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木耳富硒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5745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木耳富硒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是我国传统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商品。黑木耳还可作药用,历代医学家对于黑木耳的药效都有详细的记载,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木耳生于朽木之上,性甘平,主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并有治疗痔疮、血痢下血等作用”。

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硒被认为是诱发克山病和磊骨节病的重要原因,而我国是一个缺硒大国,从东北三省起斜穿至云贵高原,占中国国土面积的72%地区存在一条低硒地带,其中30%为严重缺硒地区,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因此提高农作物中的硒含量,可以补充人体所需。

现有富硒木耳的栽培多采用无机硒,但无机硒不易吸收,流失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黑木耳富硒栽培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黑木耳富硒栽培方法,包括配制栽培料、装袋、灭菌、接种和培养,其特点在于,在配制栽培料时,向栽培料中掺入50~200ppm的硒多糖。

优选地,所述硒多糖为硒化岩藻聚糖、硒化壳聚糖、硒化黄芪多糖、硒化党参多糖、螺旋藻硒多糖。

所述栽培料含75~80wt%木屑、18~22wt%麸皮、1~2wt%糖、1~2wt%石膏、0~1wt%过磷酸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黑木耳富硒栽培方法,步骤如下:

(1)配制栽培料:将木屑78g、麸皮20g、糖1g、石膏1g混合后,再加入5mg硒化岩藻聚糖,混匀后,调节含水量至65~68%。

(2)装袋、灭菌:将栽培料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装紧实后,封口,采用蒸汽灭菌10~12小时,冷却。

(3)接种:用接种工具将木耳母种接入栽培料中,得到菌袋。

(4)培养:将接种后菌袋在20~22℃,湿度为60~65%,培养50~60天后,进入出耳管理,每100g木耳硒含量约为5~7mg。

实施例2

黑木耳富硒栽培方法,步骤如下:

(1)配制栽培料:将木屑77g、麸皮20g、糖1g、石膏1g、过磷酸钙1g混合后,再加入20mg硒化黄芪多糖,混匀后,调节含水量至60~64%。

(2)装袋、灭菌:将栽培料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装紧实后,封口,采用蒸汽灭菌10~12小时,冷却。

(3)接种:用接种工具将木耳母种接入栽培料中,得到菌袋。

(4)培养:将接种后菌袋在20~22℃,湿度为60~65%,培养50~60天后,进入出耳管理,每100g木耳硒含量约为7~9mg。

实施例3

黑木耳富硒栽培方法,步骤如下:

(1)配制栽培料:将木屑78g、麸皮20g、糖1g、石膏1g混合后,再加入15mg硒化壳聚糖,混匀后,调节含水量至65~68%。

(2)装袋、灭菌:将栽培料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装紧实后,封口,采用蒸汽灭菌10~12小时,冷却。

(3)接种:用接种工具将木耳母种接入栽培料中,得到菌袋。

(4)培养:将接种后菌袋在20~22℃,湿度为60~65%,培养50~60天后,进入出耳管理,每100g木耳硒含量约为8~10mg。

对比1

黑木耳栽培步骤如下:

(1)配制栽培料:将木屑78g、麸皮20g、糖1g、石膏1g混合后,调节含水量至65~68%。

(2)装袋、灭菌:将栽培料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装紧实后,封口,采用蒸汽灭菌10~12小时,冷却。

(3)接种:用接种工具将木耳母种接入栽培料中,得到菌袋。

(4)培养:将接种后菌袋在20~22℃,湿度为60~65%,培养50~60天后,进入出耳管理,每100g木耳硒含量约为0.2~0.5mg。

本发明的硒多糖均为市售产品,也可采用现有技术制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