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涤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5767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洗涤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织物循环洗涤性能和/或抗污渍再沉积性能的洗涤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发现,衣服或织物在经过多次穿着-洗涤后,整件衣物会出现变灰变旧的现象,这可能与已经洗涤下来的颗粒污垢又再次沉积到织物表面有关。一般而言,极性颗粒,如粘土、泥土、铁锈等容易沉积在含棉织物上;非极性颗粒,如炭黑、汽车尾气颗粒排放物等容易沉积在含聚酯织物上,且考虑到非极性颗粒尺寸较小,容易残留在织物缝隙中,所以非极性颗粒也容易在含棉织物上沉积。污垢的再沉积程度还与洗涤水溶液的硬度或钙离子、镁离子的浓度密切相关,硬度越高,再沉积越严重。已知三聚磷酸钠可以有效螯合洗涤水溶液中的钙镁离子,极大提升洗涤剂的抗再沉积效果和洗涤效果,但磷容易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及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均通过法案法规的形式禁止或限制含磷化合物在洗涤剂中的使用,这使得无磷洗涤剂,特别是无磷洗衣粉中的污垢再沉积问题变得严重且普遍存在。研究发现,往无磷洗衣粉中加入丙烯酸均聚物或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可抑制碳酸钙晶体的生长,有效缓解污垢再沉积的发生。往洗衣液中加入聚丙烯酸或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也可有效螯合水中的钙镁离子,同时提高洗衣液抗极性颗粒再沉积的能力。已知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去污性能和一定程度的抗再沉积能力,聚合物可辅助表面活性剂的去污过程,如:抗再沉积聚合物可防止已经去除的污垢再次沉积到织物上,提升洗涤剂的洗涤效果。

CN 102782112A将聚酯聚合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氧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共聚酯)和辅助表面活性剂用于洗涤剂组合物,以改进初级去污力、次级去污力和/或抗污渍再沉积性和/或允许表面活性剂和/或助洗剂的用量减少。

US 5977275公开了一种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含直链多糖单元的聚合物,同时提供了一种清洁组合物和使用该多糖聚合物抵抗污垢的方法。

WO 94/07980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织物清洁组合物,包含织物清洁聚合物甲基丙烯酸/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和至少一种常规的表面活性剂,该织物清洁组合物不仅提供良好的清洁和调理性能,特别是对合成树脂织物,如地毯、内饰物和起绒织物,同时提供织物抵抗污垢的能力。

CN 102071111B公开了一种洗衣液及其制备方法,其包含亲油改性聚合物、羧酸聚合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酶、酶稳定剂、泡沫控制剂、其他助剂和水,所制备的洗衣液对泥土油污垢的去污力和抗污垢再沉积能力强。

US 2016/0090553 A1公开了一种含有磺酸基共聚物的洗涤剂组合物及其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所述共聚物由以下单体:一种含磺酸基的单体、一种聚氧烷烯基单体、一种含羧酸基的单体共聚而成,且具有特定的分子量和各单体结构间特定的质量比,以及特定数量的烷氧基重复单元,该组合物可提升高硬度条件下的抗污垢再沉积性能和白度保持性能。

综上所述,由特定结构的亲水性单体和疏水性单体共聚形成的聚合物能够起到抵抗污垢或抗污垢再沉积的作用。但现有技术所能起到的抵抗污垢或抗污垢再沉积作用,主要是针对亲水性污垢有明显的效果,对于疏水性污垢的抗再沉积的效果相对较弱。

随着我国汽车保养量的增加,汽车尾气中的非极性颗粒物排放量大增,导致沾附到织物上的非极性颗粒(如烟尘、炭黑)的数量明显增加。该类型非极性颗粒尺寸小,在空气中的漂浮能力强,容易沾附到衣物上并残留在织物缝隙中,在衣物洗涤过程中较难去除,且洗涤下来的非极性颗粒污垢也容易再次沉积到织物上,且无论是对纤维素织物、粘胶纤维织物还是合成树脂织物,非极性颗粒污垢的再沉积均非常严重,导致衣服经多次穿着-洗涤循环后,整件衣服会明显变灰变旧。综上所述,如何防止洗涤过程中的非极性颗粒再次沉积到织物上变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洗涤剂组合物。所述洗涤剂组合物在洗涤过程中能有效防止非极性颗粒再次沉积到织物。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洗涤剂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如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的组分:5%~75%的表面活性剂,0.1%~10%聚合物;

