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6301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抛光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抛光机。



背景技术:

抛光机,用于去除木材表面、各种漆面或光滑表面上的划痕或锈渍。通常,抛光机包括外壳与设于外壳内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缸体、设于缸体内的叶轴以及与叶轴连接的叶片,所述叶轴外端连接托盘主轴,所述托盘主轴与叶轴互为偏心,托盘安装在托盘主轴上,在托盘的底面设有砂纸;所述托盘与托盘主轴通过螺纹连接,现有市面上的抛光机的托盘与托盘主轴之间的装卸方式具有两种:第一种,1)一人握住抛光机并使用专用扳手卡住叶轴,另一人转动托盘,从而顺利将托盘装卸;2)专用扳手容易丢失。第二种,在托盘主轴与外壳之间设置卡位装置,包括:按钮,与能卡住主轴的卡销,一手按住按钮,使卡销卡住托盘主轴,另一只手旋转托盘从而完成托盘的装卸,这种装卸方式解决了第一种方式的多人操作问题,只需单人就可完成装卸托盘的工作,但是,上述结构的卡位装置存在着如下问题:1)更换托盘时需一直按住按钮,装卸托盘比较费力;

2)抛光机在运行过程中,工人容易误操作按下按钮,造成人身意外伤害与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抛光机,它可以实现单人操作装卸托盘,并简化操作过程,同时,避免工人在抛光机正常运行时误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抛光机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抛光机,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动力机构以及与动力机构连接的托盘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气缸、设于气缸上的呈圆周均布的多个叶片以及连接在气缸中心的叶轴,所述叶轴连接并驱动托盘主轴,托盘主轴外端面螺接安装有托盘;所述外壳与托盘主轴之间设有主轴卡位装置,所述主轴卡位装置包括底板、卡销环、卡销顶杆与限位螺钉,

底板,固定连接在外壳上,中心开有通孔,托盘主轴穿设在通孔内,在底板上设有第一导槽与第二导槽,所述第一导槽与第二导槽呈平行设置;

卡销环,包括具有卡孔的环形主体,所述卡孔内壁设有卡条,在环形主体外周面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分别与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匹配并在第一导槽、第二导槽内前后滑动,从而使卡孔相对底板上的通孔呈偏心移动,卡条可卡住或远离托盘主轴上的卡槽;在第一导向板与第一导槽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抵在第一导向板端部,另一端抵在第一导槽底面,所述复位弹簧对卡销环具有始终朝向卡条卡住卡槽的弹力;

卡销顶杆,活动穿设在底板的卡销座的插孔内并匹配抵在卡销环的外周面上,所述插孔轴线与卡销环的移动方向平行;在卡销顶杆外表面设有滑槽与限位槽,所述滑槽与限位槽呈垂直设置,且滑槽的滑动方向与卡销顶杆的轴线相平行;所述限位槽内具有防脱沟;

限位螺钉,螺接拧在卡销座上并对应匹配在卡销顶杆的滑槽与限位槽内。

所述限位螺钉的轴线与卡销顶杆的径向线共线。

所述卡销顶杆的外端面设有带滚花的手轮。

所述第一导向板外端面具有向内凹陷的凹槽,复位弹簧一端抵在凹槽内端面;所述第一导槽底面具有安装孔,安装孔与第一导槽贯通,在安装孔内设置平垫片以及钢丝挡圈,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在平垫片上。

所述底板整体置于外壳内,外壳上设有与卡销座的插孔相对应并贯通的容置孔,卡销顶杆穿过容置孔并匹配插设在插孔内;所述滑槽至限位槽底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卡条至卡槽的距离。

所述滑槽处于限位槽的顶面。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抛光机,结构简单,更换托盘时,单人操作即可实现;抛光机正常使用状态下,限位螺钉匹配卡在卡销顶杆的限位槽内,卡销顶杆始终对卡销环具有一个推力,使卡销环上的卡条始终远离托盘主轴的卡槽,当需要更换托盘时,通过转动卡销顶杆,使滑槽匹配在限位螺钉处,卡销顶杆失去了限位螺钉的限位,复位弹簧对卡销环的弹力促使卡销环的卡条卡设在托盘主轴的卡槽内,从而锁住托盘主轴,便于更换托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抛光机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抛光机的主轴卡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抛光机的主卡销顶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光机,包括外壳1、设于外壳1内的动力机构以及与动力机构连接的托盘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气缸2、设于气缸2上的呈圆周均布的多个叶片3以及连接在气缸2中心的叶轴4,所述叶轴4连接并驱动托盘主轴5,托盘主轴5轴线相对叶轴4轴线呈偏心,托盘主轴5外端面螺接安装有托盘6;所述外壳1与托盘主轴5之间设有主轴卡位装置,所述主轴卡位装置包括底板7、卡销环8、卡销顶杆9与限位螺钉10,

