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65076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这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混凝土是当今使用最多的建筑结构材料,由于混凝土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缺陷、环境侵蚀、维护不当等原因及其自身的老化,混凝土在工程应用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开裂和损坏。混凝土的开裂和损坏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正常使用,如若不进行修补,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采用将硅藻土、白云石粉和次磷酸钙通过搅拌得到初步混合物,随后研磨过筛,再加入聚丙烯酸酯乳液、聚六亚甲基双胍、聚苯乙烯磺酸钠,升温搅拌得到次级混合料,再加入其重量15倍的二甲基甲酰胺,搅拌后加入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通入惰性气体,在50℃下保温搅拌,随后送入烘箱干燥完全,出料冷却,得改性混合料,接着将改性混合料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最后将水热反应产物导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后得到成品建筑材料。制备而成的建筑材料,其强度高、质量轻,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搅拌机中加入硅藻土50-60份、白云石粉20-30份、次磷酸钙12-18份,调整搅拌机的转速为250-350r/min,搅拌20-30min,得初步混合料

(2)将初步混合料进行研磨,过200目筛,加入聚丙烯酸酯乳液30-40份、聚六亚甲基双胍12-16份、聚苯乙烯磺酸钠6-10份,升温至6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45min,得次级混合料;

(3)将次级混合料加入到其重量15倍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10min,加入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5份,通入惰性气体,在50℃下保温搅拌3h,随后送入烘箱,在100-110℃下干燥完全,出料冷却,得改性混合料;

(4)将改性混合料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温度为200-220℃,反应时间为6-8h,随后将反应产物导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后得到成品建筑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搅拌机的转速优选为300r/min,搅拌时间优选为25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研磨机的转速优选控制在1500r/min,研磨时间优选为90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惰性气体优选为氮气。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双螺杆挤出机的工作参数优选为:一区温度230℃,二区温度250℃,三区温度260℃,四区温度280℃,机头270℃,停留时间4-6min,压力为10mpa。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将硅藻土、白云石粉和次磷酸钙通过搅拌得到初步混合物,随后研磨过筛,再加入聚丙烯酸酯乳液、聚六亚甲基双胍、聚苯乙烯磺酸钠,升温搅拌得到次级混合料,再加入其重量15倍的二甲基甲酰胺,搅拌后加入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通入惰性气体,在50℃下保温搅拌,随后送入烘箱干燥完全,出料冷却,得改性混合料,接着将改性混合料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最后将水热反应产物导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后得到成品建筑材料。制备而成的建筑材料,其强度高、质量轻,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本发明采用了聚丙烯酸酯乳液、聚六亚甲基双胍、聚苯乙烯磺酸钠这几种原料与研磨后的混合物进行热反应,对建筑材料进行了有效的改性,虽然这些改性过程中所用材料并非首次应用于建筑材料中,但按照一定配比量组合后,辅以相应的处理方式,给最后制备得到的建筑材料带来了使用性能上的大幅度提高,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是不曾报道过的,对于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在搅拌机中加入硅藻土50份、白云石粉20份、次磷酸钙12份,调整搅拌机的转速为300r/min,搅拌25min,得初步混合料

(2)将初步混合料进行研磨,研磨机的转速控制在1500r/min,研磨时间为90min,过200目筛,加入聚丙烯酸酯乳液30份、聚六亚甲基双胍12份、聚苯乙烯磺酸钠6份,升温至6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45min,得次级混合料;

(3)将次级混合料加入到其重量15倍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10min,加入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5份,通入氮气,在50℃下保温搅拌3h,随后送入烘箱,在100℃下干燥完全,出料冷却,得改性混合料;

(4)将改性混合料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6h,随后将反应产物导入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的工作参数为:一区温度230℃,二区温度250℃,三区温度260℃,四区温度280℃,机头270℃,停留时间4min,压力为10mpa,挤出造粒后得到成品建筑材料。

制得的建筑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1)在搅拌机中加入硅藻土55份、白云石粉25份、次磷酸钙15份,调整搅拌机的转速为300r/min,搅拌25min,得初步混合料

(2)将初步混合料进行研磨,研磨机的转速控制在1500r/min,研磨时间为90min,过200目筛,加入聚丙烯酸酯乳液35份、聚六亚甲基双胍14份、聚苯乙烯磺酸钠8份,升温至6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45min,得次级混合料;

(3)将次级混合料加入到其重量15倍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10min,加入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5份,通入氮气,在50℃下保温搅拌3h,随后送入烘箱,在105℃下干燥完全,出料冷却,得改性混合料;

(4)将改性混合料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温度为210℃,反应时间为7h,随后将反应产物导入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的工作参数为:一区温度230℃,二区温度250℃,三区温度260℃,四区温度280℃,机头270℃,停留时间5min,压力为10mpa,挤出造粒后得到成品建筑材料。

制得的建筑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1)在搅拌机中加入硅藻土60份、白云石粉30份、次磷酸钙18份,调整搅拌机的转速为300r/min,搅拌25min,得初步混合料

(2)将初步混合料进行研磨,研磨机的转速控制在1500r/min,研磨时间为90min,过200目筛,加入聚丙烯酸酯乳液40份、聚六亚甲基双胍16份、聚苯乙烯磺酸钠10份,升温至6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45min,得次级混合料;

