醚磷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32816阅读:1067来源:国知局
醚磷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醚磷脂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对治疗和改善脑部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病、抑郁和精神分裂症)、代谢病(例如糖尿病)、各种传染病和免疫紊乱有效的醚磷脂,以及以简单的方式大规模制备所述醚磷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脂质指在分子中具有长脂肪酸链或相似烃链、并存在于生物体内或来源于生物的物质。脂质可以被分类为贮存脂质和结构脂质。贮存脂质包含c、h和o,并通常溶于丙酮。贮存脂质三酰甘油作为能量储存存在于动物体的脂肪组织中。另一方面,结构脂质包含含有磷酸的p和碱基的n等的脂质基团。因此,结构脂质包含疏水部分(脂肪酸部分)和亲水部分(磷酸和碱基部分)而显示两亲性。通常,贮存脂质溶于丙酮,而结构脂质不溶于丙酮。这样的结构脂质是生物膜的结构组分。结构脂质可被粗略地分为以下类别:(1)甘油磷脂类–实例包括磷脂酰胆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等;(2)磷酸鞘脂类–实例包括鞘磷脂、神经酰胺氨乙基磷酸等;(3)鞘糖脂类–实例包括脑苷脂、硫苷脂、神经节苷脂等;和(4)甘油糖脂类;实例包括存在于微生物或高等植物中的二酰基甘油。以上(2)磷酸鞘脂类和(3)鞘糖脂类统称为鞘脂类。甘油磷脂是在其骨架上具有甘油的磷脂的总称,其实例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丝氨酸等。那些甘油磷脂类中的许多通过酯键(酰基键)结合至非极性部分,并且其中一些通过乙烯基醚键(烯基键)或醚键(烷基键)结合至甘油的sn-1位。通过乙烯基醚键结合的前者也称为缩醛磷脂。具有乙烯基醚键的甘油磷脂和具有醚键的那些统称为醚磷酯。磷脂作为生物膜的结构组分是重要的,哺乳动物生物膜大约18%的磷脂是作为醚磷脂的缩醛磷脂。特别是它们中的许多存在于脑神经、心肌、骨骼肌、白细胞和精子中。许多缩醛磷脂结合至多不饱和脂肪酸,例如二十二碳六烯酸、花生四烯酸等。因此,它们不仅起到储存细胞间信号第二信使(例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的作用,还起到细胞融合、离子转运等重要作用。此外,由于缩醛磷脂的乙烯基醚键(烯基键)对氧化应激尤为敏感,因此它们充当细胞膜处的抗氧化剂。在哺乳动物中,存在具有烷基键的醚磷脂,但是是少量的。特别是已证实大鼠脑海马中存在具有烷基键的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此外,已知摄入的具有醚键(烷基键)的磷脂被转化为缩醛磷脂。目前,据报道,如wo2011/083827(专利文件1)中所示,缩醛磷脂-型甘油磷脂对大脑神经形成具有影响。此外,如wo2012/039472(专利文件2)和ifuku等人.,journalofneuroinflammation,9:197(2012)(非专利文件1)中所示,据报道缩醛磷脂-型甘油磷脂抑制神经胶质细胞的增多,该神经胶质细胞的增多被认为是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的原因之一,因此缩醛磷脂-型甘油磷脂对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是有效的,并且它们对于预防和治疗神经变性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尤为有效。此外,据报道,例如专利文件1-7中所示,这样的缩醛磷脂-型甘油磷脂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大规模地从鸟组织(例如鸡皮和鸡胸)中得到。