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低温交替复鞣染色工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62508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温、低温交替复鞣染色工艺,包括蓝湿革挑选→挤水、伸展→蓝湿革削匀→称重→漂洗→复鞣→填染加脂→套色→水洗出鼓→挤水、伸展→真空→挂晾→回潮→静置→振软,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洗为:把称重后的蓝湿革放入转鼓中,向转鼓里加入液比为200%的水,控制鼓内的温度为35±1℃,转鼓转速为6r/min;然后依次加入2%酸性蛋白酶、0.3%甲酸、0.2%表面活化剂,转动240分钟之后,测pH、温度T、排水;所述复鞣为:漂洗后换水,加入150%的水,控制转鼓内温度为35±1℃,加入黑色染料0.75%,其中黑色染料事先用水化开再加入,转动15min;再加入2%的戊二醛,转动30min;然后依次加入3%铬粉、2%含铬单宁、1.5%蛋白填料、0.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转动60min;其次,加入0.5%的环状醛鞣剂转20min;最后加入1%的甲酸钠转动60min,控制pH在3.8—4.2之间;所述填染加脂为:复鞣后换水,加入200%的水,控制转鼓内温度为25±1℃,加入1%的中和单宁、1%的甲酸钠,转动30min,控制pH在5.2—5.5;之后加入1%的小苏打,转动60min,测pH、排水;换水,加入70%的水,控制转鼓内温度为25±1℃,加入3%丙烯酸鞣剂、2%丙烯酸树脂复鞣剂,转动40min;之后加入2%的合成鞣剂、2%的蛋白填料、0.1%的防绞剂,转动30min;之后加入1.5%的合成油脂、3%的丙烯酸复鞣剂,转动60min;之后分别加入2%填充性复鞣树脂、1%分散单宁、3%混合槟榔烤胶、3%荆树皮栲胶、2%双氰胺树脂复鞣剂、2%黑色染料、2%合成鞣剂,转动120min;之后补250%的水,控制鼓内温度为60±1℃,转动10min;加入1%中和剂、2.5%油、2.5%羊毛脂、2%合成油脂BSFR、2%合成油、1%蓖麻油,转动60min;然后加入0.75%的甲酸,转动10min;其次加入0.75%的甲酸转动15min;再加入0.75%的甲酸转动20min;最后加入0.75%的甲酸,转动20min,pH=3.6;所述套色为:填染加脂之后换水,加入400%的水,控制鼓内温度为60±1℃,加入0.75%黑色染料,其中黑色染料事先用水化开再加入,转动15min;加入0.8%的甲酸转动20min;加入0.1%的含铝固色剂转动10min;加入0.75%的阳离子油转动15min;加入0.5%的羊毛脂转动20min,pH=3.6,排水;换水,加入300%的水,闷洗10min,出鼓;其中,漂洗、复鞣、填染加脂、套色中所用材料用量均是以削匀后蓝湿革称重所得的重量的百分比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低温交替复鞣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洗步骤中酸性蛋白酶为德赛尔生产的TN,表面活性剂为德瑞皮化生产的SAF。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低温交替复鞣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蓖麻油事先与55℃的水按蓖麻油:水=1:5的重量比例混合再加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低温交替复鞣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染加脂和套色步骤中所用甲酸事先与20℃的水按甲酸:水=1:10的重量比例混合再加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