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整形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7363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整形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提高石墨的循环稳定性和比容量,工业上都把石墨通过整形做成类球形,使石墨的电性能得到提高。目前,国内现有的石墨球形化设备都采用带内置分级轮的微粉机作为主机,多采用几台或十几台串联的生产工艺,能耗高、成品得率低,尤其对人造石墨的整形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墨整形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整形主机、分级磨机、第一卸料阀、三通换向阀、脉冲除尘器,所述三通换向阀与整形主机连接,所述第一卸料阀位于分级磨机和三通换向阀之间,所述分级磨机与脉冲除尘器连接;
[0005]所述整形主机包括定子齿圈、转子组、阻流环、进料口、流通间隙、阻流环研磨区间隙、定子齿圈研磨区间隙、主轴、机壳和带轮,转子组、阻流环和定子齿圈形成一组研磨区,多组研磨区沿主轴分布,转子组由轴套、转子盘、磨块和辅助叶片组合成,轴套与转子盘连接,轴套与主轴采用花键连接,磨块安装在转子盘上,每个转子盘背面都圆周径向均布装有辅助叶片,带轮安装在主轴上,主轴安装在机壳上,轴套与转子盘连接,轴套与主轴采用花键连接,磨块安装在转子盘上,每个转子盘背面都圆周径向均布装有辅助叶片;
[0006]所述脉冲除尘器包括一密闭桶,密闭桶内设有一内筒,密闭桶的下部开设有出料口,密闭桶上部的侧壁开设有引风口,密闭桶下部和出料口之间设有进风管,进风管上方的内筒内设有支架,内筒内竖向布置有若干过滤袋,过滤袋的上端连接于管道上,管道的外端连接压缩空气管,管道上串接电磁阀,支架上靠近进风管的那一端设有阻风板,支架的下方设有预分离装置,预分离装置包括布风板、均流锥和抑尘锥,均流锥设于布风板的下方,抑尘锥设于均流锥的下方。
[0007]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叶片和阻流环上的楔形圆弧凹槽之间形成阻流环研磨区间隙。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阻流环内圈直径大于主轴直径,形成流通间隙。
[0009]进一步的,所述布风板为均匀设有若干通气孔的平板,所述均流锥为空心锥面体,均流锥有多个,所述抑尘锥为空心椎体。
[00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长时间的整形,经整形后的成品具有比表面积较小、振实密度较高、成品得率较高等优点。结构合理、除尘效果好、过滤速度快,无粉尘污染,物料由进料口进入整形机,进入定子齿圈研磨区间隙内得到粉碎、研磨和球化,在进入下一组研磨区时,转子组反面的辅助叶片高速旋转,在阻流环研磨区间隙产生环形涡流,将大颗粒物料阻留,进一步粉碎球化,合格的小颗粒通过流通间隙进到下一组研磨区研磨,增强了对物料的球化功能,同时形成一个粗细颗粒物料的自动分级过程,使得石墨材料在最短的流程内变成合格的产品,增加了成品生产率,缩短工艺系统的数量,降低产1?會K寒毛。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整形主机1、分级磨机3、第一卸料阀4、三通换向阀5、脉冲除尘器2,三通换向阀5与整形主机I连接,第一卸料阀4位于分级磨机3和三通换向阀5之间,分级磨机3与脉冲除尘器2连接。
[0015]整形主机I包括定子齿圈101、转子组、阻流环103、进料口 104、流通间隙105、阻流环研磨区间隙106、定子齿圈研磨区间隙108、主轴109、机壳110和带轮111,转子组、阻流环103和定子齿圈101形成一组研磨区,多组研磨区沿主轴109分布,转子组由轴套112、转子盘114、磨块113和辅助叶片115组合成,轴套112与转子盘114连接,轴套112与主轴109采用花键连接,磨块113安装在转子盘114上,每个转子盘114背面都圆周径向均布装有辅助叶片115,带轮111安装在主轴109上,主轴109安装在机壳110上,轴套112与转子盘114连接,轴套112与主轴109采用花键连接,磨块113安装在转子盘114上,每个转子盘114背面都圆周径向均布装有辅助叶片115。辅助叶片115和阻流环103上的楔形圆弧凹槽之间形成阻流环研磨区间隙106,阻流环103内圈直径大于主轴109直径,形成流通间隙。
