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纤维、含聚酯纤维的织物及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680320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聚酯纤维、含聚酯纤维的织物及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酯纤维及含有该纤维的织物。该聚酯纤维表面或内部分布有微细孔,纤维表面上微细孔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微细孔的长径为0.1μm~3μm,且微细孔总面积占纤维总表面积的5%~40%;纤维的中心或偏心位置有1~3个连续贯通的中空部,纤维断面为中空形状,中空率为5%~25%,含有该纤维的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水速干和轻量性能。
【专利说明】聚酯纤维、含聚酯纤维的织物及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纤维、含聚酯纤维的织物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聚酯纤维是目前服装领域行业使用量最大的合成纤维,因其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倍受广大用户的青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服装的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聚酯纤维亲水性差,不能及时吸收皮肤表面的汗液,在人们对舒适性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而天然纤维如纯棉,虽然有良好的吸水性,但保水率较高、导湿性差、速干性不好,应用领域也受到限制。
[0003]使衣着织物具有吸水速干性,是人们追求的一个目标。涤纶聚酯的疏水性、天然纤维的高保水率,使一种纤维很难同时兼顾吸水、速干这两种属性。本发明引入吸水速干技术:使纤维表面产生细孔、凹槽,这样可以通过毛细现象使汗水被吸收、传导,迅速扩散到织物表面挥发,从而达到吸水速干效果。
[0004]中国专利CN200710019723.6公开了一种新型吸水速干纤维及生产织物的方法,是以碱溶性共聚酯作为成孔剂,与成纤聚合物进行共混纺丝制得吸水速干纤维,制成的织物经碱减量处理,使纤维表面产生细孔、凹槽,通过毛细现象使汗水被吸收、传导,迅速扩散到织物表面挥发,从而达到吸水速干效果。该产品具有吸水速干性能,其芯吸高度达70?120mm,水分蒸发率为85?95 %。
[0005]但是该发明形成的纤维及织物经减量处理时,纤维表层的溶出性较好,内层的溶出性受到抑制,其吸湿效果得不到极大提高。
[0006]另外,相比于厚重的实心丝衣料,轻便而同样达到保温效果的衣料,显然更能带给人们舒适、轻松的感受。追求轻量的面料也是当今服装行业发展的主流之一。中空纤维具有轻量的效果。
[0007]因而有必要开发一种同时具备吸水、速干、轻量性能的新型纤维,这种纤维做成的衣料能够带给人们轻松、干爽、舒适的感受。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微细孔结构、且具有连续贯通的中空部的聚酯纤维,以及含有这种聚酯纤维的织物,该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水速干、轻量保暖的优良性能。
[0009]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聚酯纤维,纤维表面或内部分布有微细孔,纤维表面上微细孔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微细孔的长径为0.1 μ m?3 μ m,且微细孔总面积占纤维总表面积的5%?40%,纤维的中心或偏心位置有I?3个连续贯通的中空部,纤维断面为中空形状,中空率为5%?25%。
[0010]所述微细孔,优选长径与短径之比为2:1?10:1。
[0011]优选纤维的中心或偏心位置有I个连续贯通的中空部,纤维的断面为中空形状,中空率为10%?25%。
[0012]本发明的另一个表现方法是含聚酯纤维的织物,其织物中至少包含了一种聚酯纤维,该聚酯纤维表面或内部分布有微细孔,纤维表面上微细孔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微细孔的长径为0.1 μ πΓ3 μ m,且微细孔总面积占纤维总表面积的59Γ40%,纤维的中心或偏心位置有I?3个连续贯通的中空部,纤维断面为中空形状,中空率为5%?25%。
[0013]本发明的纤维及织物的制造法,包含如下步骤:
(O共混纺丝:将普通聚酯切片A成分60?95重量份,与可溶性共聚酯切片B成分5?40重量份,分别干燥后均匀混合、熔融、从可以生成I?3个中空部的中空喷丝板喷出、纺丝、卷取,进一步经过延伸加工或假捻加工,得到断面为中空形状、中空率为5%?25%的共混聚酯纤维;
(2)制成初期织物:制成至少含有共混纤维的初期织物;
(3)溶出处理:将初期织物进行溶出处理,去除可溶性共聚酯成分,得到织物,织物中的聚酯纤维表面或内部分布有微细孔,纤维表面上微细孔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微细孔的长径为0.1 μ m?3 μ m,且微细孔总面积占纤维总表面积的5%?40%,;纤维的中心或偏心位置有I?3个连续贯通的中空部,纤维断面为中空形状,中空率为5%?25%。
[0014]S卩,本发明纺丝时采用的聚合物为两种,普通聚酯A成分和可溶性共聚酯B成分,其中可溶性共聚酯B成分占总重量的5?40wt%。
[0015]普通聚酯A成分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阳离子改性聚酯中的任意一种。
