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333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适用于人工髓核的制备。
背景技术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尤其是颈椎病与腰椎病发病率最高,二者的发病率占成人之60°/Γ80%。在某些职业甚至可高达90%以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颈肩腰腿痛已成为发病率最高的职业性疾病。大约有75°/Γ85%的人在其一生中会发生颈肩腰腿痛。美国国家统计资料表明,腰背痛的年发生率为159Γ20%,是45岁以下人群中最常见的导致活动受限的原因。欧洲国家统计结果显示,颈肩腰背痛的年发生率为25% 45%。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I. 3亿,占全国人口的1/10,老年脊柱退行性疾病是导致颈肩腰腿痛发病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椎间盘退变是导致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前提和病理基础;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IVDD)是机体退变的一部分,其机理是椎间盘内营养物质的降低,盘内活性细胞数量减少或细胞外基质的敏感性丧失,长链蛋白多糖和水含量的降低及活性细胞数量减少,并进而影响盘内细胞的功能,导致椎间盘形状的改变和机械功能的丧失。脊柱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由24块椎骨和一块骶骨组成,它们的连接是靠小关节,椎间盘,韧带及其周围的肌肉完成。替换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反应。因此,人工椎间盘必需具有类似原有椎间盘的生理特性以维持脊柱的活动和稳定。椎体的连结是由椎间盘及其上下关节突构成的椎间关节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退变是不可避免的。其由于椎间盘组织再生能力有限,一旦发生退变,很难阻止或逆转。有实验证明,在切除髓核之后,椎体的活动度将提高389^100%,组成纤维环的胶原纤维将沿着压力轴的方向使外部的胶原纤维向外膨出,内部的胶原纤维向内膨出。这些因素削减了纤维环的抗剪切应力,最终导致纤维环的撕裂和椎间盘突出。而当一个完整的同种异体髓核被植入模型之后,以上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过程减慢了。随着对脊柱生物力学机制认识的加深和材料学的发展,人工髓核置换术被认为是可以替代脊柱融合术治疗腰骶椎退行变所致腰痛的有效方法。作为人工髓核植入体,首先要保证与人体的髓核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生物力学功能,以保持椎间盘的完整和稳定。此夕卜,植入体还需要和人体不起排斥反应,对人体是无毒性和无致癌性的。植入体必须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据统计,平均一个髓核每年承受2百万次生理负荷,而一个植入体能够在超过40年的使用寿命中承受10亿次生理负荷,这才是我们所期望的。这种假体的材料,是由微小的片状微粒链构成的,这样才具有低磨损低消耗的特性。植入体还应具有一定的硬度,以避免周围压力对其压缩和骨组织的侵蚀。植入体的大小必须和所植入的椎间盘所符合,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否则其相邻的椎骨终板所承受压力不均,会受到相应损伤。最后,植入体的设计上必须达到手术入路的最小化,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破坏。有限元分析显示,髓核腔填充型假体具有机械性修复纤维环的行为,但无腔隙型的、假体不具有这样的功能。植入体承受的负荷,产生的压力,作用于下一椎骨。如果压力大于椎骨的强度,椎骨将逐渐下陷,如果这个压力较小,椎骨为了更有效地承重,会按照压力的分布而发生改变。根据人工髓核的基本设计思路和发展过程分为以下几类预成形人工髓核、原位灌注成形人工髓核和半成形人工髓核。(I)预成形人工髓核是将已定形的假体放入椎间隙〃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人工髓核设计的不锈钢球,即属于此型。1966年他报道了用不锈钢球在椎间盘切除后置入颈、腰椎椎间隙的研究结果。总共完成125个病例,应用191个假体,发现术后4 一 7年只有12%的椎间隙厚度可以得到维持,其他大多数由于接触面的高应力使金属球嵌入椎体内。这个假体随后被放弃。以及后来的硅胶,均因不符合正常人体髓核基本的性质而被淘汰。(2)原位灌注成形人工髓核设计思路是将聚合物前体注入摘除退变髓核后的椎间隙中,可以在原位凝固成半固态聚合塑形。运用此假体的主要优点是可采用 经皮穿刺技术,有手术损伤小和原位凝固成半固态的特点使假体与髓核空腔壁紧密相贴,稳定性、顺从性好,具有较均匀的应力分散作用,能恢复纤维环的正常长度和张力,术后恢复快,可以明显减少假体突出率。但是注射液态聚合物过程中不能避免从纤维环切口和可能存在的纤维环裂隙溢出。最常用的可制成原位灌注成形人工髓核材料是硅胶和聚氨基甲酸乙酯。硅胶无毒、组织相容性好、也无致癌性。但硅胶易老化,术后长期观察有椎间隙边缘密度增高和间隙狭窄的报道。聚氨酯比硅橡胶有更良好的耐压性和缓冲能力,并能控制单体的聚合速度和放热反应,但其抗疲劳和耐磨损能力差。(3)鉴于上述两种假体类型和材料的不足之处,出现介于两者之间的设计类型即半成形人工髓核。在假体放入过程中其外形或大小可按实际需要改变,放入后保持所需的外形或大小。一种是放入经脱水处理的半成形凝胶假体,放入椎间隙后凝胶水化、膨胀;另外一种是向摘除的髓核腔放入可折叠变形的气囊,再注入可原位凝固成半固态的高分子材料使气囊充分膨胀,进而使塌陷的椎间盘恢复应有的高度。1988年Ray等设计了双柱状人工髓核,髓核摘除术后从后路将此种假体植入,再用一种长细螺丝将假体拴住,固定在上、下终板之间。