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肌苷的重组菌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788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产肌苷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菌相比于出发菌具有弱化的磷酸戊糖变位酶活性或失活的磷酸变位酶,所述出发菌是能够累积肌苷的菌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失活的磷酸戊糖变位酶具体为以下任一种情况:

(1)全部或部分缺失磷酸戊糖变位酶编码基因的开放性阅读框;

(2)磷酸戊糖变位酶编码基因进行了无义突变;

(3)缺失磷酸戊糖变位酶编码基因的启动子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弱化的磷酸变位酶具体为所述出发菌的磷酸戊糖变位酶基因的表达调控元件替换为具有更弱表达调控活性的元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戊糖变位酶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4中第1-1182位所示,所述磷酸戊糖变位酶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5所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发菌为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活性降低的细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为选自芽胞杆菌属和短杆菌属的细菌,优选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更优选为枯草芽胞杆菌W168(B.subtilis W168)菌株。

7.一种构建产肌苷的重组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失活或弱化出发菌中的磷酸戊糖变位酶,得到所述重组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建生产肌苷的重组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失活出发菌中的磷酸戊糖变位酶,通过如下(1)或(2)或(3)的步骤实现:

(1)全部或部分缺失磷酸戊糖变位酶编码基因的开放性阅读框;

(2)对磷酸戊糖变位酶编码基因进行无义突变;

(3)缺失磷酸戊糖变位酶编码基因的启动子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建生产肌苷的重组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弱化出发菌中的磷酸戊糖变位酶,通过将所述出发菌的磷酸戊糖变位 酶基因的表达调控元件替换为具有更弱表达调控活性的元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建生产肌苷的重组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发菌为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活性降低的细菌。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构建生产肌苷的重组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为选自芽胞杆菌属和短杆菌属的细菌,优选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更优选为枯草芽胞杆菌W168(B.subtilis W168)菌株。

1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重组菌生产肌苷的方法。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