[0016]所述可溶性共聚酯切片B成分,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以及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或间苯二甲酸酯-5-磺酸盐共聚合而成;或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聚乙二醇以及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或间苯二甲酸酯-5-磺酸盐共聚合而成。
[0017]所述可溶性共聚酯切片B成分中,优选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或间苯二甲酸酯-5-磺酸盐的含量为I?5mol%,聚乙二醇含量为I?20wt%,聚乙二醇分子量范围为500 ?4000。
[0018]S卩,可溶性共聚酯B成分,主要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共聚而成,至少含有第三共聚单体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或间苯二甲酸酯-5-磺酸盐;本发明中,将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或间苯二甲酸酯-5-磺酸盐统称为SSIA成分。
[0019]所述可溶性共聚酯B成分中,优选还含有第四共聚单体聚乙二醇。
[0020]在聚酯分子链中引入SSIA成分,由于其为极性亲水基团,具有吸电子效应,同时改变了聚酯分子链的规整性,有利于碱溶液的渗入和碱减量过程的进行。但由于SSIA成分所形成的空间位阻及极性效应,会导致熔体粘度上升,影响可纺性。因此优选引入柔性链段聚乙二醇单元,大大改善聚合物的分子的刚性,提高聚合物的可纺性,同时进一步提高该聚合物的溶出性能。
[0021]溶出处理可以选取常规的碱减量处理方式,优选在浓度为1°/Γ5%、浴比为10(Γ200的NaOH溶液中进行。
[0022]上述碱减量处理工艺采用常规工艺即可,例如,织物在浓度为1°/Γ5%,浴比为100^200的NaOH溶液中减量2(T50min,织物减量率为5%?45%,优选10%?30%。按此减量条件,纤维中碱溶性共聚酯B成分的减量速度是普通聚酯A成分的6?300倍。
[0023]本发明的纤维外表面以及内部中空部的内表面上,存在有圆形或椭圆形的微细孔,用SEM观测可以看到纤维外表面的这些微细孔的结构。利用这些微细孔所产生的毛细现象可以使汗水经芯吸、扩散、传输等作用,迅速迁移至织物表面并散发,从而达到吸水速干的目的。纤维内部的中空部位的内表面上也具有微细孔的结构,相比于单纯外表面具有微细孔结构来说,具有更好的芯吸效果和水分蒸发率。
[0024]本发明的纤维同时又是中空纤维,本身就有轻量的特性,同时碱溶掉部分碱溶性共聚酯B成分,织物更加轻量柔软,具有良好的手感和穿着舒适性。
[0025]本发明中织物的吸水性能用采用日本标准JISL 1907:2010法测定,如下:
纤维制品吸水性评价方法JISL 1907:2010法:将垂直晾挂的样布(2 X 25cm)下端2cm部分浸没水中,等待lOmin,测水上升的高度(mm),表示吸水速度,取样次数N=3。
[0026]本发明中织物的干燥性能采用上海科垦公司的科肯法(0.3ml 7jC,吊干),如下: 纤维制品干燥性评价方法科垦法(0.3ml):将1XlOcm的样布置于20±1°C、湿度
65±2%的环境中24h,称取样布初始重量W。,滴定管口距离样布上方Icm处,滴入0.3ml水,第一次称量初始重量W1,悬挂晾干,每5min称一次重量Wt,直到样布回复到初始重量Wtl为止,记录样布水分蒸发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取样次数N=3。
[0027]水分蒸发率:(Wt-W0)/ (W1- W0) X 100%ο
[0028]本发明纤维中空率测定方法:通过SEM拍摄出纤维横截面照片,打印出来后,使用面积仪,测出中空部分面积S1和横截面外圆的面积S2,取样次数N=10。
[0029]中空率计算:(S2-S1)/S2 X 100%。
[0030]本发明纤维外表面细孔面长径值L的测定方法:通过SEM拍摄出纤维外表面照片,对样品进行2000倍放大拍照,用纸打印出来,再在纸上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细孔的长径(细孔边缘距离最大的两点间的距离)L1 (单位:mm),取样次数N=1 ;
细孔长径L的换算:L= V2000X1000 (单位:μ m)。
[0031]本发明纤维外表面微细孔面积占纤维外表面积比例测定方法:通过SEM拍摄出纤维表面照片,对样品进行2000倍放大拍照,使用质地均匀的纸打印出来,剪下纤维表面照片的图案,称取图案纸张的重量M1,再去掉图案上纤维微细孔部分,称取剩余图案纸张的重量M2,取样次数N=1。
[0032]纤维外表面细孔面积占纤维外表面积比率:(M1-M2) /M1X 1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4]实施例1
将80 w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20 wt%碱溶性聚酯分别预结晶、干燥至50ppm以下,在真空转鼓中充分混合后,投入纺丝料仓进行纺丝,纺丝温度290°C,纺丝速度2700 m/min。混合切片经熔融、计量后,从中空喷丝板出丝,卷取得到预取向丝151.2dtex,再经过延伸加工得到全拉伸丝82.3dtex,延伸加工条件:1热辊90°C,2热辊130°C,延伸倍率1.95,加工速度500 m/min。得到的延伸丝有一个中空部,纤维断面上中空率为22%。
[0035]以上使用的碱溶性聚酯切片中,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SSIA)的含量,相对于二元酸总量为5 mol%,聚乙二醇含量相对于碱溶性共聚酯B成分总量为15 wt%,且聚乙二醇分子量为4000。