这种细螺丝是由聚乙醇酸制成,还能促进周围组织生长修复,植入的假体包膜具有半透性,里面包裹能吸收水分的胶状物,后来由于密封技术不成熟而被淘汰。正常椎间盘在体位改变和运动时有周期性的压力变化,使液体在椎间盘内外之间进行流动,使椎间盘完成营养交换。那些不含有效水成分的髓核假体会减少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导致无血管的纤维环的强度进行性下降!影响置换的长期效果。针对这一问题,1990年Bao和Higham率先研制了一种在生理载荷下含水量大约为70%的水凝胶作为髓核植入体,在1996年第11届北美脊柱学会年度会议上Bao和Higham首次证实这种假体能够模拟人体髓核液态静力学功能一随脊柱应力负荷的变化而相应地吸收或释放水分,生物力学研究已经证实它能恢复病变节段椎间盘的解剖生理功能,狒狒动物模型实验表明不发生排斥反应,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Ray等与Raymedia公司合作,借鉴Bao等人的成果,对其产品做了改进,用有延伸性但没有弹性的聚乙烯纤维薄膜包裹水凝胶做成状似枕形的人工髓核PDN(Prosthetic Disc Nucleus; Raymedia; Bloomington, Minnesota),水凝胶压缩、脱水处理后使假体植入前最小化,放入其中的钼铱合金线便于术中X线定位和术后随访,假体放入后聚乙烯纤维薄膜允许水分进入,水凝胶吸收水分膨胀,大部分水合在术后24h内完成,但要经过四五天才能达到最大程度地膨胀。同时改进了手术方法,从后路微创髓核摘除术后,经纤维环原切口或用PDN专用扩张器扩大原切口后放入假体,假体摆放位置由前后方向并排改为与椎体后缘平行方向,从而减少了植入物的突出。为避免纤维环破裂,假体植入后用补片缝合纤维环上的切口。最近,Dooris等进行体外生物力学试验证明采取后路置入假体,不损伤前纵韧带,术后可降低小关节、椎弓根应力负荷。德国乌尔姆大学Wilke等在尸体L4-5椎间盘进行生物力学试验,L4-5半椎板髓核摘除术后放入TON,结果表明TON能使脊柱的运动范围保持在正常水平,也能增加应力状况下L4-5椎间盘高度,但不足之处在于PDN不能完全水化,不能完全恢复椎间盘应有的高度。迄今为止,经过广泛的测试和投入临床应用只有TON。目前此假体已被批准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在1999年10月举行的北美第一届人工椎间盘年度会议上,Raymedia公司报道101个病例进行了人工髓核置换,在没有假体脱出的病例中,绝大部分患者手术后疼痛缓解,17例发生假体脱出。Schromayer在2001年脊柱关节成形年度会议上报道了 350个病例随访结果,术前、术后2年、术后4年 Oswestry评分分别为52%,10%, 8. 3% ;Prolo评分平均值分别为4. 5,8.8,9. I ;腰椎侧位X线片示病变节段椎间盘高度术前、术后I年、术后4年分别为8. 7,10. 2,10. 5mm.即术后能明显增加病变节段椎间盘高度,手术方法改进后假体移位明显减少。从以上报道看,人工髓核置换术存在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一假体移位,纤维环一旦发生破裂,就可能发生假体移位。手术途径、切口大小、纤维环退变程度、假体摆放位置等因素均影响此并发症,Bertagnoli提出侧前方经髂肌途径(ALPA),此法不损伤前后纵韧带,假体移位明显减少。虽然近年来有许多关于人工髓核的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我们也发现临床上人工髓核多为预制式的,注射式人工髓核的研究进展不大。注射式人工髓核的研究成为目前人工髓核研究的新问题。以上三种人工髓核各有缺点预成形人工髓核与人体没有很好的适配性;原位灌注成形人工髓核即注射液态聚合物过程中不能避免从纤维环切口和可能存在的纤维环裂隙溢出;半成形人工髓核存在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一假体移位和终板下沉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及配方设计合理、人体适配性好、制成人工髓核后磨损小、安全稳定、长期使用安全可靠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是
a、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133重量份的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与180重量份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丙二醇、120重量份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或240重量份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乙二醇,加入三口瓶中,88-950C下反应2h,得到初步产物;
b、在初步产物中加入16-17重量份或20.9-21. I重量份的二羟甲基丙酸、9_18重量份的一四丁二醇、丙酮、催化剂辛酸亚锡,65-72°C条件下反应3h,得到聚氨酯水凝胶,其中,催化剂辛酸亚锡的量为每13. 3g的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一滴;
C、将家蚕茧丝剪碎后称取10 g,在O. 5wt%的Na2CO3水溶液中煮沸40-60分钟除去丝胶,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数次,直至表面没有滑腻的感觉,得到水洗茧丝;d、将水洗茧丝在40°C真空干燥箱中放置24小时后在40°C恒温条件下溶解于9mol/L的溴化锂水溶液中,得到丝素溶液;
e、将丝素溶液用滤布过滤之后装入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袋,放置在盛满去离子水的大烧杯中透析三天,过程中每隔12小时换一次水,得到透析液;
f、将透析液倒入离心管中,在6000rpm转速下离心10分钟除去不溶物质,得到丝素蛋白溶液,放在4°C的冰箱中保存;
