生产工艺的需求,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炉中,如图1和图2所示,气动马达41还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进气口与储气罐411通过第二气管相连接,第二气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413。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符合生产加工工艺的需求,经常需要将出液口111的铜液流量调大或者调小,第二电磁阀413上设置有第二控制开关,工人可以通过闭合与电源相连接的第二控制开关,给第二电磁阀413供电,第二电磁阀413开启,储气罐411内的气体经第二气管进入气动马达41,使气动马达41驱动蜗轮蜗杆机构42拉拽连接杆21,使转动支架2从第二盖体12方向观察沿周向逆时针旋转,进而使炉体1沿周向逆时针旋转,从而起到增大出液口111流出铜液流量的目的。

当然,第一电磁阀412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4121,且第一控制开关4121与控制器44相连接,控制器44与电源相连接,因此,工人可以通过闭合第一控制开关4121,给第一电磁阀412供电,第一电磁阀412开启,储气罐411内的气体经第一气管进入气动马达41,使气动马达41驱动蜗轮蜗杆机构42推动连接杆21,使转动支架2从第二盖体12方向观察沿周向顺时针旋转,进而使炉体1沿周向顺时针旋转,从而起到减小出液口111流出铜液流量的目的。

优选地,为了使转动支架2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以较好地在滚轮31上自由转动,从而带动炉体1沿周向较好地转动,进而发挥对出液口111铜液流量大小的调节作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炉中,如图1-3所示,转动支架2的下沿为弧形,转动支架2放置在两个或者多个滚轮31上,滚轮31固定在滚轮支架3上,且转动支架2在滚轮31上能够自由转动。

通过在滚轮支架3上安装滚轮31,转动支架2的下沿设计成弧形,将转动支架2置于两个或者多个滚轮31上,从而确保转动支架2在蜗轮蜗杆机构42的驱动下可以顺畅的转动,进而调节出液口111铜液的流量大小。

优选地,为了使转动支架2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以较好地在滚轮支架3上自由转动,从而带动炉体1沿周向较好地转动,进而发挥对出液口111铜液流量大小的调节作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炉中,如图1-3所示,转动支架2的下沿为弧形,转动支架2的下沿沿弧线均匀设置有滚轮31,滚轮支架3上设置有一滑槽,转动支架2通过滚轮31能够在滑槽内自由转动。

通过将转动支架2的下沿设计成弧形,且在转动支架2的下沿底部均匀设置滚轮31,将转动支架2上的滚轮31置于滑槽内,从而确保转动支架2在蜗轮蜗杆机构42的驱动下能够顺畅地沿周向旋转,进而实现对出液口111铜液流量大小的调节,以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

更进一步地,为了使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系统的运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系统中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保温炉,由于保温炉上设置有用于向驱动装置发出停止信号的第一限位装置5和用于向驱动装置发出停止信号的第二限位装置6。当停电时,控制器44自动控制备用电源45给第一电磁阀412供电,储气罐411内的压缩空气经第一气管输送至气动马达41,使驱动装置推动转动支架2沿周向旋转,使得出液口111的位置被旋转至较高位置,进而阻止铜液流出,以保护下游铸机等设备的安全。随着气动马达41进一步运转,当第一限位开关51和第二限位开关61的其中之一被触发时,气动马达41即可以停止运转,从而避免由于工人未及时关停气动马达41造成蜗轮蜗杆机构42损坏的情况。

并且,当第一限位装置5和第二限位装置6的其中一个出现故障时,另一限位装置也可以确保气动马达41能及时停机,且第一限位装置5和第二限位装置6同时出现故障的概率比较低,从而使应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保温炉的连铸连轧生产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