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66834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型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食品、纺织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进一步拓宽淀粉在工业领域的用途,渴望淀粉变为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然而,淀粉分子上有大量羟基,其邻近分子通过氢键形成强烈的结晶,大量的分子链聚集在一起形成紧密的双螺旋结构,造成淀粉结晶颗粒有坚硬的外壳。由于淀粉颗粒表面大量的羟基而产生的氢键相互作用,从而具有很强的分子内协同作用,不容易塑化。另外,天然淀粉的熔点比热分解温度更高,致使它的热加工性很差。因此,淀粉无法同塑料高分子一样进行高温热塑化加工。

申请号为cn20081011004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热塑性淀粉塑料,由淀粉、增塑剂、马来酸酐等组成,其中增塑剂采用了甘油、乙二醇等小分子极性材料。申请号为cn20131075431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含水量热塑性木薯改性淀粉及其制备工艺,将原料包括木薯淀粉、塑化剂和引发剂放入搅拌反应釜,进行接枝反应。其中增塑剂选用了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壬二酸二辛酯、磷酸三苯酯、石蜡油、氯化石蜡、环烷油、环氧大豆油、双季戊四醇酯的一种。根据上述专利所述,为了实现淀粉的热塑化加工,通常通过小分子极性材料作为增塑剂,如甘油、乙二醇等塑化剂小分子中含有羟基、氨基、酰胺基等基团,能够与淀粉分子链中的羟基形成更强烈的氢键作用,从而破坏其原有结构,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使其表现出热塑性。但是小分子增塑剂会使淀粉分子量降低,导致淀粉力学性能降低,同时将得到的热塑性淀粉与其他材料进行加热复合时,在热加工时增塑剂极易析出、挥发、流失,因而反复热加工时淀粉不再具备热塑性,导致复合材料热稳定性能较差。

因此,亟待寻找一种热稳定性能好,力学性能优异的热塑性淀粉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热塑性淀粉材料热稳定性能差,力学性能差,限制其使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增强型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增强型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由改性淀粉,增韧填料,麻纤维素装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塑化挤出造粒制得,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200~300份改性淀粉

5~8份增韧填料

30~40份麻纤维素

所述改性淀粉由100~200重量份辐照淀粉,30~60重量份塑化剂,200~400重量份去离子水组成。

所述辐照淀粉为用60co-γ射线辐照3~5次,控制每次能量为0.70~0.74pbq,每次剂量为20~40kgy的淀粉。

所述塑化剂为甘油、山梨醇、乙二醇、松香甘油酯、单甘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淀粉为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橡子淀粉、魔芋淀粉中的一种。

所述增韧填料为聚乙烯醇p6000、聚乙烯醇p10000、聚乙烯醇p20000中的一种。

所述麻纤维素为经蒸汽爆破的麻纤维与戊二醛在65~70℃下交联改性后再经丁二酸酐,在50~60℃表面修饰制得。

所述戊二醛用量为麻纤维质量的2.5~10倍,所述丁二酸酐用量为麻纤维质量的10~40%。

所述麻纤维为苎麻、黄麻、青麻、大麻、亚麻、罗布麻、槿麻、剑麻中的一种。

所述的一种增强型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过程为:

将改性淀粉、增韧填料、麻纤维素放入和面机充分搅拌均匀,得复合浆料,将复合浆料装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塑化挤出,挤出机各温区温度为80~120℃、120~140℃、140~160℃、80~120℃,转速为120~150r/min,挤出后冷却造粒,得增强型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爆破法提取麻纤维中的纤维素,并与戊二醛交联改性后再经丁二酸酐表面修饰,引入羧基基团,增大了其与淀粉基质的界面粘附力,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同时可以降低吸水性能。

