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连续油管钢带专用焊缝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390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连续油管钢带专用焊缝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连续油管钢带专用焊缝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连续油管又称挠性油管、盘管或柔管,其强度高,韧性好,是卷绕在滚筒上拉直后可直接下井的一整根长油管。由于连续制造长度很长可达到几千上万米,所以制管前需要将几百米一段的钢带由等离子焊机焊接起来,焊接后需要对焊缝进行打磨处理。

由于每卷焊缝数量较多,且工艺要求对焊缝表面处理的光滑平整度极高。目前在这种对于等离子焊接焊缝的打磨处理一般都是人员手工打磨,采用手动角磨机安装打磨片进行粗磨处理,再用砂带机进行精磨。每进行一次打磨约耗时45分钟,不计算穿戴防护眼镜手套等准备时间。在打磨过程中整条生产线处于停滞状态其他人员也处于闲置状态。人员手工打磨消耗了大量的人员劳动力,一次成功率很低,且打磨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打磨后表面粗糙度必须控制在0.16Ra以内),打磨人员聘请难度大。为了节省劳动成本,提高打磨一次成功率,提高焊缝打磨精度,急需一种高精度、高自动化焊缝打磨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连续油管钢带专用焊缝打磨设备,它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打磨效率高;不仅提高了一次成功率;而且大大减少了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连续油管钢带专用焊缝打磨设备,它包括打磨机架、安装在打磨机架上的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板上的气缸组件和打磨电机组件、设置在固定板旁侧与气缸组件相连接用来控制钢带打磨宽度的丝杠组件以及与丝杠组件连接控制打磨电机组件的行走量及打磨速度的电控系统;

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汽缸底座、安装在汽缸底座上的升降汽缸和固定安装在汽缸上端的打磨平台;

所述打磨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平台、安装在电机平台的打磨电机以及安装在电机平台下方并固定在打磨机架上用来控制打磨电机升降的电机汽缸;所述电机平台的另一端与气缸组件的汽缸底座配合连接;

所述丝杠组件包括丝杆固定架、安装在丝杆固定架上的丝杆以及设置在丝杆下方的丝杆底板;所述汽缸底座与丝杆固定架配合安装连接;

所述电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主机、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丝杆相连接来控制打磨速度和打磨长度。

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固定板包括两侧与打磨机架固定安装的固定侧板、固定在侧板两端的固定端板以及设置在端板中部用来安装固定端板的固定立柱,固定立柱的下端与打磨机架固定安装。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作,工作可靠,故障率低,打磨效率高;不仅提高了一次成功率;而且大大减少了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连续油管钢带专用焊缝打磨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连续油管钢带专用焊缝打磨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连续油管钢带专用焊缝打磨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新型连续油管钢带专用焊缝打磨设备的电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1、打磨机架;2、固定板;3、气缸组件,4、打磨电机组件;5、丝杠组件;6、电控系统;21、固定侧板;22、固定端板;23、固定立柱;31、汽缸底座;32、升降汽缸;33、打磨平台;41、电机平台;42、打磨电机;43、电机汽缸;51、丝杆固定架;52、丝杆;53、丝杆底板;61、控制主机;62、控制器;63、伺服驱动器;64、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如下: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连续油管钢带专用焊缝打磨设备,它包括打磨机架1、安装在打磨机架1上的固定板2、安装在固定板2上的气缸组件3和打磨电机组件4、设置在固定板2旁侧与气缸组件3相连接用来控制钢带打磨宽度的丝杠组件5以及与丝杠组件5连接控制打磨电机组件4的行走量及打磨速度的电控系统6;所述固定板2包括两侧与打磨机架1固定安装的固定侧板21、固定在侧板21两端的固定端板22以及设置在端板22中部用来安装固定端板22的固定立柱23,固定立柱23的下端与打磨机架1固定安装。所述气缸组件3包括汽缸底座31、安装在汽缸底座31上的升降汽缸32和固定安装在汽缸32上端的打磨平台33;所述打磨电机组件4包括电机平台41、安装在电机平台41的打磨电机42以及安装在电机平台41下方并固定在打磨机架1上用来控制打磨电机42升降的电机汽缸43;所述电机平台41的另一端与气缸组件3的汽缸底座31配合连接;所述丝杠组件5包括丝杆固定架51、安装在丝杆固定架51上的丝杆52以及设置在丝杆下方的丝杆底板53;所述汽缸底座31与丝杆固定架51配合安装连接;所述电控系统6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主机61、控制器62、伺服驱动器63和伺服电机64;所述伺服电机64与丝杆52相连接来控制打磨速度和打磨长度。

如图4所示,控制主机61为人机界面(HMI),控制器62为可编程控制器(PLC),操作人员把打磨宽度数据输入HMI,HMI通过以太网通讯传送给PLC,PLC通过脉冲控制伺服驱动器,伺服驱动器通过电子齿轮比计算实际的输出进给量给伺服电机来控制打磨电机的行走量,通过控制PLC的发送脉冲速度来控制伺服电机的打磨速度,通过控制脉冲的数量来控制打磨长度。打磨效率高,打磨质量可靠等优点。打磨平台下端有两个气缸,当需要打磨时,把气缸控制上端的夹块夹紧钢带,使钢带牢靠平整的固定在打磨平台上。打磨电机通过升降气缸到需打磨钢带上力度均匀,设计简单,使用可靠。

本新型的连续油管钢带焊缝打磨设备的作用就是利用设备代替人员进行高效的打磨处理。不仅提高了一次成功率还大大减少了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人工成本。这种专用于焊缝打磨设备专用于连续油管钢带等离子焊接焊缝打磨,利用了伺服电机控制行走丝杠进而控制打磨宽度,控制稳定可靠。利用人机界面(HMI)和可编程控制器(PLC)通过脉冲输出控制伺服驱动器,从而驱动电机。达到操作简单,人员技术要求低。一次成功率高,打磨时间短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专用于连续油管钢带的等离子焊缝打磨,适用于不同宽度,不同材料强度等级的钢带。使用此设备后带来的效益显著具体如下。

这种打磨设备使用后的数据对比:

(1)一个焊缝节省工时40×6=240(分钟);未使用本打磨设备时需要打磨45分钟,在这期间生产线停滞,5人闲置,使用之后打磨时间缩短为5分钟。

(2)提高一次成功率40%;未使此设备之前平均每打磨两个焊缝失败一次,一次成功率为50%,使用本打磨设备之后平均10次失败一次,一次成功率提高40%。

(3)打磨工作对人员的要求降低;未使用此设备需要打磨经验丰富的人员才能进行打磨工作。使用此设备后操作人员只需稍微培训设备操作即可上岗工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