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孢蘑菇菌渣栽培草菇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50926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双孢蘑菇菌渣栽培草菇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草菇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菇类,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被人们所喜爱。草菇和双孢蘑菇都是草腐性真菌,双孢蘑菇栽培的主要原材料是废棉、稻草等,而草菇的主要原材料与之相似,但是这两种菇类对原料的分解能力和分解程度不一样,对原料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不同。

目前,草菇的栽培原料主要是从外地调运购买,成本较高,开发新的草菇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是近些年来草菇栽培的研究热点。利用双孢蘑菇菌渣重复利用栽培草菇的方法尚未见过报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双孢蘑菇菌渣栽培草菇的培养基,该培养基由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组成:

双孢蘑菇菌渣75%-78%,废棉20%,石灰2%-5%;

其中双孢蘑菇菌渣是将双孢蘑菇用如下培养基栽培出完三潮菇后得到的菌渣,其中双孢蘑菇培养基成分为:稻草70%-75%,鸡粪20%-23%,牛粪3%-5%,石灰2%-3%(以干重计)。

双孢蘑菇的栽培分为以下阶段:一次发酵、二次发酵、播种与发菌、覆土、催蕾、出菇与采收。一次发酵主要是预湿、建堆、翻堆等,这个过程需要20d左右;二次发酵包括巴氏消毒和控温培养两个阶段,需要8-10d;播种20d菌丝长满,覆土20d现菇蕾,出菇时间可达一个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栽培草菇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原料预处理:将双孢蘑菇菌渣上喷淋1%的石灰水,使其pH达到10左右,含水量65%-70%;废棉中添加1-4%石灰进行堆制发酵;然后将堆制发酵好的废棉铺在预处理的双孢蘑菇菌渣上;

②菇房内通入蒸汽,培养基温度控制到58℃-62℃,保持8-10h,完成巴氏消毒;其中废棉进行堆制发酵,是将新鲜的废棉浸泡1d,再翻堆堆制1d(翻堆时加入 3%重量百分比的石灰水),待其pH达到9左右,含水量为70%-75%,即可;

其中废棉铺料厚度为3cm,均匀铺置于预处理的双孢蘑菇菌渣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栽培草菇的培养基。

上述方法制备的培养基可以用于栽培草菇,具体的栽培方法为:

1)播种:待培养基温度下降到35℃-40℃时,开始播种。

2)发菌和出菇管理:菇房内温度控制在30℃-3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90%,定时通风换气,菇床喷水以保证培养基的水分,补水量为0.5L/㎡,待出现原基扭结后,增加光照以刺激和诱导原基形成,并降低室温至30℃左右。

3)采收:当草菇子实体由蛋形期进入伸长期采摘。

其中播种量为0.5kg/m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实现了双孢蘑菇菌渣的再利用,减少了菌渣堆放造成的环境影响;

(2)本发明实现了栽培原料重复利用,增加了草菇栽培原料种类,降低了草菇生产成本;

(3)本发明所用草菇栽培原料是本草腐菌栽培基地双孢蘑菇废料,提高了菇房周转率,是一种循环可持续的栽培模式;

(4)本发明栽培周期短,只需15d,而传统方法用鲜料栽培草菇需要20d。

(5)本发明草菇产量高,比传统以废棉为主料栽培的草菇产量提高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草菇菌种:V9715,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双孢蘑菇菌渣: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废棉购自山东省夏津县宋楼镇坤山四合棉渣厂。

(1)双孢蘑菇菌渣的处理:将出完三潮菇的双孢蘑菇菌渣上的覆土掀开移除,在双孢蘑菇菌渣表面喷淋1%石灰水,使其pH达到10左右,含水量65%-70%。其中双孢蘑菇 培养基成分为:稻草75%,鸡粪20%,牛粪3%,石灰2%(以干重计)。

双孢蘑菇的栽培分为以下阶段:一次发酵、二次发酵、播种与发菌、覆土、催蕾、出菇与采收。一次发酵主要是预湿、建堆、翻堆等,这个过程需要20d左右,培养基经一次发酵后的指标为:草料坚实,但可简短,颜色变成了统一的深褐色,挤压时只有几滴水渗出,pH为8.0-8.5,可看见均匀分布的白色放线菌斑,碳氮比为20:1,有强烈的氨味和臭味;二次发酵包括巴氏消毒和控温培养两个阶段,需要8-10d;播种20d菌丝长满,覆土20d现菇蕾,出菇时间长达一个月。一次发酵后湿重为一次发酵前湿重的69.2%,含水量为71%;二次发酵后湿重为一次发酵前湿重的52.5%,含水量为68%;发菌结束后湿重为一次发酵前湿重的41.7%,含水量为68%。

(2)培养基的配方:双孢蘑菇菌渣77%,废棉20%,石灰3%。

废棉提前堆制发酵好,即将新鲜的原材料废棉浸泡1d,再翻堆堆制1d(翻堆时加入1%的石灰水),待其pH达到9左右,含水量为70%-75%。

(3)培养基的配制:将堆制发酵好的废棉均匀铺置于双孢蘑菇菌渣上,铺料厚度为3cm。

(4)培养基的灭菌:菇房内通入蒸汽,培养基温度控制到58℃-62℃,保持8-10h,完成巴氏消毒过程,以杀灭培养基中的杂菌和害虫。

(5)栽培工艺

1)播种:待培养基温度下降到35℃-40℃时,开始播种,播种量为0.5kg/m2

2)发菌和出菇管理:菇房内温度控制在30℃-3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90%,定时通风换气,菇床喷水以保证培养基的水分,补水量为0.5L/㎡,待出现原基扭结后,增加光照以刺激和诱导原基形成,并降低室温至30℃左右。

3)采收:当草菇子实体由蛋形期进入伸长期适时采摘。

本方法草菇栽培周期短,仅为15天,本方法栽培的草菇产量较高,与传统以废棉为主料栽培的草菇相比产量提高50%以上。具体栽培结果见如下表1,其中配方1培养料成分为:98%稻草+2%石灰;配方2培养料成分为:98%废棉+2%石灰;配方3是本实施例配方制备而成的培养料。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制备的培养基栽培的草菇产量明显高于配方1和2栽培的产量,且生产周期短。

表1 栽培结果比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