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型机加砂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14773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型机加砂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型机加砂斗。
【背景技术】
[0002]现阶段,在铸造生产中,型砂经运送装置运送并经造型机加砂斗进入砂箱后,型砂一般集中在砂箱的中部,四周的型砂比较少(即:现有的造型机加砂斗分砂量达不到实际生产的需要),经压实装置将砂箱内的型砂压实并形成砂型模后,砂型模的表面会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严重的话会有10厘米左右高度差;同时,由于该高度差的存在,导致砂箱(上箱)四周砂型模硬度偏低,达不到规定要求,从而浇铸的铸件与型砂之间会出现粘砂现象,大大影响了铸件的表面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型机加砂斗,以解决现有技术提供的造型机加砂斗分砂量达不到实际生产的需要,导致砂型模表面会高低不平,造成四周砂型模硬度偏低,进而造成铸件与型砂之间出现粘砂现象,影响铸件表面质量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造型机加砂斗,包括位于砂箱上方的加砂斗本体,在所述加砂斗本体的长度方向上且位于所述加砂斗本体内设有第一分砂杆,在所述加砂斗本体的宽度方向上且位于所述加砂斗本体内设有第二分砂杆和第三分砂杆;
[0005]所述第一分砂杆靠近型砂来源的一端,所述第二分砂杆位于所述第一分砂杆和所述第三分砂杆之间,所述第一分砂杆与所述第二分砂杆以及所述第二分砂杆与所述第三分砂杆之间均设有一间距;所述第一分砂杆、所述第二分砂杆和所述第三分砂杆均呈三角形设置,所述第一分砂杆、所述第二分砂杆和所述第三分砂杆的尖头端均朝向所述型砂来源的一端;
[0006]所述第二分砂杆远离所述第一分砂杆一侧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分砂杆远离所述第二分砂杆一侧的宽度;所述第一分砂杆和所述第二分砂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分砂杆和所述第三分砂杆平行设置且共面。
[0007]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分砂杆、所述第二分砂杆和所述第三分砂杆远离尖头端的一端均设有呈三角形设置的凹槽。
[000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与所述凹槽对应位置的所述加砂斗本体内均设有支撑杆,所述第一分砂杆、所述第二分砂杆和所述第三分砂杆均设置于各自对应的所述支撑杆上。
[0009]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位于所述第一分砂杆上方的所述加砂斗本体内设有分流板。
[0010]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分砂杆与所述加砂斗本体的连接处设置于所述加砂斗本体宽度的中点位置;所述第二分砂杆与所述加砂斗本体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三分砂杆与所述加砂斗本体的连接处均设置于所述加砂斗本体长度的中点位置。
[001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造型机加砂斗的有益效果是:
[0012]由于第一分砂杆、第二分砂杆和第三分砂杆均呈三角形设置,且第一分砂杆、第二分砂杆和第三分砂杆的尖头端均朝向型砂来源的一端,从而通过三角形结构形成的倾斜面保证型砂散落至砂箱的各个位置,为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分砂量提供条件;由于第二分砂杆远离第一分砂杆一侧的宽度大于第三分砂杆远离第二分砂杆一侧的宽度,从而增大了型砂的散落角度,保证型砂散落至砂箱的四周,同时配合与第二分砂杆垂直设置的第一分砂杆,保证在砂箱内的型砂四周多、中间少,从而保证了压实后形成的砂型模的平整度,同时保证了砂型模的四周和整体硬度,进而解决了铸件与型砂之间出现粘砂现象的问题,保证了铸件表面的质量。
[0013]由于第一分砂杆、第二分砂杆和第三分砂杆上均设有呈三角形设置的凹槽,从而不仅大大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量,而且有效减轻了该造型机加砂斗的整体重量。
[0014]由于第一分砂杆、第二分砂杆和第三分砂杆均设置于各自对应的支撑杆上,结构简单,便于第一分砂杆、第二分砂杆和第三分砂杆安装,同时便于对第一分砂杆、第二分砂杆和第三分砂杆进行维修、维护和更换。
[0015]由于第一分砂杆的上方设有分流板,从而在工作中,首先通过分流板将型砂均匀的分隔开,进而避免了砂箱内的型砂集中在一侧。
[0016]由于第一分砂杆设置于加砂斗本体宽度的中点位置;第二分砂杆和第三分砂杆均设置于加砂斗本体长度的中点位置,从而为实现砂箱内的型砂四周多、中间少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0019]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图;
[0020]图中,1-加砂斗本体;2_第一分砂杆;3_第二分砂杆;4_第三分砂杆;5_分流板;
6-凹槽;7-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一种造型机加砂斗,包括位于砂箱上方的加砂斗本体1,在加砂斗本体I的长度方向上且位于加砂斗本体I内设有第一分砂杆2,在加砂斗本体I的宽度方向上且位于加砂斗本体I内设有第二分砂杆3和第三分砂杆4 ;位于第一分砂杆2上方的加砂斗本体I内且位于加砂斗本体I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分流板5。
