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压粉煤灰砖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553063阅读:来源:国知局
< 1min消解温度> 90°C,筛余细度< 10%,各项性能均远远超过指标要求。
[0028]d、粗渣和水渣
炉渣品质与原煤及锅炉品质有关,为方便使用,通常要求粗渣含水率小于30%,烧失量小于25%,此外,必须将进厂粗渣经振动筛剔除粗渣中粒径较大的杂质。水渣与粗渣通过三斗配料,经裙边皮带计量,按比1:2输送至100 m3粗澄仓待用。
[0029]e、碎石
入厂碎石主要分为5_及3_两种粒级,要求含泥量小于5%,为避免堵料,含水率需小于3%。如骨料颗粒过大,需经高细破碎机破碎处理后得到粒级均匀、5mm以上的颗粒不大于5%的骨料,再经斗提机提升至100 m3骨料仓待用。
[0030]2、配料
单次配料干料总重5800吨,按如下配合比,即胶结料(球磨灰):除尘灰:粗渣:水渣:碎石:粉煤灰=8:4:16:8:15:49由计量秤分别计量后,打开计量秤气动阀门下至7立方双轴强力混合机。干料完毕后,搅拌Imin左右,加入600kg左右水,继续搅拌2min左右,充分混合后,经皮带机、斗提机送至消化仓,加料、搅拌、下料,整个周期为5~7min。控制入仓物料水份为 12%~14%,ACaO 含量为 7%土 1%。
[0031]3、消化
连续性生产可根据物料消耗速度及消化时间灵活调整每仓物料数量,消化仓体积为63m3,最多可消化8锅配料。考虑季节、生石灰消解速度等因素,物料消化时间为50~150min。若消化时间较长,或设备故障导致消化时间过长,需及时松仓以防物料结仓。控制点要求:出仓水份为11%~13%。
[0032]4、轮碾
物料进入轮碾,在轮碾中碾压时间为30s,轮碾内部设置有水管喷头,若发现物料偏干,可适当加水。
[0033]5、成型
成型就是将混合料经液压砖机压制成所需规格的砖坯,这是粉煤灰砖生产的最关键的环节。成型的基本要求:1、砖坯外形尺寸达到标准要求,外观完整;2、具有足够的密实度。
[0034]液压砖机成型需控制的关键参数有: ①布料深度:根据产品规格不同,布料深度不同,如成品高度为115mm的粉煤灰砖,布料深度为180mm,成品高度为90mm的粉煤灰砖,布料深度为140mm。当物料发生变换,造成成型压力波动时,为了稳定成型压力,液压机根据反馈可自动调整布料深度修正值。
②成型压力:成型压力一般控制为120~150bar,压力越大,砖坯越密实,实际生产中,根据成型难易程度调整成型压力,砖坯初始强度低,夹持过程中易造成破损则取上限值,反之取下限。成型压力由人工设定,物料稳定则压力稳定,当物料发生较大变化,如水分过大或过小,则易造成过压。
[0035]③成型速度:成型速度的快慢由物料直接决定,分为预压速度及成型速度,一般控制预压速度为10mm/s~180mm/s,成型速度为1mm/s~18mm/S。成型过程为物料压实的过程,加压过程中,各级配物料在外力作用下紧密堆积,且在此过程中,物料中空气被逐渐挤出。当物料质量不佳,砖坯不易成型时,可降低成型速度,充分排出物料中气体,防止泄压时坯体反弹造成坯体酥软、初始强度低,因此,此时宜取速度下限值,反之取上限值,提高成型效率。
[0036]④挤压完成延迟时间:即成型完毕后保压时间,其大小的选择依据与压机速度快慢的选择依据相同。一般在0.5s以下,可灵活调整。
[0037]⑤布料速度、布料次数:即布料系统运行速度,其直观表现为布料周期,周期时间长短与物料流动性直接相关。当物料流动性较差时,布料周期加长,此时可增加布料次数(其范围为1~9次),也可以减缓布料速度,二者效果相同。
[0038]6、蒸养
成型完毕的砖坯(共25车)经釜前摆渡车送入蒸压釜进行蒸养,蒸养时的工作压力要求1.2MPa,按12?13.5小时的蒸压养护时间进行工作循环,主要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导气,即将准备降压的蒸压釜中的蒸汽导入即将开始运行的蒸压釜中,时间一般为0.5h ;第二阶段为升压,升压时间应为2h;第三阶段为恒压,恒压时间应为7?8.5h,釜内压力应始终保持1.1?1.2MPa,温度应保持174°C?195°C;第四阶段为降压,降压时间为2.5h。
[0039]7、成品堆放
蒸养结束后,成品由釜后摆渡车卷扬机拉出釜外,经摆渡车运至卸砖位,抱车将成品从蒸养车上卸下。
【主权项】
1.一种蒸压粉煤灰砖,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粉煤灰40%~50%、粗渣0~30%、碎石0~30%、水渣0~15%,生石灰0~12%,除尘灰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粉煤灰砖,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粉煤灰49%、粗渣20%、水渣10%、碎石10%、生石灰8%、除尘灰3%。
3.—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压粉煤灰砖的制备方法,通过配料搅拌、消化、成型、蒸养后得到成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搅拌 采取上述原料配比,由计量秤分别计量后,送入强力混合机混合;干料完毕后,搅拌1~1.5min,加入水,使混合后物料水分达到12%~14%,继续搅拌2min,充分混合后,经皮带机、斗提机送至消化仓,加料、搅拌、下料,整个周期为5~7min ;控制入仓物料水份为12%~14%,有效氧化钙含量为7± 1% ; (2)消化 连续性生产根据物料消耗速度及消化时间灵活调整每仓物料数量,物料消化时间为50?150min ; (3)成型 物料进入轮碾,在轮碾中碾压时间为30s,轮碾内部设置有水管喷头,若发现物料偏干,可适当加水,使物料含水率达到11%~13% ; 