(2)本发明通过射线辐照淀粉后破坏淀粉分子的规整结构,降低淀粉分子的刚性,改变淀粉分子的结构,断裂原有的高分子主链,生成新的交联键与麻纤维素表面的基团结合,进一步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称取3~5kg麻纤维,自然风干后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过100目筛,将过筛后的麻纤维粉末装入蒸汽爆破罐中,在二氧化硫氛围下加热至180~200℃,再向蒸汽爆破罐中通入水蒸汽至罐内压力为1.6~1.9mpa,保持压力5~8min后,打开蒸汽爆破罐阀门泄压,泄压至常压后过滤得滤渣a,并用70~80℃去离子水洗涤滤渣a3~5次,得蒸汽爆破处理后的麻纤维粉末;称取100~200g蒸汽爆破处理后的麻纤维粉末,浸泡在500~600ml质量分数为10%过氧化氢溶液中,在70~80℃恒温水浴下反应1~2h,得混合液,再用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液ph为11.0~12.0,在80~85℃恒温水浴下反应2~3h后真空抽滤得滤饼,并用质量分数为70%乙醇溶液洗涤滤饼至洗涤液呈中性,将洗涤后的滤饼转入105~110℃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得麻纤维素;取10~20g麻纤维素,加入200~400ml去离子水中,以300~400r/min搅拌20~30min,再加入20~40ml质量分数为10%盐酸,50~100ml戊二醛,在65~70℃下继续搅拌2~3h,过滤得滤渣b,将滤渣b用无水乙醇洗涤2~3次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再置于干燥箱中,在60~80℃下干燥20~24h,得改性麻纤维素;取2~4g丁二酸酐,加入150~300ml无水乙醇中,以300~400r/min搅拌20~30min,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0~9.0,再加入10~20g改性麻纤维素,在50~60℃下搅拌反应3~5h,再用盐酸调节ph至中性后过滤,得滤渣c,用去离子水洗涤滤渣c3~5次后置于干燥箱中,在70~80℃下干燥20~24h,得表面修饰麻纤维素;用60co-γ射线辐照100~200g淀粉3~5次,控制每次能量为0.70~0.74pbq,每次剂量为20~40kgy,辐照完毕后加入200~400m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30~60g塑化剂,以300~400r/min搅拌20~30min,得改性淀粉;取300~400g改性淀粉,5~8g增韧填料,30~40g表面修饰麻纤维素放入和面机充分搅拌均匀,得复合浆料,将复合浆料装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塑化挤出,挤出机各温区温度为一区80~120℃、二区120~140℃、三区140~160℃、四区80~120℃,转速为120~150r/min,挤出后冷却造粒,得增强型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所述麻纤维为苎麻、黄麻、青麻、大麻、亚麻、罗布麻、槿麻、剑麻中的一种。所述塑化剂为甘油、山梨醇、乙二醇、松香甘油酯、单甘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淀粉为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橡子淀粉、魔芋淀粉中的一种。所述增韧填料为聚乙烯醇p6000、聚乙烯醇p10000、聚乙烯醇p20000中的一种。

实例1

称取5kg麻纤维,自然风干后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过100目筛,将过筛后的麻纤维粉末装入蒸汽爆破罐中,在二氧化硫氛围下加热至200℃,再向蒸汽爆破罐中通入水蒸汽至罐内压力为1.9mpa,保持压力8min后,打开蒸汽爆破罐阀门泄压,泄压至常压后过滤得滤渣a,并用80℃去离子水洗涤滤渣a5次,得蒸汽爆破处理后的麻纤维粉末;称取200g蒸汽爆破处理后的麻纤维粉末,浸泡在600ml质量分数为10%过氧化氢溶液中,在80℃恒温水浴下反应2h,得混合液,再用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液ph为12.0,在85℃恒温水浴下反应3h后真空抽滤得滤饼,并用质量分数为70%乙醇溶液洗涤滤饼至洗涤液呈中性,将洗涤后的滤饼转入110℃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得麻纤维素;取20g麻纤维素,加入400ml去离子水中,以400r/min搅拌30min,再加入40ml质量分数为10%盐酸,100ml戊二醛,在70℃下继续搅拌3h,过滤得滤渣b,将滤渣b用无水乙醇洗涤3次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再置于干燥箱中,在80℃下干燥24h,得改性麻纤维素;取4g丁二酸酐,加入300ml无水乙醇中,以400r/min搅拌30min,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9.0,再加入20g改性麻纤维素,在60℃下搅拌反应5h,再用盐酸调节ph至中性后过滤,得滤渣c,用去离子水洗涤滤渣c5次后置于干燥箱中,在80℃下干燥24h,得表面修饰麻纤维素;用60co-γ射线辐照200g淀粉5次,控制每次能量为0.74pbq,每次剂量为40kgy,辐照完毕后加入400m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60g塑化剂,以400r/min搅拌30min,得改性淀粉;取400g改性淀粉,8g增韧填料,40g表面修饰麻纤维素放入和面机充分搅拌均匀,得复合浆料,将复合浆料装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塑化挤出,挤出机各温区温度为一区120℃、二区140℃、三区160℃、四区120℃,转速为150r/min,挤出后冷却造粒,得增强型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所述麻纤维为苎麻。所述塑化剂为甘油。所述淀粉为木薯淀粉。所述增韧填料为聚乙烯醇p6000。

