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磷酸为调酸剂和磷源的水稻壮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76585发布日期:2019-08-20 21:11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以磷酸为调酸剂和磷源的水稻壮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农业
技术领域
,具体的说是涉及以磷酸为调酸剂和磷源的水稻壮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传统作物,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品种。水稻在苗床的生长情况,直接影响其在后期的生长及品质产量。水稻是喜酸作物,适宜的ph值为4.5~5.5,酸性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幼苗生长阶段植株的发育,促进根系发育和壮苗保苗的作用。水稻在苗期土壤中有各种病原菌,容易使水稻诱发立枯病、青枯病等病害。壮秧剂一般用在水稻的生长初期,目前的水稻壮秧剂是一种有效促进稻苗发育的制剂,它根据水稻的生理和生态特性,集杀菌、调酸、营养、化控为一体,杀菌剂、化控剂、调酸剂、营养剂相互作用,效果互补,创造稻苗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达到壮秧的目的。健壮的秧苗是水稻创造高产的基础,如果在水稻育苗期间遭遇低温冷害天气会对幼苗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为水稻秧苗生长缓慢,病害发生严重,成苗率降低等。常规的水稻壮秧剂在水稻抗低温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尤其在外界温度变化比较大时,对水稻秧苗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低温还容易导致青枯病、立枯病等系列病害。常规的壮秧剂中杀菌剂都是一些化学类的药剂,对植株药害也有一定的风险。调酸剂通常为浓硫酸、硫磺等,这些调酸剂功能单一,且对土壤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壮秧剂由原来简单营养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栽培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成熟一种产品,最初只是简单土壤消毒灭菌,发展一段时间又加上一些营养成份包括需要添加各种营养元素、杀菌剂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成为现在的壮秧剂。水稻壮秧剂是根据作物生理、生态特性研制的集消毒剂、增酸剂、营养剂、化控剂为一体的新型育秧制剂,主要起到壮苗的作用,提高秧苗素质,增强抗逆性。使用水稻壮秧剂育秧,是水稻旱床育秧、抛秧技术的重大发展,它能一次性完成床土消毒、调酸和秧苗施肥、化控等四项程序,具有操作简便、省工省本、防病壮秧、增产增收等优点。其秧苗主要表现矮壮、叶厚、叶宽、深绿、茎基宽、根系发达,移(抛)栽后返青(立苗)快、分蘖早、分蘖多、抽穗早、成熟早,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近年来,使用壮秧剂已成为水稻生产中的常规措施,但由于市场上销售的壮秧剂产品种类较多,用法不一,加之部分农户在使用时操作不规范等因素,每年育苗季节都会发生多起壮秧剂使用后效果不佳或药害事故,影响了水稻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水稻育苗时选好用好壮秧剂对于确保水稻育苗标准化生产安全,实现苗齐、苗壮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市场壮秧剂厂家超过70家,品种达40多种。大体分成i型和ii型两类。其中i型壮秧剂是指产品规格为一袋装(不分包),没有单独的酸包和药包,要求其纯npk含量≥15%,许多在肥料上登记使用的壮秧剂均属i型;ii型壮秧剂是指产品规格为一袋中分三包或两包,有单独的酸包和药包,要求其纯npk含量≥4.5%。ii型壮秧剂包装袋上注明的纯npk含量是指三包里肥包中的纯npk含量,许多在农药上登记使用的壮秧剂均属ii型(李德萍,2009)。