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刀模钢磨削高度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207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刀模钢磨削高度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刀模钢刀具的生产主要是由:酸洗、分条、轧制、热处理、刨底、刃磨、抛光、刀刃淬火回火、分卷、包装等工序流水线加工而成。公司刀模钢的刃磨磨削工序,原有刀模钢两边刀刃磨削是由五道砂轮磨削(大斜边用三道磨削砂轮,小斜边用两道磨削砂轮),使得磨床体积过于庞大、结构复杂,既占地又操作不便,消耗电能大;同时导向定位不稳对刀带进行刀刃刃磨时所产生刀带刀刃不平以及变形,再加上刀带高度上有时跳动以及上道工序带来的变形,导致刀带刀刃刃磨后刃磨面不均匀或不平、磨削后的刀带高度不符合产品要求而造成客户加工难或加工表面质量差;还有刀带磨削的不平稳运行而跳动的现象,不但导致磨削砂轮磨损快,甚至有时产生磨削砂轮裂崩现象,造成不合格刀刃磨削流入下一道工序,影响了产品质量;原有的高度检测装置虽有与PLC信息通讯,但只有超出设定值范围报警,而不能自动控制调节砂轮进刀量,使得刀模钢加工高度不好控制,达不到产品质量要求;原有设备没有刀模钢整形、矫镰刀弯装置,刀刃磨削后有时变形使刀模钢质量时好时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刀模钢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实用的用于刀模钢磨削高度自动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用于刀模钢磨削高度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放料盘装置1、前定位装置2、磨床主机3、夹送装置4、后定位装置5、外形检测装置6、整形及矫正镰刀弯装置7、抛光机8、清洗装置9、高度定位装置10、高度检测装置11、收料盘装置12、电控装置13,前定位装置2上设有前定位辊组21,夹送装置4上设有夹送辊组41,后定位装置5上设有后定位辊组51,所述放料盘装置1、前定位辊组21、夹送辊组41、后定位辊组51、外形检测装置6、整形及矫正镰刀弯装置7、高度检测装置11、收料盘装置12分别与电控装置1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外形检测装置对刀模钢进行不停机检测,测量数据经外形检测装置自动传输到电控装置,从而控制其整形及矫镰刀弯,当前部检测出刀带弯度以及变形超标时,自动通知整形及矫镰刀弯装置进行磨削后的刀带矫直与整形,精度从原来的±0.12mm提高到±0.05mm,提高生产率及自动控制能力;高度检测装置与电控装置信息通讯并自动回馈信号控制刃磨砂轮进给量,实现闭环控制,减少人工操作误差,提高刀模钢刃口的精度和高度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刀模钢磨削高度自动控制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放料盘装置1、前定位装置2、磨床主机3、夹送装置4、后定位装置5、外形检测装置6、整形及矫正镰刀弯装置7、抛光机8、清洗装置9、高度定位装置10、高度检测装置11、收料盘装置12、电控装置13,前定位装置2上设有前定位辊组21,夹送装置4上设有夹送辊组41,后定位装置5上设有后定位辊组51,所述放料盘装置1、前定位辊组21、夹送辊组41、后定位辊组51、外形检测装置6、整形及矫正镰刀弯装置7、高度检测装置11、收料盘装置12分别与电控装置1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夹送装置4位于磨床主机3之后并介于后定位装置5之前,夹送辊组41位于夹送装置4底座之上并与电控装置13相连接;后定位装置5位于夹送装置4之后,磨削工序依托前定位装置2与后定位装置5进行定位以及夹送装置4为主动力来完成磨削;外形检测装置6介于后定位装置5与整形及矫正镰刀弯装置7之间,其与电控装置13相连接,整形及矫正镰刀弯装置7紧邻外形检测装置6之后与电控装置13相连接并成闭环控制,当前部检测出刀带弯度以及变形超标时,自动通知整形及矫正镰刀弯装置7进行矫直与整形;抛光机8介于整形及矫正镰刀弯装置7与清洗装置9之间,对其刀刃表面进行抛光处理;抛光处理后经过清洗装置9清洗,清洗装置9介于抛光机8与高度定位装置10之间,对其刀带表面进行清洗处理;高度定位装置10位于清洗装置9之后及高度检测装置11之前并紧邻着高度检测装置11,高度定位装置10对刀带进行定位不跑偏;高度检测装置11位于高度定位装置10之后,在线检测刀带高度是否符合公司精度标准,增加的高度在线检测装置11与电控装置13信息通讯并自动回馈信号,控制刃磨砂轮进给量,实现闭环控制,减少人工操作误差,提高刀模钢刃口的精度和高度的精确度,高度定位装置10需调整刀带的中心线使其与前定位装置2、后定位装置5保证在同一中心线上;收料盘装置12位于电控装置13之前端并与电控装置13相连接,电控装置13位于总装置最右边。

本实用新型为提高生产的刀模钢刀刃加工精度及质量而开发,在保证刀模钢磨削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且达到满足客户的实际需要为目的;整形及矫正镰刀弯装置7前设置一套外形检测装置6,采用的LVDT直线位移传感器作为外形检测装置6的感应器,其对刀模钢进行不停机检测,测量数据经外形检测装置6自动传输到电控装置13,从而控制其整形及矫镰刀弯,精度从原来的±0.12mm提高到±0.05mm;

操作时,先开启电控装置13,带状的刀带由放料盘装置1导出经过前定位装置2、磨床主机3、夹送装置4、后定位装置5、外形检测装置6、整形及矫正镰刀弯装置7、抛光机8、清洗装置9、高度定位装置10、高度检测装置11、收料盘装置12;当带状的刀带分别经过前定位装置2与后定位装置5时,通过前定位辊组21和后定位辊组51来导向刀带,防止刀带跑偏,提高了磨削的合格率;当带状的刀带经过外形检测装置6时,如检测出刀带弯度以及变形超标时,自动通知整形及矫正镰刀弯装置7进行磨削后的刀带矫直与整形,整形及矫正镰刀弯装置7紧邻外形检测装置6之后并成闭环控制;当带状的刀带经过高度定位装置10时,通过限位辊组合导向刀带位置稳定运行,保证了后续的高度检测精度;当带状的刀带经过高度检测装置11时,高度检测装置11在线检测刀带高度精度,高度检测装置与电控装置13信息通讯并自动回馈信号控制刃磨砂轮进给量,实现闭环控制,减少人工操作误差,提高刀模钢刃口的精度和高度的精确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