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陶瓷工件的抛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1762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用于陶瓷工件的抛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加工领域,尤指一种用于陶瓷工件的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在3C领域,特别是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随着网络的升级,对于终端天线的接收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智能手机一般采用金属材质制造外壳,而金属材质对于天线信号有明显的屏蔽问题。当网络升级至5G以后,金属材质外壳的手机天线无法达到性能要求,需要一种新的材质来解决上述问题。

陶瓷材料具备高硬度、比金属更好的光泽度,且对天线信号不存在屏蔽影响,陶瓷材料制作外壳时,需要对其进行抛光,现有抛光工艺仅能对陶瓷工件单面进行抛光。现有的抛光设备仅能在对陶瓷工件进行抛光时,抛光一个侧边后,需要再次进行装夹,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陶瓷工件的抛光设备以提升抛光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陶瓷工件的抛光设备,包括:

上转盘,包括沿第一方向旋转的上盘体、若干设于所述上盘体下方的刷盘、及包覆于所述刷盘上的抛光布,所述刷盘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在所述上盘体上自转;

下转盘,沿所述第二方向旋转;

装夹设备,多个装夹设备呈圆周分布于所述下转盘上,所述装夹设备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下转盘上自转;每个装夹设备上固定有若干个用于夹持陶瓷工件的夹具;

抛光加工时,所述上转盘下压使所述抛光布压住固定于所述装夹设备上的陶瓷工件并按设定转动方向进行抛光。

优选地,所述上转盘、下转盘均为圆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装夹设备还包括可相对于所述下转盘自转的圆形底座,所述夹具均匀布设于所述圆形底座的圆周面上。

优选地,所述夹具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圆形底座上的立臂、安装于所述立臂上端并朝远离圆心方向延伸的转轴、安装于所述转轴末端用于夹持所述陶瓷工件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可绕所述转轴360度旋转。

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末端设有固持部,所述陶瓷工件包括后壁、自所述后壁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四个侧壁、及由所述后壁与所述四个侧壁围设成的内腔,所述陶瓷工件通过所述内腔固持于所述固持部上。

优选地,所述上转盘的上盘体以120-150r/min的速度转动;所述刷盘以6-10r/min的速度转动;所述下转盘以20-40r/min的速度转动;所述下转盘上的若干装夹设备带动安装于其上的若干陶瓷工件以6-10r/min的速度转动。

优选地,所述上转盘的刷盘上的抛光布在接触所述陶瓷工件的侧边表面时,还需要下压2-3mm。

优选地,所述陶瓷工件的侧边表面露出于所述夹持装置的外缘。

本实用新型用于陶瓷工件的抛光设备通过在所述下转盘上设置若干可自转装夹设备,而所述装夹设备上设置若干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夹具,使一次加工即可完成对多达几十个陶瓷工件的抛光加工,同时,所述夹具设有带动所述陶瓷工件在360度方向上转动转轴,一次加工,即可完成对所述陶瓷工件四个侧边的加工,而在加工过程中,无需再次装夹,大大提升了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陶瓷工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抛光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抛光装置的上转盘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抛光装置的装夹设备安装于下转盘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抛光装置的装夹设备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抛光装置的夹具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的陶瓷工件10为智能手机外壳,包括后壁11、自所述后壁11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四个侧壁13、及由所述后壁与所述四个侧壁13围设成的内腔12。所述四个侧壁13两两相邻的位置处形成弧形边角14。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陶瓷工件10可以是用于智能手机的中框,即包括四个侧壁13,而不包括后壁11。

请参阅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抛光设备包括下转盘20、置于所述下转盘20上的装夹设备30、位于所述装夹设备30上方的上转盘40、及控制系统。所述上转盘40、下转盘20均为圆形结构,所述上转盘40包括上盘体41、若干置于所述上盘体41下方的刷盘42、包覆于所述刷盘42上的抛光布43。所述刷盘42可在所述上盘体41上以与所述上盘体41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自转。所述抛光布43可以采用如下材质:胶丝垫----成本低,抛光效果一般,去量小,用于粗抛工艺;磨皮垫----成本较高,去量小,抛光效果好,光洁度较高,用于精抛工艺;猪毛刷---成本较高,去量快,使用寿命短,抛光效果一般,用于粗抛工艺;地毯拖---成本不高,去量小,主要增加光洁度,用于精抛工艺;纤维垫---成本不高,去量快,使用寿命长,抛光效果不好,用于粗抛工艺。所述抛光布43具有为柔性材质,可轻易形变。