g、将丝素蛋白溶液与聚氨酯水凝胶按照I: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到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的聚氨酯水凝胶中,异氰酸根与羟基比例为I. 4 1-1. 6 :1。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的丙酮的量为50克的固体物质中,加入30_40ml。 作为优选,本发明在步骤g中加入医用硫酸钡粉末。为避免毒性,使材料有好的生物相容性,使成型条件降低,能室温固化。我们采用
无毒的聚丙二醇和聚乙二醇原料。多元醇化合物在聚氨酯的合成配方中所占比率最大,配方中其他组分用量均以它为基准,在设计配方时,要充分考虑的因素有多元醇化合物的价格、来源,符合聚氨酯材料最终性能的要求和用途,多元醇的官能度、分子量及粘度要合适。与异氰酸酯、催化剂等其他原料的互容性好,满足聚氨酯材料的某些特殊要求耐溶剂性、耐水性。聚丙二醇是一种聚醚多元醇,以聚醚多元醇为原料合成的聚氨酯制品具有较好的柔软性、耐水解性、回弹性与耐低温性能。聚丙二醇分子量的范围一般在400-5000,随着聚醚二乙醇分子量增大,制得的聚氨酯制品柔软度、弹性以及低温性越好。我们这里选择聚醚多元醇(PPG:即N-220),分子量为 2000±100。为使材料有比较理想的力学性能,我们采用PPG (聚醚多元醇)作为聚氨酯软段原料,PEG (分子量2000的聚乙二醇)提供水凝胶亲水性。催化剂辛酸亚锡无毒性和腐蚀性,可用于医疗用品。溶剂的选择。选择溶剂必须考虑以下几点不含与异氰酸酯反应的物质或含量很低。对异氰酸酯化学反应的影响,对环境的危害。溶剂的沸点及挥发速度。稀释效果及成本。强极性溶剂丙酮沸点尽可能低,使其脱除容易;对扩链剂和预聚体都为良溶剂。为了调节聚氨酯的分子量和软硬段比例,改善材料性能,合成预聚体时还要用到小分子的扩链剂,扩链剂本质是小分子扩链剂与端-NCO基团的聚氨酯大分子进一步反应生成更大的大分子。选择扩链剂要考虑反应活性适中,能提高聚氨酯的耐热性。胺类扩链剂毒性大,我们采用的是醇类扩链剂一四丁二醇,它可以调节聚氨酯的软硬度,能增加分子间缔合机会,有利于提高力学性能。本发明制备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在人工髓核假体制备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在人工皮肤制备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在人体软组织充填物制备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在人工乳房假体制备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在整形外科的注射型充填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同已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 本发明是以丝素蛋白和聚氨酯作为人工髓核的材料,重点是应用丝素蛋白和聚氨酯单体作为原料,设计在室温下以液态或半固态形式注射入髓核,减少手术植入时带来的创伤,而迄今正式见诸于报导的正在研究的真正注射式人工髓核不多。应用于临床的就更少了。而应用丝素蛋白和聚氨酯作为人工髓核的材料更罕见。这对于全面深入研究注射式人工髓核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也不能满足临床上对注射式人工髓核的需求,而这二个方面正是本研究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本发明是原位灌注型人工髓核,其结构是由多聚体构成的,它在半固态时注射之后会变成固态,聚合成型,而且允许外科医生以最小损伤程度的植入,保留了后纵韧带的完整性,并减少了植入体移植风险。本发明采用一种自制的丝素蛋白溶液与自制的聚氨酯预聚体溶液,结合丝素蛋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聚氨酯优异的力学性能,解决了许多理论和技术上的问题,开发一种新的应用于椎间盘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人工髓核;如果在合成时以加入医用硫酸钡粉末,使合成的水凝胶具有影像学可视性。在这里,丝素蛋白上氨基基团和聚氨酯上残留的异氰酸酯基团起化学反应,化学交联成脲基甲酸酯基团。另外分子链上的N,O与氢原子形成氢键,也是一种交联,是物理交联。其对注射式人工髓核假体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特色在于应用丝素蛋白和聚氨酯作为人工髓核的材料,充分利用丝素蛋白天然的结构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合医用聚氨酯优良的力学性能,改善丝素蛋白和聚氨酯组成和结构及其比例,并进行制作工艺改进,开发出一种新的生物医用材料。本发明合成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人工髓核补充和发展了注射式人工髓核的研究结果,而且合成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有重要的实用医用价值,研究结果将促进注射式人工髓核的发展。综合来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与人体有很好的适配性;可以实现注射式人工髓核的手术替换,手术后的效果好,持久稳定。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I :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13. 30g的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与18. OOg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丙二醇、12. OOg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加入三口瓶中,88-95°C下反应2h,得到初步产物;
b、在初步产物中加入I. 70g的二羟甲基丙酸、I. 40g的一四丁二醇、40毫升丙酮、一滴催化剂辛酸亚锡,65-72°C条件下反应3h,得到聚氨酯水凝胶;
