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铁水罐扒渣装置及扒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50731发布日期:2020-06-02 20:07阅读:9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铁水罐扒渣装置及扒渣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铁水罐扒渣装置及扒渣方法,属于炼钢铁水预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铁水预处理后,必须及时扒除铁水罐内的浮渣,这是因为铁水预处理后浮渣中的硫含量较高,如不及时扒除,浮渣中的硫会再次扩散到铁水中,造成转炉“回硫”,不但增加转炉钢铁料和石灰消耗,还会影响钢液质量稳定性,为此,各钢铁企业均设置有铁水罐扒渣装置。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铁水罐扒渣工艺主要有机械扒渣法、真空吸渣法、气动聚渣法、捞渣法等,其中以机械扒渣法最为普遍;机械扒渣法使用的扒渣装置包括扒渣板、连接杆、连接杆稳定装置、扒渣机横梁和涡轮蜗杆机构,2个扒渣板分别与两个连接杆下端连接,连接杆上端通过蜗轮蜗杆机构与扒渣机横梁连接,扒渣机横梁的另一端与扒渣机控制系统连接,连接杆稳定装置位于两连接杆之间。该方法是在铁水预处理完成后,将铁水罐移动至固定扒渣位,将铁水罐向扒渣方向倾斜一定角度,使铁水液面上的浮渣与铁水罐扒渣口处基本平齐,防止铁水外溢,通过扒渣机控制系统驱动扒渣机横梁前后、上下与左右摆动,将安装固定在连接杆上的矩形钢制扒渣板底部浸入铁水,通过涡轮蜗杆机构驱动连接杆旋转,配合扒渣机横梁的移动,驱动铁水液面浮渣向兑铁嘴方向运动,最终将浮渣从兑铁嘴扒出落入渣罐内;通过如此往复扒渣动作,使铁水中的浮渣扒除干净。在实际扒渣过程中,由于铁水罐与扒渣板形状的限制,扒渣板不能伸到铁水罐后壁,导致该区域铁水渣难以扒出;同时,由于铁水液面上铁水渣的分散与漂浮,扒渣板单次动作的扒渣量少,导致扒渣板动作次数多,扒渣时间长,扒渣效率低、铁损大、运行成本高,制约了预处理工序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

申请号为03211240.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铁水罐侧吹聚渣装置”,通过在铁水罐侧壁吹气的方法使浮渣聚集,进而进行扒除;但该方法对吹气装置要求较高,且使用寿命低,扒渣效果并不理想;申请号为201110405397.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脱硫新型扒渣耙”,该扒渣板增加了扒渣板强度,提高了扒渣板使用的灵活性和寿命,但仍未彻底解决扒渣效率低、扒渣带铁等问题;中国专利“一种铁水包脱硫扒渣吹氮气装置”(申请号:201120469440.3),通过从钢包上方设置氮气喷吹装置实现氮气吹扫聚渣,提高了扒渣效率,但并未解决扒渣板变形、寿命低等问题,扒渣带铁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铁水罐扒渣装置,用于解决铁水罐扒渣效率低、扒渣板寿命低、扒渣不完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铁水罐扒渣装置,可显著提升铁水罐中浮渣的扒渣效率和效果,铁损低、扒渣板使用寿命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该扒渣装置进行扒渣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铁水罐扒渣装置,包括扒渣板、连接杆、扒渣机横梁、涡轮蜗杆机构和控制系统;扒渣板与连接杆下端连接,连接杆上端通过蜗轮蜗杆机构与扒渣机横梁连接,扒渣机横梁的另一端与控制系统连接;其改进之处为:所述扒渣板包括后壁板和前侧板,后壁板的前边部与前侧板的后边部固定连接,后壁板和前侧板内部铺设冷却管,冷却管由后壁板向前侧板铺设。

上述的一种改进的铁水罐扒渣装置,所述扒渣板整体呈铲斗状,包括后壁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后壁板的前边部与前侧板的后边部固定连接,后壁板的后边部与后侧板的后边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由后壁板向前侧板铺设,出口端位于前侧板前边部。

上述的一种改进的铁水罐扒渣装置,所述后壁板包括竖板和水平板;前侧板与后壁板的竖板、水平板分别垂直;后侧板平行于前侧板;所述冷却管位于竖板和前侧板内部,由后壁板的竖板向前侧板铺设,

