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光纤拉丝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1168发布日期:2018-06-12 22:1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光纤拉丝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纤预制棒拉丝工艺速度下,光纤出炉口的温度大约为2000℃,而随着拉丝速度的提升,光纤出炉口的温度会更高,拉丝通道已不足以完成光纤涂覆前的冷却,如果不增加冷却管对涂覆前光纤进行冷却,光纤涂覆过程中将会出现冒胶等生产异常,影响生产效率和光纤质量。传统的冷却管为2块半月形铝制的冷却管,内腔均匀嵌有多片格栅,不便于清洁,残留的异物或碎光纤会严重影响持续拉丝过程中光纤的强度;密封效果差,氦气用量大;打开和闭合过程容易导致断纤,影响光纤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光纤拉丝冷却系统,能够在高速拉丝过程中自动控制和调整冷却管的位置和惰性气体进气流量,在保证光纤冷却效果良好的同时节约惰性气体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密封性好、易于清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光纤拉丝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设有衬管,所述冷却管和衬管上设有相连通的气孔,通过所述气孔向衬管内通入惰性气体;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同轴调整平台上,两所述同轴调整平台上均设有测温仪,所述测温仪用于检测过纤孔内光纤的位置和表面温度,所述测温仪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同轴调整平台,所述控制器根据测温仪反馈的温度值调整通入衬管内的惰性气体流量。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衬管为聚四氟乙烯衬管。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气孔设置在冷却管长度延伸方向的中间部位和冷却管位于光纤穿出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惰性气体为氦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冷却管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自下而上螺旋状盘绕的设有液冷槽,所述液冷槽内通入冷却液。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液冷槽的两端均通过水管连接至冷却循环水箱。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冷却管为一体式结构的圆筒状管体。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冷却管为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其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面板显示光纤的当前位置和当前温度,且接收用户的操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光纤拉丝冷却系统,能够在高速拉丝过程中自动控制和调整冷却管的位置和惰性气体进气流量,在保证光纤冷却效果良好的同时节约惰性气体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密封性好、易于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其一、相较于目前两半开合式的冷却管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管采用一体封闭式管体结构,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不再有打开和闭合的动作,避免了该动作带来的断纤异常的发生。

其二、冷却管内部嵌套设置内壁光滑的衬管,冷却管自身不需要定期清洁,而内壁光滑的聚四氟乙烯衬管的清洁只需要用长毛刷在内腔从上而下清洁即可,不会有碎光纤等异物残留,从而避免了对持续高速拉丝过程中的光纤造成损伤。

其三、测温仪实时采集衬管内光纤的位置和表面温度,并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光纤的当前位置通过调整同轴调整平台来调整衬管和冷却管的位置,使得光纤始终从衬管的中心轴向穿出,不会因为冷却管位置偏差而导致光纤被擦伤。

其四、控制器根据光纤的温度来调整通入惰性气体的流量,一方面可以确保光纤冷却效果良好,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惰性气体的用量,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2-冷却管,4-衬管,6-气孔,8-同轴调整平台,10-测温仪,12-控制器,14-液冷槽,18-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光纤拉丝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管2,冷却管2优选采用一体式结构的圆筒状不锈钢管体,相较于目前两半开合式的冷却管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管采用一体封闭式管体结构,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上述冷却管2内设有衬管4,衬管4优选采用聚四氟乙烯衬管,聚四氟乙烯材质耐高温,制品壁面光滑,易于清洁。

上述衬管4嵌套在冷却管2内,冷却管2与拉丝塔的出炉口对接,光纤出炉后进入衬管4内,上述冷却管2和衬管4上设有相连通的气孔6,通过上述气孔6向衬管4内通入惰性气体,通过惰性气体对衬管4内的光纤进行强制降温,并保护光纤不被氧化。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上述惰性气体优选采用氦气,且上述气孔6设置在冷却管2长度延伸方向的中间部位和冷却管2位于光纤穿出的端部。光纤自上而下穿出衬管4,在衬管4的底部和中间部位通入惰性气体,使得惰性气体在衬管4内自下而上移动,光纤和惰性气体的移动方向彼此逆向移动,使得惰性气体包围在移动的光纤周围,对高温的光纤进行导热,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

上述冷却管2的内壁和外壁之间自下而上螺旋状盘绕的设有液冷槽14,上述液冷槽14内通入冷却液。液冷槽14内通入冷却液,一方面对冷却管2本身进行降温,另一方面辅助衬管4内光纤的降温。螺旋状盘绕的液冷槽14能够增加液冷面积,提高液冷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液冷槽14的两端均通过水管连接至冷却循环水箱,做到冷却液的循环利用,节约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冷却管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一同轴调整平台8上,两上述同轴调整平台8上均设有测温仪10,上述测温仪10用于检测过纤孔内光纤的位置和表面温度,上述测温仪10连接控制器12,上述控制器12控制连接同轴调整平台8,上述控制器12根据测温仪10反馈的温度值调整通入衬管4内的惰性气体流量。

上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控制面板18,上述控制面板18电连接控制器,上述控制面板18显示光纤的当前位置和当前温度,且接收用户的操作设置。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的同轴调整平台8和测温仪10均为为市面上能够直接购买到的设备,测温仪10能够同时采集物体的温度和位置;同轴调整平台8能够在一个平面(X轴和Y轴)上调整固定在其上物体的位置,比如,人面对同轴调整平台8站立,左右方向为X轴方向,上下方向为Y轴方向。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同轴调整平平台8受控于控制器12,测温仪10采集衬管4内光纤的位置,并在控制面板18中显示,如果光纤当前处于衬管的中心,则不对同轴调整平台8做任何调整,如果光纤当前的位置偏离衬管4的中心,控制器通过控制同轴调整平台8调整位置以调整冷却管2的位置,使得光纤始终从衬管4的中心轴向穿出。

与此同时,测温仪采集衬管4内光纤表面的温度反馈至控制器12,并在控制面板18上显示,控制器12根据光纤表面的温度来调整惰性气体的通入流量,调整的目的为:使得光纤从衬管4中穿出时光纤表面温度满足后段涂覆要求。自动控制惰性气体的流量,一方面可以确保光纤冷却效果良好,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惰性气体的用量,节约生产成本。

另,冷却管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同轴调整平台8上,两个同轴调整平台8分别独立的调整冷却管2两端的位置,即使冷却管2初始状态不在衬管4的中心时,同样能够绝对对中调整冷却管2的位置。

基于以上结构的冷却系统,其冷却过程如下:

(1)取衬管4嵌套在冷却管2内,衬管4和冷却管2的两端均分别安装在一同轴调整平台8上,同轴调整平台8调整衬管4和冷却管2的位置,使得

出炉后的光纤从衬管4中心轴向穿出;

(2)测温仪10实时采集衬管内光纤的位置和表面温度,并反馈至控制器12,控制器12根据测温仪10反馈的光纤表面温度来调整通入衬管内惰性气体的流量,使得从衬管4中穿出光纤的温度达到后段涂覆要求;控制器12根据测温仪10反馈的光纤位置调整同轴调整平台8,使得光纤始终从衬管4的中心轴向穿出。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光纤拉丝冷却系统,能够在高速拉丝过程中自动控制和调整冷却管的位置和惰性气体进气流量,在保证光纤冷却效果良好的同时节约惰性气体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密封性好、易于清洁。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