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质沙雷氏菌及其用图_2

文档序号:9230952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该 粘质沙雷氏菌菌株Sa已于2015年4月1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 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711。
[0055] 实施例二粘质沙雷氏菌菌株Sa的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能力测定
[0056] 1、黄瓜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制备:取在PDA培养基上采用常规培养方法培养的黄 瓜枯萎病菌后接种于培养基中,在25°C、lOOr/min的条件下培养7d。然后,培养液过滤 后置于离心机中4000r/min离心10min,倒去上清,加无菌水稀释,血球计数板测定孢子量, 镜检,稀释至5. 8 X 106CFU/ml ;
[0057] 2、菌株Sa发酵液制备:将在28°C的条件下,在LB固体培养基划线培养24h后的 菌株Sa单菌落接种到5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再在28°C和200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 12h,即为菌株Sa种子液,然后取100 μ L菌株Sa种子液接入IOOmL LB液体培养基中,在 28°C和200r/min的条件下培养40h,获得菌株Sa发酵液,其中,菌株Sa发酵液菌株浓度为 2. 8 X 108CFU/ml ;
[0058] 3、黄瓜幼苗的培养:将黄瓜种子置于55°C温水中浸泡,搅拌至30°C后,取沉淀种 子用5% NaClO浸泡4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在28°C下保湿催芽,将萌芽的种子种植 在育苗盘中育苗3周,选取长势一致的健康幼苗;
[0059] 4、实验例:将步骤3中得到的黄瓜幼苗浸泡在菌株Sa发酵液中Ih后,种植在混有 黄瓜枯萎病菌孢子的土壤中,其中黄瓜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的添加量为使得黄瓜枯萎病菌 孢子在土壤中的含量为5. 8 X 104CFU/g,按照上述方法重复16盆,每盆3株;
[0060] 5、对比例:将步骤3中得到的黄瓜幼苗直接种植在混有黄瓜枯萎病菌孢子的土壤 中,其中,黄瓜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的添加量为使得黄瓜枯萎病菌孢子在土壤中的含量为 5. 8 X 104CFU/g,按照上述方法重复16盆,每盆3株;
[0061] 6、观察实验例与对比例:持续观察实验例和对比例中黄瓜幼苗的生长情况以及枯 萎病的发病情况,并在35d后调查每一盆黄瓜植株生长情况,同时按照下述计算公式以及 病情分级标准定义计算实施例和对比例中黄瓜植株的发病率、死亡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 果,结果如下表2所不;
[0062] 发病率=叶片萎蔫株数/总株数X 100%
[0063] 死亡率=全株枯死株数/总株数X 100%
[0064] 病情指数=[Σ (相应病情分级的株数X病情分级代表值V(总株数X统计 中最高病情分级代表值)]X 100%,
[0065] 防治效果=[(对比例病情指数-实验例病情指数)/对比例病情指数]X 100%,
[0066] 其中,病情分级标准为:0级,全株无病,1级,全株1/4以下叶片萎蔫,2级,全株 1/4~1/2叶片萎蔫,3级,全株1/2以上叶片萎蔫,4级,全株枯死。
[0067] 表 2
[0069] 由上述表2可以得知:菌株Sa可以通过竞争或分泌抗生物质来减轻病原真菌对植 物的危害。通过实验例和对比例中的相关数据表明,被菌株Sa处理后的黄瓜幼苗有效地抑 制了黄瓜枯萎病的发病情况,并且防治效果达到57. 3%。
[0070] 实施例三粘质沙雷氏菌菌株Sa对黄瓜幼苗的促生作用以及定殖能力的测定
[0071] 实验例:将实施例二中培养得到的黄瓜幼苗的根浸泡在制备得到的菌株Sa发酵 液(菌株Sa发酵液菌株浓度为2. 8 X 108CFU/ml)中Ih后,再种植到无菌土中,重复处理16 盆,每盆3株;
[0072] 对比例:将以直接栽种在无菌土中的黄瓜幼苗作为对比例,同样重复处理16盆, 每盆3株。
[0073] 在第35d时,取上述栽种的各盆中的黄瓜幼苗的根和茎各0. 5g,分别均进行下述 处理: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后,选用72%酒精浸泡30s,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用0. 1 %升汞浸 泡I. 5min,无菌水冲洗3次,剪碎后置于盛有ImL无菌水的无菌研钵中充分研磨,然后分别 取100 μ L均匀涂布于LB固体培养基上,做3次平行试验,在28°C下培养24h。
[0074] 在28°C下培养24h后,对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培养基上的红色菌落进行计数,并 进一步分别计算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每克黄瓜幼苗的根、茎中的红色菌落数以及株高、茎 粗、叶面积、鲜重、茎部定殖量和根部定殖量,结果如下表3所示。
[0075] 表 3
[0076]
[0077] 注:鲜重表示黄瓜幼苗的根或茎采集下来后立刻测出的重量,
[0078] 茎部定殖量的含义为在每克黄瓜幼苗的根或茎中所定殖的菌株Sa的含量,
[0079] 根部定殖量的含义为在每克黄瓜幼苗的根或茎中所定殖的菌株Sa的含量,
[0080] 在上述表3中,选用a和b不同的小写字母表不处理间差异显著(P < 0. 05)。
[0081] 由表3可以得知:粘质沙雷氏菌菌株Sa能够在黄瓜幼苗的根部和茎部内定殖,其 中茎部定殖量较根部多,并高达7. 20 X 103CFU/g。此外,被制备得到的菌株Sa发酵液沾根 处理后的黄瓜幼苗在株高、叶面积和鲜重方面表现良好,说明菌株Sa可以促进黄瓜幼苗的 生长。
[0082] 实施例四菌株Sa对重金属铅的吸附效果的测定
