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立磨磨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1383发布日期:2019-12-06 18:3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立磨磨辊的制作方法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辊,具体为一种耐磨立磨磨辊。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cn201220729317.5的一种立磨磨辊装置,该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立磨磨辊装置,环状辊体通过轴承固定在磨辊轴端部,且该端通过压盖固定,所述的辊体外设有一圈与磨盘衬板配合研磨物料的辊皮,所述的辊皮表面设有堆焊层。整个磨辊在立磨运行过程中稳定可靠,振动小。辊皮采用轮胎形状,可有效提高对物料的研磨,同时辊皮研磨处使用的堆焊层,在使用周期过后,磨损部位可通过在线堆焊的方式进行补焊,有效提高磨辊的使用寿命,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节省了成本。但是该实用新型不易对局部区域进行往复磨削。

我公司拟在“往复磨削”及多次“在线堆焊”上展开改进,使得立磨成为超级耐磨立磨。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立磨磨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立磨磨辊,包括工作台、驱动件、前后移架和立磨组件,所述工作台包括台板、梯形滑轨、立板、弹簧套杆、左右移动座和转动支撑座,所述台板上设置有两条所述梯形滑轨,所述左右移动座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条所述梯形滑轨上,所述台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支撑座,所述左右移动座上端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弹簧套杆,两个所述弹簧套杆上均套接有压缩弹簧;

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架i、电机i、限位环和丝杠i,所述电机架i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i,所述电机i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所述丝杠i,所述丝杠i与两个所述转动支撑座间隙配合,所述丝杠i与所述左右移动座通过螺纹配合,所述丝杠i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支撑座的外侧贴合;;

所述前后移架包括前后移动座、竖轨杆、丝杠ii和电机ii,所述前后移动座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弹簧套杆上,两个压缩弹簧均位于所述前后移动座的前端,所述前后移动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竖轨杆,所述前后移动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ii,所述电机ii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所述丝杠ii;

所述立磨组件包括平连杆、螺纹孔板、滑套、电机架ii、电机iii、主轴和磨辊,所述滑套滑动连接在所述竖轨杆上,所述滑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螺纹孔板,所述丝杠ii与所述螺纹孔板通过螺纹相配合,所述滑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平连杆,所述平连杆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架ii,所述电机架ii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iii,所述电机iii的下端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所述主轴,所述主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磨辊。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还包括支柱和电磁吸板,所述台板的下端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柱,所述台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电磁吸板。

优选的,所述前后移架还包括伸出轴、垫杆、手杆和手把,所述前后移动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所述伸出轴,所述手杆的后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伸出轴上,所述手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手把,所述前后移动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垫杆,所述手杆搭放在所述垫杆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磨辊位于所述电磁吸板的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台板上设置有两条梯形滑轨,左右移动座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条梯形滑轨上,台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支撑座,左右移动座上端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板,两个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套杆,两个弹簧套杆上均套接有压缩弹簧,使得左右移动座可以在两个梯形滑轨上左右滑动,改变左右移动座的左右位置。

2.通过电机架i上固定连接有电机i,电机i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丝杠i,丝杠i与两个转动支撑座间隙配合,丝杠i与左右移动座通过螺纹配合,丝杠i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两个限位环分别与两个转动支撑座的外侧贴合,使得电机i转动时带动丝杠i转动,丝杠i转动时可以带动左右移动座在两个梯形滑轨上左右滑动,两个限位环起到了防止丝杠i相对两个转动支撑座左右滑动的作用。

3.通过前后移动座滑动连接在两个弹簧套杆上,两个压缩弹簧均位于前后移动座的前端,前后移动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竖轨杆,前后移动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ii,电机ii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丝杠ii,使得左右移动座的左右位置变化时,前后移架也随着左右移动座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前后移动座可以在两个弹簧套杆上前后滑动,由于两个压缩弹簧的作用,扳动前后移动座向前移动随后松开时,前后移动座回到原来位置。

4.通过滑套滑动连接在竖轨杆上,滑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孔板,丝杠ii与螺纹孔板通过螺纹相配合,滑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平连杆,平连杆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架ii,电机架ii上固定连接有电机iii,电机iii的下端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轴,主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磨辊,使得电机ii转动时带动丝杠ii以自身轴线为轴转动,丝杠ii以自身轴线为轴转动时带动螺纹孔板和滑套在竖轨杆竖直滑动,从而控制磨辊的高度,调整磨辊的高度使磨辊与台板上的零件接触,这时开启电机iii,电机iii带动主轴和磨辊转动对零件进行磨削。前后移动前后移架时,磨辊也会前后移动,实现局部区域进行往复磨削,磨削效果更好更精细。

