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96697发布日期:2019-06-13 16:02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碳纤维(carbonfiber,简称cf),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lcft)具有质量轻、性能高、生产效率高、易回收、可循环重复使用等突出特点,与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lcfp)相比,其可回收性优势明显,同时可采用高效率的注塑、模压等工艺制造产品。纯abs材料大量应用于免喷涂的部件,这需要材料表面的外观非常好,最重要的是耐刮擦,常规手段是增加各种助剂,但是众所周知,增加助剂又会影响尺寸稳定性和加工流动性。常见的碳纤维增强材料仅仅发挥了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很少兼顾的发挥了其超强的耐磨损特性。因此,急需一种工艺解决方法,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增强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耐刮擦性能,增加材料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增强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耐刮擦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按重量百分比算,包括如下组分:

abs树脂60%~75%;

助剂5%~10%;

碳纤维20%~35%;

其中,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保留长度及其分布按重量百分比算,包括如下组分:

小于500um20%~30%;

500um~1200um20%-30%;

大于1200um和小于等于1500um35%~50%;

大于1500um5%~10%。

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中调节碳纤维保留长度及含量分布,实现碳纤维保留长度及其分布按重量百分比算,包括如下组分:小于500um20%~30%;500um~1200um20%-30%;大于1200um和小于等于1500um35%~50%;大于1500um5%~10%。由此得到的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增强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耐刮擦性,增加了材料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优选地,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保留长度及其分布按重量百分比算,包括如下组分:

小于500um20%~25%;

500um~1200um25%-30%;

大于1200um和小于等于1500um40%~45%;

大于1500um7%~10%。

所述abs树脂为本体法聚合abs或乳液法聚合abs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其中,本体聚合法abs粒径优选0.1um~2um,乳液聚合法abs粒径优选0.05um~0.2um。

所述助剂为现有技术常用助剂,主要是抗氧剂、润滑剂、成核剂、耐候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如抗氧剂1010、nauguard445,润滑剂脂肪酸、石蜡,成核剂滑石粉、云母,耐候剂受阻胺类耐候剂等。

所述碳纤维直径为5um~7um。

所述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配比称取各组分,并将需要预烘干处理的abs树脂进行70℃-90℃烘干处理,烘干时间设定为3h~5h,得到预烘干处理的abs树脂;

s2.将预烘干处理的abs树脂和助剂分别经过高混机混合均匀,混合温度为30℃~50℃,混合时间设定在5min~20min,得到混合均匀的abs树脂和助剂;

s3.将混合均匀的abs树脂和助剂通过喂料口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机模头处连接浸渍装置,挤出机温度为180~230℃,模头温度为240~260℃;

s4.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塑化,得到高温混合料熔体,把高温混合料熔体输送到模头,碳纤维通过牵引装置输送到模头,强制浸渍;

s5.充分浸渍的碳纤维牵引拉出,冷却定型,切粒,粒子长度5~30mm;

s6.将上述粒子放入注塑机,设置注塑工艺参数制备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

所述步骤s6的注塑工艺参数包括:注射压力80~100mpa,背压压力30~50mpa,螺杆转速30rpm~40rpm,注射速度50mm/s~70mm/s,注塑温度230℃~250℃。

所述碳纤维保留长度以及分布的测试方法:将2g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制品在600℃浓硫酸和氢氟酸烧解后通过双氧水滴定调节到中性,得到的澄清透明的烧解液,液体冷却到室温后通过移液管从底部移取2ml在干净的玻璃片,液滴铺成厚度为2mm的水层,二次元影像仪器放大倍数为200倍下的条件下进行拍照,根据照片的碳纤维形态用统计学的方法计算碳纤维保留长度以及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中碳纤维保留长度及其分布按重量百分比算,包括如下组分:小于500um20%~30%;500um~1200um20%-30%;大于1200um和小于等于1500um35%~50%;大于1500um5%~10%。最终不仅保证了abs材料的高力学性能,还显著提高了abs材料的耐刮擦性能,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材料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拉伸强度:iso527;

弯曲强度:iso178;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iso180/1a;

物料性能测试方法:

耐刮擦:iso1518;

碳纤维保留长度以及分布的测试方法:将2g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制品在600℃浓硫酸和氢氟酸烧解后通过双氧水滴定调节到中性,得到的澄清透明的烧解液,液体冷却到室温后通过移液管从底部移取2ml在干净的玻璃片,液滴铺成厚度为2mm的水层,二次元影像仪器放大倍数为200倍下的条件下进行拍照,根据照片的碳纤维形态用统计学的方法计算碳纤维保留长度以及分布。

本发明中采用的原料:

abs树脂:100-x01日本东丽乳液聚合粒径1um;

抗氧剂:nauguard445美国科聚亚;

碳纤维:t700,直径为7um。

实施例1~8和对比例1~5

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制备:

s1.按照配比称取各组分,并将需要预烘干处理的abs树脂进行70℃-90℃烘干处理,烘干时间设定为3h~5h,得到预烘干处理的abs树脂;

s2.将预烘干处理的abs树脂和助剂分别经过高混机混合均匀,混合温度为30℃~50℃,混合时间设定在5min~20min,得到混合均匀的abs树脂和助剂;

s3.将混合均匀的abs树脂和助剂通过喂料口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机模头处连接浸渍装置,挤出机温度为180~230℃,模头温度为240~260℃;

s4.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塑化,得到高温混合料熔体,把高温混合料熔体输送到模头,碳纤维通过牵引装置输送到模头,强制浸渍;

s5.充分浸渍的碳纤维牵引拉出,冷却定型,切粒,粒子长度5~30mm;

s6.将上述粒子放入注塑机,设置注塑工艺参数制备具备不同碳纤维分布的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注塑工艺参数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8和对比例1~5的具体配方(重量百分比)及其测试性能结果

续表1

通过表1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到,实施例1~8得到了制品中碳纤维保留长度和分布按重量百分比算,包括:小于500um20%~30%;500um~1200um20%-30%;大于1200um和小于等于1500um35%~50%;大于1500um5%~10%。对比例1~5得到的制品中碳纤维保留长度和分布不符合上述组分分布情况。从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对比可以得出,实施例制备的碳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在保证了材料高的力学性能的情况下保证了材料的耐刮擦性能,提高了材料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