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异养微藻蛋白质含量的过补偿培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967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异养小球藻蛋白质含量的过补偿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过补偿吸收效应,在小球藻培养过程中先采用氮缺乏培养基造成氮饥饿,然后快速切换氮充足培养基,高氮源浓度刺激细胞氮代谢,激发蛋白质合成,以得到高蛋白质含量的异养小球藻,其具体培养步骤为:A、培养基的配制:第一阶段采用氮缺乏修改BG11+培养基,为低氮浓度培养基,其氮元素浓度为2-6 mmol L-1,第二阶段采用氮充足修改BG11+培养基,其氮元素浓度为10-30 mmol L-1;B、接种:二级种子液培养2-6天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至氮缺乏的修改BG11+发酵培养基中;C、改变氮浓度:培养到对数生长初期,第2-4天,采用“无菌离心”手段,将藻体转移至新鲜氮充足修改BG11+培养基中;D、继续培养:在氮充足培养基中继续发酵培养至对数期末期,第4-8天。

2.根据权利1所述,所用小球藻为普通小球藻,但是不仅限于该一种小球藻,所有能利用此方法增加蛋白质含量的微藻都应该包含在内。

3.所用培养基为小球藻通用培养基及其改进培养基,包括但不仅限于BG11养基和SE培养基等。

4.权利1所述,C步骤中,“无菌离心分阶段培养法”具体步骤:将发酵液转移至已灭菌的离心管中,离心,弃去上清液,向离心管中加入氮充足修改BG11+培养基,混匀后倾倒至生物反应器中继续培养,以上整个过程均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5.权利1和权利4所述,氮元素包括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

6.权利1所述,氮缺乏修改BG11+培养基配方为:

(1)氮源,2-6 mmol L-1

(2)有机碳源,5-30 g L-1

(3)K2HPO4, 3.0-5.0 g溶于100 mL dH2O

(4)MgSO4·7H2O, 6.5-8.5 g溶于100 mL dH2O

(5)CaCl2·2H2O, 2.6-4.6 g溶于100 mL dH2O

(6)柠檬酸, 0.4-0.8 g溶于100 mL dH2O

(7)柠檬酸铁铵, 0.4-0.8 g溶于100 mL dH2O

(8)EDTA-Na2, 0.05-0.15 g溶于100 mL dH2O

(9)Na2CO3, 1.0-3.0 g溶于100 mL dH2O

(10)A5溶液:H3BO3, 2.86 g L-1; MnCl2·4H2O, 1.86 g L-1; ZnSO4·7H2O, 0.22 g L-1; Na2MoO4·2H2O, 0.021 g L-1; CuSO4·5H2O, 0.08 g L-1; Co(NO3)2·6H2O, 0.0 5 g L-1溶于水中,

用1 M NaOH或HCl调pH至7.1;

说明:配制母液(3)-(10)号时,药品分别配制,分别存放,(10)号中的药品按量配制后混合存放;配制工作液时,取(3)-(10)号母液各1 mL,另取(1)氮源2-6 mmol L-1及(2)有机碳源5-30 g L-1,加入蒸馏水中并定容至1000 mL,然后用1 M NaOH或HCl调节pH至7.1,并115℃湿热灭菌20 分钟。

7.权利1所述,C步骤中,氮充足修改BG11+培养基配方除氮浓度外,其余成分组成及配制方法与氮缺乏修改BG11+培养基相同。

8.权利6所述,BG11培养基中加入的为有机碳源,包括但不仅限于葡萄糖和各种多糖物质的水解液。

9.根据上述权利所述,本发明适用于小批量培养(摇瓶)和大批量培养(发酵罐等)。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