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电路板沉铜挂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6754发布日期:2018-07-11 01:20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柔性电路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沉铜挂蓝。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加工印刷电路板时均需要进行沉铜工艺,沉铜工艺的目的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孔壁内沉积一层0.3um-0.5um的铜,使原本绝缘的孔壁具有导电性,便于后续板面电镀及图形电镀的顺利进行,从而完成印刷电路板网络间的电性互通。在进行沉铜工艺时需要使用沉铜挂蓝,印刷电路板放置在沉铜挂蓝上。

在传统的化学沉铜工艺中,采用的挂蓝间距大,在生产过程中会因机械移动导致折伤变形,进而导致断连线增加、产品成品率低、以及AOI检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采用不锈钢板代传统的不锈钢条来制作挂蓝,缩小了间距,同时又有效的保证了在化学沉铜过程中化学溶液充分的流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电路板沉铜挂蓝,包括六面体矩形框架、挂钩和分割板,该挂钩固定设置在该六面体矩形框架上;该分隔板沿X轴方向上的长度为390-410毫米、沿Z轴方向上的长度为245-255毫米、沿Y轴方向上的长度为1.9-2.1毫米,该分隔板在XZ面上阵列设置有直径大致为3毫米、孔心距为6毫米贯通的圆柱孔,该六面体矩形框架内沿Y轴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有28-30块分隔板,相邻分隔板之间的间距为与单层柔性电路板厚度大致相匹配的9毫米。

进一步的,该分隔板沿X轴方向上的长度为400毫米、沿Z轴方向上的长度为250毫米、沿Y轴方向上的长度为2毫米。这种分隔板尺寸大小的设置,可以很好的阻隔相邻的柔性电路板且保证其稳定性,让位于二分隔板之间的柔性电路板的沉铜作业效率变高。

进一步的,该六面体矩形框架内沿Y轴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有29块分隔板。

进一步的,该六面体矩形框架由四根沿Y轴方向的圆柱钢条、以及两块平行于XZ面的方形钢板组成,该四圆柱钢条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于其中一方形钢板的四顶点上,另一端固定设置于另一方形钢板对应的四顶点上,圆柱钢条上等间距开设有宽度为2.1毫米、深度为2毫米的凹槽,凹槽数量与分隔板数量一致,分隔板为方形板且其四个顶点分别安装设置于四圆柱钢条对应位置的凹槽上。该六面体矩形框架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柔性电路板各层之间的间隙变小,在生产过程中可有效防止因机械移动导致的折伤变形。

更进一步的,该圆柱钢条的直径为5mm。

更进一步的,该挂钩的数量为四,分别固定设置在六面体矩形框架上底面的四个顶点上。这种挂钩结构的挂设稳定性好,有效的保证了在化学沉铜过程中化学溶液充分的流动性。

更进一步的,该六面体矩形框架的下底面沿X方向还并排设置有多个用于辅助支撑分隔板的横架,相邻横架之间的距离为50毫米。该横架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分隔板在六面体矩形框架内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该分隔板为316型不锈钢板。316型不锈钢板的耐大气腐蚀性和耐高温性好。

进一步的,该分隔板和挂钩均是通过焊接而设置在六面体矩形框架上。采用无缝焊接技术,以防止粗糙的焊接接点刮伤板,进而让该分隔板和挂钩牢固的安装设置于六面体矩形框架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316不锈钢板按挂蓝的尺寸要求加工,并在不锈钢板整板加工直径3mm、孔心距为6mm的圆柱孔,最后通过用直径5mm的不锈钢条,将各张不锈钢板按间距9mm进行排列,制作成超薄柔性电路板化学沉铜专用挂蓝。由于缩小了柔性电路板之间的间距,可有效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因机械移动导致的折伤变形,让产品的成品率变高,同时又有效的保证了在化学沉铜过程中化学溶液充分的流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电路板沉铜挂蓝,包括六面体矩形框架1、挂钩2和分割板3,该挂钩2固定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焊接实现固定设置,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实现固定设置,在此不再详述)在该六面体矩形框架1上;该分隔板3沿X轴方向上的长度为390毫米、沿Z轴方向上的长度为245毫米、沿Y轴方向上的长度为1.9毫米,该分隔板3在XZ面上阵列设置有直径大致为3毫米、孔心距为6毫米贯通的圆柱孔4(圆柱孔4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来定,在此不再详述),该圆柱孔4用于沉铜时供铜溶液进入。该六面体矩形框架1内沿Y轴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有28块分隔板3,相邻分隔板3之间的间距为与单层柔性电路板(图中未示意,为常规的柔性电路板,在此不再详述)厚度大致相匹配的9毫米。