C、将家蚕茧丝剪碎后称取10. OOg,在O. 5wt%的Na2C03水溶液中煮沸40-60分钟除去丝胶,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数次,直至表面没有滑腻的感觉,得到水洗茧丝;
d、将水洗茧丝在40°C真空干燥箱中放置24小时后在40°C恒温条件下溶解于9mol/L的溴化锂水溶液中,得到丝素溶液;
e、将丝素溶液用滤布过滤之后装入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袋,放置在盛满去离子水的大烧杯中透析三天,过程中每隔12小时换一次水,得到透析液;
f、将透析液倒入离心管中,在6000rpm转速下离心10分钟除去不溶物质,得到丝素蛋白溶液,放在4°C的冰箱中保存;
g、将丝素蛋白溶液与聚氨酯水凝胶按照I: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到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工艺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区别仅在于,二羟甲基丙酸的用量为1.60g,一四丁二醇的用量为I. 10g,丙酮的量为35ml。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工艺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区别仅在于,二羟甲基丙酸的用量为1.60g,一四丁二醇的用量为O. 90g,丙酮的量为37ml。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工艺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区别仅在于,一四丁二醇的用量为l.oog,丙酮的量为30ml。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工艺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区别仅在于,二羟甲基丙酸的用量为1.60g,一四丁二醇的用量为I. 20g,丙酮的量为41ml。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工艺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区别仅在于,一四丁二醇的用量为1.30g,丙酮的量为38ml。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工艺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区别仅在于,二羟甲基丙酸的用量为1.60g,一四丁二醇的用量为l.OOg,丙酮的量为36ml。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工艺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区别仅在于,一四丁二醇的用量为1.20g,丙酮的量为31ml。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工艺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区别仅在于,用24. OOg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乙二醇替换12. OOg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二羟甲基丙酸的用量为2. 09g,一四丁二醇的用量为I. 32g,丙酮的量为37ml。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工艺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区别仅在于,一四丁二醇的用量为1.80g,丙酮的量为30ml。实施例11
本实施例的工艺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区别仅在于,用24. OOg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乙二醇替换12. OOg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二羟甲基丙酸的用量为2. llg,一四丁二醇的用量为I. 56g,丙酮的量为41ml。实施例12
本实施例的工艺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区别仅在于,一四丁二醇的用量为1.72g,丙酮的量为38ml。实施例13
本实施例的工艺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区别仅在于,用24. OOg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乙二醇替换12. OOg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二羟甲基丙酸的用量为2. 10g,一四丁二醇的用量为1.44g,丙酮的量为36ml。实施例14
本实施例的工艺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区别仅在于,一四丁二醇的用量为1.49g,丙酮的量为31ml。
实施例15 :
本实施例的工艺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区别仅在于,用24. OOg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乙二醇替换12. OOg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二羟甲基丙酸的用量为2. llg,一四丁二醇的用量为1.80g。本实施例中,异氰酸根与羟基比例为1.4:1。实施例16 :
