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双零铝箔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58285阅读:9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合金生产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超薄双零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零铝箔一般是使用纯铝(aa1235合金为典型代表)和铝铁合金(aa8079合金为典型代表)两个系列材料来制备,与aa1235合金相比,aa8079合金fe、si含量较高,用于生产铝箔坯料时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轧制时可以采用较高的轧制速度而不至于断带,提高铝箔生产效率。因此,国内铝箔加工企业逐渐转变为开始使用aa8079合金来制备双零铝箔。但8079合金用来生产制备双零铝箔仍存在诸多问题。如,fe、si含量及比例会对aa8079合金组织及性能产生直接影响;铝箔坯料显微组织及第二相控制不当也会影响后续轧制和成品性能。双零铝箔可以用铸轧法和热轧法生产,铸轧法成本低、流程短,经济效益明显,我国企业多用这类方法;而热轧法生产性能稳定,成本相对要高一些,发达国家主要用热轧法生产,我国有少数企业也用热轧法生产。用热轧法稳定生产高品质的超薄双零铝箔主要是控制铸锭组织均匀性和中间退火处理第二相形核、生长与分布,微合金化技术与制备工艺优化相结合是进一步提高双零铝箔性能和成品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专利发明是发明一种铝铁硅锆钛合金及其用热轧法生产超薄双零铝箔方法。这种合金主要成分为铝、铁、硅、锆、钛(alfesizrti),而与已注册的纯铝系(aa1235等)和铝铁合金系(aa8079等)的成分范围不同,且含有微量zr、ti。本发明合金具有良好的强度与塑性配合,结合制备工艺优化能生产具有良好室温力学性能且成品针孔率检测可达到a标(针孔数小于500个/m2)的超薄双零铝箔产品。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主要是一种超薄双零铝箔,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所述合金由以下组分组成:fe(0.9-1.5);si(0.07-0.15);zr(0.02-0.06);ti(0.02-0.0.06);其余为al,其它杂质总含量不超过0.05%,且单个杂质成分含量不超过0.02%。一种超薄双零铝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金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流程:配料、熔炼、精炼、浇铸、均匀化处理、热轧、冷轧、箔轧、成品退火,具体过程为:1)配料:按所述铝合金的成分及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料,其中fe(0.9-1.5);si(0.07-0.15);zr(0.02-0.06);ti(0.02-0.0.06);其余为al;2)熔炼:在熔炼炉中进行熔炼,使所述熔体的氢含量小于或等于0.12ml/100g;3)精炼:静置后投入精炼剂进行精炼,精炼时调整氮气压力,保证氮气吹起铝液的高度不超过10cm,精炼完成5分钟后扒渣;4)采用高纯氮气对铝液进行除气,并结合在线snif除气精炼系统,氮气纯度要求达到99.995%以上,氮气压力在0.3-0.4mpa,调整石墨转子转速,保证铝液的含氢量≤0.12ml/100g;5)在690~710℃浇铸成大扁锭;6)均匀化退火:在620℃±5℃保温5-10小时;7)热轧:反复热轧与中间退火操作形成6.5mm坯料,中间退火温度570℃±5℃,保温时间根据厚度变化保温5-15小时;8)冷轧:从退火态6.5mm经多道次冷轧到2.75mm;570℃±5℃退火冷却后经两个道次冷轧制0.52mm;再经570℃±5℃退火冷却后多道次冷轧至0.04mm;9)箔轧:将第八步得到的0.04mm箔在370℃±3℃进行退火,箔轧至0.015mm,然后进行双合叠轧到0.005mm。10)成品退火:将得到的0.005mm箔在220°c±3℃下进行退火,得到超薄双零箔。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步精炼操作的重复次数为5-10次,间隔时间为20-30min。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厚度为0.005mm超薄双零铝箔成品性能检测相关指标:其厚度偏差小于5%,平均针孔数小于350个/m2,抗拉强度σb≥65n/mm2,延伸率δ≥0.8%,性能良好;2、用微合金成分zr、ti细化合金铸锭组织和阻碍再结晶的作用,来细化加工组织及其成分、组织的均匀性;3、本发明铝铁硅锆钛合金非常适合热轧法生产超薄双零铝箔铝,且具有良好室温力学性能,成品针孔率检测可达到a标。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超薄双零铝箔,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所述合金由以下组分组成:fe1.25%;si0.13%;zr0.03%;ti0.036%;其余为al,且单个杂质成分含量不超过0.02%。