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轮电动车外壳用阻燃耐老化环氧树脂玻璃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4593发布日期:2018-11-07 10:45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玻璃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轮电动车外壳用阻燃耐老化环氧树脂玻璃钢。

背景技术

玻璃钢即纤维强化塑料,根据所使用的树脂品种不同,可以分为聚酯玻璃钢、环氧玻璃钢和酚醛玻璃钢。环氧树脂玻璃钢属于热固性玻璃钢,它是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的,具有机械强度高、收缩率小和制造尺寸稳定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机器零件和汽车、船舶外壳等。但是现有的环氧树脂玻璃钢耐热性和阻燃性能不是很好,将其用于四轮电动车外壳中,存在耐热性和阻燃性能欠佳的缺陷,缩短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四轮电动车外壳用阻燃耐老化环氧树脂玻璃钢,其耐热性好,阻燃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优异。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四轮电动车外壳用阻燃耐老化环氧树脂玻璃钢,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环氧树脂70-85份、聚硅氧烷4-9份、木质素4-9份、固化剂3-9份、稀释剂2-4份、玻璃纤维10-20份、碳纤维1-9份、氧化石墨烯2-9份、二硫化钼1-3份、碳纳米管2-7份、改性可膨胀石墨3-9份、氧化钐2-3.2份、纳米氧化锌1-5份、纳米二氧化钛2-9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8份、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2-9份、硅烷偶联剂kh-5602-3.8份、海泡石2-9份、聚磷酸铵2-11份。

优选地,所述聚硅氧烷为含芳基的聚硅氧烷。

优选地,所述固化剂为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桐酸甲酯酸酐、甲基四氢苯酐组成的混合物,且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桐酸甲酯酸酐、甲基四氢苯酐的重量比为3-11:1-2:1-2。

优选地,所述稀释剂为苯基缩水甘油醚、环氧苯乙烯组成的混合物,且苯基缩水甘油醚、环氧苯乙烯的重量比为2-10:1-5。

优选地,所述氧化石墨烯为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

优选地,所述碳纳米管为对苯二胺改性的碳纳米管。

优选地,所述改性可膨胀石墨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可膨胀石墨、三氯氧磷加入1,4-二氧六环中,在45-55℃下搅拌反应50-100min,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a;将间苯二甲胺加入二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物料a,搅拌反应2-4h,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改性可膨胀石墨。

优选地,可膨胀石墨、三氯氧磷的重量比为10-20:4-10。

优选地,间苯二甲胺、物料a的重量比为20-25:6-9。

本发明所述四轮电动车外壳用阻燃耐老化环氧树脂玻璃钢可以按照常规的环氧树脂玻璃钢制备工艺制备而成。

本发明所述四轮电动车外壳用阻燃耐老化环氧树脂玻璃钢,其原料中,以环氧树脂为主料,同时加入了聚硅氧烷、木质素与其配合,使三者发挥性能协同作用,一方面促进了体系的燃烧成炭,缩短了有焰燃烧的时间,降低了热释放速率,另一方面,提高了材料的弯曲强度和耐热性能;在改性可膨胀石墨的制备过程中,以可膨胀石墨、三氯氧磷为原料,使三氯氧磷中的一个氯与可膨胀石墨表面的羟基发生了反应,将p-cl键引入到了可膨胀石墨的表面,得到了物料a,与间苯二甲胺混合后,物料a中的p-cl键与间苯二甲胺中的一个氨基发生反应,从而将间苯二甲胺和磷引入到了可膨胀石墨的表面,得到了改性可膨胀石墨,将其加入体系中,一方面与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海泡石、聚磷酸铵具有协效阻燃和协效抑烟作用,使所得玻璃钢的垂直燃烧ul-94为v-0级,氧指数达到了37.5%以上,同时能将大量有害气体催化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效降低烟气毒性,减少了烟雾毒性的释放,一方面,与氧化石墨烯、固化剂配合,降低了体系的固化温度,使固化峰顶温度下降35℃以上,提高了所得玻璃钢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纳米二氧化钛加入体系中,能够散射、反射和吸收紫外光,防止玻璃钢内部组分因吸收紫外光发生剧烈降解,同时加入了硅烷偶联剂kh-560,可减少纳米二氧化钛因水分和摩擦影响而产生的流失,赋予玻璃钢优异的耐紫外光性和耐水性,与纳米氧化锌和氧化钐配合,显著提高了玻璃钢的耐老化性能和热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四轮电动车外壳用阻燃耐老化环氧树脂玻璃钢,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环氧树脂85份、聚硅氧烷4份、木质素9份、固化剂3份、稀释剂4份、玻璃纤维10份、碳纤维9份、氧化石墨烯2份、二硫化钼3份、碳纳米管2份、改性可膨胀石墨9份、氧化钐2份、纳米氧化锌5份、纳米二氧化钛2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8份、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2份、硅烷偶联剂kh-5603.8份、海泡石2份、聚磷酸铵11份。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四轮电动车外壳用阻燃耐老化环氧树脂玻璃钢,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环氧树脂70份、聚硅氧烷9份、木质素4份、固化剂9份、稀释剂2份、玻璃纤维20份、碳纤维1份、氧化石墨烯9份、二硫化钼1份、碳纳米管7份、改性可膨胀石墨3份、氧化钐3.2份、纳米氧化锌1份、纳米二氧化钛9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2份、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9份、硅烷偶联剂kh-5602份、海泡石9份、聚磷酸铵2份。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四轮电动车外壳用阻燃耐老化环氧树脂玻璃钢,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环氧树脂82份、聚硅氧烷5份、木质素8份、固化剂4份、稀释剂3.8份、玻璃纤维12份、碳纤维8份、氧化石墨烯3份、二硫化钼2.7份、碳纳米管3份、改性可膨胀石墨8份、氧化钐2.3份、纳米氧化锌4.3份、纳米二氧化钛3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7.2份、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3.7份、硅烷偶联剂kh-5603.2份、海泡石4份、聚磷酸铵10份;

