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剑麻茎发酵制酒的方法

文档序号:8407435阅读:9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剑麻茎发酵制酒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利用剑麻茎发酵制酒配方及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剑麻(Agave Sisalana)属于龙舌兰科龙舌兰属植物,又叫菠萝麻、西纱尔麻、龙舌兰麻,原产于墨西哥的龙加丹半岛,我国于六十年代初从东非引入剑麻良种H.11648,目前主要在我国的广东、广西、及海南等地种植。
[0003]剑麻叶片中有大量纤维,剑麻纤维颜色洁白、质地坚韧、富有弹性、拉力强、耐酸碱、耐摩擦、耐低温,是很好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制作缆绳、地毯、抛光轮等。
[0004]在剑麻生长到10年左右需要更新时,收获完剑麻叶片后的剑麻茎(俗称麻头)成了农业废弃物。在墨西哥,人们利用当地的一种剑麻品种Blue Agave的茎,造出了世界著名的龙舌兰酒。
[0005]利用我国废弃的剑麻H.11648的茎发酵制酒,对解决废弃物存放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6]一种利用剑麻茎发酵制酒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工艺流程剑麻茎一去皮切块一蒸煮糊化一打浆一调节pH — α-淀粉酶酶解液化—调节pH —糖化酶酶解糖化一调节pH —加酿酒酵母一发酵20d —蒸馏一原酒一陈酿一成品
[0008]将剑麻茎清水冲洗去皮后切成0.3cmX2.0cm大小的小块,称取一定量的剑麻块放入高压灭菌锅中,按照1:1的料液比添加等量的蒸馏水,蒸煮1.5h,将蒸煮后的剑麻块使用豆浆机打碎,单层纱布过滤后得滤液,加蔗糖至终浓度20%。
[0009]调节上述溶液pH至6.4,具体是使用梓檬酸和NaOH,而后加入α -淀粉酶,终浓度达到0.4%,65°C保温2h。
[0010]调节上述溶液pH至4.5,具体是使用梓檬酸和NaOH,而后加糖化酶至终浓度为
0.4%,60°0保温411。
[0011]调节上述溶液pH至4.5,具体是使用柠檬酸和NaOH。酵母活化是在35°C下,用2%的糖水浸泡20min,然后室温放置lh。加活化后的酵母菌种至终浓度为0.8%,28°C保温20cL
[0012]先对上述发酵液过滤,再使用旋转蒸发仪对滤液进行蒸馏,得到50°原酒。而后进行陈酿,时间自定。
【主权项】
1.一种利用剑麻茎制备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α-淀粉酶液化条件为:ΡΗ 6.4,α-淀粉酶0.4%,65°C保温2h。
2.一种利用剑麻茎制备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糖化酶作用条件为:pH至4.5,糖化酶0.4%,60°0保温411。
3.一种利用剑麻茎制备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酿酒酵母发酵条件为:pH至4.5,酵母菌0.8%,28°0保温20(1。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剑麻茎发酵制酒的方法。其主要工艺流程为:剑麻茎去皮切块、蒸煮糊化、打浆、α-淀粉酶酶解液化、糖化酶酶解糖化、加酿酒酵母发酵20天、而后过滤蒸馏得到原酒、再经陈酿得到成品。其中α-淀粉酶液化条件为:pH 6.4,α-淀粉酶0.4%,65℃保温2h;糖化酶作用条件为:pH至4.5,糖化酶0.4%,60℃保温4h;酿酒酵母发酵条件为:pH至4.5,酵母菌0.8%,28℃保温20d。本发明利用剑麻茎废弃物发酵制酒,既保护了环境,又达到了综合利用增加收益的目的。
【IPC分类】C12R1-865, C12G3-02
【公开号】CN104726286
【申请号】CN201510174819
【发明人】易克贤, 高建明, 鹿志伟, 张世清, 陈河龙, 郑金龙, 习金根, 刘巧莲, 覃海燕, 吴伟怀, 贺春萍, 郑肖兰, 梁艳琼
【申请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