上述的一种改进的铁水罐扒渣装置,所述冷却管有多根,多根冷却管相互平行且共用1个进气管,进气管位于竖板内,其出口分别与多根冷却管连接。

上述的一种改进的铁水罐扒渣装置,所述后壁板的竖板和水平板宽度相同,它们的宽度较铁水罐半径小100~200mm;所述前侧板的底边、后侧板的底边均位于后壁板的水平板上。

上述的一种改进的铁水罐扒渣装置,所述扒渣板的后壁板通过连接棒与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连接后连接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

上述的一种改进的铁水罐扒渣装置,所述连接杆为2根相互平行的圆柱,所述扒渣板为2块,2块扒渣板的后壁板分别通过连接棒固定于2根连接杆的下端;控制系统通过扒渣机横梁和涡轮蜗杆机构驱动连接杆旋转,实现2个扒渣板分别以各自的连接杆为圆心,向相反方向转动。

一种采用上述改进的铁水罐扒渣装置进行铁水罐扒渣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完成铁水预处理后的铁水罐开到指定位置,倾斜铁水罐,使铁水罐内的铁水液面高度较铁水罐扒渣口处低;

步骤2:启动扒渣机控制系统,使扒渣机横梁向前伸出,将扒渣板移至铁水罐上方,向冷却管中通入冷却气体;

步骤3:通过扒渣机控制系统将扒渣板的水平板降至铁水罐液面下,旋转两个扒渣机横梁带动涡轮蜗杆机构动作,驱动连接杆旋转使两个扒渣板分别沿顺时针、逆时针反方向旋转,将铁水罐内的浮渣聚集;同时,在冷却管喷出的冷却气体的作用下,扒渣板与铁水罐壁间隙间的浮渣也会随扒渣板的回旋一起聚集;

步骤4:将铁水罐内的铁渣聚拢成堆后,向后移动扒渣机横梁,将聚拢成堆后的浮渣移至铁水罐的扒渣口处,轻提扒渣机横梁,将浮渣扒出铁水罐的扒渣口处,并移至指定的渣罐中,完成扒渣;

步骤5:重复步骤3~4,直至将铁水罐浮渣扒除干净。

上述铁水罐扒渣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铁水罐倾斜角度为5°~30°,铁水罐内的铁水液面高度较铁水罐扒渣口处低50~100mm;所述步骤2中,冷却管中通入的气体压力控制在0.4mpa~0.8mpa之间,因为在该压力下,冷却气体不仅能够较好的冷却扒渣板,而且从扒渣板的前侧板喷出的冷却气体还可以很好的起到聚渣作用,使扒渣板与铁水罐间隙间的浮渣得到很好的聚集;所述步骤3中,通过扒渣机控制系统将扒渣板下沿降至铁水罐液面下30-80mm之间时,旋转两个扒渣机横梁带动涡轮蜗杆机构动作,驱动连接杆旋转使两个扒渣板分别沿顺时针、逆时针反方向旋转,将铁水罐内的浮渣聚集。

上述铁水罐扒渣的方法,所述步骤4中,将聚拢成堆后的浮渣移至铁水罐的扒渣口处,并在扒渣口处停滞1-2秒,轻提扒渣机横梁100-150mm,将浮渣扒出铁水罐的扒渣口处,并移至指定的渣罐中,完成扒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对扒渣板结构的改进,可以更好地聚拢浮渣,扒渣板内部铺设的冷却管中通入冷却气体不仅可以防止扒渣板变形,延长扒渣板使用寿命,而且从冷却管中排出的冷却气体,可以使扒渣板与铁水罐壁之间的浮渣得到更有效聚集,解决了铁水罐罐沿粘渣造成的扒渣困难的难题。本发明可显著提高扒渣作业率,铁水罐扒渣时间缩短30%以上,具有工作范围广,效率高,维护方便的特点,弥补了现有扒渣设备的不足。本发明采用的扒渣方法具有扒渣效率高,渣中含铁量少等优点,采用本方法后渣中含铁量减少2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扒渣装置主视示意图;

图2为扒渣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3为扒渣板结构图;

