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霉素氨水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1259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链霉素氨水补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链霉素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链霉素氨水补料装置。



背景技术:

链霉素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治疗结核杆菌和某些细菌引起的疾病的首选药物,链霉素的生产,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来进行,链霉素是补料分批发酵,补料中通氨的作用是调节pH和补充无机氮源,从而控制产生菌的生长代谢活动,现有的补氨技术中,管路结构复杂,连接点多,泄漏点也较多向外泄漏,泄漏的氨水影响环境,且发酵过程中一旦氨水泄漏将严重影响链霉素的产率、甚至导致发酵的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链霉素氨水补料装置,其具有零泄漏、管路简单、控制性好,易于搭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以下技数方案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链霉素氨水补料装置,其包括用于储存氨水的氨水罐、用于发酵的发酵罐和控制单元,在氨水罐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补料管,补料管连接到电磁流量计的进水端,电磁流量计的出水端通过第二补料管连接到第一隔膜阀的进水端,第一隔膜阀的出水端通过第三补料管连接到发酵罐的补料口;

所述的控制单元的第一隔膜阀信号输出端与第一隔膜阀的第一隔膜阀信号接收端相连,控制单元的流量计数信号接收端与电磁流量计的流量计数信号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发酵罐内设有多跟螺旋盘管,各个螺旋盘管的进气口分别一一对应的连接到发酵罐的各个蒸汽进气口,各个螺旋盘管的出气口分别一一对应的连接到发酵罐的各个蒸汽出气口,在发酵罐的中心设有竖直延伸的转轴,在转轴上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多个搅拌扇叶。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隔膜阀,所述的第二隔膜阀配装在第二补料管上,所述的第二隔膜阀位于电磁流量计和第一隔膜阀之间,所述的控制单元的第二隔膜阀信号输出端与第二隔膜阀的第二隔膜阀信号接收端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手动阀门,手动阀门安装在第一补料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隔膜阀为气动隔膜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隔膜阀为气动隔膜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卸料管,所述的卸料管配装在发酵罐底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空气输送管,空气输送管配装在发酵罐上,控制输送管的进气端位于发酵罐外部,空气输送管的出气端位于发酵罐内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述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精简了气路系统,系统结构简单,可以精准探测到氨水增加量,采用双螺旋盘管,药液受热均匀,发酵率高,生产率高,准确率高,故障率低。

通过电磁流量计进行检测,可以有效的防止氨水漏料的发生,一旦发生氨气泄漏,双阀门系统可以有效把孔整体管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发酵罐的内部结构图。

其中,氨水罐1、第一补料管2、第二补料管3、第三补料管4、用于发酵的发酵罐5、控制单元6、电磁流量计a、第二隔膜阀b、第一隔膜阀c、螺旋盘管5a、空气输送管5b、卸料管5c、转轴5e、搅拌扇叶5d。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机理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链霉素氨水补料装置,其包括用于储存氨水的氨水罐1、用于发酵的发酵罐5和控制单元6,在氨水罐1的底部连接有第一补料管2,第一补料管2连接到电磁流量计a的进水端,电磁流量计a的出水端通过第二补料管3连接到第一隔膜阀c的进水端,在第二补料管上配装有第二隔膜阀,所述的第二隔膜阀位于电磁流量计和第一隔膜阀之间,第一隔膜阀c的出水端通过第三补料管4连接到发酵罐5的补料口。

如图3所示,所述的发酵罐内设有多跟螺旋盘管5a,各个螺旋盘管5a的进气口分别一一对应的连接到发酵罐5的各个蒸汽进气口,各个螺旋盘管的出气口分别一一对应的连接到发酵罐的各个蒸汽出气口,在发酵罐的中心设有竖直延伸的转轴5e,在转轴上由上到下依次设有多个搅拌扇叶5d。还包括卸料管5c,所述的卸料管配装在发酵罐底部。还包括空气输送管5b,空气输送管配装在发酵罐上,控制输送管的进气端位于发酵罐外部,空气输送管的出气端位于发酵 罐内部。

为保证所述的控制单元6的第一隔膜阀信号输出端与第一隔膜阀的第一隔膜阀信号接收端相连,控制单元的流量计数信号接收端与电磁流量计的流量计数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的控制单元的第二隔膜阀信号输出端与第二隔膜阀的第二隔膜阀信号接收端相连

为防止意外发生,还包括手动阀门,手动阀门安装在第一补料管上。

为了保证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所述的第一隔膜阀为气动隔膜阀,所述的第二隔膜阀为气动隔膜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