现有技术文件专利文件专利文件1wo2011/083827(权利要求范围)专利文件2wo2012/039472(权利要求范围)专利文件3pct/jp2008/051329(权利要求范围)专利文件4wo2008/146942(权利要求范围)专利文件5wo2009/154309(权利要求范围)专利文件6日本专利第5,062,873号(权利要求范围)专利文件7日本专利第5,185,539号(权利要求范围)非专利文件非专利文件1ifuku等人,journalofneuroinflammation,9:197(2012)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待解决问题专利文件1-7中公开的制备方法是用于以简单的方式大规模地从鸟组织(例如鸡皮或者鸡胸)中制备缩醛磷脂-型甘油磷脂的方法。尤其是,专利文件4公开了,与从鸡皮中制备缩醛磷脂-型甘油磷脂的常规方法相比,以简单的方式大规模地从鸡胸中制备缩醛磷脂-型甘油磷脂的方法。然而,鉴于治疗和改善脑部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病、抑郁和精神分裂症)、代谢病(例如糖尿病)、各种传染病和免疫紊乱的功效,已在不断寻求任何优于常规的那些的缩醛磷脂-型甘油磷脂或醚磷脂,及以简单方式大规模进行的制备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人已为以下目标进行了研究:提供在上述功效上显著优于常规的那些的缩醛磷脂-型甘油磷脂或醚磷脂,及其以简单方式大规模进行的制备方法。因此,本发明人发现,与来源于鸡组织的常规缩醛磷脂-型甘油磷脂相比,从双壳贝组织中得到的醚磷脂,优选通过特定工艺提供,在以上功效上显示显著优越的效果。本发明从而完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了,通过提取加工从双壳贝组织中得到的醚磷脂。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醚磷脂,所述醚磷脂含有由以下式(1)和/或(2)表示的醚磷脂。[化学式1](1)ch2o-ch=chr1(sn-1)ch-o-co-r2(sn-2)ch2opo3-x(sn-3)[化学式2](2)ch2o-ch-chr1(sn-1)ch-o-cor2(sn-2)ch2opo3-x(sn-3)在上式中,r1表示具有14-18个碳数的脂族烃基。r2主要表示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或花生四烯酸,其中优选的是那三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50%或更高。x主要表示乙醇胺或胆碱,其中优选的是它们总共占总磷脂的90%或更高。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用于制备来源于双壳贝组织的醚磷脂的方法,包括:(a)用水溶性酮溶剂处理双壳贝组织的总脂质以得到不含中性脂肪的双壳贝磷脂的步骤;(b)提供用疏水有机溶剂提取加工从步骤(a)得到的不含中性脂肪的双壳贝磷脂,以得到甘油磷脂的步骤;以及(c)将由步骤(b)得到的甘油磷脂与磷脂酶a1反应以分解混合的二酰基甘油磷脂,继而通过溶液分配(例如,通过将脂质萃取至己烷层以与丙酮或水分离的分配方法)等以得到纯化的醚磷脂的步骤。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备来源于双壳贝组织的醚磷脂的方法,其中所述疏水有机溶剂是乙醚或石油醚。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制备来源于双壳贝组织的醚磷脂的方法,其中所述水溶性酮溶剂是丙酮。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用于制备来源于双壳贝组织的醚磷脂的方法,包括:(d)用非极性有机溶剂和支链醇混合物从双壳贝组织中提取总脂质的步骤;以及(e)将步骤(d)得到的总脂质与磷脂酶a1反应以水解其中混合的二酰基磷脂,继而通过溶剂分配等以得到纯化的醚磷脂的步骤。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本发明提供,来源于双壳贝组织的醚磷脂,其特征在于通过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饮料和/或食物产品,其特征在于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2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醚磷脂。