一种超薄双零铝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金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流程:配料、熔炼、精炼、浇铸、均匀化处理、热轧、冷轧、箔轧、成品退火,具体过程为:1)配料:按所述铝合金的成分及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料,其中fe1.25%;si0.13%;zr0.03%;ti0.036%;其余为al;2)熔炼:在熔炼炉中进行熔炼,使所述熔体的氢含量小于或等于0.12ml/100g;3)精炼:静置后投入精炼剂进行精炼,精炼时调整氮气压力,保证氮气吹起铝液的高度不超过10cm,精炼完成5分钟后扒渣;4)采用高纯氮气对铝液进行除气,并结合在线snif除气精炼系统,氮气纯度要求达到99.995%以上,氮气压力在0.3mpa,调整石墨转子转速,保证铝液的含氢量≤0.12ml/100g;5)在690℃浇铸成大扁锭;6)均匀化退火:在620℃保温5小时;7)热轧:反复热轧与中间退火操作形成6.5mm坯料,中间退火温度570℃,保温时间根据厚度变化保温5小时;8)冷轧:从退火态6.5mm经多道次冷轧到2.75mm;570℃退火冷却后经两个道次冷轧制0.52mm;再经570℃退火冷却后多道次冷轧至0.04mm;9)箔轧:将第八步得到的0.04mm箔在370℃进行退火,箔轧至0.015mm,然后进行双合叠轧到0.005mm。10)成品退火:将得到的0.005mm箔在220°c下进行退火,得到超薄双零箔。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步精炼操作的重复次数为5次,间隔时间为20min。实施例2一种超薄双零铝箔,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所述合金由以下组分组成:fe1.23%;si0.09%;zr0.025%;ti0.04%;其余为al,且单个杂质成分含量不超过0.02%。一种超薄双零铝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金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流程:配料、熔炼、精炼、浇铸、均匀化处理、热轧、冷轧、箔轧、成品退火,具体过程为:1)配料:按所述铝合金的成分及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料,其中fe1.23%;si0.09%;zr0.025%;ti0.04%;其余为al;2)熔炼:在熔炼炉中进行熔炼,使所述熔体的氢含量小于或等于0.12ml/100g;3)精炼:静置后投入精炼剂进行精炼,精炼时调整氮气压力,保证氮气吹起铝液的高度不超过10cm,精炼完成5分钟后扒渣;4)采用高纯氮气对铝液进行除气,并结合在线snif除气精炼系统,氮气纯度要求达到99.995%以上,氮气压力在0.3mpa,调整石墨转子转速,保证铝液的含氢量≤0.12ml/100g;5)在700℃浇铸成大扁锭;6)均匀化退火:在622℃保温7小时;7)热轧:反复热轧与中间退火操作形成6.5mm坯料,中间退火温度572℃,保温时间根据厚度变化保温7小时;8)冷轧:从退火态6.5mm经多道次冷轧到2.75mm;572℃退火冷却后经两个道次冷轧制0.52mm;再经572℃退火冷却后多道次冷轧至0.04mm;9)箔轧:将第八步得到的0.04mm箔在372℃进行退火,箔轧至0.015mm,然后进行双合叠轧到0.005mm。10)成品退火:将得到的0.005mm箔在222°c下进行退火,得到超薄双零箔。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步精炼操作的重复次数为8次,间隔时间为25min。实施例3一种超薄双零铝箔,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所述合金由以下组分组成:fe1.18%;si0.11%;zr0.026%;ti0.031%;其余为al,且单个杂质成分含量不超过0.02%。一种超薄双零铝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合金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流程:配料、熔炼、精炼、浇铸、均匀化处理、热轧、冷轧、箔轧、成品退火,具体过程为:1)配料:按所述铝合金的成分及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料,其中fe1.18%;si0.11%;zr0.026%;ti0.031%;其余为al;2)熔炼:在熔炼炉中进行熔炼,使所述熔体的氢含量小于或等于0.12ml/100g;3)精炼:静置后投入精炼剂进行精炼,精炼时调整氮气压力,保证氮气吹起铝液的高度不超过10cm,精炼完成5分钟后扒渣;4)采用高纯氮气对铝液进行除气,并结合在线snif除气精炼系统,氮气纯度要求达到99.995%以上,氮气压力在0.4mpa,调整石墨转子转速,保证铝液的含氢量≤0.12ml/100g;5)在710℃浇铸成大扁锭;6)均匀化退火:在625℃保温10小时;7)热轧:反复热轧与中间退火操作形成6.5mm坯料,中间退火温度575℃,保温时间根据厚度变化保温15小时;8)冷轧:从退火态6.5mm经多道次冷轧到2.75mm;575℃退火冷却后经两个道次冷轧制0.52mm;再经575℃退火冷却后多道次冷轧至0.04mm;9)箔轧:将第八步得到的0.04mm箔在370℃进行退火,箔轧至0.015mm,然后进行双合叠轧到0.005mm。10)成品退火:将得到的0.005mm箔在223°c下进行退火,得到超薄双零箔。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步精炼操作的重复次数为10次,间隔时间为30min。表1.各实施例中合金成分重量百分比(单位wt%):合金号fesizrti其它al11.250.130.030.036≤0.02余量21.230.090.0250.04≤0.02余量31.180.110.0260.031≤0.02余量表2.相应各合金性能:由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合金配料成分重量的不同,其表现出的合金性能也有所差异,上述3实施例中的平均针孔数小于350个/m2,抗拉强度σb≥65n/mm2,延伸率δ≥0.8%,表现出的合金性能优良,具有良好室温力学性能和成品针孔率检测可达到a标。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