公开(公告)号cn101723746a的发明《一种新型水稻壮秧剂》公开了一种新型水稻壮秧剂,所含成分及成分所占重量份数为腐植酸1.5-2.5、木醋液1.5-2.5、有机肥0.5-1.5,实施时,腐植酸40g/l、木醋液40g/l、有机肥20g/l,有机肥由氮肥、磷肥、钾肥组成,微生物制剂含量20-30ml/l,ph值为3.5-4.5。公开(公告)号cn105175159a的发明《一种水稻旱育壮秧生物基质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公开的生物基质的生产方法:一、将稻壳与牛粪混合后添加混合菌液,室外堆放腐熟,再添加乳酸菌液,混匀后再堆放7~10天;二、然后添加纯氮、纯磷、纯钾和纯锌后混合均匀;三、加粘合剂,压缩成薄片,干燥后。水稻旱育壮秧生物基质应用是每张生物基质平铺在水稻育秧盘中,浇透水后均匀撒入催芽后的水稻种子,放入塑料大棚中进行育秧。本发明可达到与目前应用的水稻壮秧剂一样的壮秧效果,并对环境安全、无污染。公开(公告)号cn101113122a的发明《水稻育苗壮秧剂及使用方法》公开的水稻育苗壮秧剂由营养素、黄腐酸、调酸剂、螯合剂、保水剂、杀菌消毒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热素、防霉剂和添加剂组成。公开(公告)号cn107382503a的发明《一种水稻壮秧剂》公开了一种水稻壮秧剂,由以下原料组成:畜禽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的粉剂50-60%;浓硫酸20-22%;尿素8-10%;过磷酸钙8-10%;硫酸钾4-8%;占基质重量比5/1000的硫酸锌;占基质重量比2/1000的奈乙酸;占基质重量比1/1000的多效唑。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与常规水稻壮秧剂相比,具有集废弃资源利用、营养、调酸、消毒、生根、化控功能于一体的特点,可以改善土壤透气性,提高秧苗分蘖率,使秧苗根长、根多、根重、茎粗、茎叶挺拔,抗逆性强,插秧后返青快,早熟高产,且本产品对土壤环境无污染,是绿色水稻生产的首选生产资料。公开(公告)号cn1081433a的发明《水稻壮秧剂及其生产工艺》一种水稻壮秧剂及其生产工艺,以干稻壳代替褐煤等做载体,各种原料配比是:干稻壳22%,浓硫酸40%,糠醛渣4.894%,硫酸铵28%,磷酸二铵3.6%,硫酸钾1%,硫酸锌0.4%,二羧酸0.07%,met0.036%,按顺序混合拌匀而成。可广泛用于水稻育秧床,有极好的壮秧作用。公开(公告)号cn1385406a的发明《dsk水稻壮秧剂》公开了一种dsk水稻壮秧剂,药肥混合复配制剂,具有抗病效果明显、调酸时间持久、增肥作用显著的特点。其有效成分是:药∶有机质∶肥=1∶7∶7。其中药由3.3%福美双和甲霜灵复配制剂20%和陶土填加物80%组成;有机质由植物秆棵等废弃物组成,ph值为5.0-6.0;肥料由常量元素70%,中量元素20%以及微量元素10%组成,总有效养分含量≥20%。本发明水稻壮秧剂可增强稻苗抗逆性,对防治苗期立枯病有特效,防治青枯病效果明显,可在水稻旱育苗中,育出秧龄大、素质好、丰产性能强的水稻苗。本发明分袋包装,使其各成分保持独有的特性和功能,现用现拌,使用方便。公开(公告)号cn1176053a的发明《一种水稻壮秧剂》属于水稻育苗床上培肥与防治立枯病兼用型的壮秧调酸杀菌制剂。它是以粉煤灰为载体,含有n、p、k、si、ca、zn、fe及杀菌剂,适用于田间旱育苗或盘育苗。具有抗寒、抗旱力强,防治立枯和青枯病效果好,利于培育壮秧,移栽后,扎根缓苗快,分蘖早,为获得高产创造有利条件。应用上存在问题主要有①肥量过大,盘根效果不佳。②现市场壮秧剂40多种,50%以上壮秧剂品种,在用量上含糊不清,种植户靠经验用量往往出现烧苗现象。③用壮秧剂后再用生根粉、生根宝、生根灵等多次重复使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剂总量过大,造成水稻发生药害。④杀菌剂、移栽乐用量过高或使用壮秧剂后再用移栽乐,都能造成水稻药害。