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2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醚磷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从双壳贝组织得到的醚磷脂对治疗和改善脑部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病、抑郁和精神分裂症)、代谢病(例如糖尿病)、各种传染病和免疫紊乱显示出在功能和效果上的显著优势。具有这样的功能和效果的醚磷脂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大规模地从双壳贝制备。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hplc图,其中图1(a)是描绘了来源于双壳贝(蛤)的总磷脂的hplc图,并且图1(b)是描绘了来源于纯化的双壳贝(蛤)的醚磷脂的hplc图。图2示出了hplc图,其中图2(a)是描绘了来源于双壳贝(蚬)的总磷脂的hplc图,并且图2(b)是描绘了来源于纯化的双壳贝(蚬)的醚磷脂的hplc图。图3示出了hplc图,其中图3(a)是描绘了来源于鸡胸的醚磷脂中占总脂肪酸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百分比的hplc图,图3(b)是描绘了来源于蛤的醚磷脂中占总脂肪酸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百分比的hplc图,并且图3(c)是描绘了来源于蚬的醚磷脂中占总脂肪酸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百分比的hplc图。实施方案说明以下描述了实践本发明的醚磷脂及其制备方法的实施方案。虽然本发明主要由优选的代表实施例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根据本发明,醚磷脂是通过从双壳贝组织中提取加工得到的。在本发明中,醚磷脂表示在甘油骨架的第一位(sn-1)具有乙烯基醚键(烯键)或醚键(烷基键)的甘油磷脂。以下描述了醚磷脂的通式。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为烯基磷脂(缩醛磷脂),而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为烷基磷脂。式(1)ch2o-ch=chr1(sn-1)ch-o-co-r2(sn-2)ch2opo3-x(sn-3)式(2)ch2o-ch-chr1(sn-1)ch-o-cor2(sn-2)ch2opo3-x(sn-3)在上式中,r1表示脂族烃基。r1通常是具有14-18个碳数的脂族烃基。r2表示脂族烃基,通常情况下其结合至多不饱和脂肪酸,例如花生四烯酸(ar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酸(epa)等。此外,上式中x表示极性基团。优选地,x是乙醇胺、胆碱、丝氨酸、肌醇等。特别地,哺乳动物中存在的醚磷脂主要含有其中上式中的x是乙醇胺的乙醇胺缩醛磷脂,以及其中x是胆碱的胆碱缩醛磷脂。摄入的具有醚键(烷基键)的甘油磷脂以原始形式吸收以用于各组织,或在体内转化为烯基键-型磷脂(缩醛磷脂)。根据本发明,本发明使用的双壳贝可以是,例如,蛤、蚬、砗磲(giantclam)、扇贝、牡蛎等。双壳贝组织可以是,例如,内脏、性腺和肌肉等。根据本发明,用于从所述双壳贝组织中提取醚磷脂的方法是不受限制的,特别是只要所述方法能提取(以及若有需要的话纯化)醚磷脂即可。优选地,醚磷脂可通过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提取和纯化:(a)用水溶性酮溶剂处理双壳贝组织的总脂质以移除中性脂肪,以得到不含中性脂肪的双壳贝磷脂的步骤;(b)用疏水有机溶剂对从步骤(a)得到的不含中性脂肪的双壳贝磷脂中进一步提取总甘油磷脂,并根据需要浓缩的步骤;以及(c)将由步骤(b)得到的总甘油磷脂与磷脂酶a1反应以水解混合的二酰基甘油磷脂,继而通过溶液分配(溶剂分配法)以移除分解的产物(例如溶血型(lysotype)磷脂或游离脂肪酸)的步骤。根据以上方法,步骤(c)表示纯化醚磷脂的步骤。虽然这样的步骤不是必须包括的,但其是更优选的,这是由于纯化或浓缩的醚磷脂可具有远为优异的功效。在所述步骤(a)中,从双壳贝组织的总脂质中移除中性脂肪。优选地,双壳贝组织在使用前预先切碎或磨碎。水溶性酮溶剂的实例包括丙酮和/或甲基乙基酮,优选地选择丙酮。并非特别难于得到总脂质,因为它们可使用溶剂(例如异丙醇、己烷等)依照常规方法,通过提供提取加工得到。