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沼液肥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3663阅读:10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有机肥料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沼液肥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有机肥资源量约为48.8亿吨。其中,畜禽粪便20.4亿吨,堆沤肥约20.2亿吨,秸秆约7亿吨,饼肥2000多万吨,绿肥约1亿多吨。每年来自农业内部的有机物质为40亿吨,含氮磷钾养分5316万吨。粪尿类占资源量的78.7%,可提供养分3463.2万吨。尽管如此对与农村而言,有机肥的供给还存在相当大的缺口。

当前,由于农村新能源项目的实施,沼气工程在全国各地逐渐推广,不少地区合理、有效地利用沼液、沼渣使农业生产走上了一条节本、提质、增产、增效的生态环保型发展道路,其利用市场巨大。沼液沼渣作业良多,包括(1)用沼液浸种;(2)利用沼液进行防病;(3)利用沼液、沼渣进行施肥。将沼渣和沼液分别制成固体复合肥和液体复合肥,固体肥料可作为农作物的底肥或追肥,液体复合肥可作为叶面肥或滴灌施肥,形成“养殖——能(沼气)——肥料——种植——养殖”生态模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沼液肥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沼液肥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畜禽养殖后产生的沼液先经厌氧工艺发酵处理;从发酵罐中排出的物料,须经匀化罐混合匀化;混合匀化后,经固液分离机,对反应后的物料进行充分分离;固液分离后产生的沼液用溶气气浮将其中的悬浮物杂质去除;将蜜糖发酵废水、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按比例接种到气浮后的沼液中;经摇床或搅拌好氧发酵,发酵时控制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发酵后储藏,将发酵后得到的具有混合菌的沼液肥在常温或冷藏温度下保藏。

所述发酵时间为10-15天,保持温度30-35℃,期间每隔1-2天搅动一次并及时放气和保持密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混合菌发酵沼液的方式生产生物肥,成本低廉,具有生产的成本优势;实现了沼液的资源化安全处理与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阅读本发明的内容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修改,这些等价变化同样落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沼液肥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畜禽养殖后产生的沼液先经厌氧工艺发酵处理;从发酵罐中排出的物料,须经匀化罐混合匀化;混合匀化后,经固液分离机,对反应后的物料进行充分分离;固液分离后产生的沼液用溶气气浮将其中的悬浮物杂质去除;将蜜糖发酵废水、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按比例接种到气浮后的沼液中;经摇床或搅拌好氧发酵,发酵时控制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发酵后储藏,将发酵后得到的具有混合菌的沼液肥在常温或冷藏温度下保藏。所述发酵时间为10-15天,保持温度30-35℃,期间每隔1-2天搅动一次并及时放气和保持密闭。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沼液肥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畜禽养殖后产生的沼液先经厌氧工艺发酵处理;从发酵罐中排出的物料,须经匀化罐混合匀化;混合匀化后,经固液分离机,对反应后的物料进行充分分离;固液分离后产生的沼液用溶气气浮将其中的悬浮物杂质去除;将蜜糖发酵废水、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按比例接种到气浮后的沼液中;经摇床或搅拌好氧发酵,发酵时控制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发酵后储藏,将发酵后得到的具有混合菌的沼液肥在常温或冷藏温度下保藏。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混合菌发酵沼液的方式生产生物肥,成本低廉,具有生产的成本优势;实现了沼液的资源化安全处理与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凯润淡水养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5.12.31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