本实施例的工艺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区别仅在于,用24. OOg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乙二醇替换12. OOg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二羟甲基丙酸的用量为2. 10g,一四丁二醇的用量为I. 53g。本实施例中,异氰酸根与羟基比例为I. 5 :1。实施例16 :
本实施例的工艺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区别仅在于,用24. OOg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乙二醇替换12. OOg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二羟甲基丙酸的用量为2. 09g,一四丁二醇的用量为I. 32g。本实施例中,异氰酸根与羟基比例为I. 6 :1。注射式人工髓核-丝素蛋白/聚氨脂复合水凝胶可注射性试验
方法取一个刚屠宰的成年公猪一段腰椎,将其附着的软组织去除干净,保存在20°C的冰箱中备用。使用外科手术刀在椎间盘前外侧纤维环上开个小切口,直达髓核腔,其中小切口直径约3-4_。用髓核刮勺将凝胶状的髓核尽可能去除干净,将刚合成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通过注射器注入髓核空腔,尽量避免未完全固化的液态的水凝胶从切口流出。结果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可以在室温下以液态或半固态形式以直径约2_的注射器直接注入,创伤小,随髓核空间来充盈个髓核空间,完全充满不规则髓核残腔,具有适配性,表面粗糙,与纤维环密切结合,不易脱出。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配方、工艺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是 a、在氮气保护条件下,将133重量份的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与180重量份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丙二醇、120重量份的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或240重量份的分子量为1000的聚乙二醇,加入三口瓶中,88-950C下反应2h,得到初步产物; b、在初步产物中加入16-17重量份或20.9-21. I重量份的二羟甲基丙酸、9_18重量份的一四丁二醇、丙酮、催化剂辛酸亚锡,65-72°C条件下反应3h,得到聚氨酯水凝胶,其中,催化剂辛酸亚锡的量为每13. 3g的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一滴; C、将家蚕茧丝剪碎后称取10 g,在O. 5wt%的Na2CO3水溶液中煮沸40-60分钟除去丝胶,然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数次,直至表面没有滑腻的感觉,得到水洗茧丝; d、将水洗茧丝在40°C真空干燥箱中放置24小时后在40°C恒温条件下溶解于9mol/L的溴化锂水溶液中,得到丝素溶液; e、将丝素溶液用滤布过滤之后装入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的透析袋,放置在盛满去离子水的大烧杯中透析三天,过程中每隔12小时换一次水,得到透析液; f、将透析液倒入离心管中,在6000rpm转速下离心10分钟除去不溶物质,得到丝素蛋白溶液,放在4°C的冰箱中保存; g、将丝素蛋白溶液与聚氨酯水凝胶按照I: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得到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聚氨酯水凝胶中,异氰酸根与羟基比例为I. 4 1-1. 6 :1。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丙酮的量为50克的固体物质中,加入30-40ml。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g中加入医用硫酸钡粉末。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在人工髓核假体制备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在人工皮肤制备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在人体软组织充填物制备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在人工乳房假体制备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在整形外科的注射型充填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适用于人工髓核的制备。该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是将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聚丙二醇、聚乙二醇、二羟甲基丙酸、一四丁二醇、丙酮、催化剂辛酸亚锡经过反应得到聚氨酯水凝胶,将家蚕茧丝处理,得到丝素蛋白溶液,将丝素蛋白溶液与聚氨酯水凝胶按照11混合,得到丝素蛋白/聚氨酯复合水凝胶。并应用在人造髓核等领域。
文档编号C08J3/075GK102634041SQ20111044442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卢敏, 张海龙, 杨伟平, 林向进, 胡金艮, 许戈文, 陈斌 申请人:卢敏, 张海龙, 杨伟平, 林向进, 胡金艮, 许戈文, 陈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