所述步骤(b)为使用疏水溶剂从步骤(a)得到的不含中性脂肪的双壳贝磷脂中提取总甘油磷脂。可选择乙醚或石油醚作为有机溶剂。所述步骤(c)为通过水解混合于步骤(b)得到的总甘油磷脂中的二酰基-型甘油磷脂,以移除二酰基-型磷脂。使用磷脂酶a1(pla1)用于上述水解。该pla1特异性水解位于二酰基-型磷脂sn-1位的酰基键。因此,pla1不作用于醚磷脂sn-1位的醚键。通过pla1处理,二酰基-甘油磷脂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和溶血磷脂。可通过利用游离脂肪酸和溶血磷脂的相对水溶性的性质将其移除。不特别限制pla1的来源,只要其可实现上述效果即可。示例性的pla1可以是来源于米曲霉(aspergillusorizae)的那种。这样的pla1可购自mitsubishikagakufoodscorporation。根据总甘油磷脂的量,所使用的pla1的量可按认为合适的进行选择。每1g总甘油磷脂的pla1的量优选为0.15-0.45g,更优选为0.2-0.3g。由pla1进行的酶反应可在缓冲剂中进行。根据所使用的pla1,这样的缓冲剂可按认为合适的进行选择。例如,可使用0.1m柠檬酸-hcl缓冲剂(ph4.5)。在那种情况下,可向总甘油磷脂中加入缓冲剂以溶解,继而加入pla1。虽然对所使用的缓冲剂的量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酶反应能够进行即可,每1g总甘油磷脂中的缓冲剂的量优选为1-30ml,更优选为5-15ml。反应条件可按认为合适的进行选择。反应优选在30-70℃,更优选在45-55℃,进一步优选在50℃的温度下进行。在反应期间提供搅拌。反应时间优选为1-5小时,更优选为1-2小时。而后所使用的ph优选为ph3.5-5.5,更优选为ph4-5。酶反应可通过冷却停止。此外,可进行酶的钝化处理。例如,可在水解反应后通过将温度提升至大约70℃进行钝化处理。因此,可得到其中二酰基-型甘油磷脂分解的处理液(水解处理液)。向水解处理液中,例如,加入两倍或者三倍量的己烷,然后分离液体层。通过这样做,可移除酶缓冲剂和酶蛋白。此外,由于醚磷脂溶解于己烷,但难溶于水溶性酮系列溶剂,因此可根据合适的情况通过合并溶剂和水进行分配、进一步通过水或水溶液(溶剂分配方法)进行溶液分配以移除溶血磷脂来纯化醚磷脂。换言之,水溶性酮系列溶剂(例如丙酮)使得可以移除中性脂肪而非磷脂,并通过水性溶液分配分离醚磷脂和溶血磷脂。根据本发明,可通过包含以下步骤的方法提取和纯化醚磷脂:(d)用非-极性有机溶剂和支链醇混合物从双壳贝组织中提取总脂的步骤;以及(e)将步骤(d)得到的总脂质与磷脂酶a1反应以水解其中混合的二酰基磷脂,继而通过溶剂分配等以得到纯化的醚磷脂的步骤。根据本发明,优选选择这样的方法,因为其可以以简单和便利的方式进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实例包括饱和脂肪系列碳氢化物类,优选选自直-链饱和烃,更优选己烷。支链醇的实例包括仲醇和叔醇,优选选自仲醇,更优选异丙醇。在那种情况下,通过以上步骤(e),可得到其中二酰基磷脂分解的处理液。向所述水解处理液中,例如,加入稀释5-10倍的己烷-异丙醇混合物(3:2),并置入分液漏斗中。然后加入大约2/3量的水以将两层分离,并回收上层(己烷层)。通过这样做,可移除脂质分解产物(游离脂肪酸、溶血磷脂)、酶蛋白和酶缓冲剂。参考上述醚磷脂的提取和纯化方法,这样的方法可容易地进行。根据本发明,来源于双壳贝组织的醚磷脂主要含有乙醇胺磷脂和胆碱磷脂。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和确认这样的脂质的结构。根据本发明,来源于双壳贝组织的醚磷脂在sn-2位结合至若干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r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换言之,它们含有一种或者多种残基,所述残基选自由二十二碳六烯酰基、花生四烯酰基和二十碳五烯酰基组成的组。这样的结构使得根据本发明的来源于双壳贝组织的醚磷脂对于治疗和改善脑部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病、抑郁和精神分裂症)、代谢病(例如糖尿病)、各种传染病和免疫紊乱是显著有效的。根据本发明,可将来源于双壳贝组织的醚磷脂应用在饮料和食物产品中作为原料,以及应用在药物组合物中作为成分。