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塑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5377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电塑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塑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导电的塑料。
【背景技术】
[0002]导电塑料是由树脂和导电物质混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现有的导电塑料主要应用于电子、集成电路和电磁波的屏蔽及防静电等方面,因其导电率低及制造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广泛的应用,因此怎样制造出一种导电率高且制造成本低的导电塑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电塑料,该导电塑料可以解决现有导电塑料的导电率低且成本高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导电塑料,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55份至65份;密胺树脂:15份至20份;超导电炭黑:10份至15份;氧化锌粉:10份至15份;金属粉:6份至8份;碳酸钙:6份至8份;铝酸脂偶联剂:6份至8份。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聚氯乙烯:59份至62份;密胺树脂:17份至19份;超导电炭黑:12份至14份;氧化锌粉:12份至13份;金属粉:6份至7份;碳酸钙:6份至7份;铝酸脂偶联剂:6份至7份。
[0006]进一步的:聚氯乙烯:61份;密胺树脂:18份;超导电炭黑:13份;氧化锌粉:12 ;金属粉:6份;碳酸钙:6份;铝酸脂偶联剂:6份。
[000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聚氯乙烯的基础上添加密胺树脂、超导电炭黑、氧化锌粉、金属粉、碳酸钙、铝酸脂偶联剂从而制得耐磨、耐高温、导电率高的塑料,并且其制造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这种导电塑料,采用如下重量的原料:
聚氯乙稀:55公斤;密胺树脂:15公斤;超导电炭黑:10公斤;氧化锌粉:10公斤;金属粉:6公斤;碳酸钙:6公斤;铝酸脂偶联剂:6公斤;
包括如下步骤:
A.将聚氯乙烯、密胺树脂、超导电炭黑、氧化锌粉、金属粉和碳酸钙放入塑化机筒内,先接通塑料挤出机加热单元的电源,将塑料挤出机升温至220°C,再开动螺杆旋转,时间30分钟,得熔料;
B.将A步骤制得的熔料注入注塑成型模具内,同时加入铝酸脂偶联剂;
C.B步骤制得的熔料降温硬化后,从注塑成型模具中取出,即得。
[0009]实施例2:
这种导电塑料,采用如下重量的原料:
聚氯乙烯:65公斤;密胺树脂:20公斤;超导电炭黑:15公斤;氧化锌粉:15公斤;金属粉:8公斤;碳酸钙:8公斤;铝酸脂偶联剂:8公斤;其余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0010]实施例3:
这种导电塑料,采用如下重量的原料:
聚氯乙烯:59公斤;密胺树脂:17公斤;超导电炭黑:12公斤;氧化锌粉:12公斤;金属粉:6公斤;碳酸钙:6公斤;铝酸脂偶联剂:6公斤;其余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0011]实施例4
这种导电塑料,采用如下重量的原料:
聚氯乙烯:62公斤;密胺树脂:19公斤;超导电炭黑:1 14公斤;氧化锌粉:13公斤;金属粉:7公斤;碳酸钙:7公斤;铝酸脂偶联剂:7公斤;其余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0012]实施例5
这种导电塑料,采用如下重量的原料:
聚氯乙烯:61公斤;密胺树脂:18公斤;超导电炭黑:13公斤;氧化锌粉:12 ;金属粉:6公斤;碳酸钙:6公斤;铝酸脂偶联剂:6公斤;其余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主权项】
1.一种导电塑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55份至65份;密胺树脂:15份至20份;超导电炭黑:10份至15份;氧化锌粉:10份至15份;金属粉:6份至8份;碳酸钙:6份至8份;铝酸脂偶联剂:6份至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塑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59份至62份;密胺树脂:17份至19份;超导电炭黑:12份至14份;氧化锌粉:12份至13份;金属粉:6份至7份;碳酸钙:6份至7份;铝酸脂偶联剂:6份至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导电塑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聚氯乙‘烯:61份;密胺树脂:18份;超导电炭黑:13份;氧化锌粉:12 ;金属粉:6份;碳酸钙:6份;铝酸脂偶联剂:6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塑料,涉及塑料技术领域,该导电塑料采用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55份至65份;密胺树脂:15份至20份;超导电炭黑:10份至15份;氧化锌粉:10份至15份;金属粉:6份至8份;碳酸钙:6份至8份;铝酸脂偶联剂:6份至8份。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导电塑料的导电率低且成本高的问题。
【IPC分类】C08K3-04, C08K3-08, C08L61-28, C08K5-10, C08K3-26, C08K3-22, C08L27-06, C08K13-02
【公开号】CN104877265
【申请号】CN201510261950
【发明人】赵冯
【申请人】赵冯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