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7103发布日期:2019-11-15 21:43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属于细胞培养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是一种利用聚合物溶液或者熔体在强电场作用下形成喷射流获取超细长纤维的新型纳米纤维制备技术,利用该技术所制备的细胞培养纤维膜为细长纤维相互交织形成的三维网络状结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能够很好地模拟天然的细胞外基质结构,为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提供了良好的微环境,因此在生物和医学领域通常采用此细胞培养纤维膜进行细胞培养。

现有技术中,细胞培养纤维膜在培养细胞的过程中固定稳定性不佳,容易出现漂浮和褶皱的情况,从而导致营养分布不均,所以需要一种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对纤维膜的支撑效果佳,提高了其培养细胞过程中的稳定性,培养细胞的效果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面左部位置固定左立杆,所述左立杆右端面加工左侧下卡孔,所述左侧下卡孔上侧的左立杆右端面加工左侧上卡孔,所述左侧下卡孔内部卡接左挡块,所述左挡块上侧面右部与左凸块下侧面相贴合,所述左凸块固定在外筒环形侧面左部上端,所述外筒环形侧面右部上端固定右凸块,所述右凸块设置在右挡块上侧面,所述右挡块卡接在右侧下卡孔内部,所述右侧下卡孔加工在右立杆左侧面,所述右侧下卡孔上侧的右立杆右侧面加工右侧上卡孔,所述外筒内部环形侧面上部固定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端固定在内筒环形侧面外部,所述外筒内部设置外压环,所述外压环下侧面固定支撑竖杆一,所述支撑竖杆一下端固定在底板上侧面,所述内筒内部设置内压环,所述内压环下端固定支撑竖杆二,且支撑竖杆二下端固定在底板上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设有两根,两根所述连接杆左右对称固定在外筒内壁左端和右端,且两根连接杆内端分别固定在内筒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竖杆二呈t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竖杆二设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撑竖杆二上端左右对称固定在外压环下侧面,且两根支撑竖杆二下端均固定在底板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内压环包括上环、下环以及连接斜杆,所述上环固定在连接斜杆上端,所述下环固定在连接斜杆下端,且上环以及下环均设置在内筒内部,所述外压环结构与内压环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左挡块和右挡块上端面均加工防滑纹,且防滑纹横截面呈波浪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底板、左立杆、左挡块、左侧下卡孔、左侧上卡孔、左凸块、外筒、连接杆、内筒、右侧上卡孔、右挡块、右凸块、右侧下卡孔、右立杆、外压环、支撑竖杆一、内压环以及支撑竖杆二,该设计通过移动外筒,并使左挡块和右挡块对左凸块右凸块进行支撑,从而移动外筒的位置,使外筒和内筒与外压环和内压环进行贴合和分离,继而便于将纤维膜通过内压环和外压环压紧在内筒内壁和外筒内壁上,实现了对纤维膜的支撑,提高了限位膜的稳定性,继而提高了细胞的培养效果,本实用新型对纤维膜的支撑效果佳,提高了其培养细胞过程中的稳定性,培养细胞的效果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左立杆、3-左挡块、4-左侧下卡孔、5-左侧上卡孔、6-左凸块、7-外筒、8-连接杆、9-内筒、10-右侧上卡孔、11-右挡块、12-右凸块、13-右侧下卡孔、14-右立杆、15-外压环、16-支撑竖杆一、17-内压环、18-支撑竖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细胞培养纤维膜支撑架,包括底板1,底板1上端面左部位置固定左立杆2,左立杆2右端面加工左侧下卡孔4,左侧下卡孔4上侧的左立杆2右端面加工左侧上卡孔5,左侧下卡孔4内部卡接左挡块3,左挡块3上侧面右部与左凸块6下侧面相贴合,左凸块6固定在外筒7环形侧面左部上端,外筒7环形侧面右部上端固定右凸块12,右凸块12设置在右挡块11上侧面,右挡块11卡接在右侧下卡孔13内部,右侧下卡孔13加工在右立杆14左侧面,右侧下卡孔13上侧的右立杆14右侧面加工右侧上卡孔10,外筒7内部环形侧面上部固定连接杆8,连接杆8内端固定在内筒9环形侧面外部,外筒7内部设置外压环15,外压环15下侧面固定支撑竖杆一16,支撑竖杆一16下端固定在底板1上侧面,内筒9内部设置内压环17,内压环17下端固定支撑竖杆二18,且支撑竖杆二18下端固定在底板1上侧面,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向上移动外筒7,从而外筒7通过连接杆8带动内筒9向上移动,同时带动左凸块6和右凸块12移动,当左凸块6和右凸块12移动至左侧上卡孔5上侧时,工作人员使左挡块3在左侧下卡孔4中向左移动,并从左侧下卡孔4中取出,然后将左挡块3移动至左侧上卡孔5中,并向右移动,使其移动至左凸块6下侧,同时工作人员以相同的操作方式将右挡块11安装至右侧上卡孔10中,并对其移动至右凸块12下侧,然后工作人员放开外筒7,使外筒7带动左凸块6移动至左挡块3上侧面,使右凸块12移动至右挡块11上侧,此时内压环17与内筒9的内壁远离并增大间隙,外压环15与外筒7内壁远离并增大间隙,工作人员利用镊子将纤维膜依次插入至外筒7与外压环15之间的间隙和内筒9与内压环17之间的间隙中,将纤维膜排布完成后,工作人员手持外筒7并向左移动左挡块3,使左挡块3与左凸块6以及左侧上卡孔5分离,同时向右移动右挡块11,使右凸块12与右挡块11以及右侧上卡孔10分离,然后将左挡块3插入至左侧下卡孔4内部,并使其右端位于左凸块6下侧,将右挡块11插入至右侧下卡孔13内部,并使其左端位于右凸块12下侧,然后工作人员向下移动外筒7,使左凸块6移动至左挡块3上侧,使右凸块12移动至右挡块11上侧,从而外筒7与外压环15和内筒9与内压环17分别与限位膜进行压紧,该设计提高了限位膜的稳定性。

连接杆8设有两根,两根连接杆8左右对称固定在外筒7内壁左端和右端,且两根连接杆8内端分别固定在内筒9外壁上,提高了内筒9和外筒7连接的稳定性。

支撑竖杆二18呈t型结构,提高了内压环17安装的稳定性。

支撑竖杆二18设有两根,两根支撑竖杆二18上端左右对称固定在外压环15下侧面,且两根支撑竖杆二18下端均固定在底板1上端面,提高了外压环15安装的稳定性。

内压环17包括上环、下环以及连接斜杆,上环固定在连接斜杆上端,下环固定在连接斜杆下端,且上环以及下环均设置在内筒9内部,外压环15结构与内压环17结构相同,通过上环对限位膜上端进行压紧,通过下环对限位膜下端进行压紧,从而提高对限位膜压紧的稳定性。

左挡块3和右挡块11上端面均加工防滑纹,且防滑纹横截面呈波浪形,提高了左挡块3和右挡块11与左凸块6和右凸块12贴合的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