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1382发布日期:2019-12-06 18:36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塔吊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塔吊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塔吊上通常需要在吊运小车安装摄像头进行录像的采集,并将采集后的录像通过无线的方式传输至操作室进行塔吊情况的监控,由于吊运小车需要在吊臂上来回移动,导致给摄像头供电的电源线容易被磨损,甚至将电源线拉断,从而导致吊运小车上的电子设备(摄像头)无法供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塔吊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塔吊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无线充发射装置,所述无线充发射装置安装在塔吊的滑动架上,所述无线充发射装置用于将输入电源转换成无线电源信号;

无线充接收装置,所述无线充接收装置设置在所述塔吊的吊运小车上,所述无线充接收装置用于在所述吊运小车的作用下,接近所述无线充发射装置时,通过接收所述无线充发射装置输出的所述无线电源信号,并将所述无线电源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为所述吊运小车上的电子充电。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无线充发射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发射装置上壳体和发射装置下壳体;

发射电路板,所述发射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发射电路板通过连接线与输出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发射电路板包括:

无线发射线圈;

无线充发射驱动模块,所述无线充发射驱动模块分别与输入电源与及所述无线发射线圈连接,所述无线充发射驱动模块用于将输入电源进行调制,并通过所述无线发射线圈进行发射;

发射控制模块,所述发射控制模块与所述无线充发射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发射控制模块用于输出调制脉冲信号,通过所述无线充发射驱动模块所述输入电源进行调制。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发射电路板还包括:

无线充反馈模块,所述无线充反馈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及发射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将无线信号反馈至所述发射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供电输入电路,所述供电输入电路分别与所述无线充发射驱动电路及发射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供电输入电路用于将输入电源进行稳压滤波后输出至所述无线充发射驱动模块,以及将输入电流采样后输出至所述发射控制模块。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无线充接收装置包括:

无线接收线圈;

整流输出模块,所述整流输出模块与所述无线接收线圈模块连接,所述整流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无线接收线圈输出脉冲交流电进行整流并稳压后输出稳定的直流电。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无线充接收装置还包括:

直流降压模块,所述直流降压模块与所述整流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直流降压模块用于将所述整流输出模块输出直流电进行降压;

降压控制模块,所述降压控制模块与所述直流降压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直流降压模块进行降压控制。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无线充接收装置还包括:

无线充接收反馈模块,所述无线充接收反馈模块与所述无线接收线圈连接,用于通过无线接收线圈产生反馈信号;

接收控制模块,所述接收控制模块与所述无线充接收反馈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无线充接收反馈模块产生所述反馈信号。

进一步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直流降压模块包括:

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整流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的第一控制端连接;

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的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参考地连接;

降压电感,所述降压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

输出稳压滤波电容,所述输出稳压滤波电容的一端与所述降压电感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充发射装置和无线充接收装置为设置在所述吊运小车上的电子设备通过无线的方式提供供电电源,避免有线供电中,由于吊运小车的以移动而导致供电电源线的磨损,导致供电不正常的情况。保证设置在吊运小车上的电子设备长期的供电正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塔吊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装置安装在塔吊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塔吊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装置的无线发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塔吊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装置的无线发射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塔吊电子设备无线充电装置结构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供电输入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发射驱动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射控制模块电路结构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接收反馈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收控制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流降压模块电路结构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降压控制模块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吊运小车40;

操作室50;

吊臂60;

电子设备(摄像头)70;

无线充接收装080;

供电输出801;

直流降压模块802;

整流输出模块803;

无线接收线圈804;

无线充接收反馈模块805;

接收控制模块806;

降压控制模块807;

无线充发送装置90;

发射装置上壳体901;

发射装置下壳体902;

发射电路板903;

供电输入电路9031;

无线充发射驱动9032;

无线充线圈9033;

无线充反馈模块9034;

发射控制模块9035;