[0036]将上述纤维进行织物制作,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NaOH溶液中减量35分钟,织物减量率为21%,减量后具有优良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100_,水分蒸发率:92%。轻量性好,织物手感柔软,穿着舒适。
[0037]微细孔的长径为0.1 μ m?3 μ m,且微细孔总面积占纤维总表面积的30%。
[0038]实施例2
将70 w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30 wt%碱溶性聚酯分别预结晶、干燥至50ppm以下,在真空转鼓中充分混合后,投入纺丝料仓进行纺丝,纺丝温度290°C,纺丝速度2700 m/min。混合切片经熔融、计量后,从中空喷丝板出丝,卷取得到预取向丝149.6dtex,再经过延伸加工得到全拉伸丝83.8dtex,延伸加工条件:I热辊90°C,2热辊130°C,延伸倍率1.95,加工速度500 m/min。得到的延伸丝有一个中空部,纤维断面上中空率为25%。
[0039]以上使用的碱溶性聚酯切片中,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SSIA)的含量,相对于二元酸总量为5 mol%,聚乙二醇含量相对于碱溶性共聚酯B成分总量为15 wt%,且聚乙二醇分子量为4000。
[0040]将上述纤维进行织物制作,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NaOH溶液中减量40分钟,织物减量率为31%,减量后具有优良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102mm,水分蒸发率:92%。轻量性好,织物手感柔软,穿着舒适。
[0041]微细孔的长径为0.1 μ m?3 μ m,且微细孔总面积占纤维总表面积的38%。
[0042]实施例3
将80 w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20 wt%碱溶性聚酯分别预结晶、干燥至50ppm以下,在真空转鼓中充分混合后,投入纺丝料仓进行纺丝,纺丝温度290°C,纺丝速度2700 m/min。混合切片经熔融、计量后,从中空喷丝板出丝,卷取得到预取向丝152.3dtex,再经过延伸加工得到全拉伸丝84.2dtex,延伸加工条件:1热辊90°C,2热辊130°C,延伸倍率1.95,加工速度500 m/min。得到的延伸丝有一个中空部,纤维断面上中空率为21%。
[0043]以上使用的碱溶性聚酯切片中,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SSIA)的含量,相对于二元酸总量为5 mol%,聚乙二醇含量相对于碱溶性共聚酯B成分总量为15 wt%,且聚乙二醇分子量为4000。
[0044]将上述纤维进行织物制作,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NaOH溶液中减量40分钟,织物减量率为23%,减量后具有优良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99mm,水分蒸发率:91%。轻量性好,织物手感柔软,穿着舒适。
[0045]微细孔的长径为0.1 μ m?3 μ m,且微细孔总面积占纤维总表面积的26%。
[0046]实施例4
将80 wt%阳离子改性聚酯(⑶P)和20 wt%碱溶性聚酯分别预结晶、干燥至50 ppm以下,在真空转鼓中充分混合后,投入纺丝料仓进行纺丝,纺丝温度290°C,纺丝速度2700 m/min。混合切片经熔融、计量后,从中空喷丝板出丝,卷取得到预取向丝152.ldtex,再经过延伸加工得到全拉伸丝83.8dtex,延伸加工条件:1热辊90°C,2热辊130°C,延伸倍率1.95,加工速度500 m/min。得到的延伸丝有一个中空部,纤维断面上中空率为22%。
[0047]以上使用的碱溶性聚酯切片中,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SSIA)的含量,相对于二元酸总量为5 mol%,聚乙二醇含量相对于碱溶性共聚酯B成分总量为15 wt%,且聚乙二醇分子量为4000。
[0048]将上述纤维进行织物制作,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NaOH溶液中减量40分钟,织物减量率为24%,减量后具有优良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103mm,水分蒸发率:93%。轻量性好,织物手感柔软,穿着舒适。
[0049]微细孔的长径为0.1 μ m?3 μ m,且微细孔总面积占纤维总表面积的27%。
[0050]实施例5
将80 w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和20 wt%碱溶性聚酯分别预结晶、干燥至50ppm以下,在真空转鼓中充分混合后,投入纺丝料仓进行纺丝,纺丝温度290°C,纺丝速度2700 m/min。混合切片经熔融、计量后,从中空喷丝板出丝,卷取得到预取向丝151.9dtex,再经过延伸加工得到全拉伸丝84.1dtex,延伸加工条件:I热辊90°C,2热辊130°C,延伸倍率1.95,加工速度500 m/min。得到的延伸丝有一个中空部,纤维断面上中空率为25%。
[0051]以上使用的碱溶性聚酯切片中,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SSIA)的含量,相对于二元酸总量为5 mol%,聚乙二醇含量相对于碱溶性共聚酯B成分总量为15 wt%,且聚乙二醇分子量为4000。
