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型材的切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05377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型材的切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型材切割机,具体是指一种金属型材的切割方法。



背景技术:

型材切割机适合锯切各种异型金属铝、铝合金、铜、铜合金、非金属塑胶及碳纤等材料,特别适用于铝门窗、相框、塑钢材、电木板、铝挤型、纸管及型材之锯切;手持压把料锯料,材料不易变形、损耗低;可作90°直切,90°--45°左向或右向任意斜切等等。砂轮切割机可对对金属方扁管、方扁钢、工字钢,槽型钢,碳元钢、元管等材料的切割。型材切割机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切割部分、夹紧部分和传动部分;切割部分是由电极带动砂轮旋转,由双向气缸控制砂轮上下移动完成切割。

在切割过程中,因为配电柜内部框架所需的型材外形不一,如槽型钢、九折钢等,而切割机的夹紧部分通常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生产加工配电柜框架型材时,需要多台加工设备进行不同类型的型材切割,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并且传统的夹紧部分在切割过程中因为切割部分与型材的相互作用,很容易导致夹紧部分失效或是受损,降低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型材的切割方法,避免在加工配电柜框架型材时夹紧部分受损,提高切割机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金属型材的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型材由传动机构进入到工作台上,当型材移动到正确的切割位置时,双向气缸的两侧的输出端向外伸展,同时带动连杆a和连杆b向双向气缸的反方向移动,在连杆a的带动下,转动设置的夹持块开始向下移动,并对型材的上表面进行夹持,最后由切割部分进行切割处理;切割工序完毕后,双向气缸两侧的输出端向内回收,带动连杆a和连杆b向双向气缸的方向移动,在连杆a的带动下,转动设置的夹持块开始向上移动,松开了对型材的夹持,使得型材在传动机构的传送下继续下一次夹持切割;其中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上安装传动机构,支架内安装有双向气缸和支撑块,双向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杆a和连杆b,连杆a的一端和连杆b铰接,连杆a的另一端与夹持块铰接,连杆b的另一端与支撑块铰接,所述夹持块转动设置在支架内,支撑块安装在支架底部,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传动机构之间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贯穿工作台与支架内部连通,在所述收集槽内设置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与双向气缸相连。本发明的连杆结构减小了切割部分与型材接触时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对夹紧部分的冲击,避免夹紧部分受损;申请人考虑到在加工不同型号的型材时需要不同种设备,提高生产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工作效率,本发明的夹持块可根据不同型材而设计出不同类型的夹持接触面,增加了切割机的实用性;当切割部分的刀具切割完毕时,刀具的局部进入到收集槽内,切割部分对型材切割时会产生大量的碎屑,碎屑由收集槽直接进入支架内部,最后由支架内部的收集设备集中处理,安装在收集槽底部的光电开关在刀具进入感应范围内时,直接控制双向气缸的输出端向气缸方向收缩,夹持块松开对型材的夹持,由此省却了工作人员不停开停气缸控制夹持的工序,缩短了整个切割过程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收集槽的槽深为7~15㎝。切割时,刀具的局部会进入到收集槽中,收集槽的槽深设置在7~15㎝,可满足在切割不同型号大小的型材时,刀具不会与槽底接触,避免刀具受损。

所述光电开关设置在收集槽内距工作台上表面4~9㎝处,且光电开关为u形。光电开关为u形,且光电开关安装在收集槽内距工作台上表面4~9㎝处,在保证刀具能在经过u形的区域内,又能防止刀具过度下移而使得光电开关受损。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表面开有凹槽,凹槽内滚动设置有钢珠。传动机构采用滚动传动方式,钢珠在光滑的凹槽内自由转动,型材与钢珠利用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原理,方便工作人员快速传送。

所述传动机构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工作台上进料的始末两端。设置的两个传动机构可使得型材在切割前后的移动更加省力快捷。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金属型材的切割方法,当切割部分的刀具切割完毕时,刀具的局部进入到收集槽内,切割部分对型材切割时会产生大量的碎屑,碎屑由收集槽直接进入支架内部,最后由支架内部的收集设备集中处理,安装在收集槽底部的光电开关在刀具进入感应范围内时,直接控制双向气缸的输出端向气缸方向收缩,夹持块松开对型材的夹持,由此省却了工作人员不停开停气缸控制夹持的工序,缩短了整个切割过程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发明一种金属型材的切割方法,光电开关为u形,且光电开关安装在收集槽内距工作台上表面4~9㎝处,在保证刀具能在经过u形的区域内,又能防止刀具过度下移而使得光电开关受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支架、2-工作台、3-双向气缸、4-支撑块、5-连杆a、6-连杆b、7-夹持块、8-光电开关、9-底板、10-钢珠、11-收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金属型材的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型材由传动机构进入到工作台2上,当型材移动到正确的切割位置时,双向气缸3的两侧的输出端向外伸展,同时带动连杆a5和连杆b6向双向气缸3的反方向移动,在连杆a5的带动下,转动设置的夹持块开始向下移动,并对型材的上表面进行夹持,最后由切割部分进行切割处理;切割工序完毕后,双向气缸3两侧的输出端向内回收,带动连杆a5和连杆b6向双向气缸3的方向移动,在连杆a5的带动下,转动设置的夹持块开始向上移动,松开了对型材的夹持,使得型材在传动机构的传送下继续下一次夹持切割;其中在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工作台2,在所述工作台2上安装传动机构,支架1内安装有双向气缸3和支撑块,双向气缸3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杆a5和连杆b6,连杆a5的一端和连杆b6铰接,连杆a5的另一端与夹持块铰接,连杆b6的另一端与支撑块4铰接,所述夹持块转动设置在支架1内,支撑块4安装在支架1底部,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传动机构之间的收集槽11,所述收集槽11贯穿工作台2与支架1内部连通,在所述收集槽11内设置有光电开关8,光电开关8与双向气缸相连;所述收集槽11的槽深为7~15㎝;所述光电开关8设置在收集槽11内距工作台2上表面4~9㎝处,且光电开关8为u形;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底板9,在所述底板9上表面开有凹槽,凹槽内滚动设置有钢珠10,所述传动机构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工作台2上进料的始末两端。

本发明的连杆结构减小了切割部分与型材接触时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对夹紧部分的冲击,避免夹紧部分受损;申请人考虑到在加工不同型号的型材时需要不同种设备,提高生产成本的同时还降低了工作效率,本发明的夹持块7可根据不同型材而设计出不同类型的夹持接触面,增加了切割机的实用性;当切割部分的刀具切割完毕时,刀具的局部进入到收集槽11内,切割部分对型材切割时会产生大量的碎屑,碎屑由收集槽11直接进入支架1内部,最后由支架1内部的收集设备集中处理,安装在收集槽11底部的光电开关8在刀具进入感应范围内时,直接控制双向气缸3的输出端向双向气缸方向3收缩,夹持块6松开对型材的夹持,由此省却了工作人员不停开停双向气缸3控制夹持的工序,缩短了整个切割过程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切割时,刀具的局部会进入到收集槽11中,收集槽11的槽深设置在7~15㎝,可满足在切割不同型号大小的型材时,刀具不会与槽底接触,避免刀具受损;光电开关8为u形,且光电开关8安装在收集槽11内距工作台2上表面4~9㎝处,在保证刀具能在经过u形的区域内,又能防止刀具过度下移而使得光电开关8受损;传动机构采用滚动传动方式,钢珠10在光滑的凹槽内自由转动,型材与钢珠10利用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原理,方便工作人员快速传送;设置的两个传动机构可使得型材在切割前后的移动更加省力快捷。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