为此,急需要提供一种水稻壮秧剂,解决目前使用的水稻壮秧剂营养元素含量少,对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无明显促进作用,单位面积用量大,生产成本高、运输成本高,施肥劳动强度大及施肥工序繁琐、费工费时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磷酸为调酸剂和磷源的水稻壮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方案如下:以磷酸为调酸剂和磷源的水稻壮秧剂,所述壮秧剂的原料组份和重量份配比为,磷酸30-50份,磷酸一铵10-25份,硫酸钾10-15份,硫酸锌10-12份,硫酸铵5-8份,硫酸锰2-6份,钼酸铵6-9份,氯化钾3-7份,褐煤20-25份,工业废渣15-25份,麦饭石10-15份,沸石粉15-20份,磷石膏10-15份,腐殖土5-10份,硅藻土5-15份,稻壳灰15-25份,草木灰10-15份,畜禽粪便发酵液100-150份,秸秆颗粒35-45份,酒糟10-15份,杀菌剂5-10份。所述杀菌剂选自多菌灵,自恶霉灵、甲霜灵、福美双、多效唑和甲霜灵锰锌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工业废渣为粉煤灰、煤矸石和钢渣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畜禽粪便发酵液的制作方法如下:畜禽粪便、蔗糖渣和em菌剂以(20-30)∶(3-5)∶1的比例混匀,使畜牧粪便含水量达到50-60%,置于一个大容器中,密封好,畜禽粪便堆积发酵,料温保持70-75℃,发酵4-6天,每隔2天翻新一次,再重新密封好,当料温降到33-37℃,停止发酵,将发酵物过滤,滤液即为畜禽粪便发酵液。一种所述水稻壮秧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及准备;步骤二、混拌原料;步骤三、干燥;步骤四、检测;步骤五、包装。将磷酸加入到褐煤中,活化褐煤中的腐殖质类物质,利于提高水稻秧苗的抗性。步骤一、原料预处理;所述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具体步骤为,将秸秆颗粒去除杂质,在远红外线灭菌机里进行30-50秒灭菌;然后进行真空干燥,真空干燥的温度为30-35摄氏度,时间为0.5-1h,备用;另外,按照前述方法,制备畜禽粪便发酵液备用;步骤二、混拌原料;具体的步骤为,(1)将畜禽粪便发酵液加入到反应釜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除磷酸外的其它原料,混合;(2)在搅拌下加入磷酸,用磷酸调节ph值为弱酸性;(3)继续搅拌30分钟,停止搅拌,得到混合物a;步骤三、室温干燥混合物a;步骤四、对混合物a进行检测,测定各成分的有效含量;步骤五、将检测合格的液体定量包装成袋,得所述壮秧剂。所述水稻壮秧剂的应用,每千克的固态水稻壮秧剂可使用面积为5.0平方米育苗床,与50-55公斤旱田肥沃过筛细土混拌均匀,装入14-15个机插盘中即可。所述应用步骤包括种子收集与处理、苗床准备、播种育苗、播后管理等步骤,具体如下:s1种子收集与处理:根据水稻种子成熟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注意翻动,避免发热,待种子自然脱出,利用水选去除杂质及干瘪种子,结合水选对种子进行消毒;s2苗床准备: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干燥向阳,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弱酸性土壤,深耕翻晒及锄草,添加底肥及壮秧剂;s3播种育苗: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种子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后采用机械条播的方式播入苗床中,保持苗床湿润至种子萌发;s4播后管理:及时锄草、间苗、追肥、灌溉、病害防治。所述s1中种子消毒所用的消毒剂可为30-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浸种36小时。s2中耕作深度10-15cm,翻地前施用200kg/500m2复合肥做底肥。s3中经过消毒的种子采用200mg/l赤霉素处理15-20小时。s4中的间苗,每年根据播种地方情况分季节间苗。水稻种子入土,然后秧床覆土,厚度为0.5cm,在面积为36m2的稻田内设1m宽的保护行。本申请壮秧剂中加入部分大比例的稻壳灰和稻草以及畜禽粪便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对改善土壤的物理特性具有重要作用,增强了土壤的保水通气性能,同时上述主要组分还可以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秧苗素质得到有效提高。