既然醚磷脂对于治疗和改善脑部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病、抑郁和精神分裂症)、代谢病(例如糖尿病)、各种传染病和免疫紊乱是有效的,则这样的功效可通过将它们摄入生物体内实现。进一步根据本发明,不仅可将来源于双壳贝的醚磷脂应用于以上公知的产品形式中,还可应用于认为合适的,将在未来开发的各种产品形式中。类似地,可将它们应用于功能食品形式或特殊保健食品形式中。饮料和食物产品的示例形式包括甜品(例如冷冻甜品、果冻、蛋糕、糖果、口香糖等)、面包、乳制品(例如牛奶、酸奶等)和其他多种产品。通过使用可用于饮料和食物产品的调味剂和/或甜味剂,可将它们应用至为液体溶液的饮料形式中。类似地,当功能食品和特殊保健食品(包括营养补充剂)含有根据本发明的来源于双壳贝组织的醚磷脂时,所述形式可以变化,不仅可以是饮料形式和食物产品形式,还可以是口服摄入的药物制剂的形式,例如片剂(糖-包衣片剂、膜-包衣片剂)、散剂、颗粒片剂、胶囊制剂(包括软胶囊)、糖浆、液体形式(例如汁液)等。例如,虽然不限于此,可通过向果汁、乳制品(例如牛奶和酸奶)、赋形剂(例如乳糖和糊精),和其他用于一般保健食品的材料中加入醚磷脂制备这样的产品。在选择是功能性食品形式之一的补充剂形式的情况下,可使用任何公知的方法。例如,向作为活性成分的醚磷脂中加入赋形剂(乳糖、蔗糖、淀粉等)、崩解剂(淀粉、碳酸钙等)、粘合剂(淀粉、阿拉伯树胶、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纤维素等)或润滑剂(滑石、硬脂酸镁、聚乙二醇6000等)等,以提供压缩成型。此外,若认为需要,可通过公知的方式提供包衣用于掩味、肠溶功能或长效功能的目的。由于这样的食物产品也含有醚磷脂,因此它们也可实现对脑部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病、抑郁和精神分裂症)、代谢疾病(例如糖尿病)、各种传染病和免疫紊乱的治疗和改善功效。虽然通过将醚磷脂混合入任意产品中来使用它们是简单方便的,但必然的是需要一定量的醚磷脂来实现以上功效。例如,饮料和食物产品含有优选大约0.01-80质量%的量,更优选大约0.05-20质量%的量的醚磷脂。对于饮料和食物产品,根据个体的年龄、体重、体质、身体状况、形态、摄入周期等,可按认为合适的选择作为活性成分的醚磷脂的摄入量。这样的饮料和食物产品可用于预防目的,不仅对于健康个体,还对于患有各种重度至轻度疾病(不局限于代谢病或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患者也可使用。根据本发明,可向患者口服施用来源于双壳贝的醚磷脂作为药剂,该来源于双壳贝的醚磷脂分解或悬浮于稀释剂中,且若有必要的话将它们与药学可接受的载体组合。根据本发明,可通过适当地与合适的添加剂等混合以形成片剂、散剂、丸剂、颗粒片剂等得到药物组合物,所述添加剂为例如:赋形剂,如乳糖、蔗糖、玉米淀粉、合成树胶或天然树胶、结晶纤维素等;粘合剂,如淀粉、纤维素衍生物、阿拉伯树胶、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崩解剂,如羧甲基纤维素钙、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玉米淀粉、藻酸钠等;润滑剂,如滑石、硬脂酸镁、硬脂酸钠等;填料或稀释剂,如碳酸钙、碳酸钠、磷酸钙、磷酸钠等。可通过使用硬或软明胶胶囊得到胶囊制剂。此外,根据本发明,可通过将醚磷脂溶解于通常使用的惰性稀释剂(例如纯净水)中,并且如果需要的话需要通过向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以形成液体药剂(如糖浆、酏剂等)来得到药物组合物,所述添加剂例如润湿剂、乳化剂、分散助剂、表面活性剂、甜味剂、调味剂、香料物质等。这样的药剂可通过常规的公知方法制备。根据本发明,在向人施用所得药物组合物作为药品的情况下,所述剂量基于作为活性成分的具体化合物的剂量确定。虽然其取决于剂型、患者年龄等,这样的剂量处于1-1,000mg的范围内。优选地,向体重50kg的成人施用的剂量为每天10-500mg。本发明还可以以饲料、药品、药物组合物等形式应用至除人以外的动物。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以下参考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醚磷脂及其制备方法。