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电强光照明砂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2094发布日期:2021-05-14 13:22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充电强光照明砂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装修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墙体打磨、抛光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充电强光照明砂架。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子作为人们的刚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楼市也迎来了火热的发展时代,而装修是新房入住必不可少的程序,因此伴随楼市共同兴起的还有装修行业。
3.砂架就是一种在装修时经常使用的,用于打磨墙体表面,使墙面更加平整的装置,砂架普遍结构简单,功能也较为单一,但其重要性是不可取代的,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砂架层出不穷,比如申请号为:cn201920322331.5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一种新型砂架,包括砂架底板、砂架手柄,砂架手柄底端与砂架底板上端面连接,砂架底板有若干个,砂架底板呈矩形板状,砂架底板上端面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螺柱并通过螺柱可拆卸连接夹片,两个螺柱之间的砂架底板上端面设置有两个钢板条,砂架底板与钢板条螺栓连接,钢板条的长度方向与砂架底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钢板条上端面螺栓连接砂架手柄。上述专利就是一种新型的砂架,为人们提供了多种打磨选择,但同时上述专利也存在着无法同时进行打磨、照明,在工作人员进行墙体打磨作业时,需要旁人对打磨区域进行辅助照明,方便工作人员观察打磨效果,存在着使用较为不便、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充电强光照明砂架,以解决现有的砂架在使用时存在着的照明不便、人工成本高的问题。
5.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6.一种可充电强光照明砂架,包括砂纸卡座,所述砂纸卡座的上方安装有弓形架和竖直杆,所述竖直杆的上端一侧通过连接横梁相连接,所述竖直杆的上端另一侧通过波纹管与照明灯头相连接,所述照明灯头内设置有led灯珠,所述弓形架外部环套有把手,所述弓形架的上端设置有按压开关,所述连接横梁上安装有充电接口;
7.所述砂纸卡座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上盖板设置在所述下盖板的上方,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之间通过两个分别设置于靠近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两端部的弹簧柱相连接,所述上盖板的下方设置有处于所述弹簧柱的外侧的嵌套凸块,所述下盖板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嵌套凸块位置相对称的嵌套凹槽;
8.所述连接横梁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快充电路、驱动模块和蓄电池块,所述壳体与所述快充电路、所述驱动模块和所述蓄电池块之间填充有绝缘填充层,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散热格栅。
9.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为硅胶材料,所述把手的下方设置有便于握持的凹槽。
10.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接口外部设置有塑胶堵头。
11.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开关与所述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蓄电池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led灯珠电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快充电路电连接,所述快充电路与所述蓄电池块电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与所述弓形架通过摩擦力嵌套连接,所述弓形架与所述连接横梁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横梁与所述竖直杆可拆卸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的两侧边缘位置安装有用以对砂纸进行按压的锯齿形压板,所述锯齿形压板铰接在上盖板上方,且在其铰接轴位置安装有扭簧。
15.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杆与所述波纹管固定连接,所述波纹管与所述照明灯头固定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上盖板与所述弹簧柱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与所述弹簧柱固定连接。
17.进一步的,所述嵌套凹槽与所述嵌套凸块形状、尺寸保持一致。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整合了砂架与照明装置,使工作人员在进行墙体抛光、打磨作业时,可以方便的对打磨区域进行照明,不需额外的辅助人员进行照明,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可以提高墙体装修的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可充电强光照明砂架的主视图;
20.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可充电强光照明砂架的砂纸卡座的打开状态视图;
21.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可充电强光照明砂架的连接横梁的内部结构视图;