供电输入接头904。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至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塔吊电子设备70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发射装置和无线充接收装置80,所述无线充发射装置安装在塔吊的滑动架上,所述无线充发射装置用于将输入电源转换成无线电源信号;如图1中所示,所示无线充发射装置安装在所述塔吊的滑动架上,参阅图2和图3,所示无线充发射装置的底部通过电源线与输入电源连接,以将输入电源引入到所示无线充发射装置内,所述无线发送装置将所示输入电源进行转换,转换为无线电源信号。

所述无线充接收装置设置在所述塔吊的吊运小车40上,所述无线充接收装置80用于在所述吊运小车40的作用下,接近所述无线充发射装置时,通过接收所述无线充发射装置输出的所述无线电源信号,并将所述无线电源信号转换为直流电,为所述吊运小车40上的电子充电。参阅图1,所述无线充接收装置设置在所述塔吊的吊运小车40,也就是,在使用时,所述无线充接收装置可跟随所述吊运小车40移动,当所述吊运小车40移动至所述无线充发射装置的正下方时,所述无线充接收装置可接收所述无线充发射装置发射的无线电源信号,并将所述无线电源信号转换成直流电源,通过将所述直流电源为设置在所述吊运小车40上的电子设备70进行供电或直接为设置在所述吊运小车40上的电池充电。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70为摄像头70监控设备,所述摄像头70监控设备设置在所述吊运小车40上,并通过无线的方式将录像传送至操作室,以方便操作室内的操作员对塔吊的情况进行监控。而所述无线充发射装置和无线充接收装置80为所述摄像头70监控设备提供无线充电。以避免有线供电中,由于吊运小车40的以移动而导致供电电源线的磨损,导致供电不正常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充发射装置和无线充接收装置80为设置在所述吊运小车40上的电子设备70通过无线的方式提供供电电源,避免有线供电中,由于吊运小车40的以移动而导致供电电源线的磨损,导致供电不正常的情况。保证设置在吊运小车40上的电子设备70长期的供电正常。

参阅图2和图3,所述无线充发射装置包括:壳体和发射电路板903,所述壳体包括发射装置上壳体901和发射装置下壳体902;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保证所述发射电路板903的密封和安全性。

所述发射电路板903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发射电路板903通过连接线与输出电路连接。所述发射电路板903通过所述连接线来回去输入电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电源为直流电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电源也可以为交流电源,通过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

参阅图4、图6和图7,所述发射电路板903包括:无线发射线圈、无线充发射驱动9032模块和发射控制模块9035,所述无线充发射驱动9032模块分别与输入电源与及所述无线发射线圈连接,所述无线充发射驱动9032模块用于将输入电源进行调制,并通过所述无线发射线圈进行发射;参阅图6,所述无线充发射驱动9032模块包括第一驱动器u4和第二驱动器u5,所述第一驱动器u4和第二驱动器u5用于将输入直流电源进行交流信号调制,以产生调制信号,所述调制信号通过所述无线发射线圈进行发射。从而将直流电转化为无线交流电源信号。

所述发射控制模块9035与所述无线充发射驱动9032模块连接,所述发射控制模块9035用于输出调制脉冲信号,通过所述无线充发射驱动9032模块所述输入电源进行调制。参阅图7,所述发射控制模块9035包括有发射控制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控制器为fdta6型号发射控制器,所述发射控制器用于产生pwm脉冲控制信号,所述pwm脉冲控制信号通过作用于所述无线充发射驱动9032模块,通过所述无线充发射驱动9032模块对输入电源进行发射信号的调制。

参阅图7所述发射电路板903还包括:无线充反馈模块9034,所述无线充反馈模块9034分别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及发射控制模块9035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将无线信号反馈至所述发射控制模块9035,如图7中所示,所述无线充反馈模块9034包括电阻r2010、电阻r804和电阻r806,所述电阻r2010一端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的一端连接,以采集所述无线发射线圈的电压值,所述电阻r201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80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04的另一端与所述参考地连接,所述电阻r804的所述一端还与所述电阻r80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06的另一端还与所述发送控制器为fdta6的电压采集端(coil-1)连接。所述电阻r2010和电阻r804对所述无线发送线圈的电压进行分压后,通过所述电阻r806传输至所述发送控制器为fdta6的电压采集端(coil-1),以通过所述发送控制器为fdta6的电压采集端(coil-1)对无线发射线圈的电压进行检测。

