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车轮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771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车轮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车轮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车轮正在向轻量化、宽轮辋、高强度、更加美观等目标方向发展,因此车轮在出厂前必须进行精密加工和表面处理,满足美观耐用的要求。

目前车轮复杂曲面除毛刺与光整加工方法有:手工抛光、砂轮抛光、电化学抛光、超声波辅助抛光、磁力抛光以及磨粒流抛光等方法。但常规的曲面去毛刺与抛光加工方式由于受工件形状与加工效率的限制,难以适应于异型曲面的除毛刺与光整加工,也不能满足精度和效率的要求。例如我国汽车铝合金铝轮毂在除毛刺和抛光工艺上主要是采用人工手持电、气动模具手工进行除毛刺、抛光加工。这种传统的加工方式工艺性能不稳定、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高、加工效率非常低,而且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一个熟练工人平均一天只能抛光4~5个车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铝合金车轮抛光装置,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抛光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铝合金车轮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卧式安装的圆柱形的壳体且壳体内装有磨料,在所述壳体内水平中心位置处设有一个转轴且转轴与壳体两端侧壁活动连接,转轴左端穿过壳体左端侧壁与壳体外安装的驱动电机连接,在所述转轴侧壁上对称焊接连接有若干门形的固定架,在每个所述固定架上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根L形的固定杆且固定杆朝向转轴,车轮固定安装在固定杆自由端上且能以固定杆自由端为中心自转,在与所述固定架对应的壳体上部设有独立的可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磨料成球状,采用低价优质的棕刚玉磨料或含碳化硅微粉的树脂加工而成,在所述壳体下方沿其长度方向焊接连接有一个碎屑腔,所述碎屑腔包裹的壳体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且通孔的直径小于磨料的球径,在抛光过程中从车轮上磨下的碎屑可穿过壳体上的通孔进入碎屑腔内,延长磨料的使用寿命,也有效防止碎屑对车轮表面划伤。

进一步地,在位于所述转轴同侧相邻的两个固定架之间上下间隔安装有若干人字形的挡条,所述挡条的自由端分别与一个固定架连接在一起,尖部朝向转轴的转动方向,挡条在随转轴同步旋转过程中,会驱使磨料向两边转移并对车轮进行冲刷,辅助增加磨料与车轮之间的运动摩擦接触时间,且挡条间隔设置,部分磨料可以从挡条间的间隙通过,降低了旋转阻力。

进一步地,若干所述挡条的长度均相等,便于加工、安装以及更换。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转轴同侧的挡条从靠近转轴向远离转轴方向呈阶梯状排布,长度逐渐增加,保证对磨料的分流作用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旋转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机械化方式进行抛光处理,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2.在实用新型中,车轮随转轴同步旋转,并在旋转过程中与磨料接触,能形成相对多维摩擦,实现车轮的精密高效清洁抛光,有助于提升车轮曲面的表面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同时车轮固定在固定杆上并可自转能阻力下发生自转,有效防止过度摩擦损害。

3.在实用新型中,固定架和固定杆设有多个,可同步进行多个车轮抛光处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4.在实用新型中,挡条的设置能使得磨料翻动,其与车轮的摩擦接触程度更剧烈,提高抛光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铝合金车轮抛光装置,装置包括卧式安装的圆柱形的壳体1且壳体1内装有磨料,在所述壳体1内水平中心位置处设有一个转轴2且转轴2与壳体1两端侧壁活动连接,转轴2左端穿过壳体1左端侧壁与壳体1外安装的驱动电机3连接,在所述转轴2侧壁上对称焊接连接有若干门形的固定架4,在每个所述固定架4上远离转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根L形的固定杆5且固定杆5朝向转轴2,车轮9固定安装在固定杆5自由端上且能以固定杆5自由端为中心自转,在与所述固定架4对应的壳体1上部设有独立的可盖板6。

所述磨料成球状,在所述壳体1下方沿其长度方向焊接连接有一个碎屑腔7,所述碎屑腔7包裹的壳体1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且通孔的直径小于磨料的球径。

在位于所述转轴2同侧相邻的两个固定架4之间上下间隔安装有若干人字形的挡条8,所述挡条8的自由端分别与一个固定架4连接在一起,尖部朝向转轴2的转动方向。

若干所述挡条8的长度均相等。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车轮9固定在固定杆5。开启驱动电机3,车轮9随转轴2同步转动并与壳体1内的磨料接触,进行抛光处理。由于车轮9自身受阻力能发生自转,能有效防止磨料过度摩擦。人字形的挡条8在随转轴2同步旋转过程中,会将磨料往挡条8两边驱赶并对附近的车轮9进行冲刷,加快抛光过程。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位于所述转轴2同侧的挡条8从靠近转轴2向远离转轴2方向呈阶梯状排布,长度逐渐增加,如附图3所示。装置在旋转过程中,挡条8受到的运动阻力小,对降低能耗有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