[0052]将上述纤维进行织物制作,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NaOH溶液中减量40分钟,织物减量率为19%,减量后具有优良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106mm,水分蒸发率:94%。轻量性好,织物手感柔软,穿着舒适。
[0053]微细孔的长径为0.1 μ m?3 μ m,且微细孔总面积占纤维总表面积的30%。
[0054]对比例I
将80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20 ?丨%碱溶性聚酯分别预结晶、干燥至50 ppm以下,在真空转鼓中充分混合后,投入纺丝料仓进行纺丝,纺丝温度290°C,纺丝速度2700 m/min。混合切片经熔融、计量后,从非中空喷丝板出丝,卷取得到预取向丝158.4dtex,再经过延伸加工得到全拉伸丝,延伸加工条件:1热辊90°C,2热辊130°C,延伸倍率1.95,加工速度500 m/min,得到延伸丝79.2dtex,。
[0055]以上使用的碱溶性聚酯切片中,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SSIA)的含量,相对于二元酸总量为5 mol%,聚乙二醇含量相对于碱溶性共聚酯B成分总量为15 wt%,且聚乙二醇分子量为4000。
[0056]将上述纤维进行织物制作,织物在浓度为1%,浴比为150的NaOH溶液中减量35分钟,织物减量率为18%,减量后具有吸水性能,其芯吸高度为60_,水分蒸发率:85%。
[0057]微细孔的长径为0.1 μ m?3 μ m,且微细孔总面积占纤维总表面积的18%。
【权利要求】
1.一种聚酯纤维,其特征是:聚酯纤维表面或内部分布有微细孔,纤维表面上微细孔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微细孔的长径为0.1 μ m?3 μ m,且微细孔总面积占纤维总表面积的5%?40% ;纤维的中心或偏心位置有I?3个连续贯通的中空部,纤维断面为中空形状,中空率为5%?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纤维,其特征是:所述微细孔的长径与短径之比为2:1 ?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酯纤维,其特征是:纤维的中心或偏心位置有I个连续贯通的中空部,纤维的断面为中空形状,中空率为10%?25%。
4.一种含聚酯纤维的织物,其特征是:所述织物中至少包含了一种聚酯纤维,该聚酯纤维表面或内部分布有微细孔,纤维表面上微细孔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微细孔的长径为0.1 μ m?3 μ m,且微细孔总面积占纤维总表面积的5%?40%,纤维的中心或偏心位置有I?3个连续贯通的中空部,纤维断面为中空形状,中空率为5%?25%。
5.一种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聚酯纤维的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含如下步骤: (O共混纺丝:将普通聚酯切片A成分60?95重量份,与可溶性共聚酯切片B成分5?40重量份,分别干燥后均匀混合、熔融、从可以生成I?3个中空部的中空喷丝板喷出、纺丝、卷取,进一步经过延伸加工或假捻加工,得到断面为中空形状、中空率为5%?25%的共混聚酯纤维; (2)制成初期织物:制成至少含有共混纤维的初期织物; (3)溶出处理:将初期织物进行溶出处理,去除可溶性共聚酯成分,得到织物,织物中的聚酯纤维表面或内部分布有微细孔,纤维表面上微细孔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微细孔的长径为0.1 μ m?3 μ m,且微细孔总面积占纤维总表面积的5%?40%,;纤维的中心或偏心位置有I?3个连续贯通的中空部,纤维断面为中空形状,中空率为5%?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聚酯纤维的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普通聚酯切片A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或阳离子改性聚酯CDP中的任意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含聚酯纤维的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可溶性共聚酯切片B成分是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以及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或间苯二甲酸酯-5-磺酸盐共聚合而成;或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聚乙二醇以及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或间苯二甲酸酯-5-磺酸盐共聚合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聚酯纤维的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可溶性共聚酯切片B成分中,相对于二元酸总量,间苯二甲酸-5-磺酸盐或间苯二甲酸酯-5-磺酸盐的含量为I?5mol%,相对于碱溶性共聚酯B成分总量,聚乙二醇含量为I?20wt%,且聚乙二醇分子量范围为500?10000。
【文档编号】C08G63/688GK104451920SQ201310431296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2日
【发明者】王蒋伟, 藤森稔 申请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