22.图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可充电强光照明砂架的波纹管与照明灯头连接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23.图5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可充电强光照明砂架的砂纸卡座第二种结构图。
24.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5.1、砂纸卡座;2、弓形架;3、把手;4、按压开关;5、连接横梁;6、充电接口;7、竖直杆;8、波纹管;9、照明灯头;10、led灯珠;101、上盖板;102、下盖板;103、嵌套凹槽;104、嵌套凸块;105、弹簧柱;106、锯齿形压板;501、壳体;502、绝缘填充层;503、快充电路;504、驱动模块;505、蓄电池块;506、散热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7.如图1

图4所示,一种可充电强光照明砂架,包括砂纸卡座1,所述砂纸卡座1的上方安装有弓形架2和竖直杆7,所述竖直杆7的上端一侧通过连接横梁5相连接,所述竖直杆7的上端另一侧通过波纹管8与照明灯头9相连接(也可以将照明灯头9直接安装于竖直杆7内部),所述照明灯头9内设置有led灯珠10,所述弓形架2外部环套有把手3,所述弓形架2的上端设置有按压开关4,所述连接横梁5上安装有充电接口6;
28.所述砂纸卡座1包括上盖板101和下盖板102,所述上盖板101设置在所述下盖板102的上方,所述上盖板101与所述下盖板102之间通过两个分别设置于靠近所述上盖板101
与所述下盖板102两端部的弹簧柱105相连接,所述上盖板101的下方设置有处于所述弹簧柱105的外侧的嵌套凸块104,所述下盖板102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嵌套凸块104位置相对称的嵌套凹槽103;
29.所述连接横梁5包括壳体501,壳体501可采用不锈钢或塑料材质,所述壳体501内部设置有快充电路503、驱动模块504和蓄电池块505,所述壳体501与所述快充电路503、所述驱动模块504和所述蓄电池块505之间填充有绝缘填充层502,所述壳体501的下方设置有散热格栅506。
30.如图1所示,所述把手3为硅胶材料,所述把手3的下方设置有便于握持的凹槽,这样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握持3,从而推动1移动,对墙体进行抛光、打磨处理。
31.如图1所示,所述充电接口6外部设置有塑胶堵头,这样设置可以通过塑胶堵头为所述充电接口6提供防尘、防水保护,避免所述充电接口6内部进入污水和尘土后损坏,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32.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按压开关4与所述驱动模块504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504与所述蓄电池块505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504与所述led灯珠10电连接,这样设置便于工作人员用手握持所述把手3进行作业时,可以方便的按下所述按压开关4,从而打开和关闭所述led灯珠10,提高了本装置的灵活性。
33.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充电接口6与所述快充电路503电连接,所述快充电路503与所述蓄电池块505电连接,这样设置便于通过所述充电接口6接入外部电力,在快充电路503的辅助下,为蓄电池块505快速充电,由蓄电池块505为本装置的led灯珠10供电。
34.如图1所示,所述把手3与所述弓形架2通过摩擦力嵌套连接,所述弓形架2与所述连接横梁5可拆卸连接,这样设置便于将所述连接横梁5拆卸下来,从而对所述连接横梁5内部的电路进行维护与检修。
35.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横梁5与所述竖直杆7可拆卸连接,这样设置便于本装置的组装与拆卸,提高了本装置运输、使用的便捷性。
36.如图1所示,所述竖直杆7与所述波纹管8固定连接,所述波纹管8与所述照明灯头9固定连接,这样设置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弯折波纹管8,改变照明灯头9的照明方向,从而灵活的调整照明方向,进行针对性照明,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打磨区域的光滑度,进行打磨处理。
37.如图2所示,所述上盖板101与所述弹簧柱105固定连接,所述下盖板102与所述弹簧柱105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所述弹簧柱105的弹性,将上盖板101与下盖板102挤压在一起,从而对砂纸进行固定。
38.如图2所示,所述嵌套凹槽103与所述嵌套凸块104形状、尺寸保持一致,这样设置可以将砂纸扣压在所述嵌套凹槽103与所述嵌套凸块104之间,提高砂纸与所述嵌套凹槽103和所述嵌套凸块104的摩擦力,从而保证砂纸能够牢固的固定在所述砂纸卡座1下方,在对墙体进行抛光、打磨处理时,不会移动。
39.如图5所示,砂纸的另外一种固定方式,所述上盖板101的两侧边缘位置安装有用以对砂纸进行按压的锯齿形压板106,所述锯齿形压板106铰接在上盖板101上方,且在其铰接轴位置安装有扭簧,砂纸位于下盖板102下方,两侧向上翻折后被锯齿形压板106进行按压,利用锯齿形压板106将砂纸的两端进行固定,并在弹簧柱105的弹力作用下,可以使受力稳定。
40.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充电接口6接入外部电力,在快充电路503的辅助下,为蓄电池块505快速充电,由蓄电池块505为本装置的led灯珠10供电,将下盖板102从上盖板101上拉开,把打磨用砂纸放置在下盖板102下方,并将砂纸的两端卡在嵌套凹槽103和嵌套凸块104之间,之后松开下盖板102,通过弹簧柱105将砂纸固定在砂纸卡座1的下方,工作人员手握把手3,按下按压开关4,通过按压开关4控制驱动模块504打开led灯珠10,由led灯珠10发出照明灯光,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弯折波纹管8,改变照明灯头9的照明方向,从而灵活的调整照明方向,进行针对性照明,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打磨区域的光滑度,进行打磨处理;此外,砂纸还可以利用锯齿形压板106进行固定,或者采用自贴性砂纸贴在下盖板102下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