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增强动态硫化耐划伤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17957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纤增强动态硫化耐划伤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纤增强动态硫化耐划伤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用于汽车仪表板、门板、立柱等具有耐划伤要求的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从单纯的功能性向功能性和舒适性兼顾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对于汽车内饰件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兼顾良好的触感、低气味、耐划伤等要求。目前汽车内饰材料的耐划伤技术主要是采用添加酰胺和硅酮类耐划伤剂的方法来实现,这种方法一方面造成了材料成本的急剧增加,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材料不良气味的加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玻纤增强动态硫化耐划伤聚丙烯复合物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满足汽车内饰材料发展的需要。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这种聚丙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玻纤增强动态硫化耐划伤聚丙烯复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和含
量为:
聚丙烯9-64%
三元乙丙橡胶 30-55%
加工助剂0-1%
硫化剂0-10
玻纤相容剂1-5%
玻璃纤维5-20%。所述的聚丙烯选用分子量为10-20万的聚丙烯。所述的加工助剂选自低分子酯类、金属皂类、硬脂酸复合酯类、酰胺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硫化剂选自硫磺硫化体系、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树脂硫化体系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硫磺硫化体系由硫磺、硫化促进剂和硫化活化剂组成,其中,硫化促进剂为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和二硫化二苯并噻唑(DM)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混合;硫化活化剂为氧化锌、氧化铝、氯化镁、硬脂酸、软脂酸和月桂酸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组成;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由过氧化物和助交联剂组成,其中,过氧化物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异丙苯和过氧化苯甲酰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组成,助交联剂为氰尿酸、三烯丙基酯和双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组成;树脂硫化体系由羟甲基酚醛树脂、促进剂SnCl2.H2O和活化剂ZnO组成。所述的玻纤相容剂选自极性单体接枝聚合物,其中聚合物基体选自聚乙烯、聚丙烯、乙烯-α -乙烯-辛烯共聚物、苯乙烯与丁二烯的共聚物、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极性单体选自马来酸酐及其类似物(例如富马酸、衣康酸、柠康酸、柠康酸酐和乙烯基丁二酸酐),丙烯酸及其酯类衍生物(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等)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所述的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纤。上述玻纤增强动态硫化耐划伤聚丙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将聚丙烯、加工助剂、三元乙丙橡胶、硫化剂、玻纤相容剂在长径比为64:1的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合分散,玻纤从侧喂料加入,挤出造粒,最终得到产品。上述制备方法,前期为动态硫化反应,后期为熔融混合分散,加工温度为170-240 °C。本发明采用PP/EPDM动态硫化技术赋予材料良好的常温韧性和低温韧性,使材料具备低温爆破的要求,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触感;既具有优异的耐划伤性能,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低的收缩率以及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其耐划伤等级可达到DL ( 0.5(4N),拉伸强度彡18MPa,弯曲模量彡1700MPa,常温(23°C )缺口冲击强度彡45KJ/m2,低温(_30°C )缺口冲击强度彡20KJ/m2,热变形温度(0.45MPa)彡120°C。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将20公斤聚丙烯、48公斤三元乙丙橡胶、I公斤硬脂酸钙、4公斤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4公斤硫磺、2公斤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TMTD)、I公斤二硫化二苯并噻唑(DM)、20公斤无碱玻璃纤维在长径比为64: I的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合分散,玻纤则从玻纤加入口处加入,挤出温度为200°C,挤出造粒,最终得到产品。本发明产品,具有优异的耐划伤性能,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低的收缩率以及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其耐划伤等级可达到DL ( 0.5 (4N),拉伸强度彡18MPa,弯曲模量彡1700MPa,常温(23°C )缺口冲击强度彡45KJ/m2,低温(_30°C )缺口冲击强度彡20KJ/m2,热变形温度(0.45MPa)彡120。。。性能如下:
权利要求
1.玻纤增强动态硫化耐划伤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其组分和含量为:聚丙烯9-64%三元乙丙橡胶30-55%加工助剂0-1%硫化剂0-10玻纤相容剂1-5%玻璃纤维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动态硫化耐划伤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选用分子量为10-20万的聚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动态硫化耐划伤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助剂选自低分子酯类、金属皂类、硬脂酸复合酯类、酰胺类等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动态硫化耐划伤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化剂选自硫横硫化体系、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树脂硫化体系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纤增强动态硫化耐划伤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硫磺硫化体系由硫磺、硫化促进剂和硫化活化剂组成,其中,硫化促进剂为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和二硫化二苯并噻唑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混合物;硫化活化剂为氧化锌、氧化铝、氯化镁、硬脂酸、软脂酸和月桂酸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过氧化物硫化体系由过氧化物和助交联剂组成,其中,过氧化物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异丙苯和过氧化苯甲酰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助交联剂为氰尿酸、三烯丙基酯和双马来酰亚胺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树脂硫化体系由羟甲基酚醛树脂、促进剂SnCl2.H2O和活化剂ZnO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动态硫化耐划伤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纤相容剂为极性单体接枝聚合物,其中,聚合物基体选自聚乙烯、聚丙烯、乙烯-α -乙烯-辛烯共聚物、苯乙烯与丁二烯的共聚物、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极性单体选自马来酸酐及其类似物和丙烯酸及其酯类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玻纤增强动态硫化耐划伤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来酸酐及其类似物选自富马酸、衣康酸、柠康酸、柠康酸酐和乙烯基丁二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丙烯酸及其酯类衍生物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动态硫化耐划伤聚丙烯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纤。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玻纤增强动态硫化耐划伤聚丙烯复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将聚丙烯、加工助剂、三元乙丙橡胶、硫化剂、玻纤相容剂在长径比为64: I的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合分散,玻纤从侧喂料加入,挤出造粒,最终得到产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前期为动态硫化反应,后期为熔融混合分散,加工温度为170-240°C。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纤增强动态硫化耐划伤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聚丙烯9-64,三元乙丙橡胶30-55,加工助剂0-1,硫化剂0-10,玻纤相容剂1-5,玻璃纤维5-20。本发明产品具有优异的耐划伤性能,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低的收缩率以及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其耐划伤等级可达到DL≤0.5(4N),拉伸强度≥18MPa,弯曲模量≥1700MPa,常温缺口冲击强度≥45kJ/m2,低温缺口冲击强度≥20kJ/m2,热变形温度(0.45MPa)≥120℃。可以用来注塑汽车仪表板、门板、立柱等具有耐划伤要求的汽车内饰制件,具有良好的触感,较低的光泽度。
文档编号C08K5/14GK103113679SQ20111036611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
发明者孙刚, 陈延安, 周英辉, 李国明, 程文超, 李欣, 李志平, 丁超, 罗忠富 申请人: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