图4为扒渣板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扒渣板1、连接杆2、扒渣机横梁3、涡轮蜗杆机构4、控制系统5、冷却管6、进气管7、连接棒8、前侧板11、后侧板12、竖板13、水平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显示,本发明一种改进的铁水罐扒渣装置,包括2块扒渣板1、2根连接杆2、2个扒渣机横梁3、整套涡轮蜗杆机构4和控制系统5;2根圆柱形连接杆2的上端通过蜗轮蜗杆机构4分别与2根扒渣机横梁3连接,扒渣机横梁3的另一端与控制系统5连接;

图3和图4显示,扒渣板1包括后壁板、前侧板11和后侧板12,后壁板由竖板13和水平板14连接而成,竖板13为弯曲的矩形板,其纵切面为一条弧线;水平板14的后边部与竖板13的下边部固定连接构成后壁板,水平板14与竖板12的宽度相同,它们的宽度较铁水罐半径小100~200mm,方便刮渣;后壁板的前边部与前侧板11的后边部固定连接,固定后前侧板11分别垂直于竖板13和水平板14;后壁板的后边部与后侧板12的后边部固定连接;后侧板12与前侧板11平行;扒渣板1整体组装完成后呈铲斗状;后壁板的竖板13和前侧板11的内部铺设多根平行的冷却管6,冷却管6由竖板12向前侧板11铺设,出口端位于前侧板11的前边部;多根冷却管6共用1个进气管7,进气管7铺设于竖板13内,其出口分别与多根冷却管6连接,进口位于竖板13的上方,冷却气体由进气管7通入冷却管6内,并由冷却管6的出口端排出;

图1和图3显示,连接棒8的下端与后壁板的竖板13固定连接,连接后连接棒8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图1显示,连接棒8的上端与1根连接杆2的下端固定连接;控制系统5通过2根扒渣机横梁3和涡轮蜗杆机构4驱动2根连接杆2旋转,实现2个扒渣板1分别以各自的连接杆2为圆心,向相反方向转动进行刮渣、聚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铁水罐扒渣装置进行扒渣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完成铁水预处理后的铁水罐开到指定位置,倾斜铁水罐,倾斜角度为5°~30°,使铁水罐内的铁水液面高度较铁水罐扒渣口处低50~100mm;以利于罐内浮渣的顺利扒除,同时也避免浮渣外流导致的铁水罐粘渣;

步骤2:启动扒渣机控制系统5,使2根扒渣机横梁3向前伸出,将2个扒渣板1移至铁水罐上方,向冷却管6中通入冷却气体;气体压力控制在0.4mpa~0.8mpa之间,因为在该压力下,冷却气体不仅能够较好的冷却扒渣板1,而且从扒渣板1的前侧板11喷出的冷却气体还可以很好的起到聚渣作用,使扒渣板1与铁水罐间隙间的浮渣得到很好的聚集;

步骤3:通过扒渣机控制系统5将2块扒渣板1的水平板13降至铁水罐液面下30-80mm,以便能将所有浮渣全部扒净,旋转两个扒渣机横梁3带动涡轮蜗杆机构4动作,驱动连接杆2旋转使两个扒渣板1分别沿顺时针、逆时针反方向旋转,将铁水罐内的浮渣聚集;同时,在冷却管6喷出的冷却气体的作用下,扒渣板1与铁水罐壁间隙间的浮渣也会随扒渣板1的回旋一起聚集;

步骤4:将铁水罐内的铁渣聚拢成堆后,向后移动扒渣机横梁3,将聚拢成堆后的浮渣移至铁水罐的扒渣口处停滞1-2秒,使扒渣板内混杂的铁水沉聚,轻提扒渣机横梁3100-150mm,使扒渣板内的铁水流出,减少渣中带铁量,同时又最大限度的减少浮渣流失,将浮渣扒出铁水罐的扒渣口处,并移至指定的渣罐中,完成扒渣;

步骤5:重复步骤3~4,直至将铁水罐浮渣扒除干净。

本发明铲斗状扒渣板1可提升聚渣量,扒渣板1内部铺设的冷却管6中通入冷却气体不仅可以防止扒渣板1变形,延长扒渣板1的使用寿命,而且从冷却管6中排出的冷却气体,可以使扒渣板1与铁水罐壁之间的浮渣得到更有效聚集,解决了铁水罐罐沿粘渣造成的扒渣困难的难题。本发明可显著提高扒渣作业率,铁水罐扒渣时间缩短30%以上,渣中含铁量减少25%以上,具有工作范围广,效率高,维护方便的特点,弥补了现有扒渣设备的不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