所述聚合物是由含双键的单体A、单体B以及单体X共聚形成的共聚物,各单体在所述共聚物中的含量按摩尔百分比计算,单体A含量为5%~50%,单体B含量为40%~ 95%,单体X含量为0~20%;所述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在10000至100000道尔顿之间;

单体A具有式(I)的结构式,

(I)

式(I)中,R1为H或CH3,R2为H或CH3,R3为H、CH3、SO3Na或SO3K。

单体B具有式(II)的结构式,

(II)

式(II)中,R4为H或CH3;R5为H、CH3或CH2CH3;R6为H、CH3、直链或支链CnH2n+1,其中n选自4~8中的任一整数;

单体X选自甲基丙烯磺酸钠、烯丙基磺酸钠、丙烯酰胺、马来酸、衣康酸、山梨酸或丁烯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除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外的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本发明采用上述特定结构、特定比例的亲水单体和疏水单体共聚形成水溶性聚合物,可以提高洗涤剂的抗再沉积性能,特别是提高非极性颗粒在织物上的抗再沉积性能。发明人通过将该聚合物添加到表面活性剂体系中,在洗涤的过程中该聚合物可以与水中的颗粒污垢作用,增强颗粒污垢的悬浮能力,同时该聚合物还可以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吸附在织物表面。本发明所选用的水溶性聚合物具有适当的分子量和合适的亲水单体与疏水单体比例,在织物表面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可增强织物表面的Zeta电位,增大织物表面和颗粒污垢之间的静电斥力,从而提高其抗再沉积性能;并且其在溶液中具有较好悬浮颗粒污垢的能力,可以有效降低颗粒污垢在织物上的沉积量。使用本发明的洗涤剂组合物进行多次洗涤后,抗再沉积效果明显,重复洗涤20次后,织物的变灰程度或白度未见明显变化。

优选地,所述共聚物中,各单体在所述共聚物中的含量按摩尔百分比计算,单体A含量为30%~50%,单体B含量为40%~不多于70%,单体X含量不多于20%。

优选地,n选自4~8中的偶数。

共聚物的分子量会影响对非极性颗粒的抗再沉积效果,并且会影响洗涤剂组合物的相容性,从而影响其稳定性。因此共聚物的分子量不宜过低或过高。

优选地,所述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在10000至90000道尔顿之间。

优选地,所述单体A为苯乙烯。

优选地,所述单体B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优选地,所述单体X选自甲基丙烯磺酸钠或马来酸。

优选地,所述共聚物中,各单体在所述聚合物中的含量按摩尔百分比计算,单体A含量为30%~50%,单体B含量为40%~60%,单体X含量为5~15%;所述单体A为苯乙烯,所述单体B为丙烯酸,所述单体X为甲基丙烯磺酸钠或马来酸。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含如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的组分:12%~60%的表面活性剂,0.1%~8%聚合物。

所述聚合物含有与该聚合物电性相反的抗衡离子,可选的抗衡离子有钾离子、钠离子、铵离子、醇胺离子、氢离子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可以是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制备。将各单体加入溶剂中进行共聚反应。反应后的产物经熟化、中和、过滤和溶剂分离等步骤处理后,即为所述共聚物。所述溶剂可以是水、有机溶剂或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优选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两性表面活性剂、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其他非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时,在本发明的体系中,其去污能力和抗再沉积能力较单独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时更强。当选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其他表面活性剂复配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混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40%~90%。