底板7,呈圆形板状结构,整体内置于外壳1内并通过自攻螺钉11固定连接在外壳1上,在底板7的中心开有通孔701,托盘主轴5穿设在通孔701内,在底板7上设有第一导槽702与第二导槽703,所述第一导槽702与第二导槽703呈平行设置;

卡销环8,包括具有卡孔801的环形主体802,所述卡孔801内壁设有卡条803,在环形主体802外周面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板804与第二导向板805,所述第一导向板804、第二导向板805分别与第一导槽702、第二导槽703匹配并在第一导槽702、第二导槽703内前后滑动,从而使卡孔801相对底板7上的通孔701呈偏心移动,卡条803可卡住或远离托盘主轴5上的卡槽501,采用两个导向板与两个导槽的结构,使得卡销环8的移动更加稳定、准确,不卡壳;在第一导向板804与第一导槽70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2,复位弹簧12一端抵在第一导向板804端部,另一端抵在第一导槽702底面,所述复位弹簧12对卡销环8具有始终朝向卡条803卡住卡槽501的弹力;

所述第一导向板804外端面具有向内凹陷的凹槽8041,复位弹簧12一端抵在凹槽8041内端面,这帮助复位弹簧12能够稳定的驱动卡销环8,而不打滑跑偏;所述第一导槽702底面具有安装孔7022,安装孔7022与第一导槽702贯通,在安装孔7022内设置平垫片13以及钢丝挡圈14,复位弹簧12的另一端抵在平垫片13上,安装孔7022的设计,使得复位弹簧12的安装变得容易,首先将复位弹簧12从安装孔7022的外侧朝向内部装入,接着依次装入平垫片13以及钢丝挡圈14,钢丝挡圈14固定在安装孔7022内壁的环形槽内;

卡销顶杆9,活动穿设在底板7的卡销座704的插孔705内并匹配抵在卡销环8的外周面上,所述插孔705轴线与卡销环8的移动方向一致;在卡销顶杆9外表面设有滑槽901与限位槽902,所述滑槽901与限位槽902呈垂直设置,且滑槽901的滑动方向与卡销顶杆9的轴线相平行;所述限位槽902内具有防脱沟9021;

限位螺钉10,螺接拧在卡销座704上并对应匹配在卡销顶杆9的滑槽901与限位槽902内。

具体地,防脱沟9021处于限位槽902朝向卡销顶杆9底面的一端面,由于复位弹簧12的弹力作用,当抛光机在正常运行时,限位螺钉10始终匹配在防脱沟9021内,使得卡销顶杆9无法转动。正确的使用过程是,轻按卡销顶杆9,使限位螺钉10从防脱沟9021中脱离,再转动卡销顶杆9,使卡销顶杆9顺利的进入滑槽901。

所述限位螺钉10的轴线与卡销顶杆9的径向线共线。

所述卡销顶杆9的外端面设有带滚花的手轮15。

所述底板7整体置于外壳1内,外壳1上设有与卡销座704的插孔705相对应并贯通的容置孔16,卡销顶杆9穿过容置孔16并匹配插设在插孔705内;所述滑槽901至限位槽902底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卡条803至卡槽501的距离。

所述滑槽901处于限位槽902的顶面。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出说明:

1)抛光机正常运行状态

向内推动卡销顶杆9,使卡销顶杆9推动卡销环8,卡销环8的第一导向板804、第二导向板805分别在第一导槽702、第二导槽703滑动,卡销环8挤压复位弹簧12,同时,卡销环8的卡条803远离托盘主轴5的卡槽501,这样,托盘主轴5失去了卡条803的限位,处于释放可运行状态,最后,当推动卡销顶杆9至限位螺钉10匹配对应限位槽902位置时,旋转卡销顶杆9,使限位螺钉10匹配卡进限位槽902,从而避免由于限位螺钉10处于卡销顶杆9的滑槽901而发生卡销顶杆9复位的问题发生,最终限制卡销顶杆9在轴向上的移动位移,在旋转卡销顶杆9时,手指捏住手轮15,由于手轮15外表面具有滚花,这增加了摩擦力,操作变得更加容易。

2)抛光机更换托盘状态

向内轻推卡销顶杆9,并反向旋转卡销顶杆9,使限位螺钉10从限位槽902内脱离开并匹配在卡销顶杆9的滑槽901内,然后手指释放卡销顶杆9,卡销顶杆9失去了限位螺钉10的限位,从而失去了对卡销环8的推力,这样,卡销环8受复位弹簧12的弹力作用,卡条803朝向托盘主轴5的方向移动,最终卡条803匹配在卡槽501内并卡住托盘主轴5,为顺利装卸托盘6提供了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抛光机,单人装卸方便轻松,无需一直按住按钮;卡销顶杆需转90°才可释放卡销环,从而使卡销环卡住托盘主轴,避免误操作,提高安全性;无需多人操作;无需扳手,不存在丢失问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抛光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