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滑动控制式排气功能的转子铸造装置和利用该转子铸造装置的转子及其铸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90712阅读:来源:国知局
铸造的转子的上部端环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根据所附的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0040]图3是表示安装有本发明的具备滑动控制式排气功能的转子铸造装置的铸造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子铸造装置设于由多个分割模具构成的铸造机(I)的内部而构成。但是,这样的铸造机(I)具备一般化的结构,因此省略对此的说明,以设于其内部的转子铸造装置的结构关系为主进行说明。
[0041]图4及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具备滑动控制式排气功能的转子铸造装置的构成关系的结合立体图及分解立体图。
[0042]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子铸造装置(10)包括:模具组件(100),其供转子(R)的磁芯(C)插入,并且熔化液注入到该模具组件(100)中;排气单元(200),其在向模具组件(100)的内部注入熔化液之前,以滑动方式控制模具组件(100)的模具腔内部的空气而使其排放;加压部组件(300),其对填充到模具组件(100)的熔化液进行加压。
[0043]模具组件(100)由如下部件构成:供磁芯(C)插入的中空的圆筒状的模具主体
(110);第一端部形成部(120),其设于模具主体(110)的一侧而用于形成转子(R)的一侧面;及第二端部形成部(130),其设于模具主体(110)的另一侧而用于形成转子(R)的另一侧面。
[0044]关于上述第一端部形成部(120),其密封模具主体(110)的一侧而紧贴于磁芯(C)的一侧面,用来形成转子(R)的一侧面,在以在其紧贴部分具备一定空间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还用作形成转子(R)的下部端环(C4)的用途。S卩,第一端部形成部(120)还起到下部端环形成部的作用。
[0045]并且,关于第二端部形成部(130),其选择性地密封模具主体(110)的另一侧而紧贴于磁芯(C)的另一侧面,用来形成转子(R)的另一侧面,在以在其紧贴部分具备一定空间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还用作形成转子(R)的上部端环(C3)的用途。S卩,第二端部形成部(130)还起到上部端环形成部的作用。
[0046]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对能够铸造具备下部端环(C4)及上部端环(C3)的转子(R)的构成关系的一例进行说明。
[0047]为此,加压部组件(300)包括:插入到第二端部形成部(130)的多个挤压筒(320);推动所铸造的转子(R)并取出的取出汽缸(330);用于驱动取出汽缸(330)及多个挤压筒(320)的驱动部(310)。
[0048]根据这样的结构,将挤压杆突出形成在转子(R)的一部分区域(在该实施例中为上部端环),然后由挤压筒(320)对挤压杆加压而提高熔化液的填充效率。为此,挤压筒(320)仅插入到不贯通第二端部形成部(130)的一部分区域,并向其剩余区域注入所填充的熔化液,由此形成挤压杆。之后,挤压筒(320)对挤压杆进行加压。对此,将后述。
[0049]另外,第二端部形成部(130)包括:圆筒状的插入部主体(131),其密封模具主体
(110)的另一侧末端部分;排气阀插入孔(133),其以贯通插入部主体(131)的中央部的方式形成,以使后述的排气单元(200)的排气阀(210)的一部分能够插入;及多个挤压筒插入孔(132),其在插入部主体(131)的中央部周边以贯通插入部主体(131)的方式形成,以使多个挤压筒(320)能够插入。
[0050]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模具主体(110)具备中空的圆筒状,并形成为左右侧末端部分被开放的管状。并且,第二端部形成部(130)具备用于覆盖模具主体(110)的图中的右侧开放部的插入部主体(131)。此时,挤压筒插入孔(132)及排气阀插入孔(133)贯通插入部主体(131)。
[0051]但是,如上所述,形成第二端部形成部(130)的目的在于在使挤压筒(320)及取出汽缸(330)插入的同时,封住模具主体(110)的一侧面,而只要能够达成这样的目的,第二端部形成部(130)与模具主体(110) —体形成的情况或具备其他形状的情况也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52]另外,在该实施例中表示以如下方式形成的情况:在形成从插入部主体(131)向模具主体(110)侧方向突出而插入模具主体(110)的内部的短突起(131a)之后,挤压筒插入孔(132)及排气阀插入孔(133)贯通短突起(131a)。
[0053]此时,如上所述,挤压筒(320)并不是插入到挤压筒插入孔(132)的全部区域(换言之,到挤压筒插入孔(132)的模具主体(110)侧末端部分为止),而是仅插入到一部分区域(例如,中间地点),剩余区域则空着。在此,向空着的剩余区域注入熔化液而形成挤压杆,由挤压筒(320)对所形成的挤压杆加压。
[0054]并且,第一端部形成部(120)包括:密封部件(121),其密封模具主体(110)的一侧末端部分;注入孔(122),其贯通密封部件(121)而使熔化液注入到模具主体(110)侧;及空气排出孔(123)。此时,密封部件(121)以其内侧部分具备一定内部空间的方式构成,并通过填充于此处的熔化液而形成转子(R)的下部端环(C4)。但是,在不需要下部端环(C4)的转子(R)的情况下,密封部件(121)由圆盘状的磁盘构成。
[0055]在本实施例中表示第一端部形成部(120)的密封部件(121)覆盖模具主体(110)的附图上的左侧开放部的情况。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表示9个注入孔(122)和I个空气排出孔(123)贯通密封部件(121)而形成的例子。
[0056]但是,如上上述,形成第一端部形成部(120)的目的在于,使熔化液注入到模具主体(110)侧,并形成转子(R)的一侧面,而只要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即便在第一端部形成部(120)的密封部件(121)如例示地与模具主体(110)分离地形成或与模具主体(110) —体地形成的情况下,也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另外,注入孔(122)可形成4个至12个。
[0057]上述排气单元(200)作为在向模具组件(100)的内部注入熔化液之前,将模具组件(100)的模具腔内部的空气向外部排放的单元,由如下部件构成:真空栗(未图示),其将模具组件(100)的内部的空气排放到外部;排气阀(210),其选择性地密封模具组件
(100)的内部与真空栗之间的连通线;圆锥块(220),其与排气阀(210)的一侧面进行面接触;及升降部件(230),其将圆锥块(220)向下部方向移动,使排气阀(210)以滑动方式移动。
[0058]上述排气阀(210)以插入到模具组件(100)的第二端部形成部(130)的状态一体地动作。因此,排气阀(210)构成为具备插入到第二端部形成部(130)的排气阀插入孔
(133)的外径,并且在其一侧端部侧具备圆锥部(211),在其内部具备供取出汽缸(330)移动的通道(212)。另外,排气阀(210)在另一侧具备凸缘(214),该凸缘(214)形成有与圆锥块(220)的圆锥部(221)面接触的圆锥面(213)。在此,在凸缘(214)还形成有供挤压筒(320)插入的挤压筒插入孔(215)。
[0059]另外,圆锥部(211)从排气阀插入孔(133)的末端部向磁芯(C)侧方向延伸而固定磁芯(C)。由此,在圆锥部(211)的周围形成填满熔化液而形成转子(R)的上部端环(C3)的空间。
[0060]另外,在该实施例中,随着在排气阀(210)的端部侧具备从排气阀插入孔(133)的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