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取氢氧化钛溶液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96398阅读:9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氯化钛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取氢氧化钛溶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氢氧化钛又称正钛酸,是制备不同晶型结构二氧化钛的一种重要原材料,二氧化钛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有气相法和液相法,但主要采用液相法,如溶胶凝胶法,颗粒法,钛源水解法等方法,其中采用钛源水解法制备氢氧化钛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方法。但是因其水解原料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设备与工艺。在制备二氧化钛过程中工业上主要所采用四氯化钛或者硫酸氧钛水解制备氢氧化钛溶液的方法是该工艺过程的核心工艺。工业上水解过程制备氢氧化钛的工艺不仅对设备操作条件要求高,而且会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采用何种原料和水解方式就至关重要,在诸多采用四氯化钛、氧氯化钛、硫酸氧钛溶液或钛酸丁酯类水解制备氢氧化钛过程中,尚未发现采用此操作装置的方法。

四氯化钛和硫酸氧钛溶液是制取二氧化钛原料的一种重要化工基础原料,目前通常采用四氯化钛或硫酸氧钛溶液直接与碱液直接反应的方法先制备氢氧化钛或偏钛酸,再经过洗涤干燥后经高温煅烧制取锐钛矿型或金红石型钛白粉。但是其反应程度剧烈,操作性要求条件高,需要特种设备等高成本问题。当然也有其将四氯化钛转化为氧氯化钛之后再与碱性溶液反应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方法,如专利CN201410370858.7中采用四氯化钛与水先中和为氧氯化钛溶液后再直接与碱液发生反应制成氢氧化钛溶液,也都是采用直接加入装置。

为控制二氧化钛晶型,将四氯化钛或者硫酸氧钛溶液钛源原料与碱性溶液直接反应制备转化成易于煅烧的氢氧化钛凝胶。

现有的氢氧化钛溶液制取过程主要采用的是四氯化钛或者硫酸氧钛溶液钛源原料与碱液在常压和40-90℃条件下直接反应,反应过程中十分剧烈,且在潮湿空气中会产生大量的酸雾盐酸,不仅会对人体和设备带来损伤,也会污染环境。同时在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更多的热量。目前尚未发现有采用抽取真空形成负压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钛溶液的报道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在制备氢氧化钛溶液时,反应过程中酸雾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操作困难,安全性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制取氢氧化钛溶液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制取氢氧化钛溶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储钛源溶液原料的储存罐,储存罐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第一缓冲罐,第一缓冲罐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反应釜,在反应釜内装有纯水,反应釜通过第三管道连接碱液储存罐,反应釜还通过第四管道连接第二缓冲罐,第二缓冲罐通过第五管道连接真空泵,其中在第一管道上连接第一阀门和第一流量计,在第二管道上连接第二阀门和第二流量计,在第三管道上连接第三阀门和第三流量计,在第四管道上连接第四阀门,在第五管道上连接第五阀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第一阀门为单向截止阀,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为调节阀,所述第四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为具有密闭调节功能的球阀或闸阀。

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一流量计或采用含流量计功能的单向阀门。

所述储存罐内的钛源溶液原料为四氯化钛、氧氯化钛、硫酸氧钛或钛酸丁酯类溶液。

所述碱液储存罐内的碱液为氨水、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碱液。

在所述反应釜的内壁配合连接搪瓷玻璃或者聚四氟。

在所述反应釜内还设有冷却装置,冷却装置控制反应釜内温度低于20℃。

所述第一阀门、第一流量计、第二阀门和第二流量计均为因科乃尔材质或蒙乃尔材质制成。

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管口直径均为3-10mm,所述第四管道和所述第五管道管口直径均为5-15mm。

在所述第一缓冲罐和所述第二缓冲罐内均喷涂聚四氟材质涂层,在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上均安装真空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采用真空泵抽取密闭反应釜内空气实现负压,在负压的情况下对四氯化钛或硫酸氧钛等钛源溶液进行定量抽取与去离子水和碱液反应制备氢氧化钛溶液的反应,该装置解决了四氯化钛或硫酸氧钛等钛源溶液水解过程中产生的酸雾,也避免了反应液的泄露,通过有效控制釜内温度,真空泵真空度和各级阀门操作,实现四氯化钛或硫酸氧钛等钛源溶液水解制备氢氧化钛溶液的安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装置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制取氢氧化钛溶液的装置,包括用于存储钛源溶液原料的储存罐1,钛源溶液原料为四氯化钛、氧氯化钛、硫酸氧钛或钛酸丁酯类溶液,储存罐1通过第一管道2连接第一缓冲罐3,第一缓冲罐3通过第二管道4连接反应釜5,在反应釜5内装有纯水20,在反应釜5的内壁配合连接搪瓷玻璃或者聚四氟,在反应釜5内还设有冷却装置21,冷却装置21控制反应釜5内温度低于20℃。反应釜5通过第三管道6连接碱液储存罐7,碱液储存罐7内的碱液为氨水、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碱液,反应釜5还通过第四管道8连接第二缓冲罐9,第二缓冲罐9通过第五管道10连接真空泵11。

在所述第一管道2上连接第一阀门12和第一流量计13,第一阀门12和第一流量计13还能够采用含流量计功能的单向阀门。在所述第二管道4上连接第二阀门14和第二流量计15,在所述第三管道6上连接第三阀门16和第三流量计17,在所述第四管道8上连接第四阀门18,在所述第五管道10上连接第五阀门19。第一阀门12为单向截止阀,第二阀门14和第三阀门16为调节阀,第四阀门18和第五阀门19为具有密闭调节功能的球阀或闸阀。第一阀门12、第一流量计13、第二阀门14和第二流量计15均为因科乃尔材质或蒙乃尔材质制成。

所述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4和第三管道6的管口直径均为3-10mm,所述第四管道8和所述第五管道10管口直径均为5-15mm。

在所述第一缓冲罐3和所述第二缓冲罐9内均喷涂聚四氟材质涂层,在第一缓冲罐3和第二缓冲罐9上均安装真空表。

本装置的操作过程为:

第一步、在反应釜5中加入反应用纯水20,控制反应釜5内温度使其低于10℃;

第二步、关闭第四阀门18,打开第五阀门19,打开真空泵11,保持第二缓冲罐9内形成高负压后,关闭第五阀门19;

第三步、关闭第二阀门14、第二流量计15、第三阀门16和第三流量计17,然后再打开第四阀门18,使反应釜5内形成低负压,再关闭第四阀门18;

第四步、打开第二阀门14和第二流量计15,然后重复第二步操作后再关闭第二阀门14;

第五步,打开第一阀门12和第一流量计13,储存罐1内溶液会自动流出至第一缓冲罐3内;

第六步,保持反应釜5内不停搅拌,打开第二阀门14、第二流量计15、第三阀门16和第三流量计17,保持第三流量计17的流量值是第二流量计15的流量值的2-3倍,打开第四阀门18后迅速关闭,储存罐1中的钛源原料将持续因釜内形成的负压而经流量计加入反应釜内,随着反应的进行,在釜内会逐渐生成少量白雾,待釜内白雾逐渐消失后得到呈白色膏状胶体溶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