成型是将混合料经液压砖机压制成所需规格的砖坯,需按要求控制以下参数: ①布料深度:根据产品规格不同,布料深度不同,布料深度与砖坯尺寸成比例关系,其理论比值为1.56,即生产粉煤灰砖的混合物料其压缩度k ~ 1.56 ; ②成型压力:成型压力一般控制为120~150bar,压力越大,砖坯越密实,实际生产中,根据成型难易程度调整成型压力,砖坯初始强度低,夹持过程中易造成破损则取上限值,反之取下限; ③成型速度:成型速度的快慢由物料直接决定,分为预压速度及成型速度,一般控制预压速度为 10mm/s~180mm/s,成型速度为 10mm/s~18mm/s ; ④挤压完成延迟时间:即成型完毕后保压时间,其大小的选择依据与压机速度快慢的选择依据相同,范围选择在0.5s以下; ⑤布料速度、布料次数:即布料系统运行速度,其直观表现为布料周期,周期时间长短与物料流动性直接相关,当物料流动性较差时,布料周期加长,此时可增加布料次数,也可以减缓布料速度,二者效果相同;所述布料次数选取1~9次; (4)蒸养 成型完毕的砖坯经釜前摆渡车送入蒸压釜进行蒸养,蒸养时的工作压力要求1.2MPa,按12~13.5小时的蒸压养护时间进行工作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压粉煤灰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配料搅拌中粉煤灰的烧失量小于8%,经过0.08mm方孔筛细度小于4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压粉煤灰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配料搅拌中对生石灰的要求:有效氧化钙多60%、消解速度< lOmin、消解温度多60°C;进厂块状生石灰经颚式破碎机破碎后进入料仓待磨,使粒径小于25_,之后与同样经过鄂破机破碎后的碎废砖按重量比6:1进入球磨机球磨,球磨完毕后送入胶结料仓待用,要求胶结料的细度为10%~15%,有效氧化钙彡50%、消解速度< 30min、消解温度彡45°C。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压粉煤灰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配料搅拌中粗渣的含水率小于30%,烧失量小于25%,水渣与粗渣的质量配比为1: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压粉煤灰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配料搅拌中碎石含泥量小于5%,含水率需小于3% ;如骨料颗粒过大,需经高细破碎机破碎处理后得到粒级均匀、5_以上的颗粒不大于5%的骨料。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压粉煤灰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消化中,若消化时间较长,或设备故障导致消化时间过长,需及时松仓以防物料结仓;控制出仓水分为11%~13%。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压粉煤灰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成型中,实际布料深度为h+ Λ h,其中h为布料深度基本值,一般为成品砖坯高度的1.56倍,Λ h为动态变化的布料深度修正值,其变化范围为_20~30mm ; 其中,成品高度为115mm的粉煤灰砖,设置布料深度基本值h为180mm,成品高度为90mm的粉煤灰砖,设置布料深度基本值h为140mm。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压粉煤灰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蒸养过程主要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导气,即将准备降压的蒸压釜中的蒸汽导入即将开始运行的蒸压釜中,时间为0.5h ;第二阶段为升压,升压时间应为2h ;第三阶段为恒压,恒压时间应为7?8.5h,釜内压力应始终保持1.1?1.2MPa,温度应保持174°C?195°C ;第四阶段为降压,降压时间为2.5h。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压粉煤灰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冶金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蒸压粉煤灰砖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粉煤灰40%~50%、粗渣0%~30%、碎石0~30%、水渣0~15%,生石灰0~12%,除尘灰0~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高、成型质量好、价格低、利润率高的蒸压粉煤灰砖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配料搅拌、消化、成型、蒸养后得到成品;通过寻找相关原料替代品及摸索最佳过程控制参数,经实验室试验后运用于生产线,提高了物料质量,有效改善了物料配比,不但降低了产品成本,而且大大减少了成型工序掉砖、塌砖等现象,极大提高了成型效率及成品外观质量。
【IPC分类】C04B28-10
【公开号】CN104876523
【申请号】CN201510264987
【发明人】龚运林, 张美霞
【申请人】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