5.通过台板的下端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柱,台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磁吸板,使得四个支柱起到了支撑工作台的作用,电磁吸板通电时可以将铁制零件吸住固定。

6.通过前后移动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伸出轴,手杆的后端转动连接在伸出轴上,手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手把,前后移动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垫杆,手杆搭放在垫杆的上端,使得用手把住手把可以拉动手杆,手杆带动伸出轴和前后移动座向前移动,松开手把,前后移动座回到原位,实现前后移架的前后移动。垫杆的作用是供手杆搭放。

本实用新型耐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耐磨立磨磨辊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耐磨立磨磨辊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前后移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前后移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立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工作台1;台板1-1;梯形滑轨1-2;立板1-3;弹簧套杆1-4;左右移动座1-5;支柱1-6;电磁吸板1-7;转动支撑座1-8;驱动件2;电机架i2-1;电机i2-2;限位环2-3;丝杠i2-4;前后移架3;前后移动座3-1;竖轨杆3-2;伸出轴3-3;垫杆3-4;手杆3-5;手把3-6;丝杠ii3-7;电机ii3-8;立磨组件4;平连杆4-1;螺纹孔板4-2;滑套4-3;电机架ii4-4;电机iii4-5;主轴4-6;磨辊4-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磨立磨磨辊,包括工作台1、驱动件2、前后移架3和立磨组件4,所述工作台1包括台板1-1、梯形滑轨1-2、立板1-3、弹簧套杆1-4、左右移动座1-5和转动支撑座1-8,所述台板1-1上设置有两条所述梯形滑轨1-2,所述左右移动座1-5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条所述梯形滑轨1-2上,所述台板1-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支撑座1-8,所述左右移动座1-5上端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立板1-3,两个所述立板1-3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弹簧套杆1-4,两个所述弹簧套杆1-4上均套接有压缩弹簧;

所述驱动件2包括电机架i2-1、电机i2-2、限位环2-3和丝杠i2-4,所述电机架i2-1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i2-2,所述电机i2-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所述丝杠i2-4,所述丝杠i2-4与两个所述转动支撑座1-8间隙配合,所述丝杠i2-4与所述左右移动座1-5通过螺纹配合,所述丝杠i2-4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环2-3,两个所述限位环2-3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动支撑座1-8的外侧贴合;

所述前后移架3包括前后移动座3-1、竖轨杆3-2、丝杠ii3-7和电机ii3-8,所述前后移动座3-1滑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弹簧套杆1-4上,两个压缩弹簧均位于所述前后移动座3-1的前端,所述前后移动座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竖轨杆3-2,所述前后移动座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ii3-8,所述电机ii3-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所述丝杠ii3-7;

所述立磨组件4包括平连杆4-1、螺纹孔板4-2、滑套4-3、电机架ii4-4、电机iii4-5、主轴4-6和磨辊4-7,所述滑套4-3滑动连接在所述竖轨杆3-2上,所述滑套4-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螺纹孔板4-2,所述丝杠ii3-7与所述螺纹孔板4-2通过螺纹相配合,所述滑套4-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平连杆4-1,所述平连杆4-1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架ii4-4,所述电机架ii4-4上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iii4-5,所述电机iii4-5的下端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所述主轴4-6,所述主轴4-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磨辊4-7。

所述工作台1还包括支柱1-6和电磁吸板1-7,所述台板1-1的下端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柱1-6,所述台板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电磁吸板1-7。

所述前后移架3还包括伸出轴3-3、垫杆3-4、手杆3-5和手把3-6,所述前后移动座3-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所述伸出轴3-3,所述手杆3-5的后端转动连接在所述伸出轴3-3上,所述手杆3-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手把3-6,所述前后移动座3-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垫杆3-4,所述手杆3-5搭放在所述垫杆3-4的上端。