稻壳的硅酸含量比稻草要高得多。稻壳的碳氮比高达75.6%,是难于发酵的有机物料之一,其发酵难度很高,一般发酵助剂很难将其″制服″,现有技术中常规稻壳发酵做法是采用尿素混用进行氨化处理,才能获得较理想的发酵效应,发酵时间一般需要20-25天,发酵时间更长,堆温连续翻堆7次后才算发酵到位。本申请使用了畜禽粪便发酵液,与其它原料共同作用,降低了发酵时间,提高了发酵效果。本申请壮秧剂中添加了部分工业废渣,达到了同样甚至是更好的效果,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壮秧剂过重导致插秧机机插取秧造成的断根伤秧等问题等。使用本申请壮秧剂育秧,苗床温度高于传统基质苗床的1.5-2℃,发苗略早,根系好,根数多,且须根多,可以有效延长适栽秧龄,提高秧龄弹性。传统壮秧剂育秧适宜秧龄大多为15-20天左右,秧龄相对偏短,秧苗素质不高,高产潜力的发挥收到一定抑制,如果遇到不可控的天气等因素不能及时腾茬机插,秧龄超过20天后秧苗素质急剧下降,严重影响机插质量和后期的生长发育,最终影响产量;而本壮秧剂育秧适栽秧龄为15-25天,最多可以达到25-28天甚至更长,适栽秧龄期大为延长,且秧苗素质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秧龄弹性明显增加,机插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证,极大地提高了对不同生态区、不同茬口和生产力水平的适应性,其他壮秧剂育秧的适栽秧龄都没能达到这么长时间,这是本发明综合创新的结果。本申请壮秧剂是通过施于秧田土壤而对秧苗生长发育起作用,将壮秧剂与秧田土壤充分混匀后,播种育秧,可直接培育出超级稻;而现有技术中水稻常用药肥,通过拌种而对秧苗生长发育起作用,两者的栽培方式和作用完全不同。壮秧剂中的秸秆颗粒除含有机质等成分外,还具有贴合和络合矿质养分的作用。本申请壮秧剂除了满足水稻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氮素养分外,还提供磷和钾等养分;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水稻用药肥仅提供水稻氮素养分,而没有提供磷和钾等养分。氮、磷和钾是作物的肥料三要素,壮秧剂更有利于超级稻秧苗的生长。本申请中采用生产量大、成本低廉、取材容易且环保无害的稻壳、草木灰等可再生资源代替,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浪费和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而且由于稻壳中富含氮、磷、钾、钙、镁、硫、铁、硅等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可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水稻生长,增强水稻抗逆抗病抗倒能力。而且稻壳还可以改善基质结构,增加保水通气性能。在常规的壮秧剂或肥料制作过程中,都加入保湿剂和粘合剂等类似的化学添加剂,以保证基质育秧过程中的成毯效果,防止基质松散导致机插效果差,而这些物质多为含有无机化学成成分的有毒产品,不仅对秧苗生长没有任何促进作用,而且在土壤中难以分解,对土壤有二次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有不利影响;而本基质不含该类物质,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成毯效果,提高机插质量;使用有机原料,这些添加剂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秧苗根系盘结,保证良好的成毯效果,而且其中的益生菌类物质还可以促进秸秆分解,减少秸秆分解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对秧苗生长的影响,还可以提高基质中生物酶的活性,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促使秧苗生长健壮,防止旺长导致秧苗素质变差,最重要的是这些物质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易降解,无二次污染,这对发展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加快推广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均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是对传统无土基质的一大创新;与其他的壮秧剂相比,本壮秧剂所育秧苗可以将株高整齐度提高20-30%,茎基宽增加10-15%,发根力提高约5%,秧苗素质大大提高,从而为高质量机插提供了基础;同时,适栽秧龄从传统的18-22天提高至28天甚至更长,大大增加了秧龄弹性,极大地提高了适应性,特别适用于茬口衔接时间紧张地区应用,其他壮秧剂育秧的适栽秧龄都没能达到这么长时间,这是本发明综合创新的结果。