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来源于双壳贝的醚-型甘油磷脂的制备)(1)双壳贝总脂质的提取向100g双壳贝蛤中加入200ml异丙醇和300ml己烷,以搅拌机磨碎,并且在室温下静置1小时。随后,提供抽滤,并将滤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360ml水并混合。分离上部己烷层并干燥,得到双壳贝总脂质。(2)总脂质中总磷脂的提取向所得到的总脂质中加入200ml丙酮并搅拌。将混合物置于冰中,然后在4℃的温度下以1000×g离心10分钟。分离其沉淀,得到不含中性脂肪的双壳贝总磷脂。(3)通过hplc进行来源于蛤的总磷脂的分析在以下条件下对所得到的总磷脂进行hplc分析。结果示出于图1(a)中。<hplc条件>所用仪器:hplcagilent1100系统(agilenttechnologies,东京)柱:lichrosphere100diol(250*3m,5μm)(agilenttechnologies)流速:0.8ml/min检测器:els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agilenttechnologies)流动相:(a)己烷/异丙醇/乙酸(82:17:1,v/v,0.08%tea*)(b)异丙醇/水/乙酸(85:14:1,0.08%tea*)*tea指三乙胺。表1示出了时间区段及流动相(a)和(b)的梯度。表1时间(分钟)流动相(a)(%)流动相(b)(%)09552140602515852615852995534955(4)总甘油磷脂的分离将得到的总磷脂(丙酮沉淀)溶解于50ml乙醚中并混合。之后将混合物在4℃的温度下以1000×g离心10分钟。然后干燥其上清液(乙醚层),得到总甘油磷脂。(5)通过总甘油磷脂的酶处理及提取加工进行的醚磷脂的纯化将所得总甘油磷脂分散于20ml磷脂酶a1(mitsubishichemicalfoodscorporation)溶液(20mg/ml,柠檬酸盐缓冲溶液(ph4.5))中,使用超声波等充分混合,然后使反应在50℃的温度下进行2小时。随后将混合物冷却并停止反应。然后加入400ml己烷/异丙醇(3:2),然后将其置于分液漏斗中,混合,加入240ml水,并静置,然后移除水层。为了移除剩余的溶血-型磷脂,向剩余的己烷层中加入200ml水,然后混合,之后分离己烷层并干燥。为了进一步移除剩余的中性脂肪,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100ml丙酮,混合、冷却然后离心以分离沉淀。从而得到纯化的来源于双壳贝的醚-型甘油磷脂。(6)对来源于双壳贝的纯化醚磷脂(醚-型甘油磷脂)的hplc分析对在以上条件下所得的来源于双壳贝(蛤)的醚-型甘油磷脂提供hplc分析。结果示出于图1(b)中。实施例2(来源于双壳贝的醚-型甘油磷脂的制备)(1)不含中性脂肪的双壳贝断裂组织的分离及总磷脂的提取除使用蚬替代蛤作为双壳贝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得到总甘油磷脂。(2)对来源于蚬的总磷脂的hplc分析在与实施例1相似的条件下对所得总磷脂提供hplc分析。结果示出于图2(a)中。(3)通过总甘油磷脂的酶处理及提取加工进行的醚磷脂的纯化使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醚-型甘油磷脂通过制备来源于蚬的醚-型磷脂纯化。(4)对纯化的来源于双壳贝的醚磷脂的hplc分析在与实施例1相似的条件下对来源于双壳贝的醚磷脂提供hplc分析。结果在图2(b)中示出。实施例3(来源于双壳贝的醚磷脂的制备)(1)双壳贝中总脂质的提取向100g双壳贝蛤中加入500ml己烷/异丙醇混合液(3:2),以搅拌机磨碎,置于室温下混合1小时。随后,提供抽滤,并且将其残余物以200ml己烷/异丙醇混合液(3:2)洗涤并加入至滤液中,而后将其置于分液漏斗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400ml水并混合,然后静置。在两个分离的层中移除底层,并且分离上部己烷层。将所得己烷层干燥,得到双壳贝总脂质。(2)通过总脂质的酶处理及提取加工进行的醚磷脂的纯化将所得总脂质分散于20ml磷脂酶a1(mitsubishichemicalfoodscorporation)溶液(20mg/ml,柠檬酸盐缓冲溶液(ph4.5))中,使用超声波等充分混合,以在50℃的温度下反应2小时。随后将混合物冷却并停止反应。