参阅图5,还包括供电输入电路9031,所述供电输入电路9031分别与所述无线充发射驱动9032电路及发射控制模块9035连接,所述供电输入电路9031用于将输入电源进行稳压滤波后输出至所述无线充发射驱动9032模块,以及将输入电流采样后输出至所述发射控制模块9035。如图5中所示,所述供电输入电路9031包括共模电感l1、滤波电容cm2和电流感应器u7,所述共模电感l1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输出端与所述电容cm2连接,所述电容cm2与所述电流感应器u7连接。所述共模电感l1、滤波电容cm2对输入电源进行稳压和滤波,以输出稳定的直流电。所述电流感应器u7用于检测输出电流的电流值,并将所述电流值传输至所述发送控制器,以通过所述发送控制器对输入电流进行检测。

参阅图8,所述无线充接收装置80包括:无线接收线圈804和整流输出模块803,所述整流输出模块803与所述无线接收线圈804模块连接,所述整流输出模块803用于将所述无线接收线圈804输出脉冲交流电进行整流并稳压后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如图8中所示,所述无线接收线圈804用于接收所述无线发送线圈发射的无线电源信号,并将所述无线电源信号输出,由于所述无线电源信号为交流信号。通过所述整流输出模块803可将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参阅图8,所述整流输出模块803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和电容c41,所述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分别与所述无线接收线圈804的电源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于所述电容c4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1的另一端与参考地连接。通过所述整流输出模块803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和电容c41可将所述无线接收线圈804输出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源。

参阅图10和图11,所述无线充接收装置80还包括:直流降压模块802和降压控制模块807,所述直流降压模块802与所述整流输出模块803连接,所述直流降压模块802用于将所述整流输出模块803输出直流电进行降压;由于整流输出电压可能不并能满足充电电池或电子设备70的供电要求,通过所述直流降压模块802降压模块进行降压后输出,一适应充电电池或电子设备70的供电要求,避免电子设备70或电池被烧坏。

所述降压控制模块807与所述直流降压模块802连接,用于对所述直流降压模块802进行降压控制。所述降压控制模块807通过采集所述直流降压模块802的电流和电压,并输出pwm脉冲调整信号,对所述直流降压模块802降压控制。使得所述直流降压模块802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如图11中所示,所述降压控制模块807包括有电源芯片lt3840及其外围电路。通过所述电源芯片lt3840可控制降压控制模块807输出稳定的电压,以及通过电流采用进行输出电源的过流保护。

参阅图8和图9,所述无线充接收装置80还包括:无线充接收反馈模块805和接收控制模块806,所述无线充接收反馈模块805与所述无线接收线圈804连接,用于通过无线接收线圈804产生反馈信号;如图8中所示,所述无线充接收反馈模块805包括mos晶体管q5、mos晶体管q6、晶体管q13、mos晶体管q23,mos晶体管q5、mos晶体管q6、晶体管q13、mos晶体管q23分别与所述无线接收线圈804、接收控制模块806及参考地连接。所述接收控制模块806与所述无线充接收反馈模块805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无线充接收反馈模块805产生所述反馈信号。通过所述接收控制模块806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mos晶体管q5、mos晶体管q6、晶体管q13、mos晶体管q23的导通或截止。使得所无线接收线圈804与参考地之间接通。以此产生反馈信号,产生的反馈信号通过发送天线传输至无线充发射装置的发射控制模块9035。实现无线充发射装置和无线充接收装置80之间的通信。

参阅图10,所述直流降压模块802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降压电感和输出稳压滤波电容,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整流输出模块80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807的第一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降压控制模块807的第二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参考地连接;所述降压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输出稳压滤波电容的一端与所述降压电感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降压电感和输出稳压滤波电容之间构成buck降压电路,通过所述降压控制模块807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的导通或截止,实现对整流输出模块803的输出电源的降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降压电感和输出稳压滤波电容构成的分立元件降压电路,可实现较大输出功率。避免采用降压电源芯片造成的成本高和输出功率小的情况。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