[0083] 1、铅标准溶液的配制:吸取lOOμg/ml的铅标准溶液0、100、200、300、400、500、 600 ^1,分别置于1011^容量瓶中进行定容,相应的得到0、1、2、3、4、5、6^8/1111的铅标准溶 液,然后进行铅标准曲线的绘制,结果如下表4所示。
[0084] 表 4
[0086] 2、实验例:配制含有硝酸铅的LB液体培养基,其中,硝酸铅的浓度为200mg/l,将 上述LB液体培养基每5ml分装入试管,在每一支试管中均接入5 μ 1菌株Sa种子液,做3 次平行实验,在30°C和200r/min摇床条件下培养40h后静置。
[0087] 对比例:在含有硝酸铅的LB液体培养基中不接入菌株Sa种子液,在30°C和200r/ min摇床条件下培养40h后静置,其中,硝酸铅的浓度为200mg/l。
[0088] 3、样品的硝煮:将步骤2中静置后的样品在室温和lOOOOr/min条件下离心10min 后,分别取Iml上清液,将上清液、19ml去离子水和Iml浓硝酸加入到250ml锥形瓶中,然后 在电炉上硝煮近干,放置稍凉后再加入5ml浓硝酸和2ml 70%的高氯酸,继续硝煮至近干, 冷却后用〇. 2%的稀硝酸溶解,选用过滤膜定容到50ml容量瓶中。最后,利用原子吸收仪对 选用硝煮处理后的各个样品中的Pb2+浓度进行检测,得到的Pb 2+浓度值利用定容量回到原 始测定浓度,并利用步骤1中得到的Pb2+标准曲线和下述公式计算处理后的各个样品中的 Pb2+的吸附率,结果如表5所示:
[0089] P = [C0 (Pb2+) -C (Pb2+) ] /C0 (Pb2+) X 100 %
[0090] 注:在上述公式中,P为吸附率,Ctl(Pb2+)为实验例或对比例中未培养前的LB液体 培养基中的Pb 2+的浓度(mg/L),C (Pb2+)为经过硝煮后的样品中的Pb2+的浓度(mg/L)。
[0091] 表 5
[0093] 注:在上述表5中,选用a和b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 < 0. 05)。
[0094] 通过上述表5可以得知:加入菌株Sa后,培养基中Pb2+含量急剧下降,Sa吸附率 可达47. 63%,则说明菌株Sa对Pb2+的吸附效果好。
[0095]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 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 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 一种粘质沙雷氏菌,其特征在于,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 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0711。2. -种植物枯萎病的防治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0711的粘质沙 雷氏菌。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枯萎病的防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萌芦科植物。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枯萎病的防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选自萌芦、瓢 瓜、黄瓜、冬瓜,南瓜、丝瓜、西瓜以及甜瓜中的一种或多种。5. -种植物生长促进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0711的粘质沙雷氏 菌。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生长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萌芦科植物。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生长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选自萌芦、瓢瓜、黄 瓜、冬瓜,南瓜、丝瓜、西瓜以及甜瓜中的一种或多种。8. -种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包含保藏编号为CGMCC NO. 10711的粘质沙雷氏菌。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质沙雷氏菌吸附重金属。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土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金属为铅。
【专利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粘质沙雷氏菌,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711。菌株Sa从土壤中分离获得,通过观察菌株Sa的形态学特征,分析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同时结合16S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Sa为粘质沙雷氏菌。本发明提供的粘质沙雷氏菌,对植物枯萎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还能够在植物幼苗内定殖并对幼苗有显著的促生作用;此外,通过原子吸收仪测定培养基中Pb2+的浓度变化,可以得知该粘质沙雷氏菌可以吸附培养基中的Pb2+,吸附效果好。CGMCC No.1071120150410
【IPC分类】A01P21/00, B09C1/10, A01P3/00, C12N1/20, A01N63/00, C12R1/43
【公开号】CN104946554
【申请号】CN201510217395
【发明人】王远宏, 常若葵, 郝象瑢, 李云龙, 徐明珠, 李娟 , 王婧, 卢志军, 黄治强
【申请人】天津农学院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