进一步地,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选为羧酸盐型、硫酸盐型、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可选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醇醚羧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乙氧基化硫酸盐、烷基苯磺酸盐、ɑ-烯基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脂肪醇磺酸盐、脂肪醇醚硫酸盐、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磺酸盐等,优选烷基苯磺酸盐、烷基乙氧基化硫酸盐和ɑ-烯基磺酸盐。

进一步地,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选为烷基葡萄糖苷、烷基醇醚葡萄糖苷、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烷基醚、聚氧化烯脂肪酸酯、脂肪酸烷醇酰胺或氮-烷基-2-吡咯烷酮等,优选聚氧乙烯烷基醚、烷基醇醚葡萄糖苷和氮-烷基-2-吡咯烷酮,且优选烷基醇醚葡萄糖苷,其为一种植物基表面活性剂,相较于其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更绿色环保。

进一步地,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可选为烷基甜菜碱、烷基羟磺基甜菜碱、烷基酰胺丙基甜菜碱、烷基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烷基氧化铵、羧酸型咪唑啉等,优选烷基酰胺丙基甜菜碱和烷基羟磺基甜菜碱。

优选地,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烷基碳链的长度在C10~C18之间。

所述洗涤剂组合物作为织物洗涤剂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织物为含聚酯纤维材质的织物或含棉纤维材质的织物。

本发明所述洗涤剂组合物在较宽的pH范围内具有去污和抗再沉积效果。由于洗涤剂组合物碱性过强容易刺激使用者的皮肤或织物纤维,对皮肤和织物造成伤害,优选地,所述洗涤剂组合物的pH在6~13之间。更优选地,所述洗涤剂组合物的pH在7以上,因为当pH小于7时,洗涤剂组合物的去污力和抗再沉积能力会有所下降。

所述洗涤剂组合物可以制成液体状或粉末状的洗涤剂。所述洗涤剂组合物中除了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外的成分,由其具体剂型决定,当所述洗涤剂组合物为液体状洗涤剂组合物时,其除了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成分为外,余量成分通常为溶剂,所述溶剂一般为去离子水。当所述洗涤剂为粉末状的洗涤剂时,其除了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成分外,余量成分通常为用于将其成型的填充剂。

除了上述成分外,所述洗涤剂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功能性助剂,所述功能性助剂为螯合剂、防腐剂、香精或染料等。

更优选地,当所述洗涤剂组合物为液体状的洗涤剂时,其pH值优选为7~9。当所述洗涤剂组合物为粉末状的洗涤剂时,其pH值优选为9~11。

所述液体状的洗涤剂的制备方法为向容器中加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在搅拌下加入各组分,待加完各组分后调节混合液的溶液pH至7~9,补加去离子水至100%,搅拌均匀后即得到所述的液体状的洗涤剂。

所述粉末状的洗涤剂的制备方法为向容器中加入各组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先用胶体磨研磨,配成固含量50~60%的料浆,取少量上述料浆,用水稀释至100倍得到料浆溶液,调节料浆溶液的pH至9~11,浊液用一定目数的筛子过筛,再喷雾干燥、过筛,最后加入香精即为所述粉末状的洗涤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含有新型水溶性聚合物的洗涤剂组合物,所述聚合物具有特定的单体结构、合适的亲水单体和疏水单体摩尔百分比及适当的分子量,能有效地与非极性颗粒污垢相互作用,提高非极性颗粒污垢在水中的悬浮能力,同时该聚合物在织物表面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非极性颗粒污垢在织物上的沉积量,含有聚合物的洗涤剂组合物具有良好的对非极性颗粒污垢抗再沉积性能,克服了目前绝大部分洗涤剂产品对非极性颗粒抗再沉积效果不佳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定。除非特别说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试剂、方法均为本领域常用的试剂和方法。

实施例中,各性能测试的具体操作如下:

1. 去污力测试

去污力的测试按照国标GB/T 13174-2008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及循环洗涤性能的测试标准,对实施例进行去污力测试,所用的仪器和试剂均为国标中要求的规格,所用的污布为JB-01(炭黑油污布)、JB-02(蛋白污布)、JB-03(皮脂污布)三种国标污布,使用前均剪成6 cm×6 cm的大小。

去污洗涤实验在立式去污机内进行,测定前先将搅拌叶轮,工作槽、去污浴缸一一编号固定组成一个“工作单元”,并预热一起至30℃左右稳定一段时间。实验时用250 mg/kg硬水分别将各洗涤剂组合物样品配置成0.2%的测试溶液1L加入相应的去污浴缸内,将去污浴缸放入对应位置并装好搅拌叶轮,调节仪器使洗涤实验稳定保持在30℃左右,将测过洗前白度的各组污布试片分别投入各去污浴缸,开启搅拌,并保持搅拌速度为120 r/min,洗涤过程持续20 min后停止。将洗后的污布试片取出合并,放进漂洗器,用自来水漂洗两次,脱水后取出试片,室温下悬挂晾干,测定洗后白度。

白度测试

将试片按类别分别搭配成平均黑度相近的六组,每组试片至少为4片,做好编号记录,每组试片用于一个样品的性能测试。将试片按同一类别相叠,用白度计在457 nm下逐一读取洗涤前后的白度值。洗前白度以试片正反两面各取两个点(每一面的两点应中心对称),测量白度值,以四次测量的平均值为该试片的洗前白度F1;洗后白度则在洗后试片的正反两面各取两个点,测量白度值,以四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该试片的洗后白度F2

去污力评价

测试洗前洗后污布的白度值,计算每个试片洗后和洗前的白度差值A=(F2-F1),白度差值A越大说明洗涤剂对该种污布的去污力越高。

抗再沉积性能测试

抗再沉积性能测试按照国标GB/T 13174-2008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及循环洗涤性能的测试标准,对实施例进行抗再沉积性能测试,所用的仪器和试剂均为国标中要求的规格。所用污液为国标方法中使用的炭黑油污液,评价白度保持效果的试片为JB-00棉布和T-777H聚酯布,其中T-777H试片是实验额外增加,采购自CFT。

炭黑油污液制备

在300ml的烧杯中称取100 g水、95%乙醇30 g,在磁力搅拌器上边搅拌边缓慢加入4 g阿拉伯树胶粉,搅拌20-30 min至阿拉伯树胶粉完全溶解后,继续搅拌并缓慢加入12 g磷脂,提高搅拌速度,待磷脂溶解至外观均一,无粒状物后,加入FS-02(脂肪醇醚磺化物,分散匀染剂)10 g,继续搅拌10 min,再慢慢加入6 g预先按1:1:1比例配制好的蓖麻油、液体石蜡和羊毛脂制成的混合油,搅拌10 min~20 min,然后加入经95%乙醇10 ml润湿后的炭黑(甲基中色素,粒度20 mm左右)2 g,搅拌10 min~20 min,最后转移至立式胶体磨中乳化3 min,补加95%乙醇55 g和适量水至污液总质量为400 g,搅匀备用。

循环洗涤与白度保持测定

按本发明上文提到的白度测试方法准备JB-00试片和T-777H试片,使用前均剪成8 cm×8 cm的大小;为保证比较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试片的数量固定为6片JB-00试片,6片7-777H试片。

洗涤实验在立式去污机内进行,测定前先将搅拌叶轮,工作槽、去污浴缸一一编号固定组成一个“工作单元”,并预热一起至30℃左右稳定一段时间。实验时用250 mg/kg硬水分别将各洗涤剂组合物样品配置成0.2%的测试溶液1L加入相应的去污浴缸内,将去污浴缸放入对应位置并装好搅拌叶轮,调节仪器使洗涤实验稳定保持在30℃左右,准备测定。