本申请中的各原料组份物质的协同作用,相互配合提高土壤肥力,达到秧苗茁壮生长的目的。禽畜粪便可以为鸡粪、鸭粪、猪粪或牛粪等中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秸秆为各种农作物秸秆,可以为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或水稻秸秆等中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附图说明图1同期对比效果实例图。有益效果1、采用本地农业废弃秸秆和工业无毒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方便取材,同时减少了农业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生产成本低;促进秧苗健壮生长。能矮化健壮秧苗,促进发根盘根,有利壮秧形成。2、本发明中施入的稻壳,可改善基质结构,增加基质保水通气性能。3、本发明壮秧剂所育秧苗素质好,抗病能力强。和空白育秧对照相比,秧苗出苗整齐,高度适中,叶片宽大,色泽亮绿,根系发达,缓苗期短。4、本申请壮秧剂较常规的壮秧剂成苗率高2个百分点;株高和叶龄无明显差异,但根数较对比例多,茎基部宽高,进一步从本田的生长情况看,平米收获穗数多2.0%,穗粒数多1.8粒,结实率高0.8个百分点,千粒重多0.4克,即产量构成因子均得到改善,产量较常规高4.9%。具体实施方式使用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某种植园土壤种植,土壤的基本指标,见表1表1土壤指标实施例1以磷酸为调酸剂和磷源的水稻壮秧剂,所述壮秧剂的原料组份和重量份配比为,磷酸30份,磷酸一铵10份,硫酸钾10份,硫酸锌10份,硫酸铵5份,硫酸锰2份,钼酸铵6份,氯化钾3份,褐煤20份,工业废渣15份,麦饭石10份,沸石粉15份,磷石膏10份,腐殖土5份,硅藻土5份,稻壳灰15份,草木灰10份,畜禽粪便发酵液100份,秸秆颗粒35份,酒糟10份,杀菌剂5份。所述杀菌剂为多菌灵。所述工业废渣为粉煤灰、煤矸石和钢渣的混合物。所述畜禽粪便发酵液的制作方法如下:畜禽粪便、蔗糖渣和em菌剂以20∶3∶1的比例混匀,使畜牧粪便含水量达到50%,置于一个大容器中,密封好,畜禽粪便堆积发酵,料温保持70℃,发酵4天,每隔2天翻新一次,再重新密封好,当料温降到33℃,停止发酵,将发酵物过滤,滤液即为畜禽粪便发酵液。一种所述水稻壮秧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及准备;步骤二、混拌原料;步骤三、干燥;步骤四、检测;步骤五、包装。将磷酸加入到褐煤中,活化褐煤中的腐殖质类物质,利于提高水稻秧苗的抗性。步骤一、原料预处理;所述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具体步骤为,将秸秆颗粒去除杂质,在远红外线灭菌机里进行30秒灭菌;然后进行真空干燥,真空干燥的温度为30摄氏度,时间为0.5h,备用;另外,按照前述方法,制备畜禽粪便发酵液备用;步骤二、混拌原料;具体的步骤为,(1)将畜禽粪便发酵液加入到反应釜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除磷酸外的其它原料;(2)在搅拌下加入磷酸,用磷酸调节ph值为弱酸性;(3)继续搅拌30分钟,停止搅拌,得到混合物a;步骤三、室温干燥混合物a;步骤四、对混合物a进行检测,测定各成分的有效含量;步骤五、将检测合格的液体定量包装成袋,得所述壮秧剂。所述水稻壮秧剂的应用,每千克的固态水稻壮秧剂可使用面积为5.0平方米育苗床,与50公斤旱田肥沃过筛细土混拌均匀,装入14个机插盘中即可。