然后加入360ml己烷/异丙醇(3:2),然后将其置于分液漏斗中,混合,加入220ml水,并静置,然后移除水层。分离己烷层并干燥。为了移除剩余的中性脂肪(例如胆固醇),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20ml丙酮,混合、冰冷却,然后在10℃的温度下离心10分钟以分离沉淀。从而得到纯化的来源于双壳贝的醚磷脂。实施例4(多种来源于双壳贝的总甘油磷脂的制备及分析)通过使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从多类双壳贝中得到总甘油磷脂。在与实施例1相似的条件下对所得的那些总甘油磷脂提供hplc分析。结果示出于表2中。表2:多种双壳贝组织中甘油磷脂的组成(%)备注:dpg=心磷脂(二磷酸甘油酯)pe=乙二醇磷脂pc=胆碱磷脂ps=丝氨酸磷脂pi=肌醇磷脂据发现总甘油磷脂的约30%为乙二醇磷脂(pe)、其中pe的约90%为缩醛磷脂(烯基pe)。进一步发现总甘油磷脂的约50%为胆碱磷脂(pc)、其中pc的约35%为烷基pc。在双壳贝组织中,总甘油磷脂的约30-55%为醚磷脂。实施例5(醚磷脂总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析)根据以下方法,使用hplc对来源于双壳贝的醚磷脂和来源于鸡的醚磷脂中含有的总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和ara)的比例提供分析。结果示出于表4和5以及图3中。(多种来源于双壳贝的醚磷脂的水解)分别得到多种来源于双壳贝的醚磷脂并干燥,使用0.5当量浓度的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将其水解。从而得到游离脂肪酸。(对各种来源于双壳贝的醚磷脂的游离脂肪酸的标记)而后以0.05%的9-蒽基重氮甲烷(adam)标记通过醚磷脂水解制备的游离脂肪酸。(脂肪酸分析)在以下条件下对所标记的游离脂肪酸提供hplc分析。<hplc条件>:所用仪器:hplcagilent1100系统(agilenttechnologies)柱:ultrasphere100rp-18e(merck);流速:0.8ml/min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流动相:(a)乙腈(b)乙醇(c)己烷表3示出了就时间段和流动相(a)至(c)而言的液体组成。表3表4:多种醚磷脂的总脂肪酸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ara:花生四烯酸表5:多种醚磷脂的总脂肪酸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ara:花生四烯酸根据表4和5以及图3,发现来源于双壳贝的醚磷脂在sn-2位结合大量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ra)。另一方面,对于使用与来源于双壳贝的醚磷脂相同的方法同时分析的来源于鸡胸的醚磷脂,pe和pc均为烯基醚磷脂,并且不存在烷基pc。因此,通过比较脂肪酸的组成,证明了来源于双壳贝的醚磷脂含有更大量的epa和dha。epa和dha在脑部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病、抑郁和精神分裂症)、代谢病(例如糖尿病)、各种传染病和免疫紊乱中减少。此外,epa起到储存前列腺素的作用,dha起到储存神经保护素(neuroprotectin)的作用。来源于双壳贝的醚磷脂含有大量的epa和dha,而来源于鸡胸的醚磷脂完全不含epa并且含有少量的dha。因此,根据本发明,来源于双壳贝的醚磷脂含有更大量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ra),预期其能实现比常规醚磷脂优异的功效。工业实用性:根据本发明,使得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大规模制备醚磷脂,其对于治疗和改善脑部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病、抑郁和精神分裂症)、代谢病(例如糖尿病)、各种传染病和免疫紊乱是有效的。因此,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医药行业。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