所述磨辊4-7位于所述电磁吸板1-7的上方。

工作原理:左右移动座1-5可以在两个梯形滑轨1-2上左右滑动,改变左右移动座1-5的左右位置。电机i2-2转动时带动丝杠i2-4转动,丝杠i2-4转动时可以带动左右移动座1-5在两个梯形滑轨1-2上左右滑动,两个限位环2-3起到了防止丝杠i2-4相对两个转动支撑座1-8左右滑动的作用。左右移动座1-5的左右位置变化时,前后移架3也随着左右移动座1-5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前后移动座3-1可以在两个弹簧套杆1-4上前后滑动,由于两个压缩弹簧的作用,扳动前后移动座3-1向前移动随后松开时,前后移动座3-1回到原来位置。电机ii3-8转动时带动丝杠ii3-7以自身轴线为轴转动,丝杠ii3-7以自身轴线为轴转动时带动螺纹孔板4-2和滑套4-3在竖轨杆3-2竖直滑动,从而控制磨辊4-7的高度,调整磨辊4-7的高度使磨辊4-7与台板1-1上的零件接触,这时开启电机iii4-5,电机iii4-5带动主轴4-6和磨辊4-7转动对零件进行磨削。前后移动前后移架3时,磨辊4-7也会前后移动,实现局部区域进行往复磨削,磨削效果更好更精细。四个支柱1-6起到了支撑工作台1的作用,电磁吸板1-7通电时可以将铁制零件吸住固定。用手把住手把3-6可以拉动手杆3-5,手杆3-5带动伸出轴3-3和前后移动座3-1向前移动,松开手把3-6,前后移动座3-1回到原位,实现前后移架3的前后移动。垫杆3-4的作用是供手杆3-5搭放。

通过台板1-1上设置有两条梯形滑轨1-2,左右移动座1-5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两条梯形滑轨1-2上,台板1-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支撑座1-8,左右移动座1-5上端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板1-3,两个立板1-3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套杆1-4,两个弹簧套杆1-4上均套接有压缩弹簧,使得左右移动座1-5可以在两个梯形滑轨1-2上左右滑动,改变左右移动座1-5的左右位置。

通过电机架i2-1上固定连接有电机i2-2,电机i2-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丝杠i2-4,丝杠i2-4与两个转动支撑座1-8间隙配合,丝杠i2-4与左右移动座1-5通过螺纹配合,丝杠i2-4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3,两个限位环2-3分别与两个转动支撑座1-8的外侧贴合,使得电机i2-2转动时带动丝杠i2-4转动,丝杠i2-4转动时可以带动左右移动座1-5在两个梯形滑轨1-2上左右滑动,两个限位环2-3起到了防止丝杠i2-4相对两个转动支撑座1-8左右滑动的作用。

通过前后移动座3-1滑动连接在两个弹簧套杆1-4上,两个压缩弹簧均位于前后移动座3-1的前端,前后移动座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竖轨杆3-2,前后移动座3-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ii3-8,电机ii3-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丝杠ii3-7,使得左右移动座1-5的左右位置变化时,前后移架3也随着左右移动座1-5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前后移动座3-1可以在两个弹簧套杆1-4上前后滑动,由于两个压缩弹簧的作用,扳动前后移动座3-1向前移动随后松开时,前后移动座3-1回到原来位置。

通过滑套4-3滑动连接在竖轨杆3-2上,滑套4-3的后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孔板4-2,丝杠ii3-7与螺纹孔板4-2通过螺纹相配合,滑套4-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平连杆4-1,平连杆4-1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架ii4-4,电机架ii4-4上固定连接有电机iii4-5,电机iii4-5的下端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轴4-6,主轴4-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磨辊4-7,使得电机ii3-8转动时带动丝杠ii3-7以自身轴线为轴转动,丝杠ii3-7以自身轴线为轴转动时带动螺纹孔板4-2和滑套4-3在竖轨杆3-2竖直滑动,从而控制磨辊4-7的高度,调整磨辊4-7的高度使磨辊4-7与台板1-1上的零件接触,这时开启电机iii4-5,电机iii4-5带动主轴4-6和磨辊4-7转动对零件进行磨削。前后移动前后移架3时,磨辊4-7也会前后移动,实现局部区域进行往复磨削,磨削效果更好更精细。

通过台板1-1的下端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柱1-6,台板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磁吸板1-7,使得四个支柱1-6起到了支撑工作台1的作用,电磁吸板1-7通电时可以将铁制零件吸住固定。

通过前后移动座3-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伸出轴3-3,手杆3-5的后端转动连接在伸出轴3-3上,手杆3-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手把3-6,前后移动座3-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垫杆3-4,手杆3-5搭放在垫杆3-4的上端,使得用手把住手把3-6可以拉动手杆3-5,手杆3-5带动伸出轴3-3和前后移动座3-1向前移动,松开手把3-6,前后移动座3-1回到原位,实现前后移架3的前后移动。垫杆3-4的作用是供手杆3-5搭放。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