所述应用步骤包括种子收集与处理、苗床准备、播种育苗、播后管理等步骤,具体如下:s1种子收集与处理:根据水稻种子成熟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注意翻动,避免发热,待种子自然脱出,利用水选去除杂质及干瘪种子,结合水选对种子进行消毒;s2苗床准备: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干燥向阳,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弱酸性土壤,深耕翻晒及锄草,添加底肥及壮秧剂;s3播种育苗: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种子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后采用机械条播的方式播入苗床中,保持苗床湿润至种子萌发;s4播后管理:及时锄草、间苗、追肥、灌溉、病害防治。所述s1中种子消毒所用的消毒剂可为3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浸种36小时。s2中耕作深度10cm,翻地前施用200kg/500m2复合肥做底肥。s3中经过消毒的种子采用200mg/l赤霉素处理15小时。s4中间苗,每年根据播种地方情况分季节间苗。水稻种子入土,然后秧床覆土,厚度为0.5cm,在面积为36m2的稻田内设1m宽的保护行。实施例2以磷酸为调酸剂和磷源的水稻壮秧剂,所述壮秧剂的原料组份和重量份配比为,磷酸50份,磷酸一铵25份,硫酸钾15份,硫酸锌12份,硫酸铵8份,硫酸锰6份,钼酸铵9份,氯化钾7份,褐煤25份,工业废渣25份,麦饭石15份,沸石粉20份,磷石膏15份,腐殖土10份,硅藻土15份,稻壳灰25份,草木灰15份,畜禽粪便发酵液150份,秸秆颗粒45份,酒糟15份,杀菌剂10份。所述杀菌剂选自多效唑。所述工业废渣为粉煤灰。所述畜禽粪便发酵液的制作方法如下:畜禽粪便、蔗糖渣和em菌剂以30∶5∶1的比例混匀,使畜牧粪便含水量达到60%,置于一个大容器中,密封好,畜禽粪便堆积发酵,料温保持75℃,发酵6天,每隔2天翻新一次,再重新密封好,当料温降到37℃,停止发酵,将发酵物过滤,滤液即为畜禽粪便发酵液。一种所述水稻壮秧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及准备;步骤二、混拌原料;步骤三、干燥;步骤四、检测;步骤五、包装。将磷酸加入到褐煤中,活化褐煤中的腐殖质类物质,利于提高水稻秧苗的抗性。步骤一、原料预处理;所述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具体步骤为,将秸秆颗粒去除杂质,在远红外线灭菌机里进行50秒灭菌;然后进行真空干燥,真空干燥的温度为35摄氏度,时间为1h,备用;另外,按照前述方法,制备畜禽粪便发酵液备用;步骤二、混拌原料;具体的步骤为,(1)将畜禽粪便发酵液加入到反应釜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除磷酸外的其它原料;(2)在搅拌下加入磷酸,用磷酸调节ph值为弱酸性;(3)继续搅拌30分钟,停止搅拌,得到混合物a;步骤三、室温干燥混合物a;步骤四、对混合物a进行检测,测定各成分的有效含量;步骤五、将检测合格的液体定量包装成袋,得所述壮秧剂。所述水稻壮秧剂的应用,每千克的固态水稻壮秧剂可使用面积为5.0平方米育苗床,与55公斤旱田肥沃过筛细土混拌均匀,装入15个机插盘中即可。所述应用步骤包括种子收集与处理、苗床准备、播种育苗、播后管理等步骤,具体如下:s1种子收集与处理:根据水稻种子成熟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注意翻动,避免发热,待种子自然脱出,利用水选去除杂质及干瘪种子,结合水选对种子进行消毒;s2苗床准备: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干燥向阳,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弱酸性土壤,深耕翻晒及锄草,添加底肥及壮秧剂;s3播种育苗: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种子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后采用机械条播的方式播入苗床中,保持苗床湿润至种子萌发;s4播后管理:及时锄草、间苗、追肥、灌溉、病害防治。所述s1中种子消毒所用的消毒剂可为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浸种36小时。s2中耕作深度15cm,翻地前施用200kg/500m2复合肥做底肥。