实例2

称取3kg麻纤维,自然风干后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过100目筛,将过筛后的麻纤维粉末装入蒸汽爆破罐中,在二氧化硫氛围下加热至180℃,再向蒸汽爆破罐中通入水蒸汽至罐内压力为1.6mpa,保持压力5min后,打开蒸汽爆破罐阀门泄压,泄压至常压后过滤得滤渣a,并用70℃去离子水洗涤滤渣a3次,得蒸汽爆破处理后的麻纤维粉末;称取100g蒸汽爆破处理后的麻纤维粉末,浸泡在500ml质量分数为10%过氧化氢溶液中,在70℃恒温水浴下反应1h,得混合液,再用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液ph为11.0,在80℃恒温水浴下反应2h后真空抽滤得滤饼,并用质量分数为70%乙醇溶液洗涤滤饼至洗涤液呈中性,将洗涤后的滤饼转入105℃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得麻纤维素;取10g麻纤维素,加入200ml去离子水中,以300r/min搅拌20min,再加入20ml质量分数为10%盐酸,50ml戊二醛,在65℃下继续搅拌2h,过滤得滤渣b,将滤渣b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再置于干燥箱中,在60℃下干燥20h,得改性麻纤维素;取2g丁二酸酐,加入150ml无水乙醇中,以300r/min搅拌20min,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0,再加入10g改性麻纤维素,在50℃下搅拌反应3h,再用盐酸调节ph至中性后过滤,得滤渣c,用去离子水洗涤滤渣c3次后置于干燥箱中,在70℃下干燥20h,得表面修饰麻纤维素;用60co-γ射线辐照100g淀粉3次,控制每次能量为0.70pbq,每次剂量为20kgy,辐照完毕后加入200m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30g塑化剂,以300r/min搅拌20min,得改性淀粉;取300g改性淀粉,5g增韧填料,30g表面修饰麻纤维素放入和面机充分搅拌均匀,得复合浆料,将复合浆料装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塑化挤出,挤出机各温区温度为一区80℃、二区120℃、三区140℃、四区80℃,转速为120r/min,挤出后冷却造粒,得增强型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所述麻纤维为黄麻。所述塑化剂为山梨醇。所述淀粉为橡子淀粉。所述增韧填料为聚乙烯醇p10000。

实例3

称取4kg麻纤维,自然风干后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过100目筛,将过筛后的麻纤维粉末装入蒸汽爆破罐中,在二氧化硫氛围下加热至190℃,再向蒸汽爆破罐中通入水蒸汽至罐内压力为1.7mpa,保持压力7min后,打开蒸汽爆破罐阀门泄压,泄压至常压后过滤得滤渣a,并用75℃去离子水洗涤滤渣a4次,得蒸汽爆破处理后的麻纤维粉末;称取150g蒸汽爆破处理后的麻纤维粉末,浸泡在550ml质量分数为10%过氧化氢溶液中,在75℃恒温水浴下反应1h,得混合液,再用质量分数为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液ph为11.5,在82℃恒温水浴下反应2h后真空抽滤得滤饼,并用质量分数为70%乙醇溶液洗涤滤饼至洗涤液呈中性,将洗涤后的滤饼转入107℃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得麻纤维素;取15g麻纤维素,加入300ml去离子水中,以350r/min搅拌25min,再加入30ml质量分数为10%盐酸,70ml戊二醛,在67℃下继续搅拌2h,过滤得滤渣b,将滤渣b用无水乙醇洗涤2次后再用去离子水洗涤2次,再置于干燥箱中,在70℃下干燥22h,得改性麻纤维素;取3g丁二酸酐,加入170ml无水乙醇中,以350r/min搅拌25min,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5,再加入15g改性麻纤维素,在55℃下搅拌反应4h,再用盐酸调节ph至中性后过滤,得滤渣c,用去离子水洗涤滤渣c4次后置于干燥箱中,在75℃下干燥22h,得表面修饰麻纤维素;用60co-γ射线辐照150g淀粉4次,控制每次能量为0.72pbq,每次剂量为30kgy,辐照完毕后加入300ml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50g塑化剂,以350r/min搅拌25min,得改性淀粉;取350g改性淀粉,7g增韧填料,35g表面修饰麻纤维素放入和面机充分搅拌均匀,得复合浆料,将复合浆料装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塑化挤出,挤出机各温区温度为一区90℃、二区130℃、三区150℃、四区100℃,转速为130r/min,挤出后冷却造粒,得增强型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所述麻纤维为大麻。所述塑化剂为乙二醇。所述淀粉为马铃薯淀粉。所述增韧填料为聚乙烯醇p20000。

对照例:以剑麻纤维增强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作为对照例。

将实例及对照例的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步骤如下:

(1)拉伸性能测试:按照gb/t1040-2006标准,采用3369型万能材料试验仪对材料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进行测试,拉伸速率为2mm/min;

(2)吸水性能测试:根据gb/t1034-2008,将材料置于温度为50℃的烘箱中进行干燥24h后,置于盛有饱和食盐水的干燥皿内的隔板上,每隔24h取出材料并称重,记为wt,(t=1,2,3……)7天后将材料取出并放入50℃的烘箱中干燥24h,干燥后称量,记为wo。

计算公式为:

其中c为吸湿率(%),wt为湿重(g),wo干重(g)。

(3)热稳定分析:采用热重分析仪对材料进行分析,扫描范围为室温至300℃。

检测结果如表1。

表1

由表1可知,本发明制备的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异,防水性能好,且热稳定性能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