向每个浴缸中加入炭黑油污液3 ml,同时启动搅拌30 s后停止。

将测过洗前白度(F洗前)的各组JB-00和T-777H试片分别投入各去污浴缸,开启搅拌,并保持搅拌速度为120 r/min,洗涤过程持续20 min后停止。将洗后的污布试片取出合并,放进漂洗器,用自来水漂洗两次,脱水后取出试片,室温下悬挂晾干,完成一次洗涤。

对洗涤后的试片重复上述步骤,期间每5次循环洗涤完毕后,对干燥试片的白度按本发明上文提到的白度测试方法进行测定,观察实验结果变化是否正常。如此,连续循环洗涤20次结束,测定干燥试片的白度F洗后

抗再沉积性能评价

测试洗前和循环20次洗后试片的白度值,计算每个试片洗前和洗后的白度差值ΔF =(F洗前-F洗后),白度差值越小说明洗涤剂对该种污布的抗再沉积效果好。

为了更直观评价聚合物的加入对抗再沉积性能的影响,将添加了聚合物的洗涤剂组合物(实施例或对比例)与未添加聚合物的洗涤剂组合物(参照例)的白度保持效果进行对比,特定义“白度保持提高率”按以下公式计算:白度保持提高率 =(ΔF参照例-ΔF实施例/对比例)/ΔF参照例

实施例制备方法

液体状的洗涤剂:向反应罐中加入一定量去离子水,在搅拌下按一定顺序加入配方表中的组分,如遇成分溶解速度过慢可适当加热,待加完各组分后调节混合液的pH为7.0~9.0,补加去离子水至100%,搅拌均匀后即得到如实施例所述的织物洗涤样品。

粉末洗涤剂:向反应罐中加入配方表中的组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先用胶体磨研磨,配成固含量50~60%的料浆,取少量上述料浆,用水稀释至100倍得到1%料浆溶液,调节料浆溶液的pH至9~11,浊液用一定目数的筛子过筛,再喷雾干燥、过筛,最后加入香精即为所述粉末状的洗涤剂。

实施例1~6

根据表1的配方制备实施例1~6的液体状洗涤剂。洗涤效果和抗再沉积效果见表2和表3。从实施例1~6与对比例1比较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案中,如果聚合物中不添加苯乙烯片段,对非极性颗粒的抗再沉积性十分不显著。当聚合物中添加有苯乙烯片段,且在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它单体的结构和比例合适时,对非极性颗粒的抗再沉积性有明显改善。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对比例1中的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常作为洗衣液中针对极性颗粒(如:粘土)的抗再沉积试剂,由表1可知,该丙烯酸-马来酸共聚物不具备针对非极性颗粒时(炭黑)的抗再沉积能力。

表1

去污力比较

表2

抗再沉积性能比较

表3

备注:表3的抗再沉积性能数据是由参照例1与实施例1~6及对比例1的数据计算获得。

实施例7~11

根据表4的配方制备实施例7~11的液体状洗涤剂。洗涤效果和抗再沉积效果见表5和表6。从实施例7~11与对比例2~4比较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案中,单体A、B、X之间的比例对抗再沉积性有明显影响。当苯乙烯片段含量过低(对比例2)、苯乙烯片段含量过高(对比例3)、丙烯酸片段含量过高(对比例4)时,仅展现出有限的抗再沉积性能。当单体A、B、X之间的比例在本发明所述的范围内,特别是在优选范围内,展现出明显的抗再沉积性能。

表4

去污力比较

表5

抗再沉积性能比较

表6

备注:表6的抗再沉积性能数据均是以表3中的参照例1作为参比,由参照例1与实施例7~11及对比例2~4的数据计算获得。

实施例12~15

根据表7的配方制备实施例12~15的液体状洗涤剂。洗涤效果和抗再沉积效果见表8和表9。从实施例12~15与对比例5~8比较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案中,聚合物的分子量过低(对比例5、7)、聚合物的分子量过高(对比例6、8)仅展现出有限的抗再沉积性能,且当分子量过高时,所配制的洗涤剂组合物样品呈浑浊状,25℃放置7天即有大量沉淀析出,影响样品的外观和稳定性,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和体验感,这类产品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当聚合物分子量在本发明所述的范围内,展现出明显的抗再沉积性能及良好的配方稳定性。