[0023]该第一分砂杆2靠近型砂来源的一端,该第二分砂杆3位于第一分砂杆2和第三分砂杆4之间,该第一分砂杆2与第二分砂杆3以及第二分砂杆3与第三分砂杆4之间均设有一间距;该第一分砂杆2、第二分砂杆3和第三分砂杆4均呈三角形设置,该第一分砂杆2、第二分砂杆3和第三分砂杆4的尖头端均朝向型砂来源的一端。
[0024]该第二分砂杆3远离第一分砂杆2 —侧的宽度大于第三分砂杆4远离第二分砂杆3 一侧的宽度;该第一分砂杆2和第二分砂杆3垂直设置,该第二分砂杆3和第三分砂杆4平行设置且共面。
[0025]该第一分砂杆2、第二分砂杆3和第三分砂杆4远离尖头端的一端均设有呈三角形设置的凹槽6 (也就是说:第一分砂杆2、第二分砂杆3和第三分砂杆4的形状为倒“V”字型);与凹槽6对应位置的加砂斗本体I内均设有支撑杆7,该第一分砂杆2、第二分砂杆3和第三分砂杆4均设置于各自对应的支撑杆7上。
[0026]该第一分砂杆2与加砂斗本体I的连接处设置于加砂斗本体I宽度的中点位置;该第二分砂杆3与加砂斗本体I的连接处和第三分砂杆4与加砂斗本体I的连接处均设置于加砂斗本体I长度的中点位置。
[0027]在实际应用中,运送装置运送的型砂首先通过分流板5的分流,然后再经第一分砂杆2、第二分砂杆3和第三分砂杆4进入砂箱,由于第一分砂杆2、第二分砂杆3和第三分砂杆4均呈三角形设置,且第一分砂杆2、第二分砂杆3和第三分砂杆4的尖头端均朝向型砂来源的一端,从而通过三角形结构形成的倾斜面保证型砂散落至砂箱的各个位置,为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分砂量提供条件;由于第二分砂杆3远离第一分砂杆2 —侧的宽度大于第三分砂杆4远离第二分砂杆3 —侧的宽度,从而增大了型砂的散落角度,保证型砂散落至砂箱的四周,同时配合与第二分砂杆3垂直设置的第一分砂杆2,保证散落至在砂箱内的型砂四周多、中间少,从而保证了压实后形成的砂型模的平整度,同时保证了砂型模的四周和整体硬度,进而解决了铸件与型砂之间出现粘砂现象的问题,保证了铸件表面的质量。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造型机加砂斗,包括位于砂箱上方的加砂斗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砂斗本体的长度方向上且位于所述加砂斗本体内设有第一分砂杆,在所述加砂斗本体的宽度方向上且位于所述加砂斗本体内设有第二分砂杆和第三分砂杆; 所述第一分砂杆靠近型砂来源的一端,所述第二分砂杆位于所述第一分砂杆和所述第三分砂杆之间,所述第一分砂杆与所述第二分砂杆以及所述第二分砂杆与所述第三分砂杆之间均设有一间距;所述第一分砂杆、所述第二分砂杆和所述第三分砂杆均呈三角形设置,所述第一分砂杆、所述第二分砂杆和所述第三分砂杆的尖头端均朝向所述型砂来源的一端; 所述第二分砂杆远离所述第一分砂杆一侧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分砂杆远离所述第二分砂杆一侧的宽度;所述第一分砂杆和所述第二分砂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分砂杆和所述第三分砂杆平行设置且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型机加砂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砂杆、所述第二分砂杆和所述第三分砂杆远离尖头端的一端均设有呈三角形设置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型机加砂斗,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凹槽对应位置的所述加砂斗本体内均设有支撑杆,所述第一分砂杆、所述第二分砂杆和所述第三分砂杆均设置于各自对应的所述支撑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造型机加砂斗,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分砂杆上方的所述加砂斗本体内设有分流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造型机加砂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砂杆与所述加砂斗本体的连接处设置于所述加砂斗本体宽度的中点位置;所述第二分砂杆与所述加砂斗本体的连接处和所述第三分砂杆与所述加砂斗本体的连接处均设置于所述加砂斗本体长度的中点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型机加砂斗,包括加砂斗本体,在加砂斗本体内且位于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一分砂杆,在加砂斗本体内且位于宽度方向上设有第二分砂杆和第三分砂杆,第二分砂杆和第三分砂杆平行设置且共面;第一分砂杆与第二分砂杆以及第二分砂杆与第三分砂杆之间均设有一间距;第一分砂杆、第二分砂杆和第三分砂杆均呈三角形设置,第一分砂杆、第二分砂杆和第三分砂杆的尖头端均朝向型砂来源的一端;第二分砂杆远离第一分砂杆一侧的宽度大于第三分砂杆远离第二分砂杆一侧的宽度。通过第二分砂杆增大了型砂的散落角度,实现砂箱内的型砂四周多中间少,从而保证了砂型模的平整度和四周硬度,避免了铸件与型砂之间出现粘砂,保证了铸件表面的质量。
【IPC分类】B22C5-14
【公开号】CN204524166
【申请号】CN201520190592
【发明人】袁超, 韩维波, 巨勐利, 刘玉宝, 李国良
【申请人】山东康迈信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