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焊接加热棒的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39617阅读:10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制备焊接加热棒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焊接不仅是金属与金属之间的焊接,如同种钢、异种钢之间的焊接,有色金属之间的焊接,还有铜与有色金属之间的焊接,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焊接等。用焊接方法将工件相互连接,并不是工件之间的一般连接,而是达到工件的相互结合,这个结合对金属而言就是要达到金属材料原子间的相互结合,使之形成一个整体。

焊接碳棒用作电弧焊接的电极时,焊接件与正极连接,碳棒与负极连接。用一根碳棒焊接时,如果必要,可将金属丝放入电弧内融化,作为焊料填充焊缝。碳棒还可用于自动焊接各种牌号的钢、铜、铝以及他们的合金。传统焊接加热棒制作中由于增加了电镀工艺,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及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及有害烟雾,也对人体造成了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制备焊接加热棒的工艺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焊接加热棒的工艺方法,材料按其重量比为,石油焦30~34%,人造石墨粉28~30%,沥青28~40%;

(1)将上述材料搅拌混捏,进入挤压机进行挤压成棒材;

(2)进入焙烧炉中,在1200~1300℃的温度下进行焙烧,时间为6~7天;

(3)自然冷却至60~80℃后,再在2300~2500℃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时间为14~20天;

(4)然后真空保存待用。

进一步地,所述石油焦颗粒目数为280~300。

进一步地,所述热处理的方法为煅烧,煅烧温度为1800℃~2000℃。

进一步地,将真空保存待用的棒材进行机加工,头部呈圆锥体状。

本发明工艺彻底解决了已有技术因表层电镀而存在的缺点,有效的避免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对人体的伤害,保护了环境;本发明能有效的降低生产产本,并且能提高生产效率,易于大规模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制备焊接加热棒的工艺方法,材料按其重量比为,石油焦32%,人造石墨粉29%,沥青34%;

(1)将上述材料搅拌混捏,进入挤压机进行挤压成棒材;

(2)进入焙烧炉中,在1200~1300℃的温度下进行焙烧,时间为6~7天;

(3)自然冷却至60~80℃后,再在2300~2500℃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时间为14~20天;

(4)然后真空保存待用。

本发明中所述的石油焦颗粒目数为280~300,所述热处理的方法为煅烧,煅烧温度为1800℃~2000℃,所述的一种制备焊接加热棒的工艺方法,包括将真空保存待用的棒材进行机加工,头部呈圆锥体状。

通过本发明中的工艺方法制备的碳棒直径精度有所提高,因工作时,碳棒截面积大小的变化会导致电阻力的变化,从而影响被加工件的质量;碳棒表面光洁度为镜面,可以减弱碳棒抗氧化,工作质量稳定,可保证被加工件的精度及表面光洁度;同时可延长碳棒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份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