表7

去污力比较

表8

抗再沉积性能比较

表9

备注:表9的抗再沉积性能数据均是以表3中的参照例1作为参比,由参照例1与实施例12~15及对比例5~8的数据计算获得。

实施例16~23

根据表10的配方制备实施例16~23的液体状洗涤剂。洗涤效果和抗再沉积效果见表11和表12。从实施例16~23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所述的范围内不同的聚合物的种类均能表现出良好的抗再沉积性能。

表10

去污力比较

表11

抗再沉积性能比较

表12

备注:表12的抗再沉积性能数据均是以表3中的参照例1作为参比,由参照例1与实施例16~23的数据计算获得。

实施例24~27

根据表13的配方制备实施例24~27的液体状洗涤剂。洗涤效果和抗再沉积效果见表14和表15。从实施例24~27可以看出在调整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或含量时,洗涤剂的抗再沉积性能均可明显体现。

表13

去污力比较

表14

抗再沉积性能比较

表15

实施例28~31

根据表16的配方制备实施例28~31的液体状洗涤剂。洗涤效果和抗再沉积效果见表17和表18。从实施例28~31可以看出在调整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或含量时,洗涤剂的抗再沉积性能均可明显体现。

表16

去污力比较

表17

抗再沉积性能比较

表18

实施例32~35

根据表19的配方制备实施例32~35的洗涤剂。其中实施例32制备的是粉末洗涤剂,实施例33~35制备的是液态洗涤剂。洗涤效果和抗再沉积效果见表20和表21。从实施例32~35可以看出在调整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或含量时,洗涤剂的抗再沉积性能均可明显体现。

表19

去污力比较

表20

抗再沉积性能比较

表21

实施例36~40

根据表22的配方、表25制备实施例36~44的液体状洗涤剂。洗涤效果和抗再沉积效果见表23~27。从实施例36~44可以看出,单体B为甲基丙烯酸时,也能展现出较佳的抗再沉积性能。另外对比表24与表6、以及表27与表9的数据,当单体B分别为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酸时,二者均能表现出明显的抗再沉积性能,且单体为丙烯酸时抗再沉积性能更加优异。

表22

去污力比较

表23

抗再沉积性能比较

表24

备注:表24的抗再沉积性能数据均是以表3中的参照例1作为参比,由参照例1与实施例36~40的数据计算获得。

实施例41~44

表25

去污力比较

表26

抗再沉积性能比较

表27

备注:表27的抗再沉积性能数据均是以表3中的参照例1作为参比,由参照例1与实施例41~44的数据计算获得。

从上述测试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洗涤剂组合物白度差明显低于市售普通型洗衣液,表明本发明所述洗涤剂组合物对非极性颗粒的抗再沉积性能明显优于市售普通洗衣液。各实施例在JB-00棉布和T-777H聚酯布片上的白度保持性能相对各参照例而言,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选择特定单体结构、特定单体比例及合适聚合物分子量范围时,抗再沉积性能提升明显,表明配方在加入所述聚合物后,洗涤剂组合物的抗再沉积性能相比不加聚合物的洗涤剂组合物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非极性颗粒污垢,特别是对炭黑油污垢的抗再沉积能力强。

从实施例可以看出,向洗涤剂组合物中添加本发明所述的特定结构聚合物,可实现良好的去污和抗再沉积功能,特别是对非极性颗粒在含聚酯纤维材质的织物和含棉纤维材质的织物上抗再沉积能力强,克服了现有衣物洗涤剂组合物对非极性颗粒污垢抗再沉积性能不佳的缺陷。本发明所述洗涤剂组合物相对于市售普通型织物洗涤剂具有优良的抗再沉积性能,同时还保持较高的去污性能,并且本发明所述洗涤剂组合物在多次循环洗涤后,可以降低和减缓织物变灰的程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