s3中经过消毒的种子采用200mg/l赤霉素处理20小时。s4中的间苗每年根据播种地方情况分季节间苗。水稻种子入土,然后秧床覆土,厚度为0.5cm,在面积为36m2的稻田内设1m宽的保护行。实施例3以磷酸为调酸剂和磷源的水稻壮秧剂,所述壮秧剂的原料组份和重量份配比为,磷酸35份,磷酸一铵15份,硫酸钾12份,硫酸锌11份,硫酸铵7份,硫酸锰5份,钼酸铵8份,氯化钾5份,褐煤22份,工业废渣18份,麦饭石12份,沸石粉11份,磷石膏13份,腐殖土8份,硅藻土9份,稻壳灰18份,草木灰13份,畜禽粪便发酵液120份,秸秆颗粒38份,酒糟12份,杀菌剂7份。所述杀菌剂选自甲霜灵。所述工业废渣为煤矸石。所述畜禽粪便发酵液的制作方法如下:畜禽粪便、蔗糖渣和em菌剂以25∶4∶1的比例混匀,使畜牧粪便含水量达到56%,置于一个大容器中,密封好,畜禽粪便堆积发酵,料温保持72℃,发酵5天,每隔2天翻新一次,再重新密封好,当料温降到34℃,停止发酵,将发酵物过滤,滤液即为畜禽粪便发酵液。一种所述水稻壮秧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及准备;步骤二、混拌原料;步骤三、干燥;步骤四、检测;步骤五、包装。将磷酸加入到褐煤中,活化褐煤中的腐殖质类物质,利于提高水稻秧苗的抗性。步骤一、原料预处理;所述步骤一原料预处理具体步骤为,将秸秆颗粒去除杂质,在远红外线灭菌机里进行40秒灭菌;然后进行真空干燥,真空干燥的温度为32摄氏度,时间为0.8h,备用;另外,按照前述方法,制备畜禽粪便发酵液备用;步骤二、混拌原料;具体的步骤为,(1)将畜禽粪便发酵液加入到反应釜中,一边搅拌,一边加入除磷酸外的其它原料;(2)在搅拌下加入磷酸,用磷酸调节ph值为弱酸性;(3)继续搅拌30分钟,停止搅拌,得到混合物a;步骤三、室温干燥混合物a;步骤四、对混合物a进行检测,测定各成分的有效含量;步骤五、将检测合格的液体定量包装成袋,得所述壮秧剂。所述水稻壮秧剂的应用,每千克的固态水稻壮秧剂可使用面积为5.0平方米育苗床,与52公斤旱田肥沃过筛细土混拌均匀,装入14个机插盘中即可。所述应用步骤包括种子收集与处理、苗床准备、播种育苗、播后管理等步骤,具体如下:s1种子收集与处理:根据水稻种子成熟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注意翻动,避免发热,待种子自然脱出,利用水选去除杂质及干瘪种子,结合水选对种子进行消毒;s2苗床准备: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干燥向阳,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弱酸性土壤,深耕翻晒及锄草,添加底肥及壮秧剂;s3播种育苗: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种子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后采用机械条播的方式播入苗床中,保持苗床湿润至种子萌发;s4播后管理:及时锄草、间苗、追肥、灌溉、病害防治。所述s1中种子消毒所用的消毒剂可为3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浸种36小时。s2中耕作深度12cm,翻地前施用200kg/500m2复合肥做底肥。s3中经过消毒的种子采用200mg/l赤霉素处理18小时。s4间苗中每年根据播种地方情况分季节间苗。水稻种子入土,然后秧床覆土,厚度为0.5cm,在面积为36m2的稻田内设1m宽的保护行。表2不同壮秧剂及肥料处理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项目空白(ck)普通化肥实施例2密度(g/cm3)1.511.621.41孔隙度(%)47.6443.653.78n(mg/kg)170.5183.4187.9速效(mg/kg)120.9121.1123.7缓效(mg/kg)730778791有机质(%)360322447总盐量(%)2.983.122.11表3壮秧剂对水稻秧苗地上部分的作用效果施肥处理茎基宽度(mm)组织充实度(mg/cm)株高变异系数成秧率(%)株高(cm)空白1.80.900.1690%14.5实施例22.81.340.0795.6%12.7表4壮秧剂对水稻秧苗根系的作用效果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型的保护范围之中。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