其中,所述聚硅氧烷为含芳基的聚硅氧烷;

所述固化剂为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桐酸甲酯酸酐、甲基四氢苯酐组成的混合物,且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桐酸甲酯酸酐、甲基四氢苯酐的重量比为3:2:1;

所述稀释剂为苯基缩水甘油醚、环氧苯乙烯组成的混合物,且苯基缩水甘油醚、环氧苯乙烯的重量比为2:5;

所述氧化石墨烯为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

所述碳纳米管为对苯二胺改性的碳纳米管;

所述改性可膨胀石墨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可膨胀石墨、三氯氧磷加入1,4-二氧六环中,在45℃下搅拌反应100min,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a;将间苯二甲胺加入二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物料a,搅拌反应2h,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改性可膨胀石墨;其中,可膨胀石墨、三氯氧磷的重量比为20:4;间苯二甲胺、物料a的重量比为25:6。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四轮电动车外壳用阻燃耐老化环氧树脂玻璃钢,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环氧树脂75份、聚硅氧烷8份、木质素6份、固化剂8份、稀释剂3份、玻璃纤维18份、碳纤维3份、氧化石墨烯8份、二硫化钼1.3份、碳纳米管6份、改性可膨胀石墨4份、氧化钐3份、纳米氧化锌2份、纳米二氧化钛8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4份、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8份、硅烷偶联剂kh-5602.4份、海泡石8份、聚磷酸铵4份;

其中,所述聚硅氧烷为含芳基的聚硅氧烷;

所述固化剂为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桐酸甲酯酸酐、甲基四氢苯酐组成的混合物,且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桐酸甲酯酸酐、甲基四氢苯酐的重量比为11:1:2;

所述稀释剂为苯基缩水甘油醚、环氧苯乙烯组成的混合物,且苯基缩水甘油醚、环氧苯乙烯的重量比为10:1;

所述氧化石墨烯为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

所述碳纳米管为对苯二胺改性的碳纳米管;

所述改性可膨胀石墨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可膨胀石墨、三氯氧磷加入1,4-二氧六环中,在55℃下搅拌反应500min,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a;将间苯二甲胺加入二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物料a,搅拌反应4h,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改性可膨胀石墨;其中,可膨胀石墨、三氯氧磷的重量比为10:10;间苯二甲胺、物料a的重量比为20:9。

实施例5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四轮电动车外壳用阻燃耐老化环氧树脂玻璃钢,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环氧树脂75份、聚硅氧烷7份、木质素7份、固化剂6份、稀释剂3份、玻璃纤维16份、碳纤维7份、氧化石墨烯7份、二硫化钼2份、碳纳米管5份、改性可膨胀石墨6份、氧化钐2.7份、纳米氧化锌3.2份、纳米二氧化钛6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6份、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5份、硅烷偶联剂kh-5602.9份、海泡石7份、聚磷酸铵7份;

其中,所述聚硅氧烷为含芳基的聚硅氧烷;

所述固化剂为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桐酸甲酯酸酐、甲基四氢苯酐组成的混合物,且4-(4-羟基苯基)-2,3-二氮杂萘-1-酮、桐酸甲酯酸酐、甲基四氢苯酐的重量比为7:1.3:1.5;

所述稀释剂为苯基缩水甘油醚、环氧苯乙烯组成的混合物,且苯基缩水甘油醚、环氧苯乙烯的重量比为7:3;

所述氧化石墨烯为多巴胺改性氧化石墨烯;

所述碳纳米管为对苯二胺改性的碳纳米管;

所述改性可膨胀石墨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将可膨胀石墨、三氯氧磷加入1,4-二氧六环中,在52℃下搅拌反应80min,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物料a;将间苯二甲胺加入二氯甲烷和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物料a,搅拌反应3h,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所述改性可膨胀石墨;其中,可膨胀石墨、三氯氧磷的重量比为14:8;间苯二甲胺、物料a的重量比为2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