[0016]脉冲除尘器2包括一密闭桶201,密闭桶201内设有一内筒202,密闭桶201的下部开设有出料口 203,密闭桶201上部的侧壁开设有引风口 2044,密闭桶201下部和出料口 203之间设有进风管205,进风管上方的内筒内设有支架206,内筒内竖向布置有若干过滤袋207,过滤袋207的上端连接于管道214上,管道214的外端连接压缩空气管208,管道214上串接电磁阀209,支架206上靠近进风管205的那一端设有阻风板210,支架206的下方设有预分离装置,预分离装置包括布风板211、均流锥212和抑尘锥213,均流锥212设于布风板211的下方,抑尘锥213设于均流锥212的下方。布风板211为均匀设有若干通气孔的平板,均流锥212为空心锥面体,均流锥有多个,抑尘锥213为空心椎体。
[0017]原料经过整形主机I整形后排出整形主机进入分级磨机3,在这里整形产生的微细颗粒通过分级磨机3的离心分级原理排出,进入脉冲除尘器2除尘后排出;成品颗粒通过第一卸料阀4经三通换向阀5再次进入整形主机I,依次不断循环,物料被不断修磨整形,直至符合要求为止。整形结束后,三通换向阀5切换至放料状态,成品通过换向阀排出。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石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形主机、分级磨机、第一卸料阀、三通换向阀、脉冲除尘器,所述三通换向阀与整形主机连接,所述第一卸料阀位于分级磨机和三通换向阀之间,所述分级磨机与脉冲除尘器连接; 所述整形主机包括定子齿圈、转子组、阻流环、进料口、流通间隙、阻流环研磨区间隙、定子齿圈研磨区间隙、主轴、机壳和带轮,转子组、阻流环和定子齿圈形成一组研磨区,多组研磨区沿主轴分布,转子组由轴套、转子盘、磨块和辅助叶片组合成,轴套与转子盘连接,轴套与主轴采用花键连接,磨块安装在转子盘上,每个转子盘背面都圆周径向均布装有辅助叶片,带轮安装在主轴上,主轴安装在机壳上,轴套与转子盘连接,轴套与主轴采用花键连接,磨块安装在转子盘上,每个转子盘背面都圆周径向均布装有辅助叶片; 所述脉冲除尘器包括一密闭桶,密闭桶内设有一内筒,密闭桶的下部开设有出料口,密闭桶上部的侧壁开设有引风口,密闭桶下部和出料口之间设有进风管,进风管上方的内筒内设有支架,内筒内竖向布置有若干过滤袋,过滤袋的上端连接于管道上,管道的外端连接压缩空气管,管道上串接电磁阀,支架上靠近进风管的那一端设有阻风板,支架的下方设有预分离装置,预分离装置包括布风板、均流锥和抑尘锥,均流锥设于布风板的下方,抑尘锥设于均流锥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叶片和阻流环上的楔形圆弧凹槽之间形成阻流环研磨区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环内圈直径大于主轴直径,形成流通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板为均匀设有若干通气孔的平板,所述均流锥为空心锥面体,均流锥有多个,所述抑尘锥为空心椎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整形装置,其包括整形主机、分级磨机、第一卸料阀、三通换向阀、脉冲除尘器,三通换向阀与整形主机连接,第一卸料阀位于分级磨机和三通换向阀之间,分级磨机与脉冲除尘器连接;整形主机包括定子齿圈、转子组、阻流环、进料口、流通间隙、阻流环研磨区间隙、定子齿圈研磨区间隙、主轴、机壳和带轮,转子组、阻流环和定子齿圈形成一组研磨区。本实用新型采用低转速、长时间的整形,经整形后的成品具有比表面积较小、振实密度较高、成品得率较高等优点。
【IPC分类】C01B31/04
【公开号】CN204625187
【申请号】CN201520275340
【发明人】林前锋
【申请人】林前锋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