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脲氨酶增效复合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349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肥,特别是一种脲氨酶增效复合肥。



背景技术:

普通尿素在施入土壤后虽然可以迅速溶解于溶液中,但被作物根系直接吸收的数量很少。尿素只有在土壤脲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铵态氮后才可被大量吸收。一般农田土壤都有一些脲酶存在,尤其是那些含有机质多的高肥力土壤更是不缺少脲酶。脲酶又名尿素水解酶,是由众多土壤微生物分泌出的一类含镍金属酶。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尿素的分解,在水参与下,将尿素分解为碳酸铵,进而解离为氨和碳酸。铵可以被土壤吸附保持而不易流失,又可以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但是,在大量施用尿素而作物不能及时吸收利用或超出了土壤保持容量的情况下,会出现游离氨过多就可能遭挥发等损失。而且氨在土壤中还要进一步硝化转变成硝态氮,硝态氮的特点是既不能被土壤保存而遭到淋洗损失,又可能在嫌气条件下发生反硝化作用而构成气态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养分的释放速率与作物的养分吸收速率相吻的脲氨酶增效复合肥。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脲氨酶增效复合肥,其特点是:粉末状电石加入到氮肥粉末中,使其与氮肥充分混匀,并用一种疏水性物质将混合物胶结造粒制成基质型缓释氮肥。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粉末状电石与氮肥粉末的质量比为0.23~8.66:100~1000。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含电石cac2的缓释氮肥其养分释放模式为:首先溶出nh4+-n,nh4+-n有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利用,一部分在土壤亚硝化菌与硝化菌的作用下,生成no3--n继续被作物吸收利用;但所含cac2在此过程中与进入肥料内部的水分反应生成c2h2,也使c2h2同时释放出来,释放的c2h2即作为硝化抑制剂抑制了nh4+-n向no3--n的转化,使溶出氮素大多以nh4+-n形态存在供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养分的释放与c2h2的抑制形成一种“缓释接力”效应,使养分的释放与c2h2的硝化抑制作用基本保持一致,其养分的释放速率与作物的养分吸收速率相吻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乙炔前体—电石与植物营养元素一起造粒制成基质型缓释氮肥,它将养分的缓释与c2h2对nh4+-n的硝化抑制有机结合,形成“缓释接力”,能够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养分的释放速率与作物的养分吸收速率相吻。其养分释放模式为透膜扩散控制型,释放模式可表示为:水蒸气渗入-空隙形成-养分释放、c2h2释放-递减式重复。硝化抑制剂c2h2的产出前体—电石也是价廉易得的,以上均是本研究所制氮肥的成本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脲氨酶增效复合肥,粉末状电石加入到氮肥粉末中,使其与氮肥充分混匀,并用一种疏水性物质将混合物胶结造粒制成基质型缓释氮肥。所述粉末状电石与氮肥粉末的质量比为0.23~8.66:100~1000。

含电石cac2的缓释氮肥其养分释放模式为:首先溶出nh4+-n,nh4+-n有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利用,一部分在土壤亚硝化菌与硝化菌的作用下,生成no3--n继续被作物吸收利用;但所含cac2在此过程中与进入肥料内部的水分反应生成c2h2,也使c2h2同时释放出来,释放的c2h2即作为硝化抑制剂抑制了nh4+-n向no3--n的转化,使溶出氮素大多以nh4+-n形态存在供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养分的释放与c2h2的抑制形成一种“缓释接力”效应,使养分的释放与c2h2的硝化抑制作用基本保持一致,其养分的释放速率与作物的养分吸收速率相吻合,因此作物生物量与其他处理相比更占优势。

当用单一尿素或尿基复合肥作表施或大量施用时,为了延长肥效期,避免大量积累游离氨所产生的损失,可以采取在尿素中加入硝化抑制剂的办法。常见的硝化抑制剂有:氢醌,苯基汞化醋酸盐,硫酸铜,邻-苯基磷酰二胺,儿茶酚,硫代磷酰三胺、乙炔等。

c2h2虽是一种有效的硝化抑制剂,但c2h2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土壤对其吸附固持能力较弱,因此在土壤中的滞留时间很短,很难在农业生产的田间实际应用。而碳化钙(cac2),俗名电石,遇水后发生剧烈反应,可放出c2h2,因此一些学者通过包被c2h2前体—电石来制作硝化抑制剂,并通过与氮肥的配合使用来达到抑制氮肥硝化的目的。然而上述研究者制作的c2h2抑制剂与氮肥是相分离的,这样容易造成局部硝化抑制作用不均。

本发明是将二者有机结合,将乙炔前体—电石与植物营养元素一起造粒制成基质型缓释氮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缓释肥料,它将养分的缓释与c2h2对nh4+-n的硝化抑制有机结合,形成“缓释接力”,能够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其养分释放模式为透膜扩散控制型,释放模式可表示为:水蒸气渗入-空隙形成-养分释放、c2h2释放-递减式重复。硝化抑制剂c2h2的产出前体—电石也是价廉易得的,以上均是本研究所制氮肥的成本优势。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脲氨酶增效复合肥,粉末状电石加入到氮肥粉末中,使其与氮肥充分混匀,并用一种疏水性物质将混合物胶结造粒制成基质型缓释氮肥。其养分释放模式为:首先溶出NH4+‑N,NH4+‑N有一部分被作物吸收利用,一部分在土壤亚硝化菌与硝化菌的作用下,生成NO3‑‑N继续被作物吸收利用;但所含CaC2在此过程中与进入肥料内部的水分反应生成C2H2,也使C2H2同时释放出来,释放的C2H2即作为硝化抑制剂抑制了NH4+‑N向NO3‑‑N的转化,使溶出氮素大多以NH4+‑N形态存在供作物吸收利用使养分的释放与C2H2的硝化抑制作用基本保持一致,其养分的释放速率与作物的养分吸收速率相吻合。

技术研发人员:冯佳;魏鑫;吴晓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地矿复合肥厂
技术研发日:2016.08.12
技术公布日:2018.0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