本实施例中,该六面体矩形框架1由四根沿Y轴方向的圆柱钢条11、以及两块平行于XZ面的方形钢板12组成(两方形钢板相对设置在图中的前后位置),该四圆柱钢条11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通过焊接实现固定设置,但不局限于此,在此不再详述)于其中一方形钢板的四顶点上,另一端固定设置(通过焊接实现固定设置,但不局限于此,在此不再详述)于另一方形钢板对应的四顶点上,圆柱钢条11上等间距开设有宽度为2.1毫米、深度为2毫米的凹槽(图中未示意,为常规的方形凹槽,在此不再详述),凹槽数量与分隔板3数量一致,分隔板3为方形板且其四个顶点分别安装设置(通过焊接实现安装设置,但不局限于此,在此不再详述)于四圆柱钢条11对应位置的凹槽上。该六面体矩形框架1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柔性电路板各层之间的间隙变小,在生产过程中可有效防止因机械移动导致的折伤变形。优选的,该圆柱钢条11的直径为5mm。

本实施例中,该挂钩2的数量为四,分别固定设置在六面体矩形框架1上底面的四个顶点上。这种挂钩结构的挂设稳定性好,有效的保证了在化学沉铜过程中化学溶液充分的流动性。

本实施例中,该六面体矩形框架1的下底面沿X方向还并排设置有多个用于辅助支撑分隔板3的横架(图中未示意,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定,在此不再详述,该横架为方形或圆柱形结构,也可为为其它可以对分隔板和柔性电路板起到辅助支撑作用的结构,在此不再详述),相邻横架之间的距离为50毫米。该横架的设置,进一步增加了分隔板3在六面体矩形框架1内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该分隔板3为316型不锈钢板。316型不锈钢板的耐大气腐蚀性和耐高温性好。

本实施例中,该分隔板3和挂钩2均是通过焊接而设置在六面体矩形框架1上。采用无缝焊接技术,以防止粗糙的焊接接点刮伤板,进而让该分隔板和挂钩牢固的安装设置于六面体矩形框架上。

本实施例将316不锈钢板按挂蓝的尺寸要求加工,并在不锈钢板整板加工直径3mm、孔心距为6mm的圆柱孔,最后通过用直径5mm的不锈钢条,将各张不锈钢板按间距9mm进行排列,制作成超薄柔性电路板化学沉铜专用挂蓝。由于缩小了柔性电路板之间的间距,可有效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因机械移动导致的折伤变形,让产品的成品率变高,同时又有效的保证了在化学沉铜过程中化学溶液充分的流动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分隔板3沿X轴方向上的长度为400毫米、沿Z轴方向上的长度为250毫米、沿Y轴方向上的长度为2毫米。该六面体矩形框架1内沿Y轴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有29块分隔板3,相邻分隔板3之间的间距为与单层柔性电路板(图中未示意,为常规的柔性电路板,在此不再详述)厚度大致相匹配的9毫米。这种分隔板尺寸大小的设置,可以很好的阻隔相邻的柔性电路板且保证其稳定性,让位于二分隔板之间的柔性电路板的沉铜作业效率变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分隔板3沿X轴方向上的长度为410毫米、沿Z轴方向上的长度为255毫米、沿Y轴方向上的长度为2.1毫米。该六面体矩形框架1内沿Y轴方向等间距排列设置有30块分隔板3,相邻分隔板3之间的间距为与单层柔性电路板(图中未示意,为常规的柔性电路板,在此不再详述)厚度大致相匹配的9毫米。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