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渍罐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7727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浸渍罐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炭素生产的浸渍工序过程中,首先要通过预热炉将制品加热到360-380℃,并恒温一段时间后,再将制品送入到浸渍罐中进行真空处理,然后将罐体内充满170℃左右的液态沥青,并施加压力。使沥青能够对制品的结构空隙进行强力渗透和填充。

由于每次浸渍过程都需要数小时完成,而沥青的温度按工艺技术要求又不可降低,这就需要向浸渍罐不断的补充热量,为了做到这一点,传统中的做法是在浸渍罐的外壁上铺设可通过200℃的导热油排管,再由导热油管将热量传递给浸渍罐,达到补热加温的目的。这样一来,不但需要专门供应导热油的锅炉房,同时还需要一套保持导热油运行的设施。导致的结果是生产成本的加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浸渍罐加热方式的生产成本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浸渍罐的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浸渍罐的加热装置,包括钢板制成的外夹层、输送管、调温箱、风机和温控表,所述外夹层包裹在浸渍罐外,外夹层的一侧设有进气口,通过输送管与调温箱一侧的出气口连接,外夹层另一侧底部设有排风管,调温箱的另一侧设有上下两个进气口,上进气口通过输送管与预热炉烟气管连接,下进气口通过输送管与风机连接,所述输送管和排风管上都设有调节阀,浸渍罐外壁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温控表Ⅰ,调温箱顶端设有温控表Ⅱ。

所述外夹层与浸渍罐的间距为150-250mm。

所述外夹层的进气口上下设有两个。

调温箱是一个热烟气和空气共同经过达到调温作用的一个箱体。

外夹层和预热炉烟气管做常规保温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利用预热炉的余热来实现对浸渍罐的补热加温。每台预热炉都是在400℃以上的温度运行,在制品(室温)送入炉内后,由于温度的变化,炉内循环加热的烟气在通过预热炉的燃烧室时,产生体积膨胀,为了保证燃烧室的明火稳定运行和预热炉的压力气氛,这些烟气必须经过一条管道向空中进行调节排放,而这些烟气的温度一般都在300℃以上。本实用新型将这些烟气通过与空气调节后引入浸渍罐特制的夹层中,实现将烟气余热对浸渍罐进行补热加温,然后排入大气。这样一来不但做到了余热利用,而且取代了导热油加热系统和锅炉房,达到降低炭素制品生产制造成本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 合理利用预热炉产生的余热,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取代了导热油加热系统和锅炉房,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夹层;2-输送管;3-调温箱;4-风机;5-温控表Ⅰ;6-温控表Ⅱ;7-排风管;8-预热炉烟气管;9-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浸渍罐的加热装置,包括钢板制成的外夹层1、输送管2、调温箱3、风机4和温控表5,所述外夹层1包裹在浸渍罐外,外夹层1的一侧设有进气口,通过输送管2与调温箱3一侧的出气口连接,外夹层1另一侧底部设有排风管7,调温箱3的另一侧设有上下两个进气口,上进气口通过输送管2与预热炉烟气管8连接,下进气口通过输送管2与风机4连接,所述输送管2和排风管7上都设有调节阀9,外夹层1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若干温控表Ⅰ5,调温箱3顶端设有温控表Ⅱ6。

所述外夹层1与浸渍罐的间距为150-250mm。

所述外夹层1的进气口上下设有两个。

外夹层1和预热炉烟气管8做保温处理。

预热炉排烟风管8经引伸后,进入调温箱3,大小由调节阀9来调节;同时风机4的空气通过调节阀9调节后也进入调温箱3,通过调解后达到温度要求的热烟气由外夹层1的进气口进入,根据温度需要控制进气量的大小,再从外夹层1的另一侧排风管7排出。过程中通过观察温控表,显示的温度大小来调整不同位置的调节阀9,达到恒定工艺要求温度为止。

实施例1,

(1)浸渍罐规格:φ2200×8200;

(2)外夹层1规格:φ2600×9000;

(3)外夹层1设温控表5三块,调节阀8一支;

(4)风机型号:4-72-5A,Q=4500m³/H,P=760pa,n=1450rPM,N=2.2KW;

(5)预热炉烟气管8和外夹层1烟气外排风管7直径:φ250。

预热炉外排烟气温度360-380℃,送到浸渍罐外夹层1并经配风后,在浸渍罐加压及保压的8小时内,外夹层1的3支温控表Ⅰ5全部达到工艺要求的170℃,且在±1℃的波动范围内连续稳定运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