(3)将次级混合料加入到其重量15倍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10min,加入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5份,通入氮气,在50℃下保温搅拌3h,随后送入烘箱,在110℃下干燥完全,出料冷却,得改性混合料;

(4)将改性混合料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温度为220℃,反应时间为8h,随后将反应产物导入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的工作参数为:一区温度230℃,二区温度250℃,三区温度260℃,四区温度280℃,机头270℃,停留时间6min,压力为10mpa,挤出造粒后得到成品建筑材料。

制得的建筑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1

(1)在搅拌机中加入硅藻土55份、白云石粉25份、次磷酸钙15份,调整搅拌机的转速为300r/min,搅拌25min,得初步混合料

(2)将初步混合料进行研磨,研磨机的转速控制在1500r/min,研磨时间为90min,过200目筛,随后加入到其重量15倍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10min,加入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5份,通入氮气,在50℃下保温搅拌3h,随后送入烘箱,在105℃下干燥完全,出料冷却,得改性混合料;

(3)将改性混合料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温度为210℃,反应时间为7h,随后将反应产物导入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的工作参数为:一区温度230℃,二区温度250℃,三区温度260℃,四区温度280℃,机头270℃,停留时间5min,压力为10mpa,挤出造粒后得到成品建筑材料。

制得的建筑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2

(1)在搅拌机中加入硅藻土55份、白云石粉25份、次磷酸钙15份,调整搅拌机的转速为300r/min,搅拌25min,得初步混合料

(2)将初步混合料进行研磨,研磨机的转速控制在1500r/min,研磨时间为90min,过200目筛,加入聚丙烯酸酯乳液35份、聚六亚甲基双胍14份,升温至6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45min,得次级混合料;

(3)将次级混合料加入到其重量15倍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10min,加入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5份,通入氮气,在50℃下保温搅拌3h,随后送入烘箱,在105℃下干燥完全,出料冷却,得改性混合料;

(4)将改性混合料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温度为210℃,反应时间为7h,随后将反应产物导入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的工作参数为:一区温度230℃,二区温度250℃,三区温度260℃,四区温度280℃,机头270℃,停留时间5min,压力为10mpa,挤出造粒后得到成品建筑材料。

制得的建筑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3

(1)在搅拌机中加入硅藻土55份、白云石粉25份、次磷酸钙15份,调整搅拌机的转速为300r/min,搅拌25min,得初步混合料

(2)将初步混合料进行研磨,研磨机的转速控制在1500r/min,研磨时间为90min,过200目筛,加入聚丙烯酸酯乳液35份、聚苯乙烯磺酸钠8份,升温至6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45min,得次级混合料;

(3)将次级混合料加入到其重量15倍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10min,加入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5份,通入氮气,在50℃下保温搅拌3h,随后送入烘箱,在105℃下干燥完全,出料冷却,得改性混合料;

(4)将改性混合料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温度为210℃,反应时间为7h,随后将反应产物导入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的工作参数为:一区温度230℃,二区温度250℃,三区温度260℃,四区温度280℃,机头270℃,停留时间5min,压力为10mpa,挤出造粒后得到成品建筑材料。

制得的建筑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对比例4

(1)在搅拌机中加入硅藻土55份、白云石粉25份、次磷酸钙15份,调整搅拌机的转速为300r/min,搅拌25min,得初步混合料

(2)将初步混合料进行研磨,研磨机的转速控制在1500r/min,研磨时间为90min,过200目筛,加入聚六亚甲基双胍14份、聚苯乙烯磺酸钠8份,升温至60℃,并在该温度下搅拌45min,得次级混合料;

(3)将次级混合料加入到其重量15倍的二甲基甲酰胺中,搅拌10min,加入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5份,通入氮气,在50℃下保温搅拌3h,随后送入烘箱,在105℃下干燥完全,出料冷却,得改性混合料;

(4)将改性混合料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温度为210℃,反应时间为7h,随后将反应产物导入双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的工作参数为:一区温度230℃,二区温度250℃,三区温度260℃,四区温度280℃,机头270℃,停留时间5min,压力为10mpa,挤出造粒后得到成品建筑材料。

制得的建筑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4的制得的建筑材料分别进行抗冲击强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这几项性能测试。

表1

本发明的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将硅藻土、白云石粉和次磷酸钙通过搅拌得到初步混合物,随后研磨过筛,再加入聚丙烯酸酯乳液、聚六亚甲基双胍、聚苯乙烯磺酸钠,升温搅拌得到次级混合料,再加入其重量15倍的二甲基甲酰胺,搅拌后加入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通入惰性气体,在50℃下保温搅拌,随后送入烘箱干燥完全,出料冷却,得改性混合料,接着将改性混合料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最后将水热反应产物导入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后得到成品建筑材料。制备而成的建筑材料,其强度高、质量轻,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且,本发明采用了聚丙烯酸酯乳液、聚六亚甲基双胍、聚苯乙烯磺酸钠这几种原料与研磨后的混合物进行热反应,对建筑材料进行了有效的改性,虽然这些改性过程中所用材料并非首次应用于建筑材料中,但按照一定配比量组合后,辅以相应的处理方式,给最后制备得到的建筑材料带来了使用性能上的大幅度提高,这在以往的研究中是不曾报道过的,对于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