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微晶玻璃退火窑间接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6178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浮法微晶玻璃退火窑间接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工设备冷却系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浮法微晶玻璃退火窑间接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微晶玻璃生产线包括熔炉、锡槽、退火辊道窑等设备,其生产过程包括配料、混合、熔化、锡槽成型、晶化退火、后期加工等步骤。微晶玻璃集中了玻璃和陶瓷的特点,由于微晶玻璃中同时存在几种相,它们在物理特性上存在不同的差异,这些差异必将引起微晶玻璃内部产生结构应力。

一般微晶玻璃退火在冷却时速度不能太快,而且产品冷却均匀性要求高。在760℃冷却时不能直接吹入冷风冷却,不然会造成玻璃开裂,变形等缺陷。由于玻璃窑窑顶一般需要揭开,这样固定在窑顶的冷却风管道需要随窑顶一同移开,如果每个单元节的冷却管道连接不好,漏入大量冷风进入炉膛,将会直接影响产品冷却效果。本文提供一种间接冷却的方法,可随单元节一同提升的冷却风管道分段组装,通过辐射吸热来冷却炉膛温度,从而使产品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容易、冷却均匀、高质优效的浮法微晶玻璃退火窑间接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窑体金属框架、支撑脚、窑底、窑顶等构成,在冷却段每个单元节炉膛顶部设置了上冷却风管、底部设置了下冷却风管,上冷却风管通过锚固件固定安装在窑顶上,下冷却风管放置在窑底上,每单元节之间的上冷却风管通过上密封件密封连接,由锚固件固定于奇数单元节的窑顶上,下冷却风管通过槽型下密封件密封连接;在冷却段每个间接冷却区第一单元节窑顶设置了带调节阀门的上冷却风进口,通过管道与上冷却风管相连,在窑底一侧设置了带调节阀门的下冷却风进口,通过管道与下冷却风管相连;在冷却段最后单元节的窑顶设置了连接上冷却风管的管道出口,通过支管与上抽排风管道相连,在窑底设置了连接下冷却风管的管道出口,通过支管与下抽排风管道相连,上抽排风管道和下抽排风管道汇入排风总管后与风机抽风口相连。在每单元节窑顶和窑底的长度方向分别均布4根上冷却风管和下冷却风管,所述冷却风管是由耐热钢薄壁矩形管制作的矩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制作方便,密封性好,便于事故处理,节约维护成本,可极好的间接冷却玻璃产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密封件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密封件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密封件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密封件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下密封件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下密封件左视图;

图中:1为上冷却风进口,2为上冷却风管,3为锚固件,4为上抽排风管道,5为下冷却风管,6为风机,7为上密封件,8为下密封件,9为固定孔,10为下冷却风进口,11为金属框架,12为支撑脚,13为窑底,14为窑顶,15为支管,16为下抽排风管道,17为排风总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浮法微晶玻璃退火窑间接冷却装置是由窑体金属框架11、支撑脚12、窑底13、窑顶14等构成,在冷却段每个单元节炉膛顶部设置了上冷却风管2、底部设置了下冷却风管5,上冷却风管2通过锚固件3固定安装在窑顶14上,下冷却风管5放置在窑底13上,每单元节之间的上冷却风管2通过上密封件7密封连接,由锚固件3固定于奇数单元节的窑顶14上,下冷却风管5通过槽型下密封件8密封连接;在冷却段每个间接冷却区第一单元节窑顶设置了带调节阀门的上冷却风进口1,通过管道与上冷却风管2相连,在窑底一侧设置了带调节阀门的下冷却风进口10,通过管道与下冷却风管5相连;在冷却段最后单元节的窑顶设置了连接上冷却风管2的管道出口,通过支管15与上抽排风管道4相连,在窑底设置了连接下冷却风管5的管道出口,通过支管与下抽排风管道16相连,上抽排风管道4和下抽排风管道16汇入排风总管17后与风机6抽风口相连。在每单元节窑顶和窑底的长度方向分别均布4根上冷却风管2和下冷却风管5,所述冷却风管是由耐热钢薄壁矩形管制作的矩形结构。实施本实用新型时,以承建一条403米的浮法微晶玻璃退火辊道窑为例,窑内宽2.74米,节距为2.001米,间接冷却共4区,每个区有4个单元节,在窑宽方向分为4组,由上冷却风管2和下冷却风管5构成。每个单元节的风管之间有30mm间隙,在高温时候炉膛内管道约膨胀26mm,使得在生产过程中,单元节之间间隙极小,在矩形风管外部有密封连接节包裹在两个单元节的风管之间。上部冷却风管2制作长度为1970mm,上密封件7通过描固件3固定安装在奇数单元节窑顶14上,偶数单元节的上冷却风管2压在上部密封件7槽型内,上冷却风管采用描固件3固定在窑顶14上。下部冷却风管5道制作长度为1970mm,放置在窑底砌筑上,相邻单元节的下部风道之间采用下部密封件连接,下密封件8为槽型结构,卡在两单元节下冷却风管5接头处,接头之间间隙为30mm。每个间接冷却区的第一节(沿产品运动方向)上部和下部设置有抽风口,抽风口由规格为DN80圆管制作,汇集到抽风管道由风机抽排。最后一个单元节上部和下部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由规格为DN80圆管制作,安装有阀门,调节进风量。在冷风出窑后,经过顶部和底部汇总管道,进入风机,由风机自然排空。风机进口处设置热电偶,检测出窑风的温度,根据该温度,可调节冷却风管进风口处阀门。这样冷却风在风道内逆着产品运动方向而行,可极好的冷却玻璃产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