所述装夹设备30呈圆形并均匀分布于所述下转盘20上,即所述装夹设备30分布于所述下转盘20相同半径的圆周上。所述装夹设备30包括可相对于所述下转盘20转动的圆形底座31、及若干固定于所述圆形底座31的一定半径圆周上的夹具32。所述夹具32包括垂直固定于所述圆形底座31上的立臂321、安装于所述立臂321上端并朝远离圆心方向延伸的转轴322、安装于所述转轴322末端的夹持装置323、设于所述夹持装置323末端用于固定所述陶瓷工件10的固持部324,所述夹持装置323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绕所述转轴322三百六十度旋转。所述陶瓷工件10固定于所述夹持装置323的固持部324上,使所述陶瓷工件10的垂直于所述圆形底座31上,所述陶瓷工件10的四个侧壁13露出于所述夹持装置323的外缘。

本实用新型抛光设备的上转盘40的上盘体41沿第一方向转动,位于所述上盘体41下方的刷盘42以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自转;所述下转盘20以所述第二方向转动,所述装夹设备30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下转盘20上带动所述夹具32自转。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抛光设备进行抛光的工艺如下:

S10、将若干陶瓷工件通过所述夹具固定于所述下转盘上;

本步骤通过所述夹具32将所述陶瓷工件10固定于所述固持部324上,所述陶瓷工件10的四个侧边13露出于所述夹持装置323的外缘。

S20、初始化控制系统;

本步骤通过初始化设定参数,上转盘40的上盘体41在第一方向上以120-150r/min的速度转动;所述上转盘40的刷盘42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以6-10r/min的速度逆向转动;所述下转盘20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以20-40r/min的速度转动;所述下转盘20上的若干装夹设备30带动安装于其上的若干陶瓷工件10在与所述下转盘20相反的第一方向上以6-10r/min的速度转动。所述上转盘40的刷盘42上的抛光布43在接触所述陶瓷工件的侧边13表面时,还需要下压2-3mm,以使提高打磨效率,同时,也适应所述陶瓷工件10的侧边并非平面而是曲面的问题,即所述抛光布43在下压2-3mm的情况下,所陶瓷工件10的侧边表面能够被所述抛光布全部接触。同时所述陶瓷工件10的四个边角14为弧形结构,所述抛光布43下压2-3mm的情况下,起码可使所述边角14依对角线的一半被所述抛光布43所接触抛光。

S30、启动设备对所述陶瓷工件进行抛光;

本步骤启动抛光设备,使所述上盘体41、刷盘42、下转盘20、装夹设备30依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转动,本步骤包括:

S301、所有陶瓷工件10四个侧边中的第一侧边朝向所述上转盘,所述上转盘40下压,所述上转盘40上的抛光布43接触所述第一侧边并下压2-3mm,抛光20-30min;

S302、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装夹设备30的转动轴322带动所述夹持装置323转动90度,使所述陶瓷工件10的第二侧边朝向所述上转盘40,重复步骤S301对第二侧边进行抛光;

S303、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装夹设备30的转动轴322带动所述夹持装置323在同一方向再次转动90度,使所述陶瓷工件10的第三侧边朝向所述上转盘40,重复步骤S301对第三侧边进行抛光;

S304、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装夹设备30的转动轴322带动所述夹持装置323在同一方向再次转动90度,使所述陶瓷工件10的第四侧边朝向所述上转盘40,重复步骤S301对第四侧边进行抛光;

在步骤S30之前还包括在所述抛光布43上涂抹抛光液或抛光膏,所述抛光液或抛光膏为钻石粉末,可依据粗抛或精抛的需求选择钻石粉末的颗粒大小。粗抛可选择颗粒较大的钻石粉末,精抛可选择颗粒较小的钻石粉末。

S40、重复步骤S30,选择颗粒较小的钻石粉末对所述陶瓷工件10进行精抛。

本实用新型的抛光设备或抛光方法通过在所述下转盘20上设置若干可自转装夹设备30,而所述装夹设备30上设置若干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夹具32,使一次加工即可完成对多达几十个陶瓷工件的抛光加工,同时,所述夹具32设有带动所述陶瓷工件在360度方向上转动转轴,一次加工,即可完成对所述陶瓷工件四个侧边的加工,而在加工过程中,无需再次装夹,大大提升了效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